顾昭的跑鞋在走廊地砖上擦出刺耳的声响。
他攥着外套的手指关节发白,喉间像是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上一次这么慌,还是三年前师父的茶盏突然在修复台上崩裂,隔天师父就消失在了去鉴定会的路上。
展厅大门的电子屏还在循环播放甜白釉碗的宣传视频,顾昭撞开玻璃门的瞬间,画面里温润如玉的瓷碗正与现实中裂成蛛网的残器重叠。
保安小刘正举着对讲机发抖,展柜前的观众围成密不透风的人墙,惊呼声像沸水般炸开。
"让开!"顾昭挤进去时,膝盖重重磕在展柜金属边。
他弯腰凑近,瞳孔因震惊微微收缩——那道从碗口贯穿至圈足的裂痕里,竟露出一线比外层更莹润的釉色,原本"永乐年制"的款识被挤到裂痕边缘,字迹生硬得像用刀尖硬刻上去的。
"顾师傅!"黄经理从人群后挤过来,额头沁着汗珠,"这到底怎么回事?
特展还有三天,现在出这种事......"他攥住顾昭胳膊的手在抖,后半句被观众的议论声淹没。
"是赝品。"顾昭直起腰,声音比想象中稳。
他望着人群里举着手机录像的藏家,突然想起苏绾说过"赝品最擅长伪装成真相","有人用二次烧结的仿品替换了真碗,裂痕是釉层应力不均导致的。"
"荒谬!"一道冷嗤从右侧传来。
张子昂穿着藏青色西装挤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尾挑得老高,"永乐甜白釉的烧制工艺早有定论,你一个修复学徒懂什么?"他转身对观众摊手,"各位,这是云起三十年来首次特展,我们对拍品的鉴定流程......"
"张副鉴师这么急着盖棺定论?"顾昭打断他,指尖轻轻叩了叩展柜玻璃,"不如让我用灵火反照术还原断裂过程?"他从口袋里摸出枚鸽蛋大小的灵火晶石——这是师父留下的工具箱里最沉的物件,每次触摸都像触到活物的心跳。
张子昂的喉结动了动,陈默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指尖在手机屏上快速划动。
顾昭没理会,他把晶石按在展柜边缘,另一只手结了个极快的指诀。
艾草香突然在空气中炸开,晶石表面腾起豆大的火苗,映得裂开的瓷碗泛起幽蓝光晕。
人群突然静了。
裂痕里渗出细密的银线,像无数透明的蛛丝在碗身游走。
顾昭指着那些银线:"这是二次烧结时人为控制的气泡网。
真正的永乐甜白釉气泡分布是雨点状,随机且大小不一。"他调出手机里上午拍的照片,"看这里,原碗的气泡像星芒,和现在的规则排列完全不同。"
几个举着放大镜的老藏家凑过来,镜片后的眼睛越瞪越大。
有位穿唐装的老者突然一拍大腿:"对!
我见过故宫那只永乐甜白僧帽壶,气泡就是乱的!"
张子昂的脸涨得通红,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你......你这是私人检测,没有官方背书!"
"那这个呢?"
熟悉的清冷嗓音从身后传来。
苏绾抱着笔记本电脑挤进来,发梢还沾着水雾——她应该是刚从洗手间出来,连口红都没补。
电脑屏幕转向观众,是云起内部数据库的检测报告,"这是我刚调出来的原碗修复记录。"她指尖点在"修复师:苏芷兰"的签名上,"三年前,我姑姑修复这只碗时,特意标注了火痕纹特征。"
顾昭的呼吸一滞。
苏芷兰——苏绾的姑姑,正是师父失踪前最后接触的守灵人。
他摸向胸前的银锁,锁片内侧的"玉衡"二字隔着衬衫硌得皮肤发疼。
"现在对比顾师傅记录的火痕数据。"苏绾调出两组光谱图,"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她指尖连点三下,"原碗的火痕是自然冷却形成的抛物线,而这只仿品是人为急冷的直线。"
人群里响起抽气声。
陈默的手机"啪"地掉在地上,张子昂的西装下摆被自己踩得皱成一团。
黄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突然提高声音:"小刘,把展柜封了!
张副鉴师,策展流程暂时由苏小姐接管。"
张子昂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像烧着两团火。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转身时撞翻了旁边的解说台。
陈默弯腰捡起手机,经过顾昭身边时,他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檀香味——和昨晚跟踪他的那个人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顾师傅。"苏绾递来瓶冰水,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一按,"做得漂亮。"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藏着两颗浸在月光里的翡翠。
顾昭接过水,喉咙突然发紧。
他想起上午在茶水间,苏绾捏他手背时说的"等我回来",想起她刚才调数据时指尖的速度——原来她早就在准备后手。
人群渐渐散去,保安开始清理现场。
顾昭蹲在展柜前,用放大镜仔细查看裂开的碗底。
裂痕最深处,有道比头发丝还细的纹路在晶石余温下泛着微光。
他屏住呼吸,从工具箱里摸出那支宋代瓷笔。
艾草香再次漫开时,那道纹路突然清晰起来——是三枚重叠的菱形印记,像被刻进釉里的魂魄。
"三印诀......"他轻声念出师父教过的古谱,"守灵人的魂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苏绾发来的消息:"去我办公室,有样东西要给你看。"顾昭抬头,正撞进她从展厅门口望过来的目光。
她身后的玻璃幕墙外,暮色正浓,晚风卷起几片梧桐叶,擦着窗沿飞过。
他低头看向放大镜下的魂印,指尖轻轻抚过瓷笔。
灵火在笔尾明灭,像在应和某种沉睡了千年的心跳。
他攥着外套的手指关节发白,喉间像是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上一次这么慌,还是三年前师父的茶盏突然在修复台上崩裂,隔天师父就消失在了去鉴定会的路上。
展厅大门的电子屏还在循环播放甜白釉碗的宣传视频,顾昭撞开玻璃门的瞬间,画面里温润如玉的瓷碗正与现实中裂成蛛网的残器重叠。
保安小刘正举着对讲机发抖,展柜前的观众围成密不透风的人墙,惊呼声像沸水般炸开。
"让开!"顾昭挤进去时,膝盖重重磕在展柜金属边。
他弯腰凑近,瞳孔因震惊微微收缩——那道从碗口贯穿至圈足的裂痕里,竟露出一线比外层更莹润的釉色,原本"永乐年制"的款识被挤到裂痕边缘,字迹生硬得像用刀尖硬刻上去的。
"顾师傅!"黄经理从人群后挤过来,额头沁着汗珠,"这到底怎么回事?
特展还有三天,现在出这种事......"他攥住顾昭胳膊的手在抖,后半句被观众的议论声淹没。
"是赝品。"顾昭直起腰,声音比想象中稳。
他望着人群里举着手机录像的藏家,突然想起苏绾说过"赝品最擅长伪装成真相","有人用二次烧结的仿品替换了真碗,裂痕是釉层应力不均导致的。"
"荒谬!"一道冷嗤从右侧传来。
张子昂穿着藏青色西装挤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尾挑得老高,"永乐甜白釉的烧制工艺早有定论,你一个修复学徒懂什么?"他转身对观众摊手,"各位,这是云起三十年来首次特展,我们对拍品的鉴定流程......"
"张副鉴师这么急着盖棺定论?"顾昭打断他,指尖轻轻叩了叩展柜玻璃,"不如让我用灵火反照术还原断裂过程?"他从口袋里摸出枚鸽蛋大小的灵火晶石——这是师父留下的工具箱里最沉的物件,每次触摸都像触到活物的心跳。
张子昂的喉结动了动,陈默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指尖在手机屏上快速划动。
顾昭没理会,他把晶石按在展柜边缘,另一只手结了个极快的指诀。
艾草香突然在空气中炸开,晶石表面腾起豆大的火苗,映得裂开的瓷碗泛起幽蓝光晕。
人群突然静了。
裂痕里渗出细密的银线,像无数透明的蛛丝在碗身游走。
顾昭指着那些银线:"这是二次烧结时人为控制的气泡网。
真正的永乐甜白釉气泡分布是雨点状,随机且大小不一。"他调出手机里上午拍的照片,"看这里,原碗的气泡像星芒,和现在的规则排列完全不同。"
几个举着放大镜的老藏家凑过来,镜片后的眼睛越瞪越大。
有位穿唐装的老者突然一拍大腿:"对!
我见过故宫那只永乐甜白僧帽壶,气泡就是乱的!"
张子昂的脸涨得通红,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你......你这是私人检测,没有官方背书!"
"那这个呢?"
熟悉的清冷嗓音从身后传来。
苏绾抱着笔记本电脑挤进来,发梢还沾着水雾——她应该是刚从洗手间出来,连口红都没补。
电脑屏幕转向观众,是云起内部数据库的检测报告,"这是我刚调出来的原碗修复记录。"她指尖点在"修复师:苏芷兰"的签名上,"三年前,我姑姑修复这只碗时,特意标注了火痕纹特征。"
顾昭的呼吸一滞。
苏芷兰——苏绾的姑姑,正是师父失踪前最后接触的守灵人。
他摸向胸前的银锁,锁片内侧的"玉衡"二字隔着衬衫硌得皮肤发疼。
"现在对比顾师傅记录的火痕数据。"苏绾调出两组光谱图,"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她指尖连点三下,"原碗的火痕是自然冷却形成的抛物线,而这只仿品是人为急冷的直线。"
人群里响起抽气声。
陈默的手机"啪"地掉在地上,张子昂的西装下摆被自己踩得皱成一团。
黄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突然提高声音:"小刘,把展柜封了!
张副鉴师,策展流程暂时由苏小姐接管。"
张子昂猛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像烧着两团火。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转身时撞翻了旁边的解说台。
陈默弯腰捡起手机,经过顾昭身边时,他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檀香味——和昨晚跟踪他的那个人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顾师傅。"苏绾递来瓶冰水,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一按,"做得漂亮。"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藏着两颗浸在月光里的翡翠。
顾昭接过水,喉咙突然发紧。
他想起上午在茶水间,苏绾捏他手背时说的"等我回来",想起她刚才调数据时指尖的速度——原来她早就在准备后手。
人群渐渐散去,保安开始清理现场。
顾昭蹲在展柜前,用放大镜仔细查看裂开的碗底。
裂痕最深处,有道比头发丝还细的纹路在晶石余温下泛着微光。
他屏住呼吸,从工具箱里摸出那支宋代瓷笔。
艾草香再次漫开时,那道纹路突然清晰起来——是三枚重叠的菱形印记,像被刻进釉里的魂魄。
"三印诀......"他轻声念出师父教过的古谱,"守灵人的魂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苏绾发来的消息:"去我办公室,有样东西要给你看。"顾昭抬头,正撞进她从展厅门口望过来的目光。
她身后的玻璃幕墙外,暮色正浓,晚风卷起几片梧桐叶,擦着窗沿飞过。
他低头看向放大镜下的魂印,指尖轻轻抚过瓷笔。
灵火在笔尾明灭,像在应和某种沉睡了千年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