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师兄的逆袭-《始皇让我搞星际》

  量产危机带来的阵痛尚未完全过去,工坊里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沉闷。回炉重造意味着巨大的工时和物料损失,虽然我扛下了主要责任,没有重罚工匠,但大家的士气明显有些低落。连带着徐福那边的火药测试,似乎也进展缓慢,没听到什么好消息。

  这天,我正对着新制定的《物料入厂检验规范》和《关键工序操作手册》头疼,试图把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表述出来,徐福蔫头耷脑地溜达了进来。

  “徐老大…”他声音有气无力。

  “嗯?”我没抬头,继续跟竹简上那些拗口的条文较劲,“火药配比又卡住了?不是让你先集中精力搞定标准化的颗粒度吗?”

  “不是配比…”徐福蹭到我桌案前,欲言又止,“是…是那个‘震天雷’…”

  我笔尖一顿,抬起头。上次御前演示,“震天雷”提前爆炸的场面还历历在目,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后来忙于“霹雳铳”的量产,这东西就被暂时搁置了。

  “怎么了?又想起你那‘掌心雷’的宏图大业了?”我挑眉,语气带着点调侃。

  “不是不是!”徐福连忙摆手,脸上却泛起一种奇异的光彩,混合着犹豫和一丝兴奋,“我是说…上次那个陶壳的‘震天雷’…我琢磨着,它之所以不稳,除了陶壳可能有问题,跟里面火药的‘性子’可能也有关系。”

  “哦?”我来了点兴趣,放下笔,“怎么说?”

  “您想啊,”徐福见我愿意听,来了精神,比划着,“那火药在狭小空间里,烧起来得太快、太猛,一口气憋不住,可不就炸了嘛!若是…若是能让它烧得稍微…嗯…‘文’一点,让那力道缓缓释放,是不是就能稳住?”

  我心中一动。燃烧速率!这确实是影响爆炸稳定性和威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徐福这思路,虽然用词玄乎,但方向居然歪打正着!

  “继续说。”我示意他。

  得到鼓励,徐福更来劲了:“我就想着,炼丹…哦不,制备火药时,各种原料的君臣佐使,除了种类,这‘身形’大小、彼此如何交融,也定然至关重要!就好比熬药,有的需文火慢炖,有的需武火急煎…”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引用他那套炼丹理论,什么“金石沉坠之性”、“木炭轻灵之质”、“硝石暴烈之火”该如何调和…听得我头大如斗,但核心意思我明白了——他意识到原料的颗粒大小、混合均匀度以及可能存在的添加剂,会影响火药的燃烧性能。

  “所以呢?你试了?”我打断他的玄学论述。

  徐福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又有些心虚地从袖子里掏出几个小纸包:“我…我偷偷试了几种不同的研磨方式和混合手法,还…还加了点别的东西试试…”

  我心里一紧,可别又加了什么雄黄砒霜!

  “加了什么?”

  “就是…就是一点常见的…嗯,比如滑石粉,或者极细的黏土粉…”徐福小声说,“我想着,这些东西性子温和,或许能…能‘安抚’一下硝硫的暴烈?”

  滑石粉?黏土粉?这…这难道是原始版的钝化剂或调节燃烧的添加剂?我惊讶地看着徐福,这老小子,直觉也太准了吧?!

  “走!去试试!”我立刻起身,拉着他直奔独立的火药作坊。

  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我们分别测试了徐福鼓捣出的几种新配方。结果令人震惊!

  其中一种采用特定颗粒度木炭、并加入了微量滑石粉的配方,燃烧明显比之前的标准火药更稳定、更缓慢,但持续力更强!用在“霹雳铳”的试射上,后坐力感觉更柔和,但推力似乎并未减弱,而且铳口焰和烟尘都略有减少!

  而另一种混合了极细黏土粉的配方,则表现出更猛烈的爆燃特性,似乎更适合用于爆破…

  “好!好啊!”我拿着测试数据,忍不住拍案叫绝,“徐福!你这次立大功了!”

  徐福被我夸得有点懵,随即脸上绽放出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真…真的?徐老大,您没骗我?”

  “骗你干嘛!”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发现的这个问题,还有这几个新配方,非常重要!特别是这个燃烧更稳定的,如果能用在‘霹雳铳’上,不仅能提升安全性,可能还能让射击更精准!”

  我当即决定,将火药配方的精细化研究正式立项,由徐福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火药优化小组”,拨给他更多人手和资源,让他名正言顺地搞研究。

  “但是!”我脸色一板,“所有试验,必须在严格规程下进行!任何新配方,必须经过我批准才能进行实弹测试!明白吗?”

  “明白!明白!徐老大放心!我一定守规矩!”徐福把胸脯拍得山响,激动得眼眶都有些发红。他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添乱的猪队友,而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位置。

  看着徐福带着他的小组,意气风发地投入到新的研究中,我不由得感慨。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老小子在歪门邪道…呃,是在特定领域的直觉和钻研精神,确实有独到之处。

  量产危机让我们摔了个跟头,但徐福的这次“逆袭”,却又让我们在技术上意外地前进了一小步。

  或许,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吧。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就看能不能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嗯,可以考虑给徐福小组申请点特别经费了,比如…多分点肉?毕竟,脑力劳动也是很消耗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