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达礼听了,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点点头说道:
“你说的不错,折尔肯那胆小怕事之徒不敢做的事,我傅达礼可不怕。就算前路荆棘满布,就算粉身碎骨又如何?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我傅达礼就算拼上这条性命又何妨!”
他说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刘昆听了傅达礼这番慷慨激昂的话,心中一阵动容,连忙冲着傅达礼作揖,身子深深地弯了下去,说道:
“大清国的安危,全系在大人身上了。大人此去,犹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还望大人多加小心啊。”
“嗯!只要走出云南,接下来的事情......”傅达礼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局势。
他又是对着刘昆点了点头,那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刘昆同样的点头回复,二人心照不宣,彼此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且说这傅达礼,转身走向自己的马匹。
他的两个随从侍卫早已将马牵了过来,这两匹马毛色油亮,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快马。
傅达礼伸手轻轻抚摸着马的鬃毛,那匹马仿佛通人性一般,轻轻地嘶鸣了一声。
傅达礼翻身上马,他的身姿矫健而挺拔。
两个随从侍卫也迅速翻身上马,紧紧跟在傅达礼身后。
三人骑上快马,马蹄声“哒哒哒”地响起,一路小跑就出了昆明城。
刘昆站在原地,望着傅达礼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才喃喃地说道:
“如此忠臣,大清安稳有望啊。只希望他此去一路顺遂,能够顺利完成使命,为大清除去这心头大患。”
此时,天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是上天也在为傅达礼此行的艰险而落泪。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原本傅达礼以为,只要快马加鞭,趁着这一天的时间走出昆明,随后赶回京城,将平西王的搬迁账册交到皇上手中,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天色刚刚黑下来,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笼罩了大地。
此时,尚在官道上策马狂奔的傅达礼,突然发现前方道路被一群身着官军服饰的人堵住了。
那些士卒们手持长枪,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一堵不可逾越的钢铁城墙。
傅达礼心中一惊,勒住缰绳,那匹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几个士卒便迅速上前,将他拦了下来。
傅达礼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愤怒,他涨红了脸,破口怒骂道:
“你们这些有眼无珠的东西!我乃是堂堂钦差傅达礼,奉皇上的旨意专程前往云南。今日,我是要火急火燎地回京城,给皇上送平西王的搬迁账册。你们竟然胆敢在此拦路?简直是不想活了!”
领头的士卒却丝毫没有被他的气势所震慑,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嘿嘿一笑道:“账册?哼,拿出来我瞧瞧......”
那语气中充满了挑衅。
傅达礼一听,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吐了一口唾沫,大声怒斥道:
“呸......你一个小小的士卒,不过是在军中混口饭吃的无名之辈,竟然敢对本大人如此不敬。而且,平西王的账册也是你能随便索要的?你可知这账册关乎着朝廷的机密大事,容不得你这般放肆!”
那领头的士卒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
“没有账册,谁知道你是真假钦差?如今这世道,鱼龙混杂,假冒钦差的人可不在少数。万一你是个心怀不轨的骗子,我们放你过去,那可是要犯下大错的。”
傅达礼被这一群士卒团团包围,犹如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一张张冷漠而警惕的脸,心中又急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傅达礼缓缓地将手伸进怀中,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是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他紧紧地握住那本账册,仿佛握住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将账册取了出来,双手捧着,大声说道:“这便是平西王的搬家账册。你们看清楚了,可别再在这里无理取闹!”
士卒们一拥而上,领头的士卒从傅达礼手中接过账册,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借着微弱的火把光亮,仔细地看了几眼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这正是平西王的账册。”
随即他递给身边的人说道:“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诺!”旁边一个士卒接过账册塞在怀里,随即骑上马就向北跑。
“唉……这账册事关重大,属机密要务,本钦差需亲自呈递给皇上……”傅达礼满脸怒色,语气中满是愤懑。
那士卒却冷冷一笑,面无表情地说道:“钦差大人,此乃奉平西王之命行事,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云南。前方五十里处有一座别院,卑职这便派人护送大人前去歇息。”
“你们……”傅达礼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这分明是吴三桂的授意。
只见那一群士卒动作娴熟,迅速用绳索将傅达礼捆绑起来,而后押着他前往一座小院子。
从那之后,傅达礼便被软禁于此,再难踏出半步。
非止一日,这本账册最终被送到了户部。
陈廷敬手持账册,神色庄重且带着几分兴奋,匆匆赶往乾清宫。
此时,康熙皇帝正与熊赐履探讨治国之道,听闻云南账册已至,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
待接过账册仔细查看后,康熙龙颜大悦,严肃地说道:“诸位且看,只要满足吴三桂对金银与地盘的要求,他自会迁离。”
陈廷敬微微欠身,郑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钦佩之色,高声说道:
“皇上英明!依臣之见,只要吴三桂那老儿乖乖启程搬家,离开他经营多年的云南老巢,那便如同猛虎离山,蛟龙失水,天下万事自然就大吉了啊!届时,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掌控必将更加稳固,百姓也能免受藩镇割据之苦,国家定能迎来一番太平盛世之象。”
“你说的不错,折尔肯那胆小怕事之徒不敢做的事,我傅达礼可不怕。就算前路荆棘满布,就算粉身碎骨又如何?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我傅达礼就算拼上这条性命又何妨!”
他说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刘昆听了傅达礼这番慷慨激昂的话,心中一阵动容,连忙冲着傅达礼作揖,身子深深地弯了下去,说道:
“大清国的安危,全系在大人身上了。大人此去,犹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还望大人多加小心啊。”
“嗯!只要走出云南,接下来的事情......”傅达礼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局势。
他又是对着刘昆点了点头,那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刘昆同样的点头回复,二人心照不宣,彼此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且说这傅达礼,转身走向自己的马匹。
他的两个随从侍卫早已将马牵了过来,这两匹马毛色油亮,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快马。
傅达礼伸手轻轻抚摸着马的鬃毛,那匹马仿佛通人性一般,轻轻地嘶鸣了一声。
傅达礼翻身上马,他的身姿矫健而挺拔。
两个随从侍卫也迅速翻身上马,紧紧跟在傅达礼身后。
三人骑上快马,马蹄声“哒哒哒”地响起,一路小跑就出了昆明城。
刘昆站在原地,望着傅达礼的背影,直到那背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道路尽头,才喃喃地说道:
“如此忠臣,大清安稳有望啊。只希望他此去一路顺遂,能够顺利完成使命,为大清除去这心头大患。”
此时,天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是上天也在为傅达礼此行的艰险而落泪。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原本傅达礼以为,只要快马加鞭,趁着这一天的时间走出昆明,随后赶回京城,将平西王的搬迁账册交到皇上手中,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天色刚刚黑下来,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笼罩了大地。
此时,尚在官道上策马狂奔的傅达礼,突然发现前方道路被一群身着官军服饰的人堵住了。
那些士卒们手持长枪,排列得整整齐齐,犹如一堵不可逾越的钢铁城墙。
傅达礼心中一惊,勒住缰绳,那匹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几个士卒便迅速上前,将他拦了下来。
傅达礼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愤怒,他涨红了脸,破口怒骂道:
“你们这些有眼无珠的东西!我乃是堂堂钦差傅达礼,奉皇上的旨意专程前往云南。今日,我是要火急火燎地回京城,给皇上送平西王的搬迁账册。你们竟然胆敢在此拦路?简直是不想活了!”
领头的士卒却丝毫没有被他的气势所震慑,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嘿嘿一笑道:“账册?哼,拿出来我瞧瞧......”
那语气中充满了挑衅。
傅达礼一听,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吐了一口唾沫,大声怒斥道:
“呸......你一个小小的士卒,不过是在军中混口饭吃的无名之辈,竟然敢对本大人如此不敬。而且,平西王的账册也是你能随便索要的?你可知这账册关乎着朝廷的机密大事,容不得你这般放肆!”
那领头的士卒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
“没有账册,谁知道你是真假钦差?如今这世道,鱼龙混杂,假冒钦差的人可不在少数。万一你是个心怀不轨的骗子,我们放你过去,那可是要犯下大错的。”
傅达礼被这一群士卒团团包围,犹如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一张张冷漠而警惕的脸,心中又急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无奈之下,傅达礼缓缓地将手伸进怀中,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是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他紧紧地握住那本账册,仿佛握住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将账册取了出来,双手捧着,大声说道:“这便是平西王的搬家账册。你们看清楚了,可别再在这里无理取闹!”
士卒们一拥而上,领头的士卒从傅达礼手中接过账册,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借着微弱的火把光亮,仔细地看了几眼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这正是平西王的账册。”
随即他递给身边的人说道:“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诺!”旁边一个士卒接过账册塞在怀里,随即骑上马就向北跑。
“唉……这账册事关重大,属机密要务,本钦差需亲自呈递给皇上……”傅达礼满脸怒色,语气中满是愤懑。
那士卒却冷冷一笑,面无表情地说道:“钦差大人,此乃奉平西王之命行事,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云南。前方五十里处有一座别院,卑职这便派人护送大人前去歇息。”
“你们……”傅达礼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这分明是吴三桂的授意。
只见那一群士卒动作娴熟,迅速用绳索将傅达礼捆绑起来,而后押着他前往一座小院子。
从那之后,傅达礼便被软禁于此,再难踏出半步。
非止一日,这本账册最终被送到了户部。
陈廷敬手持账册,神色庄重且带着几分兴奋,匆匆赶往乾清宫。
此时,康熙皇帝正与熊赐履探讨治国之道,听闻云南账册已至,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
待接过账册仔细查看后,康熙龙颜大悦,严肃地说道:“诸位且看,只要满足吴三桂对金银与地盘的要求,他自会迁离。”
陈廷敬微微欠身,郑重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钦佩之色,高声说道:
“皇上英明!依臣之见,只要吴三桂那老儿乖乖启程搬家,离开他经营多年的云南老巢,那便如同猛虎离山,蛟龙失水,天下万事自然就大吉了啊!届时,朝廷对西南地区的掌控必将更加稳固,百姓也能免受藩镇割据之苦,国家定能迎来一番太平盛世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