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莫洛的话音落下,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兵立刻冲上前去,将吴应熊的三个儿子紧紧抓住。
莫洛转头看向建宁公主,缓声道:
“公主殿下,请放心。这刑部大牢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驸马和小公子们在里面绝对不会受委屈的。皇上有旨,要以礼相待他们。”
且说吴应熊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这一夜之间,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人们奔走相告,纷纷传言吴三桂造反的消息。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紫禁城外城西郊,一处僻静的院落,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正房内却灯火通明,五六个人正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众人惊愕地望向门口,只见一个身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他喘着粗气,拍了拍正房的大门。
大门缓缓打开,来人进入房间后,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嘿嘿一笑:“哈哈……教主……吴三桂反了……”
原来,进来的这人正是白莲教的堂主之一——黄吉。
而房间里的教主,正是那位号称朱三太子的杨启隆。
杨启隆听闻此言,猛地站起身来,伸手指着黄吉,满脸狐疑地问道:“什么?吴三桂真的反了?”
黄吉连忙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不错!今日兵部的党务礼回来之后,就被人用担架抬进了皇宫。下午时分,吴应熊和他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关押到了刑部大牢……”
杨启隆闻言,激动得一拍手,哈哈大笑起来:“这消息可准确?”
“消息没有问题,我家主子傍晚才回到家中,他与幕僚谈话,都被我听到了。”黄吉一脸笃定地说道。
杨启隆闻言,心中一喜,他猛地一拍桌案,“砰”的一声,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跳动起来。
他霍然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朗声道:“好!如此看来,我们可以行动了。”
站在一旁的张阁老、焦三等人,见状也纷纷面露喜色,他们齐声向杨启隆作揖道:“恭喜教主,贺喜教主!看来我们反清复明有望啊!”
杨启隆微笑着点点头,他环视了一下众人,感慨道:“诸位,这三十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张阁老插话道:“教主,那我们何时行动呢?”
杨启隆略作思索,然后看着众人,缓声道:“你们说,这吴三桂起兵了,朝廷会作何反应?”
张阁老缓缓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在座的众人都眉头紧蹙,似乎都在深思熟虑着什么。
他沉默片刻后,终于率先开口说道:
“依我之见,如今那康熙小儿必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如焚啊!甚至有可能会立刻发兵前往云南,企图平息吴三桂的叛乱。”
一旁的焦三爷听了张阁老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
“嗯,张阁老所言极是,朝廷方面肯定会派遣满洲八旗,马不停蹄地赶往云南。”
这时,杨启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
“你们所猜测的并无差错!那吴三桂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异常庞大,朝廷若不调集重兵前去围剿,恐怕是难以战胜他啊。”
张阁老见状,连忙追问:“那么,教主您的意思是……”
杨启隆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稍作思考后回答道:
“依我之见,我们不妨趁着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趁朝廷毫无防备之际,在三更时分发动起义。到时候,所有人同时动手,将自己的主子一举诛杀,如此一来,大事必成!”
“遵命!”众人闻听此言,齐声应道,并纷纷起身向杨启隆躬身作揖,表示对他决策的坚决拥护。
“诸位!此事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丝毫泄露啊!”
杨启隆一脸严肃地环顾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还有九天就过年了,这可是个绝佳的时机。这几天,你们要尽快与弟兄们取得联系,把吴三桂起兵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大家都做好准备。等到元旦三更时分,我们就发动家奴们,让他们杀死自己的主子。如此一来,京城便可轻而易举地被我们拿下!”
杨启隆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点头表示明白,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元旦之后,我意将改康熙十三年为广德元年,而我们这些起义的大兵,就称为‘中兴官兵’。到了元旦那天,当我们成功诛杀那些八旗恶霸和狗官之后,大家都要在头上裹一块白布,身上系一条红带,然后在京城内四处纵火,制造混乱。这样一来,京城大乱,我们便可以伺机功进紫禁城。”
“遵命!”黄吉、焦三等人齐声应道,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兴奋。
说完,他们立刻叩头表示对杨启隆的服从和敬意。
杨启隆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
“待京城大事突发之后,我定要让那熊熊烈焰席卷京城,将那些满清鞑子们烧得灰飞烟灭,让他们连个全尸都留不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癫狂和得意。
众人见状,也纷纷附和着发出嘿嘿的笑声,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被大火吞噬的惨状。
“教主,再有九天,您可就是咱们广德的皇上啦!”有人兴奋地喊道。
杨启隆听到这句话,心中的喜悦之情更是难以抑制。
他环视着周围的众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期待和谄媚,心中暗自得意。
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怀揣着这个梦想,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如今,梦想终于近在咫尺,他怎能不激动呢?
杨启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故作沉稳地说道:“诸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掉以轻心。”
莫洛转头看向建宁公主,缓声道:
“公主殿下,请放心。这刑部大牢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驸马和小公子们在里面绝对不会受委屈的。皇上有旨,要以礼相待他们。”
且说吴应熊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这一夜之间,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人们奔走相告,纷纷传言吴三桂造反的消息。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紫禁城外城西郊,一处僻静的院落,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正房内却灯火通明,五六个人正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众人惊愕地望向门口,只见一个身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他喘着粗气,拍了拍正房的大门。
大门缓缓打开,来人进入房间后,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嘿嘿一笑:“哈哈……教主……吴三桂反了……”
原来,进来的这人正是白莲教的堂主之一——黄吉。
而房间里的教主,正是那位号称朱三太子的杨启隆。
杨启隆听闻此言,猛地站起身来,伸手指着黄吉,满脸狐疑地问道:“什么?吴三桂真的反了?”
黄吉连忙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不错!今日兵部的党务礼回来之后,就被人用担架抬进了皇宫。下午时分,吴应熊和他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关押到了刑部大牢……”
杨启隆闻言,激动得一拍手,哈哈大笑起来:“这消息可准确?”
“消息没有问题,我家主子傍晚才回到家中,他与幕僚谈话,都被我听到了。”黄吉一脸笃定地说道。
杨启隆闻言,心中一喜,他猛地一拍桌案,“砰”的一声,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跳动起来。
他霍然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朗声道:“好!如此看来,我们可以行动了。”
站在一旁的张阁老、焦三等人,见状也纷纷面露喜色,他们齐声向杨启隆作揖道:“恭喜教主,贺喜教主!看来我们反清复明有望啊!”
杨启隆微笑着点点头,他环视了一下众人,感慨道:“诸位,这三十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张阁老插话道:“教主,那我们何时行动呢?”
杨启隆略作思索,然后看着众人,缓声道:“你们说,这吴三桂起兵了,朝廷会作何反应?”
张阁老缓缓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在座的众人都眉头紧蹙,似乎都在深思熟虑着什么。
他沉默片刻后,终于率先开口说道:
“依我之见,如今那康熙小儿必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如焚啊!甚至有可能会立刻发兵前往云南,企图平息吴三桂的叛乱。”
一旁的焦三爷听了张阁老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
“嗯,张阁老所言极是,朝廷方面肯定会派遣满洲八旗,马不停蹄地赶往云南。”
这时,杨启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
“你们所猜测的并无差错!那吴三桂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异常庞大,朝廷若不调集重兵前去围剿,恐怕是难以战胜他啊。”
张阁老见状,连忙追问:“那么,教主您的意思是……”
杨启隆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稍作思考后回答道:
“依我之见,我们不妨趁着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趁朝廷毫无防备之际,在三更时分发动起义。到时候,所有人同时动手,将自己的主子一举诛杀,如此一来,大事必成!”
“遵命!”众人闻听此言,齐声应道,并纷纷起身向杨启隆躬身作揖,表示对他决策的坚决拥护。
“诸位!此事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丝毫泄露啊!”
杨启隆一脸严肃地环顾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还有九天就过年了,这可是个绝佳的时机。这几天,你们要尽快与弟兄们取得联系,把吴三桂起兵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大家都做好准备。等到元旦三更时分,我们就发动家奴们,让他们杀死自己的主子。如此一来,京城便可轻而易举地被我们拿下!”
杨启隆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点头表示明白,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元旦之后,我意将改康熙十三年为广德元年,而我们这些起义的大兵,就称为‘中兴官兵’。到了元旦那天,当我们成功诛杀那些八旗恶霸和狗官之后,大家都要在头上裹一块白布,身上系一条红带,然后在京城内四处纵火,制造混乱。这样一来,京城大乱,我们便可以伺机功进紫禁城。”
“遵命!”黄吉、焦三等人齐声应道,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兴奋。
说完,他们立刻叩头表示对杨启隆的服从和敬意。
杨启隆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
“待京城大事突发之后,我定要让那熊熊烈焰席卷京城,将那些满清鞑子们烧得灰飞烟灭,让他们连个全尸都留不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癫狂和得意。
众人见状,也纷纷附和着发出嘿嘿的笑声,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被大火吞噬的惨状。
“教主,再有九天,您可就是咱们广德的皇上啦!”有人兴奋地喊道。
杨启隆听到这句话,心中的喜悦之情更是难以抑制。
他环视着周围的众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期待和谄媚,心中暗自得意。
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怀揣着这个梦想,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如今,梦想终于近在咫尺,他怎能不激动呢?
杨启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故作沉稳地说道:“诸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