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惧?宫斗的其他原因;皇上对准噶尔冷处理的底气来源-《甄嬛传之安陵容苟到富贵闲人时》

  “陵容,你先前在景仁宫说的那番话,实在是太厉害了!

  你看没看到皇后,齐妃,懋嫔她们的脸色有多难看?

  真是太解气了!

  明明是皇后居心不良,想立你当靶子。

  偏偏齐妃和懋嫔她们就跟傻的一样,非觉得是你和弘晏抢了她们的东西。

  真可笑,没有你和弘晏,那些东西就一定会落到她们身上吗?

  这都想不明白,亏你还夸懋嫔长进了呢。”

  从景仁宫回来,夏冬春十分自然地跟着安陵容一路进了主殿。

  才坐下,刚喝完一盏茶,夏冬春就迫不及待地和安陵容倾吐她憋了一路的心里话。

  安陵容笑盈盈地又为她添上了一盏茶,听到她最后的那句话,脸上的笑容不由地更大了些。

  【看来这是还夹带着“私仇”呢,以后在她面前夸人,怕是要更慎重些了。】

  安陵容如是想着,心中失笑,可该说的却还是一点都没有打折扣。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早就对皇后的打算心知肚明,只是甘愿做皇后手里的那把刀而已?

  毕竟,这与她的利益又不冲突。

  她话说得难听,可实际又还未曾做过什么。

  反倒是说几句话,说不定就能得到皇后或是皇上的补偿和安抚。

  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夏冬春一脸泄气,声音有些闷闷的。

  “原来她是故意的啊……”

  一语双关,安陵容自然知晓夏冬春所说的“故意”,既是说懋嫔故意给人当刀,也是说懋嫔在故意装傻。

  可无论是哪种,都挺让夏冬春泄气的。

  或许同住一宫过,又曾经自认为是同一种人,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夏冬春在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和懋嫔较劲,甚至是把她当成了目标。

  安陵容暗暗好笑,却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夏冬春习惯待在由她和夏威共同构建的保护圈里,虽然看似幸福,免遭风雨,可实则自己本身的长进不大。

  若是没人注意到她还好。

  一旦被人盯上,在她和夏威都无法顾及的特殊时候,那么她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所以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和灵机应变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

  安陵容一直都在有意识地锻炼她,可无疑,有懋嫔这个明确的参照在,夏冬春的动力会更足,进步也会更有效。

  “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可是拿我作筏子,就让有些让人不快了。

  夏姐姐,你说我们要不要也给她添点堵,让她的打算落空呢?”

  一听这话,夏冬春一下子就来精神了。

  “好呀!好呀!该怎么做?陵容,你说。”

  果然,宫斗或许从来不只是涉及利益,还有日复一日生活的无聊……

  小姐妹俩头碰头,一阵嘘嘘摸摸,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完善了一个小谋划。

  因为并不是以伤人为目的,更像是恶心,反击人的恶作剧,所以小姐妹俩笑得格外轻松,乐呵。

  可实际上,这也只是夏冬春单方面以为而已,等她兴高采烈回自己的偏殿准备时,安陵容的笑容便收敛了起来。

  蒲荷和安陵容一起目送夏冬春逐渐消失的背影,笑着和安陵容说道。

  “曾听说景小主性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如今看来,现在的性子倒是顶好的。”

  安陵容颇为感慨,“她是改了不少,但本质上,就是个不错的。

  别人对她好,她也会真心以待。”

  蒲荷:“娘娘说的是,要不然,也不能让娘娘千方百计地帮她绸缪圣宠。”

  安陵容饶有深意地抬头看了蒲荷一眼,哂然轻笑。

  “不愧是任何时候都能为自己挣一条出路的姑姑您。”

  蒲荷的脸上依旧是淡然浅笑,无任何自满之色。

  “娘娘过誉了,不过是心细些,比旁人喜欢多思考些。

  就好比景小主性子直白,所以对她来说,可能只是小打小闹的整饬,反击。

  可对于向来喜欢谋定而后动,追求……皆大欢喜的您来说,那便定然不只是反击而已。

  顺带帮景小主从懋嫔那儿夺些圣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安陵容笑了笑,“嗯,她帮我向皇上哭诉我和弘晏的委屈,让皇上记起她是个待人以诚,忠实可靠的人,这很顺理成章,不是吗?”

  蒲荷欣赏地看向安陵容,笑着点了点头,“娘娘聪慧,重情义,确实是共赢。”

  安陵容并不感到自得,而是话音一转,突然说道。

  “姑姑刚才提到您心细,比旁人更喜欢思考。

  正巧,我这倒是有一事不解,烦请姑姑帮着参谋。”

  蒲荷:“哦?娘娘但说无妨。”

  安陵容也不客气,接着先把今天皇上到景仁宫之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随后提出自己的不解。

  “皇上登基不过三载,朝野上下应该尚未稳固。

  压着准噶尔的请求不予理会,直到如今才处理。

  皇上就不担心边境不宁,朝局出现动荡吗?

  朝瑰公主的事,他应该早就心有成算才对。”

  说完,又特意找补了一句。

  “我只是担心皇上那边有旁的困境,若是如此,我们也好早做打算,以尽绵薄之力。”

  蒲荷沉吟了片刻,试图理解安陵容的意思。

  组织了下语言,方才开口道。

  “奴婢浅见,朝野上下尚未稳固是真,边境不宁亦不假。

  可朝局动荡,却不见得。

  皇上敢于压住准噶尔的请求不理,自然是因为年大将军领兵作战的能力毋庸置疑,且积威正盛,对准噶尔用兵也不惧。

  娘娘或许担忧年家……

  可如今皇上仍是春秋鼎盛,与华妃也算情义深重。

  朝野中,虽敦亲王多有闹腾。

  然皇上最容易被诟病的子嗣问题,也是被他们影射到,得位不正,遭了天谴,最容易造成朝局动荡的问题。

  在有了咱们弘晏阿哥之后,一切也都得到解决。

  无论是敦亲王,还是年大将军,他们都没有理由……对皇上的江山不利。

  所以娘娘不用担心,皇上押后处理准噶尔的事情,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或许皇上只是单纯不想看到准噶尔太过蛮横嚣张,想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您出的那个主意极好,应该很合皇上的心意。

  您安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