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拍拍肩膀:“你说得对,靠咱自己,才有盼头。你想好了,咱们什么时候走?”
宋仁泽拿起一把折叠刀,把渔网仔细卷好:“越早越好,明早五点咱们从这儿出发,搭上第一班去余晖岛的船。”
阿贵眉头一挑:“这么早?这天还没亮呢!”
宋仁泽笑了笑:“别说没亮,咱们赶海打猎的人,习惯了黑灯瞎火的。只要肯努力,啥时候都行。”
这时,老胡从旁边走过来,看到他们收拾得热火朝天,笑道:“仁泽啊,你这是准备大干一场啊?”
宋仁泽抬头:“老胡,正想找你商量呢。余晖岛那边我准备进点货,估计还得人手。你这块地方也熟,能帮我带几个人去吗?”
老胡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成,我这几天正愁没活干呢。要不,我叫几个人帮忙,大家伙一块去。”
宋仁泽感激地笑了笑:“好嘞,这就有底气了。”
夜色渐浓,渔网和工具堆满了小屋一角。宋仁泽把所有东西检查一遍,生怕漏了什么。
他掏出一本手账,上面画着余晖岛的草图,还记着岛上的几个村落位置。
“这次去,必须得稳妥,不能再出岔子。”他自语道。
阿贵凑过来:“仁泽哥,听说余晖岛那边有时候会刮大风,出海也不太安全,你打算怎么安排?”
宋仁泽摸了摸下巴:“我打算先靠岸,把工具和物资卸下来,再找当地的熟人,看看风向合适不合适,顺便摸摸路。”
阿贵点头:“你这么安排挺明智的。”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宋仁泽和阿贵已经背上包袱,赶往码头。小镇上的人们都还没完全醒来,码头上却已经热闹起来,渔民们忙着收拾船只。
“仁泽!”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是老林头。
“老林头,早啊!你也来赶海?”
老林头笑道:“别提了,最近海里活少,正打算换个地方看看。听说你要去余晖岛,带上我呗?”
宋仁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嘞,人多好办事。”
船家老周也凑过来:“这船明早五点准时开,你们可别迟到。”
宋仁泽点头:“放心,咱们早到着呢。”
船渐渐驶出港口,海风夹带着盐味,扑面而来。宋仁泽站在甲板上,看着远方渐渐出现的余晖岛轮廓,心里一阵激动。
“阿贵,这回咱们有戏了。”他低声说。
阿贵笑着:“仁泽哥,你这叫信心满满!”
到了余晖岛码头,宋仁泽带着众人卸下所有货物,忙碌起来。
“这铁皮桶能用来储水,锄头、铲子方便开垦土地,渔网是咱们的命根子。”他给大家分配任务,“你们负责搬运,我去找岛上的人接头。”
宋仁泽走进岛上的村庄,街上热闹非凡,渔民们在整理渔获,小孩们嬉闹着。一个中年男人朝他走来,手里提着鱼篓。
“你是新来的?”那人问。
“是,我叫宋仁泽,听说这里人好,说话实诚,我想借住一阵子,做点渔业生意。”宋仁泽笑着回应。
宋仁泽笑了笑,把手里那只青蟹往李二虎怀里一塞:“你小子别磨叽。咱是一起下海的兄弟,你爹娘看见你带点回去,心里也踏实。再说了,我一个人哪能吃得完?拿回去孝敬老人,那是天经地义。”
李二虎抱着那只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支吾道:“那……那我就挑两只小的成不成?大的还是留着卖钱。你得用钱置办家里东西,我可不能给你添乱。”
“挑大的。”宋仁泽一板脸,声音却带着笑,“你要是再挑小的,信不信我一脚把你踹海里去?赶海讲究个吉利,带回去的东西要让老人开开眼,怎么能拿瘦巴巴的应付?”
李二虎被他这么一说,忍不住嘿嘿笑了:“行,那我听老大的。”他蹲下来,挑了两只背壳宽厚、脚爪有力的青蟹放进竹篓。抬起头的时候,眼神里满是感激,“老大,我记着呢,你对我家这么好,将来有啥用得上我的,你一句话,我拼命都帮你。”
“说这些干啥。”宋仁泽提起篓子,笑着拍拍他肩膀,“咱们哥们要的就是这份心。走吧,潮水要涨了,赶紧回去。”
两人沿着滩涂往村口走,脚底下被泥吸得“扑哧扑哧”直响。李二虎走着走着,又忍不住问:“老大,你说这些蟹要是拿去供销社,能换多少?”
宋仁泽侧头瞥了他一眼:“你又打啥算盘?你家里要缺钱用?”
李二虎连忙摆手:“没没没,就是好奇。听我爹说,去年有人捞到一篓子青蟹,拿去供销社换了大米和布票,足够一家子过年了。”
“嗯,那是有的。”宋仁泽点点头,“不过今年不一样,收购站的价钱压得狠,供销社那边也得挑。大点的、活蹦乱跳的才要,瘦小的他们嫌弃。咱要真想卖,就得抓顶好的。”
李二虎“哦”了一声,摸了摸篓子里的蟹:“难怪你都挑肥的往里放。老大,这买卖门道可真多。”
“门道多着呢。”宋仁泽笑笑,“别急,慢慢你就学会了。咱们赶海不是一回两回的事,得长远打算。”
走到村口时,几个闲坐的老头瞅见两人背篓沉甸甸的,眼睛都亮了。
“哟,仁泽,又满载而归啊?”一个老头咂嘴,“这篓子里,少说也有七八斤吧?”
宋仁泽笑着应声:“还行,运气好。”
李二虎赶紧把背篓往身后藏了藏,脸上红扑扑的。宋仁泽却看在眼里,故意拍他一把:“二虎,别藏了,拿回去给你爹娘瞧瞧,省得人家以为你跟着我白跑腿。”
几个老头哈哈大笑:“这小子是个实在人,知道不好意思。可是你们年轻人啊,能下海,能抓蟹,谁还笑话谁呢?带回去孝敬老人,那才是正经。”
李二虎讪讪笑着,挠了挠后脑勺:“那……多谢几位叔夸。”
宋仁泽见状,心里暗暗点头,知道这小子虽憨厚,却懂礼数。两人一前一后走回家,沿途还碰见几个妇人洗衣裳,见他们背篓里冒出蟹脚,一个个都眼红得不得了。
“哎呀,仁泽,你啥时候教教咱们也去抓啊?”一个妇人笑着嚷嚷。
“这可不是说教就能学的。”宋仁泽回话,“得趁退潮的时候下去,还得会看泥纹,要不下去就出不来了。”
妇人们笑着摇头:“瞧见没,这就是本事。咱们女人只能在岸边看看热闹。”
李二虎走在旁边,越发觉得跟着宋仁泽有面子,忍不住小声对他说:“老大,要是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学你那样看泥纹。”
宋仁泽点点头:“行啊,只要你有心,我慢慢教你。”
两人边走边说,直到各自回家。李二虎把蟹一倒出来,他爹娘都惊得合不拢嘴,连连问:“二虎,这蟹哪来的?不会是偷的吧?”
“哪能啊!”李二虎急得直摆手,“老大抓的,非要塞给我带回来孝敬你们。”
老人家眼圈都红了,连声说:“这孩子有心啊!你跟着他,好好干,将来准有出息。”
而另一边,宋仁泽则把剩下的蟹分拣好,留几只自家吃的,余下的准备第二天拿去供销社换票子。母亲看见,也忍不住叹气:“仁泽,你辛苦啊,这么年轻就要扛家。”
宋仁泽笑着擦了擦手:“妈,辛苦算什么。咱只要肯干,总能闯出路来。”
“仁泽,你可算回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渔民叹气道,“你看这些网,前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就被割成这样,十几丈网子全毁了。”
宋仁泽走上前,仔细摸了摸断口,眉头紧皱:“这不是自然磨损,是人用刀割的。刀口利落,不是小孩子胡闹。”
老李接口道:“你说得对。这几年,总有人在背后搞鬼,偏偏又抓不到人。”
一个年轻渔民愤愤地开口:“我们怀疑是那帮海盗!前些天,他们的船在外海转来转去,不敢靠岸,却偷偷干这些坏事。”
宋仁泽抬眼看着大家:“除了渔网,还有什么情况?”
另一人接话:“捕蟹夹!我们埋在礁石边的夹子,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全被拔出来扔在岸上。蟹一只没收,夹子还坏了好几个。”
“要真是海盗,他们是存心不让你们活路。”宋仁泽沉声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既然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来抢,就说明他们心虚,怕官府。咱们要想办法设套,抓住他们的把柄。”
众人七嘴八舌地应和:“那该怎么抓?”“可咱们人手不够。”“要是他们拿刀子怎么办?”
宋仁泽抬手示意安静:“先别慌。海盗再厉害,也要靠船吃饭。只要他们靠近岸边,就有破绽。这样——今晚我带几个人守在红树林口,另外几个人去南滩。我们布下假网和夹子,等他们再来捣乱,就能逮个正着。”
年轻人眼睛一亮:“仁泽哥,你真敢带头?”
宋仁泽点头:“不光我,谁愿意跟我去?”
几个小伙子齐齐举手:“算我一个!”“我也去!”
老李皱眉:“仁泽,你可要小心啊。那些人手里有刀,咱可不能硬拼。”
宋仁泽笑了笑:“放心,我不是莽撞人。刀再快,也快不过咱提前准备好的套子。咱们守夜,不是去拼命,是要抓个证据。”
说着,他弯腰从地上拾起一截断网,举在众人面前:“大家伙都看到了,这是人祸不是天灾。要是真抓到人,咱们就能送到公社去,叫他们一个个吃不了兜着走!”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气氛一下子被点燃:“对,就该抓住他们!”“不能再让他们欺负咱们了!”
老李叹了口气,拍了拍宋仁泽的肩膀:“你这孩子,比我们这些老骨头有胆有识。既然你有法子,那今晚就按你说的办吧。”
宋仁泽点头:“成!不过大家记住,今晚谁都别声张。咱们要静悄悄守着,宁可饿一顿,也不能露了马脚。”
众人纷纷答应,神情中带着久违的期待与振奋。
……
天色渐渐暗下,海风裹着潮湿的腥气扑面而来。宋仁泽带着李二虎、几名年轻小伙子,悄悄在红树林边埋下了几只旧捕蟹夹,又在岸边故意拉出几张破渔网,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仁泽哥,这样真的能引他们上钩?”李二虎小声问。
“能。”宋仁泽目光坚定,“人心贪,不会轻易改。既然他们割过一次,就敢割第二次。今夜,我们就等他们自己露头。”
几名小伙子握紧了手里的木棍和石头,压低声音:“要是真抓到人,咱们可不能手软!”
宋仁泽冷声道:“手软?那是对自己残忍。记住,咱们是为保家卫村。”
“账本呢?!”宋仁泽咬牙开口,声音像刀子一样,直戳人心口。
胡先锋支支吾吾:“我、我这不方便……都是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翻。”
李二虎立刻接上话:“不能乱翻?那咋你收钱的时候就方便?卡着咱这些盖房子的要票要烟要钱,你咋不说是公家的?”
人群里立马炸开了锅。
“对!咱都是贫下中农,盖个屋顶得省吃俭用,他倒好,张口闭口要好烟好票!”
“我那回拉沙子,就硬是被扣了一袋面票,娘的,那还是孩子们省出来的!”
“账本要是拿不出来,就是心虚!”
胡先锋急得满头大汗,嘴唇哆嗦着:“不、不许胡说!都是上头规定的!”
宋仁泽冷笑一声,把他猛地往人群中一推,胡先锋一个踉跄,差点摔在地上。
“上头规定?”宋仁泽盯着他:“那你说说,哪个文件,哪条红章,写着让你收老百姓的钱票?要真有,你当着大家伙念出来,我宋仁泽认栽!”
他这话一出口,村民们都炸了,七嘴八舌喊起来。
“对,念出来!让咱们也开开眼!”
“要是说不出来,就是贪墨咱老百姓的!”
胡先锋背心的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连裤腰都打湿了。他结结巴巴:“这……这事复杂,得回头查……”
“查个屁!”李二虎一拍大腿:“你要真没鬼,账本当场就能翻!你不拿,说明有鬼!”
有个老头子拄着拐杖站出来,声音沙哑却带着怒火:“胡先锋,我问你,我那天明明拿了条子,结果你硬说不算,还让我交三块钱!那三块钱,是我家孙子断粮的救命钱啊!你还说啥复杂不复杂!”
这一句话,把人群的怒火彻底点燃了。
“对!我也遇到过!”
“他就会卡咱这些穷人!”
“账本拿出来!不然今天别想走!”
胡先锋吓得腿肚子直打颤,手哆嗦着想从怀里掏点东西,可摸了半天,就是不敢真拿出来。
宋仁泽看在眼里,冷哼一声:“你再装,我就带人直接去你屋里搜。账本要是在,你可就罪加一等!”
胡先锋扑通一声跪下了,嗓子眼里挤出干涩的声音:“宋仁泽,我错了!我、我就是一时糊涂,想着自己也苦,就收了点……你们饶了我吧!账本不能翻,翻了我就完了!”
“完了?”宋仁泽双眼一眯,“你今天要是不给大家一个交代,怕不是一个你完了,而是你全家都得跟着抬不起头!”
村民们一片声讨,吵得天翻地覆。
胡先锋满脸死灰,声音哆哆嗦嗦:“我……我愿意退!钱、票我都退!只求大家别去上头告我……”
“退?”李二虎立马嚷嚷:“你吞了多少?光说退,不对账,谁知道你退多少算多少!”
“对!得对账!每一分每一张票子,都得点清楚!”
“这要是糊弄过去,咱们以后还不被他压榨死!”
人群越吵越凶,胡先锋被逼得满脸苍白,手指死死抓着地上的泥土,指甲都掰裂了。
宋仁泽眼神一冷,对众人喊:“乡亲们,要是真想讨个公道,就一起去他屋里,把账本抬出来!人多眼杂,他敢再藏吗?”
“去!”
“抬账本!”
“走走走!”
人群轰然应声,像潮水一样朝胡先锋家方向涌去。
胡先锋吓得魂都飞了,连滚带爬想拦,却被几个人直接按住:“老实点!今天就得把事掀开,不然谁还敢在你手里干活!”
宋仁泽走在最前头,眼神锋利,语气铿锵:“账本一翻,真相大白!要是你清白,我第一个替你说话!可要是贪墨,别怪咱们老百姓不饶你!”
村民们群情激愤,脚步声震天。
胡先锋被拖着走,口中连连哀求,可再没人理他。
“壳脐窄,公的,肉紧。”阿贵叔咽口水,“这两只能卖好价。”
“卖一只,留一只。”宋仁泽合回篓盖,“卖的那只今晚送去收购站,换油盐布票,留的那只是给家里老人做汤。你们有意见没有?”
“我哪敢有意见。”李二虎笑,“我妈听见有蟹汤,能高兴到半夜睡不着。”
“行了,二虎。”宋仁泽看他一眼,“等会儿你去社员仓库门口借辆小平车,我去找队长把今天救人的事说一声,免得阿贵叔回去挨嘀咕。”
“别说了吧。”阿贵叔搓手,“说出去我自己都脸红。”
“不是邀功。”宋仁泽的语气很平,“是要提醒人。红树林真不是玩的地方,今天我们赶上,明天未必赶上。”
“我懂。”阿贵叔低头,“我回去跟屋里人也说,叫他们管住手,别瞎冒险。”
“还得把扁担绳晾干。”李二虎提着绳子甩了甩,“这会儿湿得像蛇。”
“回去烤火。”宋仁泽把笼子翻了个面,门朝里,“再看看结不结实。明早退潮窗口短,得快进快出。”
“什么时候去?”李二虎问。
“天刚发白就走。”宋仁泽看了看天,“风要回南,浪会顺点。我们先收两口洞,顺便把上次标的草口子再摸一遍,说不定有大个的。”
“说干就干。”李二虎把背篓重新背起,踩着碎壳沙往村口走,“等有了钱,我给我妈买两尺洋布,给我爹买包烟,给你带一斤猪板油。”
“别乱花。”宋仁泽笑出声,“先把家里欠的米票补上。板油以后有的是机会。”
“那也得给你带点。”李二虎嘀咕,“你要不吃肉,人都瘦了。”
“少贫嘴。”宋仁泽伸手在他后脑勺上弹了一下,“走快些,潮头再起就不好过坝了。”
三人一前两后,踩着湿沙登上防浪小土坝。坝下的小港里有人在修补网片,几声锤子敲铁的声响在风里清清脆脆。村口的广播喇叭正放着半截评书,忽高忽低。孩子们在路边追着一只小狗跑,笑声一路散开。
“仁泽。”队长王老成迎面走来,手里夹着簿子,“你们怎么才回来,我正要让人去林边喊。风大。”
“路上救了个人。”宋仁泽把话说了,指了指阿贵叔,“我捎他出来的。”
王老成一边听一边点头,脸色严起来:“谁让你一个人去的,嫌命长啊。”
阿贵叔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队长我错了。”
“错就记住。”王老成叹口气,“这阵子风浪怪,公社也刚下话,红树林谁去谁在大喇叭上点名。要去也得成队成行,带绳带杆,报备再走,听见没。”
“听见了。”阿贵叔连说三声,“以后照规矩来。”
“你们收成怎么样?”王老成问。
“还成。”李二虎抢着说,“两只大青。”
“有一只送站里。”宋仁泽接过话,“剩下的回家孝敬老人。”
“行。”王老成眉头松了,“等会儿我给你们开个条子,路上别让人拦。还有,昨儿沙场那档子事闹得不小,今晚开个会,大家伙把心掏出来说清楚,免得一根筋拧坏了事。”
“我去。”宋仁泽点点头,“先把蟹送了,再回来。”
“快去快回。”王老成挥挥手,“风口上,别耽搁。”
路口的小卖部门口晒着几张破蒲团,门楣下面挂着一串玻璃瓶子,风一吹叮当脆响。李二虎边走边回头:“老大,今晚要不要把那口老铁锅刷出来,煮蟹汤的时候放两片生姜,再放点米酒,香得能叫邻居来敲门。”
“先看看家里还有没有米酒。”宋仁泽被他逗笑,“能有一碗也算过节了。”
“那就过个小节。”李二虎哼哼两声,脚下越迈越快,“我先去借平车。”
宋仁泽拿起一把折叠刀,把渔网仔细卷好:“越早越好,明早五点咱们从这儿出发,搭上第一班去余晖岛的船。”
阿贵眉头一挑:“这么早?这天还没亮呢!”
宋仁泽笑了笑:“别说没亮,咱们赶海打猎的人,习惯了黑灯瞎火的。只要肯努力,啥时候都行。”
这时,老胡从旁边走过来,看到他们收拾得热火朝天,笑道:“仁泽啊,你这是准备大干一场啊?”
宋仁泽抬头:“老胡,正想找你商量呢。余晖岛那边我准备进点货,估计还得人手。你这块地方也熟,能帮我带几个人去吗?”
老胡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成,我这几天正愁没活干呢。要不,我叫几个人帮忙,大家伙一块去。”
宋仁泽感激地笑了笑:“好嘞,这就有底气了。”
夜色渐浓,渔网和工具堆满了小屋一角。宋仁泽把所有东西检查一遍,生怕漏了什么。
他掏出一本手账,上面画着余晖岛的草图,还记着岛上的几个村落位置。
“这次去,必须得稳妥,不能再出岔子。”他自语道。
阿贵凑过来:“仁泽哥,听说余晖岛那边有时候会刮大风,出海也不太安全,你打算怎么安排?”
宋仁泽摸了摸下巴:“我打算先靠岸,把工具和物资卸下来,再找当地的熟人,看看风向合适不合适,顺便摸摸路。”
阿贵点头:“你这么安排挺明智的。”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宋仁泽和阿贵已经背上包袱,赶往码头。小镇上的人们都还没完全醒来,码头上却已经热闹起来,渔民们忙着收拾船只。
“仁泽!”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是老林头。
“老林头,早啊!你也来赶海?”
老林头笑道:“别提了,最近海里活少,正打算换个地方看看。听说你要去余晖岛,带上我呗?”
宋仁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嘞,人多好办事。”
船家老周也凑过来:“这船明早五点准时开,你们可别迟到。”
宋仁泽点头:“放心,咱们早到着呢。”
船渐渐驶出港口,海风夹带着盐味,扑面而来。宋仁泽站在甲板上,看着远方渐渐出现的余晖岛轮廓,心里一阵激动。
“阿贵,这回咱们有戏了。”他低声说。
阿贵笑着:“仁泽哥,你这叫信心满满!”
到了余晖岛码头,宋仁泽带着众人卸下所有货物,忙碌起来。
“这铁皮桶能用来储水,锄头、铲子方便开垦土地,渔网是咱们的命根子。”他给大家分配任务,“你们负责搬运,我去找岛上的人接头。”
宋仁泽走进岛上的村庄,街上热闹非凡,渔民们在整理渔获,小孩们嬉闹着。一个中年男人朝他走来,手里提着鱼篓。
“你是新来的?”那人问。
“是,我叫宋仁泽,听说这里人好,说话实诚,我想借住一阵子,做点渔业生意。”宋仁泽笑着回应。
宋仁泽笑了笑,把手里那只青蟹往李二虎怀里一塞:“你小子别磨叽。咱是一起下海的兄弟,你爹娘看见你带点回去,心里也踏实。再说了,我一个人哪能吃得完?拿回去孝敬老人,那是天经地义。”
李二虎抱着那只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支吾道:“那……那我就挑两只小的成不成?大的还是留着卖钱。你得用钱置办家里东西,我可不能给你添乱。”
“挑大的。”宋仁泽一板脸,声音却带着笑,“你要是再挑小的,信不信我一脚把你踹海里去?赶海讲究个吉利,带回去的东西要让老人开开眼,怎么能拿瘦巴巴的应付?”
李二虎被他这么一说,忍不住嘿嘿笑了:“行,那我听老大的。”他蹲下来,挑了两只背壳宽厚、脚爪有力的青蟹放进竹篓。抬起头的时候,眼神里满是感激,“老大,我记着呢,你对我家这么好,将来有啥用得上我的,你一句话,我拼命都帮你。”
“说这些干啥。”宋仁泽提起篓子,笑着拍拍他肩膀,“咱们哥们要的就是这份心。走吧,潮水要涨了,赶紧回去。”
两人沿着滩涂往村口走,脚底下被泥吸得“扑哧扑哧”直响。李二虎走着走着,又忍不住问:“老大,你说这些蟹要是拿去供销社,能换多少?”
宋仁泽侧头瞥了他一眼:“你又打啥算盘?你家里要缺钱用?”
李二虎连忙摆手:“没没没,就是好奇。听我爹说,去年有人捞到一篓子青蟹,拿去供销社换了大米和布票,足够一家子过年了。”
“嗯,那是有的。”宋仁泽点点头,“不过今年不一样,收购站的价钱压得狠,供销社那边也得挑。大点的、活蹦乱跳的才要,瘦小的他们嫌弃。咱要真想卖,就得抓顶好的。”
李二虎“哦”了一声,摸了摸篓子里的蟹:“难怪你都挑肥的往里放。老大,这买卖门道可真多。”
“门道多着呢。”宋仁泽笑笑,“别急,慢慢你就学会了。咱们赶海不是一回两回的事,得长远打算。”
走到村口时,几个闲坐的老头瞅见两人背篓沉甸甸的,眼睛都亮了。
“哟,仁泽,又满载而归啊?”一个老头咂嘴,“这篓子里,少说也有七八斤吧?”
宋仁泽笑着应声:“还行,运气好。”
李二虎赶紧把背篓往身后藏了藏,脸上红扑扑的。宋仁泽却看在眼里,故意拍他一把:“二虎,别藏了,拿回去给你爹娘瞧瞧,省得人家以为你跟着我白跑腿。”
几个老头哈哈大笑:“这小子是个实在人,知道不好意思。可是你们年轻人啊,能下海,能抓蟹,谁还笑话谁呢?带回去孝敬老人,那才是正经。”
李二虎讪讪笑着,挠了挠后脑勺:“那……多谢几位叔夸。”
宋仁泽见状,心里暗暗点头,知道这小子虽憨厚,却懂礼数。两人一前一后走回家,沿途还碰见几个妇人洗衣裳,见他们背篓里冒出蟹脚,一个个都眼红得不得了。
“哎呀,仁泽,你啥时候教教咱们也去抓啊?”一个妇人笑着嚷嚷。
“这可不是说教就能学的。”宋仁泽回话,“得趁退潮的时候下去,还得会看泥纹,要不下去就出不来了。”
妇人们笑着摇头:“瞧见没,这就是本事。咱们女人只能在岸边看看热闹。”
李二虎走在旁边,越发觉得跟着宋仁泽有面子,忍不住小声对他说:“老大,要是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学你那样看泥纹。”
宋仁泽点点头:“行啊,只要你有心,我慢慢教你。”
两人边走边说,直到各自回家。李二虎把蟹一倒出来,他爹娘都惊得合不拢嘴,连连问:“二虎,这蟹哪来的?不会是偷的吧?”
“哪能啊!”李二虎急得直摆手,“老大抓的,非要塞给我带回来孝敬你们。”
老人家眼圈都红了,连声说:“这孩子有心啊!你跟着他,好好干,将来准有出息。”
而另一边,宋仁泽则把剩下的蟹分拣好,留几只自家吃的,余下的准备第二天拿去供销社换票子。母亲看见,也忍不住叹气:“仁泽,你辛苦啊,这么年轻就要扛家。”
宋仁泽笑着擦了擦手:“妈,辛苦算什么。咱只要肯干,总能闯出路来。”
“仁泽,你可算回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渔民叹气道,“你看这些网,前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就被割成这样,十几丈网子全毁了。”
宋仁泽走上前,仔细摸了摸断口,眉头紧皱:“这不是自然磨损,是人用刀割的。刀口利落,不是小孩子胡闹。”
老李接口道:“你说得对。这几年,总有人在背后搞鬼,偏偏又抓不到人。”
一个年轻渔民愤愤地开口:“我们怀疑是那帮海盗!前些天,他们的船在外海转来转去,不敢靠岸,却偷偷干这些坏事。”
宋仁泽抬眼看着大家:“除了渔网,还有什么情况?”
另一人接话:“捕蟹夹!我们埋在礁石边的夹子,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全被拔出来扔在岸上。蟹一只没收,夹子还坏了好几个。”
“要真是海盗,他们是存心不让你们活路。”宋仁泽沉声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既然他们不敢明目张胆来抢,就说明他们心虚,怕官府。咱们要想办法设套,抓住他们的把柄。”
众人七嘴八舌地应和:“那该怎么抓?”“可咱们人手不够。”“要是他们拿刀子怎么办?”
宋仁泽抬手示意安静:“先别慌。海盗再厉害,也要靠船吃饭。只要他们靠近岸边,就有破绽。这样——今晚我带几个人守在红树林口,另外几个人去南滩。我们布下假网和夹子,等他们再来捣乱,就能逮个正着。”
年轻人眼睛一亮:“仁泽哥,你真敢带头?”
宋仁泽点头:“不光我,谁愿意跟我去?”
几个小伙子齐齐举手:“算我一个!”“我也去!”
老李皱眉:“仁泽,你可要小心啊。那些人手里有刀,咱可不能硬拼。”
宋仁泽笑了笑:“放心,我不是莽撞人。刀再快,也快不过咱提前准备好的套子。咱们守夜,不是去拼命,是要抓个证据。”
说着,他弯腰从地上拾起一截断网,举在众人面前:“大家伙都看到了,这是人祸不是天灾。要是真抓到人,咱们就能送到公社去,叫他们一个个吃不了兜着走!”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气氛一下子被点燃:“对,就该抓住他们!”“不能再让他们欺负咱们了!”
老李叹了口气,拍了拍宋仁泽的肩膀:“你这孩子,比我们这些老骨头有胆有识。既然你有法子,那今晚就按你说的办吧。”
宋仁泽点头:“成!不过大家记住,今晚谁都别声张。咱们要静悄悄守着,宁可饿一顿,也不能露了马脚。”
众人纷纷答应,神情中带着久违的期待与振奋。
……
天色渐渐暗下,海风裹着潮湿的腥气扑面而来。宋仁泽带着李二虎、几名年轻小伙子,悄悄在红树林边埋下了几只旧捕蟹夹,又在岸边故意拉出几张破渔网,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仁泽哥,这样真的能引他们上钩?”李二虎小声问。
“能。”宋仁泽目光坚定,“人心贪,不会轻易改。既然他们割过一次,就敢割第二次。今夜,我们就等他们自己露头。”
几名小伙子握紧了手里的木棍和石头,压低声音:“要是真抓到人,咱们可不能手软!”
宋仁泽冷声道:“手软?那是对自己残忍。记住,咱们是为保家卫村。”
“账本呢?!”宋仁泽咬牙开口,声音像刀子一样,直戳人心口。
胡先锋支支吾吾:“我、我这不方便……都是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翻。”
李二虎立刻接上话:“不能乱翻?那咋你收钱的时候就方便?卡着咱这些盖房子的要票要烟要钱,你咋不说是公家的?”
人群里立马炸开了锅。
“对!咱都是贫下中农,盖个屋顶得省吃俭用,他倒好,张口闭口要好烟好票!”
“我那回拉沙子,就硬是被扣了一袋面票,娘的,那还是孩子们省出来的!”
“账本要是拿不出来,就是心虚!”
胡先锋急得满头大汗,嘴唇哆嗦着:“不、不许胡说!都是上头规定的!”
宋仁泽冷笑一声,把他猛地往人群中一推,胡先锋一个踉跄,差点摔在地上。
“上头规定?”宋仁泽盯着他:“那你说说,哪个文件,哪条红章,写着让你收老百姓的钱票?要真有,你当着大家伙念出来,我宋仁泽认栽!”
他这话一出口,村民们都炸了,七嘴八舌喊起来。
“对,念出来!让咱们也开开眼!”
“要是说不出来,就是贪墨咱老百姓的!”
胡先锋背心的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连裤腰都打湿了。他结结巴巴:“这……这事复杂,得回头查……”
“查个屁!”李二虎一拍大腿:“你要真没鬼,账本当场就能翻!你不拿,说明有鬼!”
有个老头子拄着拐杖站出来,声音沙哑却带着怒火:“胡先锋,我问你,我那天明明拿了条子,结果你硬说不算,还让我交三块钱!那三块钱,是我家孙子断粮的救命钱啊!你还说啥复杂不复杂!”
这一句话,把人群的怒火彻底点燃了。
“对!我也遇到过!”
“他就会卡咱这些穷人!”
“账本拿出来!不然今天别想走!”
胡先锋吓得腿肚子直打颤,手哆嗦着想从怀里掏点东西,可摸了半天,就是不敢真拿出来。
宋仁泽看在眼里,冷哼一声:“你再装,我就带人直接去你屋里搜。账本要是在,你可就罪加一等!”
胡先锋扑通一声跪下了,嗓子眼里挤出干涩的声音:“宋仁泽,我错了!我、我就是一时糊涂,想着自己也苦,就收了点……你们饶了我吧!账本不能翻,翻了我就完了!”
“完了?”宋仁泽双眼一眯,“你今天要是不给大家一个交代,怕不是一个你完了,而是你全家都得跟着抬不起头!”
村民们一片声讨,吵得天翻地覆。
胡先锋满脸死灰,声音哆哆嗦嗦:“我……我愿意退!钱、票我都退!只求大家别去上头告我……”
“退?”李二虎立马嚷嚷:“你吞了多少?光说退,不对账,谁知道你退多少算多少!”
“对!得对账!每一分每一张票子,都得点清楚!”
“这要是糊弄过去,咱们以后还不被他压榨死!”
人群越吵越凶,胡先锋被逼得满脸苍白,手指死死抓着地上的泥土,指甲都掰裂了。
宋仁泽眼神一冷,对众人喊:“乡亲们,要是真想讨个公道,就一起去他屋里,把账本抬出来!人多眼杂,他敢再藏吗?”
“去!”
“抬账本!”
“走走走!”
人群轰然应声,像潮水一样朝胡先锋家方向涌去。
胡先锋吓得魂都飞了,连滚带爬想拦,却被几个人直接按住:“老实点!今天就得把事掀开,不然谁还敢在你手里干活!”
宋仁泽走在最前头,眼神锋利,语气铿锵:“账本一翻,真相大白!要是你清白,我第一个替你说话!可要是贪墨,别怪咱们老百姓不饶你!”
村民们群情激愤,脚步声震天。
胡先锋被拖着走,口中连连哀求,可再没人理他。
“壳脐窄,公的,肉紧。”阿贵叔咽口水,“这两只能卖好价。”
“卖一只,留一只。”宋仁泽合回篓盖,“卖的那只今晚送去收购站,换油盐布票,留的那只是给家里老人做汤。你们有意见没有?”
“我哪敢有意见。”李二虎笑,“我妈听见有蟹汤,能高兴到半夜睡不着。”
“行了,二虎。”宋仁泽看他一眼,“等会儿你去社员仓库门口借辆小平车,我去找队长把今天救人的事说一声,免得阿贵叔回去挨嘀咕。”
“别说了吧。”阿贵叔搓手,“说出去我自己都脸红。”
“不是邀功。”宋仁泽的语气很平,“是要提醒人。红树林真不是玩的地方,今天我们赶上,明天未必赶上。”
“我懂。”阿贵叔低头,“我回去跟屋里人也说,叫他们管住手,别瞎冒险。”
“还得把扁担绳晾干。”李二虎提着绳子甩了甩,“这会儿湿得像蛇。”
“回去烤火。”宋仁泽把笼子翻了个面,门朝里,“再看看结不结实。明早退潮窗口短,得快进快出。”
“什么时候去?”李二虎问。
“天刚发白就走。”宋仁泽看了看天,“风要回南,浪会顺点。我们先收两口洞,顺便把上次标的草口子再摸一遍,说不定有大个的。”
“说干就干。”李二虎把背篓重新背起,踩着碎壳沙往村口走,“等有了钱,我给我妈买两尺洋布,给我爹买包烟,给你带一斤猪板油。”
“别乱花。”宋仁泽笑出声,“先把家里欠的米票补上。板油以后有的是机会。”
“那也得给你带点。”李二虎嘀咕,“你要不吃肉,人都瘦了。”
“少贫嘴。”宋仁泽伸手在他后脑勺上弹了一下,“走快些,潮头再起就不好过坝了。”
三人一前两后,踩着湿沙登上防浪小土坝。坝下的小港里有人在修补网片,几声锤子敲铁的声响在风里清清脆脆。村口的广播喇叭正放着半截评书,忽高忽低。孩子们在路边追着一只小狗跑,笑声一路散开。
“仁泽。”队长王老成迎面走来,手里夹着簿子,“你们怎么才回来,我正要让人去林边喊。风大。”
“路上救了个人。”宋仁泽把话说了,指了指阿贵叔,“我捎他出来的。”
王老成一边听一边点头,脸色严起来:“谁让你一个人去的,嫌命长啊。”
阿贵叔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队长我错了。”
“错就记住。”王老成叹口气,“这阵子风浪怪,公社也刚下话,红树林谁去谁在大喇叭上点名。要去也得成队成行,带绳带杆,报备再走,听见没。”
“听见了。”阿贵叔连说三声,“以后照规矩来。”
“你们收成怎么样?”王老成问。
“还成。”李二虎抢着说,“两只大青。”
“有一只送站里。”宋仁泽接过话,“剩下的回家孝敬老人。”
“行。”王老成眉头松了,“等会儿我给你们开个条子,路上别让人拦。还有,昨儿沙场那档子事闹得不小,今晚开个会,大家伙把心掏出来说清楚,免得一根筋拧坏了事。”
“我去。”宋仁泽点点头,“先把蟹送了,再回来。”
“快去快回。”王老成挥挥手,“风口上,别耽搁。”
路口的小卖部门口晒着几张破蒲团,门楣下面挂着一串玻璃瓶子,风一吹叮当脆响。李二虎边走边回头:“老大,今晚要不要把那口老铁锅刷出来,煮蟹汤的时候放两片生姜,再放点米酒,香得能叫邻居来敲门。”
“先看看家里还有没有米酒。”宋仁泽被他逗笑,“能有一碗也算过节了。”
“那就过个小节。”李二虎哼哼两声,脚下越迈越快,“我先去借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