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的冷气总比别处更刺骨,即便盛夏,也透着寒意。
挽联上烫金的字在风里轻轻晃,像谁在无声地叹息。
前来吊唁的人一波接一波,皮鞋踩在光洁的地砖上,留下细碎又急促的脚步声,又很快随着关门声消散。
小小的端木念被外公牵着,站在灵堂最靠里的角落。
她的小手攥着外公粗糙的手掌,顺着外公的胳膊往上看,能看到外公鬓角新添的白发,在白色的灯光下晃得她眼睛发涩。
灵堂里的人来来往往,有眼熟的阿姨,也有没见过的陌生叔叔,他们走到灵柩前,深深鞠躬,再对着外公外婆低声说句 “节哀”,然后沉默地转身离开。
端木念目光却一直落在灵堂中央的相框上, 相框里妈妈穿着最喜欢的蓝色连衣裙,眉眼弯着,嘴角扬出浅浅的弧度,和每次她去医院看妈妈时一模一样 。
那时妈妈总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可一看到她,就会努力撑起身子,用带着输液针的手摸她的头,声音轻轻的:“念念来啦,今天乖不乖?”
大人们总在她身边叹气,声音压得很低,可那些词语还是会钻进她的耳朵里 。
“走了”、“不在了”、“再也见不到了”,可端木念不明白。
她记得就在上周,妈妈还拉着她的手,声音有点虚弱却很温柔:“念念乖,等妈妈不疼了,就回家给你做草莓雪糕。”
现在妈妈只是太累了吧,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等梦醒了,就会像以前那样,推开家门,笑着喊她 “念念,妈妈回来啦”。
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灵堂里死寂般的寂静。
那是外婆的声音,端木念转头看过去,心一下子揪紧了。
外婆常年在医院守着妈妈,本就清瘦她,现在身上的衣服更显得空荡荡的。
此刻她扶着灵柩的手猛地一软,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直直地往下滑。
周围的人慌了,连忙冲过去扶住她,有人掐她的人中,有人递过温水,可外婆只是闭着眼,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打湿了胸前的衣襟。
她张着嘴,却发不出完整的话,只能反复念叨着:“我的女儿啊…… 我的乖女儿…… 你怎么就走了……”
最后,外婆的声音越来越弱,头一歪,晕了过去,被几个叔叔抬着,匆匆送到了旁边的休息室,留下一路没干的泪痕。
端木念看着外婆苍白得像纸一样的脸,心里也跟着一阵阵发疼。
她用力咬着嘴唇,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可眼泪却像不听话的小水珠,一个劲儿地往下流,模糊了视线。
她记得妈妈生病时在医院对她说过的话:“念念老哭会让眼睛肿,就不好看了,妈妈喜欢看念念笑的样子。”
她要等妈妈醒过来,让妈妈看到漂漂亮亮、眼睛不肿的自己,所以她不能哭。
外公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手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服传过来,带着一丝安抚的力量。
外公的嗓子哑得厉害,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念念,我们去给来的叔叔阿姨鞠躬,好不好?”
“这是礼节,妈妈看到了会高兴的。”
端木念点了点头,跟着外公慢慢走到灵堂中间。
每过来一个人,就跟着外公弯一次腰,小小的身子板挺得笔直。
就在这时,灵堂的门又被推开了,一阵淡淡的花香飘进来。
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萧姓阿姨走了进来,她的衣服很素净,没有多余的装饰,怀里抱着一束雪白的花。
那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看起来像一片片柔软的云朵。
阿姨走到相框前,脚步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她小心翼翼地把花放在供桌上,花束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白色信封。
后来过了很多年,端木念才知道,那种雪白又温柔的花,叫洋桔梗。
阿姨放好花,转过身,正好撞见端木念看过来的目光。
那是一双很温柔的眼睛,眼尾有点微微上翘,可此刻却红彤彤的,眼角还挂着泪。
阿姨蹲下身,与端木念平视。
她抬起手,用指腹轻轻擦去端木念脸颊上的泪痕 , 她的手指很软,带着一点微凉的温度。
擦完泪,阿姨又轻轻点了点端木念的唇瓣,声音轻得像耳语,只有她们两个人能听到:“和你妈妈一样,有双好看的微笑唇。”
她什么都没多说,没有说 “节哀”,也没有问别的,只是张开胳膊,轻轻抱了抱端木念。
那个拥抱很轻,可端木念能清楚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花香,和那束洋桔梗的味道一模一样,干净又温柔。
阿姨抱了她几秒,就松开了手。
她站起身,转过身的时候,端木念看见她用手背快速抹了抹眼睛,然后一步步走出了灵堂。
她的背影很瘦,在空旷的走廊里慢慢变小,最后消失在走廊尽头的拐角,只留下那股淡淡的花香,还在空气里轻轻飘着。
“念姐,你知不知道洋桔梗的花语是什么?”
不等端木念回答,文暖晴又自己接了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像被雨水打湿的羽毛,轻轻落在人心上:“它的花语既是永恒,也是无望的爱。”
端木念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文暖晴,灯光下,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
她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了什么……
那个抱着洋桔梗的萧姨,那个轻轻的拥抱,那句 “和你妈妈一样有好看的微笑唇”,还有那句 “无望的爱”。
像一根细细的弦,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轻轻拨动,勾勒出一段没说出口的、藏在时光里的爱而不得的故事。
或许萧姨和妈妈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或许那份感情,就像那束洋桔梗一样,干净、温柔,却终究只能留在回忆里。
空气安静了几秒,谁都没有再往下说。
有些话不用点破,点破了反而会打破那份藏在回忆里的温柔。
她们之间的默契,早已让彼此明白:有些故事,不需要完整的结局。
留在回忆里,带着那股淡淡的洋桔梗香,或许才是最好的样子。
窗外的雨还淅淅沥沥敲着玻璃,带着雷雨后残留的湿意,她终于又像从前那样,赖在这个 “小孩” 的怀里。
当年决绝的分别,横亘在两人之间,即便小孩现在不原谅自己,可此刻能这样相拥,已经是文暖晴最大的让步。
端木念轻轻蹭了蹭文暖晴的衣角,恍惚间想起从前每次打雷,都是文暖晴把受惊的自己裹在被子里,用轻声细语把她的不安一点点抚平。
文暖晴就像一个手艺精湛的裁缝,总能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把她那颗支离破碎的心缝补得严丝合缝。
这些年,端木念知道文暖晴自己也过得不易,生活的风雨总让她也出现 “裂缝”,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会第一时间伸出手,不厌其烦地托住快要跌倒的自己。
两人的再次相遇,就像雷雨过后的夜空。
乌云散去,缀满星星的天幕格外清澈,星光碎成千万颗尘粒,倒映在地面的积雨里,闪闪烁烁,既珍贵又易碎。
端木念心里悄悄想着,要是能一直这样在一起,就算让她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
挽联上烫金的字在风里轻轻晃,像谁在无声地叹息。
前来吊唁的人一波接一波,皮鞋踩在光洁的地砖上,留下细碎又急促的脚步声,又很快随着关门声消散。
小小的端木念被外公牵着,站在灵堂最靠里的角落。
她的小手攥着外公粗糙的手掌,顺着外公的胳膊往上看,能看到外公鬓角新添的白发,在白色的灯光下晃得她眼睛发涩。
灵堂里的人来来往往,有眼熟的阿姨,也有没见过的陌生叔叔,他们走到灵柩前,深深鞠躬,再对着外公外婆低声说句 “节哀”,然后沉默地转身离开。
端木念目光却一直落在灵堂中央的相框上, 相框里妈妈穿着最喜欢的蓝色连衣裙,眉眼弯着,嘴角扬出浅浅的弧度,和每次她去医院看妈妈时一模一样 。
那时妈妈总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可一看到她,就会努力撑起身子,用带着输液针的手摸她的头,声音轻轻的:“念念来啦,今天乖不乖?”
大人们总在她身边叹气,声音压得很低,可那些词语还是会钻进她的耳朵里 。
“走了”、“不在了”、“再也见不到了”,可端木念不明白。
她记得就在上周,妈妈还拉着她的手,声音有点虚弱却很温柔:“念念乖,等妈妈不疼了,就回家给你做草莓雪糕。”
现在妈妈只是太累了吧,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等梦醒了,就会像以前那样,推开家门,笑着喊她 “念念,妈妈回来啦”。
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灵堂里死寂般的寂静。
那是外婆的声音,端木念转头看过去,心一下子揪紧了。
外婆常年在医院守着妈妈,本就清瘦她,现在身上的衣服更显得空荡荡的。
此刻她扶着灵柩的手猛地一软,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直直地往下滑。
周围的人慌了,连忙冲过去扶住她,有人掐她的人中,有人递过温水,可外婆只是闭着眼,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打湿了胸前的衣襟。
她张着嘴,却发不出完整的话,只能反复念叨着:“我的女儿啊…… 我的乖女儿…… 你怎么就走了……”
最后,外婆的声音越来越弱,头一歪,晕了过去,被几个叔叔抬着,匆匆送到了旁边的休息室,留下一路没干的泪痕。
端木念看着外婆苍白得像纸一样的脸,心里也跟着一阵阵发疼。
她用力咬着嘴唇,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可眼泪却像不听话的小水珠,一个劲儿地往下流,模糊了视线。
她记得妈妈生病时在医院对她说过的话:“念念老哭会让眼睛肿,就不好看了,妈妈喜欢看念念笑的样子。”
她要等妈妈醒过来,让妈妈看到漂漂亮亮、眼睛不肿的自己,所以她不能哭。
外公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手掌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服传过来,带着一丝安抚的力量。
外公的嗓子哑得厉害,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念念,我们去给来的叔叔阿姨鞠躬,好不好?”
“这是礼节,妈妈看到了会高兴的。”
端木念点了点头,跟着外公慢慢走到灵堂中间。
每过来一个人,就跟着外公弯一次腰,小小的身子板挺得笔直。
就在这时,灵堂的门又被推开了,一阵淡淡的花香飘进来。
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萧姓阿姨走了进来,她的衣服很素净,没有多余的装饰,怀里抱着一束雪白的花。
那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看起来像一片片柔软的云朵。
阿姨走到相框前,脚步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她小心翼翼地把花放在供桌上,花束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白色信封。
后来过了很多年,端木念才知道,那种雪白又温柔的花,叫洋桔梗。
阿姨放好花,转过身,正好撞见端木念看过来的目光。
那是一双很温柔的眼睛,眼尾有点微微上翘,可此刻却红彤彤的,眼角还挂着泪。
阿姨蹲下身,与端木念平视。
她抬起手,用指腹轻轻擦去端木念脸颊上的泪痕 , 她的手指很软,带着一点微凉的温度。
擦完泪,阿姨又轻轻点了点端木念的唇瓣,声音轻得像耳语,只有她们两个人能听到:“和你妈妈一样,有双好看的微笑唇。”
她什么都没多说,没有说 “节哀”,也没有问别的,只是张开胳膊,轻轻抱了抱端木念。
那个拥抱很轻,可端木念能清楚地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花香,和那束洋桔梗的味道一模一样,干净又温柔。
阿姨抱了她几秒,就松开了手。
她站起身,转过身的时候,端木念看见她用手背快速抹了抹眼睛,然后一步步走出了灵堂。
她的背影很瘦,在空旷的走廊里慢慢变小,最后消失在走廊尽头的拐角,只留下那股淡淡的花香,还在空气里轻轻飘着。
“念姐,你知不知道洋桔梗的花语是什么?”
不等端木念回答,文暖晴又自己接了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像被雨水打湿的羽毛,轻轻落在人心上:“它的花语既是永恒,也是无望的爱。”
端木念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文暖晴,灯光下,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
她们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了什么……
那个抱着洋桔梗的萧姨,那个轻轻的拥抱,那句 “和你妈妈一样有好看的微笑唇”,还有那句 “无望的爱”。
像一根细细的弦,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轻轻拨动,勾勒出一段没说出口的、藏在时光里的爱而不得的故事。
或许萧姨和妈妈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或许那份感情,就像那束洋桔梗一样,干净、温柔,却终究只能留在回忆里。
空气安静了几秒,谁都没有再往下说。
有些话不用点破,点破了反而会打破那份藏在回忆里的温柔。
她们之间的默契,早已让彼此明白:有些故事,不需要完整的结局。
留在回忆里,带着那股淡淡的洋桔梗香,或许才是最好的样子。
窗外的雨还淅淅沥沥敲着玻璃,带着雷雨后残留的湿意,她终于又像从前那样,赖在这个 “小孩” 的怀里。
当年决绝的分别,横亘在两人之间,即便小孩现在不原谅自己,可此刻能这样相拥,已经是文暖晴最大的让步。
端木念轻轻蹭了蹭文暖晴的衣角,恍惚间想起从前每次打雷,都是文暖晴把受惊的自己裹在被子里,用轻声细语把她的不安一点点抚平。
文暖晴就像一个手艺精湛的裁缝,总能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把她那颗支离破碎的心缝补得严丝合缝。
这些年,端木念知道文暖晴自己也过得不易,生活的风雨总让她也出现 “裂缝”,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会第一时间伸出手,不厌其烦地托住快要跌倒的自己。
两人的再次相遇,就像雷雨过后的夜空。
乌云散去,缀满星星的天幕格外清澈,星光碎成千万颗尘粒,倒映在地面的积雨里,闪闪烁烁,既珍贵又易碎。
端木念心里悄悄想着,要是能一直这样在一起,就算让她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