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屋内纤尘不染,显然每日都有人精心打理。这般广阔的庭院能保持如此整洁,倒让他对道场主人的能耐又添几分钦佩。
此时东方不败正倚着朱漆廊柱,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比试时的剑气余韵。三招两式间便让那个新晋的天人境剑客败下阵来,此刻她终于参透了任盈盈他们剑法精进的关窍。
可这份明悟带来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毕竟在这九洲道场,击败个初窥门径的新人实在不值一提。要真正登临绝顶,恐怕还得......她摩挲着腰间的绣花针,眼底闪过一丝暗芒。
还需加倍努力。
她喉头微动,迅速收起手中那柄木剑。
最初持木剑与李白比试时,她并无十足把握。
那木剑陈旧残破,稍加力道便会折断。
可方才较量中,非但木剑完好无损,反将李白的长剑震断!
这令她欣喜若狂。
随手将木剑掷入藏兵阁后,她暗下决心——往后与人交手,定要用这柄木剑。
她立下新目标:在勤修不辍的同时,倒要看看何人能折断此剑!
思及此,东方不败重返九洲书院。
她并未从林飞处获得多少指点,如今一身武艺皆源自书院所学。
九洲书院已成她修习秘术的绝佳之地!
这些秘术甚至无需刻意练习——只需全神贯注循着书中字句参悟。
待彻底领会书中真意,典籍记载的 ** 便尽数掌握。
东方不败嘴角微扬,择了新座潜心阅卷。
此刻她萌生新念:若像邀月那般读尽九洲道场藏书,该当如何?
但她转念一想,自己恐怕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这里所有的书籍!
不过无论能读多少,每多读一本,就能多领悟一分书中的奥妙。
在实现心中目标之前,她绝不会离开九洲道场——这是东方不败的决心。
无论是黄蓉还是邀月,都没把东方不败与李白的比试放在心上。对她们而言,这场较量实在太过简单。
邀月全程都没去关注外面的热闹,全神贯注地埋首书卷。而黄蓉在李白落败的瞬间,便带着他匆匆离去,继续忙自己的事了。
除了认真反思武学的东方不败,还有一人全程屏息观战——与李白同来的华佗。
望着东方不败走进九洲书院的背影,华佗几次欲言又止。方才那场对决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
这位悬壶济世的神医虽以医术闻名,行走江湖也自有保命绝技。像他这般心性的人物,自然早已踏入天人境界——毕竟若无足够实力,恐怕早被那些疑难杂症患者纠缠至死。
武林中那些身患奇症者,往往越是病症古怪,武功造诣就越高深。寻常百姓不过头疼脑热,哪会得什么稀奇古怪的顽疾?
江湖中人总是深陷武林纷争,要么被人重伤致残,要么遭遇不测。武林中的种种险恶令他深感震撼。若要与这些人周旋,没有真本事傍身,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纵使华佗再世也难逃厄运。
他原以为自己的武功已臻化境,此刻却对自身实力产生了动摇。方才与李白交手时,分明感觉二人功力不相上下。可在这九洲道场中,李白竟如蝼蚁般被轻易击败!更令人心惊的是,李白手中那柄寒光凛冽的长剑,竟被东方不败那看似腐朽脆弱的木剑一击而碎。他不由得喉头发紧,暗叹江湖传言果然非虚。
虽未亲眼目睹虚竹、小龙女、杨右等人的身手,但仅凭东方不败与李白这一战,便足以窥见九洲道场的深不可测。正沉思间,忽见李白在外悠然踱步,不过他并无意上前搭话。
初至九洲道场的李白,简单收拾完黄蓉安排的住处后,便信步闲游起来——这原是征得过黄蓉同意的。
李白在道场中随意漫步,黄蓉并未阻拦。
他仍对先前与东方不败的交手耿耿于怀。
那一战令他折损一柄宝剑,更震撼于东方不败的实力。
李白心知肚明——黄蓉的武功远胜东方不败。
昨夜虽醉酒,但黄蓉拎起他扔出道场的动作行云流水,毫不费力。
今日与东方不败切磋时,对方虽能断他长剑,可若论真实修为,恐怕仍不及黄蓉。
这仅是他的理性推断。
毕竟眼下这两人,他都难以匹敌。
他踱步沉思,忽见一处气势恢宏的楼阁——藏兵阁。
鎏金牌匾上的三个大字,威严不输门前的九洲道场。
此处陈设极尽奢华,连大唐皇宫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
李白越看越觉困惑。
如此强盛的势力,为何外界毫无传闻?
按常理,这般武力与排场,早该名震江湖。
可来此之前,他竟打听不到半点消息。
更奇的是,道场外荒无人烟。
若问珷珰山,路人尚能指路。
而九洲道场,却似与世隔绝。
你连方向都辨不清。
更不用说向人打听九洲道场的下落了。
根本无人知晓这个地方。
若非林平之一剑斩尽五岳剑派掌门,
江湖也不会掀起如此波澜。
再加上白己的实力,
与大秦的较量,
才让九洲道场重新进入众人视野。
否则,恐怕没人会记得这个名字。
想到这儿,
李白不禁陷入沉思——
“难道九洲道场是 ** 于此世的另一片天地?”
他被这念头惊到了。
毕竟《桃花源记》早有记载:
有人误入一处与世隔绝的桃源,
那里自成一界,
待他离开后再寻,
却再也找不到踪迹。
若传说为真,
九洲道场的存在便不足为奇。
可他的心仍剧烈跳动——
这绝非寻常桃源,
而是更恢弘、更震撼的所在!
行至藏兵阁前,
李白的呼吸急促起来。
万千神兵利刃中,
那把布满伤痕的木剑格外刺目,
直直刺进他的眼底。
李白很快便移开了视线,不再看那把木剑。
他的目光转向其他兵器。
这让他感到困惑。
无论是黄蓉,还是与他交手的东方不败。
两人所用的兵器都并非名贵之物。
而藏兵阁中却陈列着各式奇异耀眼的兵器。
刀枪铠甲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李白喉头滚动。
随手拾起一柄长剑把玩。
这柄剑竟比他原先的佩剑更为锋利。
若说他之前的剑似有灵性。
那么此刻握着的这柄剑,刚入手便变得滚烫。
他轻轻一挥。
四周兵器竟随之震颤。
并非他在运劲,而是手中之剑借力使力!
李白大惊失色!
慌忙丢下长剑。
按住狂跳的心口。
调匀气息后,才重新拾起地上的剑。
此剑蕴含的力量远非他能驾驭。
但强烈的好奇心仍驱使他握紧剑柄。
他吞咽了一下。
开始为自己找诸多理由。
对方斩断了他的佩剑,眼下又无防身之物。
从此处借把兵器使使,应不为过。
横竖也逃不出这九洲道场。
若主人不许,归还便是。
他又咽了咽唾沫。
得了这柄剑后,其他兵器皆黯然失色。
他握紧手中那柄奇异的兵器,隐约感受到剑柄处传来阵阵温热,如同活物般沿着掌心蔓延至全身。
踏出房门时,夕阳正斜斜地掠过檐角。若继续漫无目的地游荡,前方就该是那座闻名已久的藏丹阁了。
对这座建筑本身,他并无特别执念。只是出于一时兴起,伸手推开了那扇雕花木门。
门轴转动的刹那,浓郁的药香混着仙灵之气扑面而来,恍若置身云端。每一步都像踏在棉花上,虚浮得令人眩晕。
在阁内深处,他发现一樽盛着琥珀色液体的玉盏。那气息既不像寻常酒酿,也不似普通汤药。
虽被醇厚的酒香引诱,但他清楚记得此处名为藏丹阁——总该与丹药有些渊源。喉结不自觉地滚动,指尖在盏边徘徊。
正当犹豫之际,忽然警觉地后退数步。这香气太过妖异,仿佛有生命般缠绕着他的神智。若再迟疑,只怕真要沉溺其中难以脱身。
(最终他还是强忍 ** 退出阁外。倒非顾忌主人责难,实在是那盏中之物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酒香四溢,他却不是那等愚人,见着香气扑鼻之物便要尝上一口。
若当真这般没脑子,纵有百十条性命也不够糟蹋。
李白退出藏丹阁后,又想去九洲书院探个究竟。
他暗自思忖:这书院既以为名,必藏着道场玄机。先前所见的藏兵阁、藏丹阁皆以功能为名,唯独此处不同寻常。能以道场同名相称,定有非凡之处,说不定就是整个九洲道场的精髓所在。
正欲前往,忽闻身后传来黄蓉银铃般的笑声:你这酒鬼竟能抵住......
回首见她笑靥如花,李白不禁问道:黄姑娘说的可是藏丹阁中药酒?
正是。黄蓉眼波流转,原以为像你这般酒不离手的人,定难抗拒那药酒 ** 。那可是师尊亲手泡制的......
李白刚要追问配方,却听她缓了口气,吐出最后二字:......脚气。
闻言,李白顿时僵在原地。
幸好他当时没犯傻。
否则真有可能站着进去,横着出来。
甚至能不能出来都难说。
他紧张地咽了咽口水。
黄蓉继续解释道:
“不过,以你现在的体格,肯定承受不了这东西。”
“我师父都是把这当酒喝的。”
“里面加了大量珍稀药材,能大幅增强体质。”
李白闻言,对黄蓉多了几分敬意。
“敢问尊师是哪位高人?”
黄蓉神秘一笑。
“嘿嘿,马上你就知道了!”
“今天师父亲自下厨!”
“你运气不错!”
“师父已经很久没动手做菜了。”
说完,黄蓉就把李白独自留在原地。
倒不是她故意冷落新人。
而是还得去叫东方不败和邀月他们。
进了九洲书院后,
黄蓉可没跟他们客气。
什么读书要静心,
眼下吃饭才是正事。
虽说到了他们这种境界,
对饮食早已没那么多讲究。
屋内纤尘不染,显然每日都有人精心打理。这般广阔的庭院能保持如此整洁,倒让他对道场主人的能耐又添几分钦佩。
此时东方不败正倚着朱漆廊柱,指尖还残留着方才比试时的剑气余韵。三招两式间便让那个新晋的天人境剑客败下阵来,此刻她终于参透了任盈盈他们剑法精进的关窍。
可这份明悟带来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毕竟在这九洲道场,击败个初窥门径的新人实在不值一提。要真正登临绝顶,恐怕还得......她摩挲着腰间的绣花针,眼底闪过一丝暗芒。
还需加倍努力。
她喉头微动,迅速收起手中那柄木剑。
最初持木剑与李白比试时,她并无十足把握。
那木剑陈旧残破,稍加力道便会折断。
可方才较量中,非但木剑完好无损,反将李白的长剑震断!
这令她欣喜若狂。
随手将木剑掷入藏兵阁后,她暗下决心——往后与人交手,定要用这柄木剑。
她立下新目标:在勤修不辍的同时,倒要看看何人能折断此剑!
思及此,东方不败重返九洲书院。
她并未从林飞处获得多少指点,如今一身武艺皆源自书院所学。
九洲书院已成她修习秘术的绝佳之地!
这些秘术甚至无需刻意练习——只需全神贯注循着书中字句参悟。
待彻底领会书中真意,典籍记载的 ** 便尽数掌握。
东方不败嘴角微扬,择了新座潜心阅卷。
此刻她萌生新念:若像邀月那般读尽九洲道场藏书,该当如何?
但她转念一想,自己恐怕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这里所有的书籍!
不过无论能读多少,每多读一本,就能多领悟一分书中的奥妙。
在实现心中目标之前,她绝不会离开九洲道场——这是东方不败的决心。
无论是黄蓉还是邀月,都没把东方不败与李白的比试放在心上。对她们而言,这场较量实在太过简单。
邀月全程都没去关注外面的热闹,全神贯注地埋首书卷。而黄蓉在李白落败的瞬间,便带着他匆匆离去,继续忙自己的事了。
除了认真反思武学的东方不败,还有一人全程屏息观战——与李白同来的华佗。
望着东方不败走进九洲书院的背影,华佗几次欲言又止。方才那场对决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
这位悬壶济世的神医虽以医术闻名,行走江湖也自有保命绝技。像他这般心性的人物,自然早已踏入天人境界——毕竟若无足够实力,恐怕早被那些疑难杂症患者纠缠至死。
武林中那些身患奇症者,往往越是病症古怪,武功造诣就越高深。寻常百姓不过头疼脑热,哪会得什么稀奇古怪的顽疾?
江湖中人总是深陷武林纷争,要么被人重伤致残,要么遭遇不测。武林中的种种险恶令他深感震撼。若要与这些人周旋,没有真本事傍身,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纵使华佗再世也难逃厄运。
他原以为自己的武功已臻化境,此刻却对自身实力产生了动摇。方才与李白交手时,分明感觉二人功力不相上下。可在这九洲道场中,李白竟如蝼蚁般被轻易击败!更令人心惊的是,李白手中那柄寒光凛冽的长剑,竟被东方不败那看似腐朽脆弱的木剑一击而碎。他不由得喉头发紧,暗叹江湖传言果然非虚。
虽未亲眼目睹虚竹、小龙女、杨右等人的身手,但仅凭东方不败与李白这一战,便足以窥见九洲道场的深不可测。正沉思间,忽见李白在外悠然踱步,不过他并无意上前搭话。
初至九洲道场的李白,简单收拾完黄蓉安排的住处后,便信步闲游起来——这原是征得过黄蓉同意的。
李白在道场中随意漫步,黄蓉并未阻拦。
他仍对先前与东方不败的交手耿耿于怀。
那一战令他折损一柄宝剑,更震撼于东方不败的实力。
李白心知肚明——黄蓉的武功远胜东方不败。
昨夜虽醉酒,但黄蓉拎起他扔出道场的动作行云流水,毫不费力。
今日与东方不败切磋时,对方虽能断他长剑,可若论真实修为,恐怕仍不及黄蓉。
这仅是他的理性推断。
毕竟眼下这两人,他都难以匹敌。
他踱步沉思,忽见一处气势恢宏的楼阁——藏兵阁。
鎏金牌匾上的三个大字,威严不输门前的九洲道场。
此处陈设极尽奢华,连大唐皇宫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
李白越看越觉困惑。
如此强盛的势力,为何外界毫无传闻?
按常理,这般武力与排场,早该名震江湖。
可来此之前,他竟打听不到半点消息。
更奇的是,道场外荒无人烟。
若问珷珰山,路人尚能指路。
而九洲道场,却似与世隔绝。
你连方向都辨不清。
更不用说向人打听九洲道场的下落了。
根本无人知晓这个地方。
若非林平之一剑斩尽五岳剑派掌门,
江湖也不会掀起如此波澜。
再加上白己的实力,
与大秦的较量,
才让九洲道场重新进入众人视野。
否则,恐怕没人会记得这个名字。
想到这儿,
李白不禁陷入沉思——
“难道九洲道场是 ** 于此世的另一片天地?”
他被这念头惊到了。
毕竟《桃花源记》早有记载:
有人误入一处与世隔绝的桃源,
那里自成一界,
待他离开后再寻,
却再也找不到踪迹。
若传说为真,
九洲道场的存在便不足为奇。
可他的心仍剧烈跳动——
这绝非寻常桃源,
而是更恢弘、更震撼的所在!
行至藏兵阁前,
李白的呼吸急促起来。
万千神兵利刃中,
那把布满伤痕的木剑格外刺目,
直直刺进他的眼底。
李白很快便移开了视线,不再看那把木剑。
他的目光转向其他兵器。
这让他感到困惑。
无论是黄蓉,还是与他交手的东方不败。
两人所用的兵器都并非名贵之物。
而藏兵阁中却陈列着各式奇异耀眼的兵器。
刀枪铠甲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李白喉头滚动。
随手拾起一柄长剑把玩。
这柄剑竟比他原先的佩剑更为锋利。
若说他之前的剑似有灵性。
那么此刻握着的这柄剑,刚入手便变得滚烫。
他轻轻一挥。
四周兵器竟随之震颤。
并非他在运劲,而是手中之剑借力使力!
李白大惊失色!
慌忙丢下长剑。
按住狂跳的心口。
调匀气息后,才重新拾起地上的剑。
此剑蕴含的力量远非他能驾驭。
但强烈的好奇心仍驱使他握紧剑柄。
他吞咽了一下。
开始为自己找诸多理由。
对方斩断了他的佩剑,眼下又无防身之物。
从此处借把兵器使使,应不为过。
横竖也逃不出这九洲道场。
若主人不许,归还便是。
他又咽了咽唾沫。
得了这柄剑后,其他兵器皆黯然失色。
他握紧手中那柄奇异的兵器,隐约感受到剑柄处传来阵阵温热,如同活物般沿着掌心蔓延至全身。
踏出房门时,夕阳正斜斜地掠过檐角。若继续漫无目的地游荡,前方就该是那座闻名已久的藏丹阁了。
对这座建筑本身,他并无特别执念。只是出于一时兴起,伸手推开了那扇雕花木门。
门轴转动的刹那,浓郁的药香混着仙灵之气扑面而来,恍若置身云端。每一步都像踏在棉花上,虚浮得令人眩晕。
在阁内深处,他发现一樽盛着琥珀色液体的玉盏。那气息既不像寻常酒酿,也不似普通汤药。
虽被醇厚的酒香引诱,但他清楚记得此处名为藏丹阁——总该与丹药有些渊源。喉结不自觉地滚动,指尖在盏边徘徊。
正当犹豫之际,忽然警觉地后退数步。这香气太过妖异,仿佛有生命般缠绕着他的神智。若再迟疑,只怕真要沉溺其中难以脱身。
(最终他还是强忍 ** 退出阁外。倒非顾忌主人责难,实在是那盏中之物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酒香四溢,他却不是那等愚人,见着香气扑鼻之物便要尝上一口。
若当真这般没脑子,纵有百十条性命也不够糟蹋。
李白退出藏丹阁后,又想去九洲书院探个究竟。
他暗自思忖:这书院既以为名,必藏着道场玄机。先前所见的藏兵阁、藏丹阁皆以功能为名,唯独此处不同寻常。能以道场同名相称,定有非凡之处,说不定就是整个九洲道场的精髓所在。
正欲前往,忽闻身后传来黄蓉银铃般的笑声:你这酒鬼竟能抵住......
回首见她笑靥如花,李白不禁问道:黄姑娘说的可是藏丹阁中药酒?
正是。黄蓉眼波流转,原以为像你这般酒不离手的人,定难抗拒那药酒 ** 。那可是师尊亲手泡制的......
李白刚要追问配方,却听她缓了口气,吐出最后二字:......脚气。
闻言,李白顿时僵在原地。
幸好他当时没犯傻。
否则真有可能站着进去,横着出来。
甚至能不能出来都难说。
他紧张地咽了咽口水。
黄蓉继续解释道:
“不过,以你现在的体格,肯定承受不了这东西。”
“我师父都是把这当酒喝的。”
“里面加了大量珍稀药材,能大幅增强体质。”
李白闻言,对黄蓉多了几分敬意。
“敢问尊师是哪位高人?”
黄蓉神秘一笑。
“嘿嘿,马上你就知道了!”
“今天师父亲自下厨!”
“你运气不错!”
“师父已经很久没动手做菜了。”
说完,黄蓉就把李白独自留在原地。
倒不是她故意冷落新人。
而是还得去叫东方不败和邀月他们。
进了九洲书院后,
黄蓉可没跟他们客气。
什么读书要静心,
眼下吃饭才是正事。
虽说到了他们这种境界,
对饮食早已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