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跌落谷底-《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天幕前的各时空古人们被这转场的一幕看得头皮发麻,尤其是在唐朝之前的朝代,人们更是看傻了。

  他们料想的到,盛唐的治世下隐藏着腐朽的糜烂,可是没想到过报应会这么快。

  长安都沦陷了!

  那可是国都啊!

  遥想当年大汉何曾被敌人攻破过国都?翻看史书千年,凡是被破国都者,皆亡国也。

  这大唐,刚刚还是天堂,下一刻就坠入了地狱。

  灭国也太快了吧?

  一点王朝末世气象都没有。

  贞观年间

  甘露殿里的李世民张大着嘴巴,不敢相信这个长安还是他大唐的长安。

  盛世太平呢?怎么忽然就变成了人间炼狱了?

  朕的巍巍巨唐,那开元治世所展现出来的极致巅峰的国力,怎么就像纸一样薄了。

  “朕的大唐啊!怎么变成这个样了!”

  “这......这是长安城吗?这是刚刚那个长安城吗?”

  群臣同样的瞪圆了眼睛,难以相信眼前的画面。

  要知道天幕上之前出现过的盛唐气象,就连他们也自叹不如,为之向往和自豪。

  一向足智多谋的房玄龄这会都懵了,怔怔道:“这是直接跳跃了很长时间,放出来的大唐晚期画面吧?”

  老房有些不自信了,但扎实的专业素养让他很快冷静下来,安抚着自己:

  自古以来王朝衰落都是递减式的,大唐肯定没有直接亡国。

  就连他秦二世也是胡作非为了三年,大秦才被群起而亡。

  前朝的隋二世,不也是折腾了许久,将王朝弄得奄奄一息才灭亡的?

  大唐如此盛世,古今往来都不能相比的巅峰国力,怎么可能一蹴就没了。

  开玩笑呢!

  “朕的大唐啊!呜......怎么一副亡国之相了呢!”

  “李隆基,你这个畜生,你不孝子孙啊你,你到底做了什么!”

  “大唐怎么就这样了?那可是长安啊!”

  台上的李世民捂着心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皇后心疼的让皇帝平躺在怀里,为他揉捏脑袋。

  随伺的太医眼疾手快的上前为二凤喂药,生怕大唐的太阳一下抽了过去。

  “陛下,这肯定是晚唐的长安!”

  “是啊,陛下,大唐怎么可能一下就坠入谷底了呢?”

  群臣纷纷出声安慰。

  “就算这样,那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微笑,疑问。

  群臣:“......”

  「天宝十四载冬月,“安史之乱”爆发。」

  「惊天之变,猝不及防,叛乱如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了太平已久的大唐帝国。」

  「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部下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当朝宰相杨国忠为名,从河北起兵反叛,率十五万大军南下。」

  天幕里画面配合着解说声转换。

  威风凛凛的安禄山乘铁舆血誓南下,其属下步骑精锐如钢铁洪流般席卷而来,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大地撕裂。

  天下已经承平日久,百姓们连着几代人都未曾见过战争的模样,当他们听闻河北叛乱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大唐怎么可能会内乱呢?

  由于河北是安禄山节制的,守军面临叛军的攻城个个望风而投,很快整个河北大地都落入了安禄山之手。

  武德年间

  在天幕多次放映自家二郎如何如何英武不凡时,李渊早就下定了决心,将太子之位给了李世民。

  开国勋贵大部分都是人家的,打天下是很难,治理天下更难。

  天幕都说了打天下者坐江山,他没什么本事却坐上了皇帝之位,只是希望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和睦睦的,不要残杀。

  李建成一开始是不服气的,还质问父亲凭什么就这样将储君给确定了,难道他这几年的太子当得是笑话吗?

  可天幕曝光了越来越多的贞观事迹后,李建成也一次次被后来大唐的成就给震撼,不知不觉中就对这个二弟心服口服了。

  他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若是我为唐太宗,我能像世民一样治理好贞观吗?

  每次设想之后,李建成都会无奈的苦笑,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世民那样的皇帝的。

  李世民自然很感激老爹的明智,大哥的让贤,于是一家子人敞亮开说话对账后,惊讶的发现:

  封德彝这个坏种!

  身为李世民的人,一边撺掇着李渊立李建成,然后疯狂为自己博功名利禄,一边在太子那边煽风点火.......

  实际上,在历史里,直到封德彝死后很多年,李世民才发现了这个秘密,这坏小子在李渊想立李世民的时候,极力劝阻“嫡长子才是最正确的”!

  李家父子一对账后,发现一直撺掇他们一家人矛盾的坏人都在老爹那边。

  李渊尴尬的笑笑,当即表示自己识人不明,直接彻底放权给了二凤。

  如今,就是在这样背景下的武德年间,太极宫中。

  每天只管吃喝玩乐的虚权皇帝脸色隐隐发白,河北叛变这四个字犹如一根刺一样狠狠的扎在了他的眼里......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朕以为的那种原因吧?

  河北这一块\/.

  “河北世家到了开元也没有忘记和朝廷对抗吗?他们在图什么啊?”

  李渊面色戚戚,心中哀痛不已,再次回想起了二郎曾经跪在大殿里求自己不要杀窦建德的场景。

  朕......真的做错了吗?

  当李渊愧疚的无法自已的时候,天幕上又出现了安禄山率军南下的场景。

  “这个安禄山,长得怎么不像是个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