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烬那双暗红的眼瞳里只剩下杀戮的欲望。
他周身的黑气凝聚成无数道锋利的气刃,朝着周围溃散的士兵与芦苇荡席卷而去,那些气刃所过之处,芦苇瞬间被绞成碎末,地面裂开深不见底的沟壑,连空气都仿佛被撕裂成了碎片。
“孽障!”
澹台如烟眼神一凛,手中盘古斧骤然爆发出刺眼的金芒。
她足尖在墨河水面一点,身形如离弦之箭般跃至澹台烬身前,斧刃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朝着他的躯干直直劈下。只听“嗤啦”一声脆响,玄色衣袍与皮肉被斧刃轻易撕开,澹台烬的身体竟被硬生生劈成两半,鲜血混合着黑气溅落在墨河中,激起的水花瞬间被染成墨红。
就在此时,一颗通体漆黑的邪骨从澹台烬的残躯中飞了出来。
它刚一脱离躯体,便如离巢之鸟般朝着远方逃窜,金色的竖瞳状虚影在骨头上一闪而过,显然是在寻找下一个宿主,想要继续祸乱人间。
“想跑?”
澹台如烟冷哼一声,左手飞快结印。
只见她掌心浮现出一朵漆黑的莲花,花瓣层层展开,每一片花瓣上都萦绕着淡淡的黑雾,正是灭世黑莲。
黑莲刚一现世,便释放出一股强大的吸力,那原本已经飞出数丈远的邪骨瞬间被吸力拉扯,在空中挣扎着旋转了几圈,最终还是被黑莲稳稳吸了进去。
花瓣闭合的瞬间,黑莲表面闪过一道暗红光晕,邪骨在莲心被一点点分解,化作精纯的能量滋养着黑莲,花瓣变得愈发莹润起来。
“初魔已在蛟龙梦境中被我斩杀,这世间,再无人能以肋骨炼制新的邪骨了。”
澹台如烟收起黑莲,目光扫过澹台烬的残躯,语气里没有半分怜悯。
墨河的水流过残躯,将血迹一点点冲淡,只留下一缕缕消散的黑气,证明着这位野心家曾存在过。
搞定主角团后,澹台如烟转身回到军营。
“传我命令,全军原地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开赴盛国都城。”
澹台如烟掀开帐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走到沙盘前,手指在盛国都城的位置轻轻一点,
“另外,拟一份战书,派使者送往盛王宫,告诉他,若三日内开城投降,可保城中百姓性命;若负隅顽抗,待我破城之日,定让他血债血偿。”
侍卫领命退下,帐内只剩下澹台如烟一人。
第二日,帐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澹台如烟走出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男子走了进来,正是庞宜之。他面色凝重,眼神里带着几分指责,刚一进门便开口道:
“澹台如烟,你身为修行之人,本应潜心修炼、超脱凡尘,为何偏偏沉迷人间富贵,领兵征战、干涉人间因果?你可知此举会折损你的修为,甚至堕入魔道?”
澹台如烟放下手中的斧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庞宜之,你也是修行之人,怎么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修行之人讲究‘功德’二字,多做利国利民之事,积攒功德,方能提升修为、勘破大道。我领兵平定战乱,让百姓免受流离之苦,这难道不是功德?反观你,当初墨河之畔,你明明在场,却置身事外,如今见我即将平定盛国,倒跑来指责我?你有什么立场?”
庞宜之被她怼得脸色涨红,手中的拂尘都抖了几下:
“我……我这是在劝你回头是岸!你若再执迷不悟,迟早会被权力蒙蔽心智,沦为魔道!”
“闭嘴吧你。”
澹台如烟不耐烦地挥手,
“修行之人若都像你这般,只知空谈大道理,遇事却缩头缩尾,难怪黎苏苏会说,五百年后仙门会被灭门。照你们这副模样,就算没有魔神,仙门也撑不了多久。”
庞宜之被她说得哑口无言,他盯着澹台如烟看了半晌,最终咬了咬牙:
“你……你已堕入魔道而不自知!我今日便去联络同道,定要将你这魔头除之,还人间一个太平!”
说罢,他甩袖转身,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军营。
澹台如烟看着他的背影,不屑地嗤笑一声。
这些所谓的正道人士,从来只会用“魔道”二字给人扣帽子,却从未真正为百姓做过实事。
三日后,澹台如烟率领大军抵达盛国都城下。
盛国都城的城墙高达数丈,城头上插满了盛国的旗帜,守军们手持弓箭,神色紧张地盯着城下的大军。
然而,连续数日的攻城之下,城墙早已布满了裂痕,守军的士气也日渐低迷,他们知道,都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这日清晨,澹台如烟正站在城下,准备下令发起最后一轮进攻,城头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盛王穿着明黄色的龙袍,独自站在城门楼上,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里却依旧闪烁着对权力的贪婪。
“澹台如烟!”
盛王的声音透过扩音法术传到城下,带着一丝不甘,
“我盛国立国百年,岂能轻易投降?今日我宁可自焚,也绝不会受你这乱臣贼子的屈辱!”
话音未落,盛王从怀中取出一个火折子,猛地点燃了身上的龙袍。火焰瞬间窜起,顺着龙袍蔓延至他的全身,他发出凄厉的惨叫,却依旧死死地抓着城门楼的栏杆,目光死死地盯着城内的皇宫方向。
那里,有他经营了一辈子的权力与财富。
澹台如烟看着城楼上燃烧的身影,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她抬手示意士兵停止进攻,直到盛王的身影被火焰吞噬,化作一堆焦黑的骸骨,才下令:
“开城!进城之后,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违令者,斩!”
随着城门缓缓打开,景国的士兵有序地进入都城。
城内的百姓早已在街头等候,他们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反而露出了期待的神色,他们早已受够了盛王的暴政,如今澹台如烟进城,或许意味着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此后的日子里,澹台如烟一面整顿盛国的吏治,一面安抚百姓,人间难得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那些曾被初魔与邪骨搅乱的秩序,渐渐恢复正常,甚至连空气中的魔气,都消散了不少。
自从狐狸毛被抽走了之后,叶冰裳开始修炼,居然半个月就炼气境界了。
澹台如烟将盛国交到叶冰裳手上,让她成为了盛王,两人情同姐妹,合力治国。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半年后的一个清晨,一支由数十位修士组成的队伍突然出现在都城外,为首的正是庞宜之。
这些修士身着各色道袍,手持法器,脸上带着凛然的“正气”,远远地便朝着都城大喊:
“澹台如烟!你这魔头,屠戮正道、扰乱人间,今日我等奉天命而来,定要将你除之,还天下一个清明!”
澹台如烟站在城楼上,看着这支所谓的“正道”队伍,眉头微微皱起。
她本无意与这些修士为敌,毕竟如今人间初定,若再起战乱,受苦的还是百姓。
于是,她飞身出城,落在庞宜之面前,沉声道:
“庞宜之,我与你无冤无仇,此前也未曾主动招惹你们。如今人间刚定,百姓安稳,你为何非要挑起争端?”
“你这魔头,还有脸说!”
庞宜之一挥手,身后的修士立刻释放出各色法术。
有的祭出飞剑,有的召唤天雷,有的操控水火,无数道光芒朝着澹台如烟袭来。
“你杀害同道,便是死罪!今日我等定要替天行道!”
澹台如烟眼神一冷,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善了。
她抬手召回盘古斧,斧身旋转间,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将所有袭来的法术尽数挡下。
“既然你们非要找死,那我便成全你们。”
话音未落,她手持盘古斧朝着修士队伍冲去。斧风呼啸,每一次挥砍都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力。
有的修士被斧风扫中,瞬间被劈成两半。
有的试图用法器抵挡,却连人带器被劈成碎片。
还有的想要逃跑,却被澹台如烟的灵力困住,最终难逃一死。
庞宜之看着身边的同道一个个倒下,吓得脸色惨白,转身就要逃跑。
澹台如烟随手一挥,一道灵力击中他的后背,庞宜之一口鲜血喷出,重重地摔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澹台如烟的脚死死踩住了后背。
“你……你不能杀我!我是正道修士,杀了我,仙门不会放过你的!”
庞宜之声音颤抖,带着恐惧。
澹台如烟低头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屑:
“正道修士?你们所谓的正道,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戮?就是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安危于不顾?”
她说着,脚下微微用力,庞宜之发出一声惨叫,彻底没了气息。
解决了这支修士队伍后,澹台如烟转身回城。
她知道,此事绝不会就此结束。
那些躲在暗处的正道仙门,定会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果然,此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仙门修士敢轻易来找她的麻烦,他们纷纷躲进深山古刹,一边修炼仙术,一边散布“澹台如烟是魔神”的谣言,只待实力足够,便再次来“除魔”。
时光荏苒,转眼间五百年过去了。
这五百年里,澹台如烟始终致力于治理人间。
她兴修水利,让百姓免受洪涝之苦;她开设学堂,让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
她整顿律法,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如今的人间,早已不复五百年前的混乱,市集上人头攒动,农田里稻谷飘香,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老人们在树下下棋聊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平静的日子里,一个名为“衡阳宗”的门派突然崛起。
这门派的山门建在一座仙气缭绕的山峰上,弟子们身着白色道袍,手持拂尘,常常下山“做好事”。
今日帮村民修补房屋,明日为百姓医治疾病,后天又帮农户收割庄稼。百姓们对他们感恩戴德,衡阳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但澹台如烟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衡阳宗的弟子每次“做好事”后,总会向村民索要一些奇特的东西,有时是一株生长在悬崖上的灵草,有时是一块埋在地下的奇石,有时甚至是一枚刚出世的妖兽蛋。
这些东西,无一不是蕴含着浓郁灵气的天材地宝。
直到有一天,她从一位曾在衡阳宗打杂的村民口中得知,这些天材地宝,全被衡阳宗的人带回了山门,供奉在一处禁地之中,而禁地的中央,竟放着一颗蛋。
一颗曾被她打回原形的、黎苏苏所化的死蛋。
“黎苏苏为什么还没死?”
澹台如烟坐在庭院里,手中捏着一枚棋子,眉头紧紧皱起,
“五百年前明明已经把她体内的天材地宝都震了出来,怎么还能复活?这女主也太难杀了吧。”
想到黎苏苏当年那副高高在上、自诩小仙女的模样,想到她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自己,澹台如烟就觉得手痒。
她倒要看看,这五百年过去了,黎苏苏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干就干,澹台如烟收起棋子,周身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身形瞬间消失在庭院中。
待她再次出现时,已经站在了衡阳宗的山门前。
衡阳宗的山门远比她想象中要气派——朱红色的大门上刻着“衡阳宗”三个金色的大字,门两侧立着两座石狮子,狮子的眼睛里镶嵌着两颗红色的宝石,散发着淡淡的灵气。
山门后的台阶蜿蜒向上,直通山顶的大殿,台阶两旁种满了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仙气。
澹台如烟眯了眯眼,总觉得这山门的建筑风格有些眼熟。
她顺着台阶往上走,刚走到半山腰,便被一群衡阳宗的弟子拦住了去路。
“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我衡阳宗!”
为首的弟子手持长剑,眼神警惕地盯着她,“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让开。”
澹台如烟语气冰冷,
“我找你们掌门衡玄子。”
弟子们见她态度强硬,立刻摆出战斗姿态。
澹台如烟懒得与他们纠缠,足尖轻点,身形如鬼魅般穿过弟子们的包围,朝着山顶的大殿飞去。
弟子们惊呼一声,连忙追了上去,却连她的衣角都碰不到。
很快,她便来到了大殿前。大殿的匾额上同样刻着“衡阳宗”三个字,而匾额下方的梁柱上,竟刻着几缕熟悉的纹路——那是上清神域特有的图腾!
“原来如此,这衡阳宗,竟是用昔日上清神域的残址改建的。”
澹台如烟恍然大悟。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紫色道袍、手持玉如意的老者从大殿里走了出来,正是衡阳宗的掌门衡玄子。
他看到澹台如烟,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手中的玉如意泛起一层淡淡的紫光:
“澹台如烟!你这个妖孽!五百年前你屠戮正道,如今又来闯我衡阳宗!我们没有去找你的麻烦,你倒是敢主动送上门来!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死期?”
澹台如烟冷笑一声,
“衡玄子,你自称名门正派,却在禁地里供养一颗死蛋,还打着做好事的名号搜刮天材地宝,你们究竟想做什么?”
“这不关你的事情!”
衡玄子眼神闪烁,显然不想提及禁地的事,
“你这妖孽,休要多言!今日我定要为正道除害!”
说罢,他手持玉如意,朝着澹台如烟挥去。
一道紫色的光芒从玉如意中射出,化作一条巨大的藤蔓,朝着澹台如烟缠绕而来。
澹台如烟侧身避开,手中盘古斧一挥,金色的斧风瞬间将藤蔓劈成两段。
“既然你不肯说,那我便自己去看!”
她不再与衡玄子纠缠,转身朝着大殿后方的禁地飞去。
衡玄子见状,连忙召集所有弟子阻拦,一时间,无数道法术朝着澹台如烟袭来。
但这些弟子的修为,与五百年前的庞宜之等人相差无几,根本不是澹台如烟的对手。
她仅凭一己之力,便将衡阳宗上上下下数百名弟子全部打趴下,有的被震断了骨头,有的被击晕在地,有的则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解决了弟子们,澹台如烟来到了禁地前。
禁地的大门上刻着复杂的阵法,阵法中散发着淡淡的金光,显然是为了防止外人闯入。
她抬手对着大门挥出一斧,斧风直接将阵法劈开,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禁地里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怔。
禁地的中央,放着一座汉白玉雕成的祭台,祭台的四周摆满了各色天材地宝,有的散发着绿光,有的泛着红光,有的则闪烁着蓝光。而祭台的中央,那颗曾散发着腐臭的死蛋,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如今的蛋,早已不复往日的灰褐色,而是通体呈金黄色,蛋壳上布满了淡淡的纹路,纹路中流淌着柔和的光芒。
蛋的周围萦绕着一层薄薄的仙气,空气中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显然,在无数天材地宝的滋养下,这颗蛋即将复活。
“黎苏苏,五百年了,你终究还是要出来吗?”
澹台如烟握紧盘古斧,朝着祭台走去,
“既然你这么想活,那我便再送你一程。”
就在她的斧刃即将落在蛋上的瞬间,一道焦急的声音突然从禁门外传来:
“手下留情!”
澹台如烟动作一顿,转头看去。
只见一群身着蓝色道袍的修士站在禁门外,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老者,他手持玉尘,神色焦急,正是逍遥宗的掌门兆悠。
“兆悠?”
澹台如烟眉头微皱,“你怎么会来这里?”
兆悠快步走到祭台前,挡在蛋的前面,语气恳切地说道:
“如烟道友,此蛋不能杀!它并非普通的蛋,而是一颗凤凰蛋!”
“凤凰蛋?”
澹台如烟挑了挑眉,
“我承认,它确实是初凰所生,是一颗凤凰蛋。但你恐怕不知道,五百年前,黎苏苏体内被魔气浸染,这颗蛋也早已被魔气污染,如今的它,血脉早已不纯。就算复活,也绝非昔日的凤凰,反而可能成为新的祸端。”
“我知道。”
兆悠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
“我早已察觉到此蛋的魔气。但如烟道友,你可知,魔神即将出世?”
澹台如挑眉一笑:
“魔神?魔神不就是我吗?”
他周身的黑气凝聚成无数道锋利的气刃,朝着周围溃散的士兵与芦苇荡席卷而去,那些气刃所过之处,芦苇瞬间被绞成碎末,地面裂开深不见底的沟壑,连空气都仿佛被撕裂成了碎片。
“孽障!”
澹台如烟眼神一凛,手中盘古斧骤然爆发出刺眼的金芒。
她足尖在墨河水面一点,身形如离弦之箭般跃至澹台烬身前,斧刃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朝着他的躯干直直劈下。只听“嗤啦”一声脆响,玄色衣袍与皮肉被斧刃轻易撕开,澹台烬的身体竟被硬生生劈成两半,鲜血混合着黑气溅落在墨河中,激起的水花瞬间被染成墨红。
就在此时,一颗通体漆黑的邪骨从澹台烬的残躯中飞了出来。
它刚一脱离躯体,便如离巢之鸟般朝着远方逃窜,金色的竖瞳状虚影在骨头上一闪而过,显然是在寻找下一个宿主,想要继续祸乱人间。
“想跑?”
澹台如烟冷哼一声,左手飞快结印。
只见她掌心浮现出一朵漆黑的莲花,花瓣层层展开,每一片花瓣上都萦绕着淡淡的黑雾,正是灭世黑莲。
黑莲刚一现世,便释放出一股强大的吸力,那原本已经飞出数丈远的邪骨瞬间被吸力拉扯,在空中挣扎着旋转了几圈,最终还是被黑莲稳稳吸了进去。
花瓣闭合的瞬间,黑莲表面闪过一道暗红光晕,邪骨在莲心被一点点分解,化作精纯的能量滋养着黑莲,花瓣变得愈发莹润起来。
“初魔已在蛟龙梦境中被我斩杀,这世间,再无人能以肋骨炼制新的邪骨了。”
澹台如烟收起黑莲,目光扫过澹台烬的残躯,语气里没有半分怜悯。
墨河的水流过残躯,将血迹一点点冲淡,只留下一缕缕消散的黑气,证明着这位野心家曾存在过。
搞定主角团后,澹台如烟转身回到军营。
“传我命令,全军原地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开赴盛国都城。”
澹台如烟掀开帐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走到沙盘前,手指在盛国都城的位置轻轻一点,
“另外,拟一份战书,派使者送往盛王宫,告诉他,若三日内开城投降,可保城中百姓性命;若负隅顽抗,待我破城之日,定让他血债血偿。”
侍卫领命退下,帐内只剩下澹台如烟一人。
第二日,帐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澹台如烟走出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男子走了进来,正是庞宜之。他面色凝重,眼神里带着几分指责,刚一进门便开口道:
“澹台如烟,你身为修行之人,本应潜心修炼、超脱凡尘,为何偏偏沉迷人间富贵,领兵征战、干涉人间因果?你可知此举会折损你的修为,甚至堕入魔道?”
澹台如烟放下手中的斧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庞宜之,你也是修行之人,怎么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修行之人讲究‘功德’二字,多做利国利民之事,积攒功德,方能提升修为、勘破大道。我领兵平定战乱,让百姓免受流离之苦,这难道不是功德?反观你,当初墨河之畔,你明明在场,却置身事外,如今见我即将平定盛国,倒跑来指责我?你有什么立场?”
庞宜之被她怼得脸色涨红,手中的拂尘都抖了几下:
“我……我这是在劝你回头是岸!你若再执迷不悟,迟早会被权力蒙蔽心智,沦为魔道!”
“闭嘴吧你。”
澹台如烟不耐烦地挥手,
“修行之人若都像你这般,只知空谈大道理,遇事却缩头缩尾,难怪黎苏苏会说,五百年后仙门会被灭门。照你们这副模样,就算没有魔神,仙门也撑不了多久。”
庞宜之被她说得哑口无言,他盯着澹台如烟看了半晌,最终咬了咬牙:
“你……你已堕入魔道而不自知!我今日便去联络同道,定要将你这魔头除之,还人间一个太平!”
说罢,他甩袖转身,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军营。
澹台如烟看着他的背影,不屑地嗤笑一声。
这些所谓的正道人士,从来只会用“魔道”二字给人扣帽子,却从未真正为百姓做过实事。
三日后,澹台如烟率领大军抵达盛国都城下。
盛国都城的城墙高达数丈,城头上插满了盛国的旗帜,守军们手持弓箭,神色紧张地盯着城下的大军。
然而,连续数日的攻城之下,城墙早已布满了裂痕,守军的士气也日渐低迷,他们知道,都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这日清晨,澹台如烟正站在城下,准备下令发起最后一轮进攻,城头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盛王穿着明黄色的龙袍,独自站在城门楼上,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里却依旧闪烁着对权力的贪婪。
“澹台如烟!”
盛王的声音透过扩音法术传到城下,带着一丝不甘,
“我盛国立国百年,岂能轻易投降?今日我宁可自焚,也绝不会受你这乱臣贼子的屈辱!”
话音未落,盛王从怀中取出一个火折子,猛地点燃了身上的龙袍。火焰瞬间窜起,顺着龙袍蔓延至他的全身,他发出凄厉的惨叫,却依旧死死地抓着城门楼的栏杆,目光死死地盯着城内的皇宫方向。
那里,有他经营了一辈子的权力与财富。
澹台如烟看着城楼上燃烧的身影,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她抬手示意士兵停止进攻,直到盛王的身影被火焰吞噬,化作一堆焦黑的骸骨,才下令:
“开城!进城之后,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违令者,斩!”
随着城门缓缓打开,景国的士兵有序地进入都城。
城内的百姓早已在街头等候,他们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反而露出了期待的神色,他们早已受够了盛王的暴政,如今澹台如烟进城,或许意味着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此后的日子里,澹台如烟一面整顿盛国的吏治,一面安抚百姓,人间难得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那些曾被初魔与邪骨搅乱的秩序,渐渐恢复正常,甚至连空气中的魔气,都消散了不少。
自从狐狸毛被抽走了之后,叶冰裳开始修炼,居然半个月就炼气境界了。
澹台如烟将盛国交到叶冰裳手上,让她成为了盛王,两人情同姐妹,合力治国。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半年后的一个清晨,一支由数十位修士组成的队伍突然出现在都城外,为首的正是庞宜之。
这些修士身着各色道袍,手持法器,脸上带着凛然的“正气”,远远地便朝着都城大喊:
“澹台如烟!你这魔头,屠戮正道、扰乱人间,今日我等奉天命而来,定要将你除之,还天下一个清明!”
澹台如烟站在城楼上,看着这支所谓的“正道”队伍,眉头微微皱起。
她本无意与这些修士为敌,毕竟如今人间初定,若再起战乱,受苦的还是百姓。
于是,她飞身出城,落在庞宜之面前,沉声道:
“庞宜之,我与你无冤无仇,此前也未曾主动招惹你们。如今人间刚定,百姓安稳,你为何非要挑起争端?”
“你这魔头,还有脸说!”
庞宜之一挥手,身后的修士立刻释放出各色法术。
有的祭出飞剑,有的召唤天雷,有的操控水火,无数道光芒朝着澹台如烟袭来。
“你杀害同道,便是死罪!今日我等定要替天行道!”
澹台如烟眼神一冷,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善了。
她抬手召回盘古斧,斧身旋转间,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将所有袭来的法术尽数挡下。
“既然你们非要找死,那我便成全你们。”
话音未落,她手持盘古斧朝着修士队伍冲去。斧风呼啸,每一次挥砍都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力。
有的修士被斧风扫中,瞬间被劈成两半。
有的试图用法器抵挡,却连人带器被劈成碎片。
还有的想要逃跑,却被澹台如烟的灵力困住,最终难逃一死。
庞宜之看着身边的同道一个个倒下,吓得脸色惨白,转身就要逃跑。
澹台如烟随手一挥,一道灵力击中他的后背,庞宜之一口鲜血喷出,重重地摔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澹台如烟的脚死死踩住了后背。
“你……你不能杀我!我是正道修士,杀了我,仙门不会放过你的!”
庞宜之声音颤抖,带着恐惧。
澹台如烟低头看着他,眼神里满是不屑:
“正道修士?你们所谓的正道,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戮?就是为了一己之私,置百姓安危于不顾?”
她说着,脚下微微用力,庞宜之发出一声惨叫,彻底没了气息。
解决了这支修士队伍后,澹台如烟转身回城。
她知道,此事绝不会就此结束。
那些躲在暗处的正道仙门,定会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果然,此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仙门修士敢轻易来找她的麻烦,他们纷纷躲进深山古刹,一边修炼仙术,一边散布“澹台如烟是魔神”的谣言,只待实力足够,便再次来“除魔”。
时光荏苒,转眼间五百年过去了。
这五百年里,澹台如烟始终致力于治理人间。
她兴修水利,让百姓免受洪涝之苦;她开设学堂,让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
她整顿律法,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如今的人间,早已不复五百年前的混乱,市集上人头攒动,农田里稻谷飘香,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老人们在树下下棋聊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平静的日子里,一个名为“衡阳宗”的门派突然崛起。
这门派的山门建在一座仙气缭绕的山峰上,弟子们身着白色道袍,手持拂尘,常常下山“做好事”。
今日帮村民修补房屋,明日为百姓医治疾病,后天又帮农户收割庄稼。百姓们对他们感恩戴德,衡阳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但澹台如烟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衡阳宗的弟子每次“做好事”后,总会向村民索要一些奇特的东西,有时是一株生长在悬崖上的灵草,有时是一块埋在地下的奇石,有时甚至是一枚刚出世的妖兽蛋。
这些东西,无一不是蕴含着浓郁灵气的天材地宝。
直到有一天,她从一位曾在衡阳宗打杂的村民口中得知,这些天材地宝,全被衡阳宗的人带回了山门,供奉在一处禁地之中,而禁地的中央,竟放着一颗蛋。
一颗曾被她打回原形的、黎苏苏所化的死蛋。
“黎苏苏为什么还没死?”
澹台如烟坐在庭院里,手中捏着一枚棋子,眉头紧紧皱起,
“五百年前明明已经把她体内的天材地宝都震了出来,怎么还能复活?这女主也太难杀了吧。”
想到黎苏苏当年那副高高在上、自诩小仙女的模样,想到她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自己,澹台如烟就觉得手痒。
她倒要看看,这五百年过去了,黎苏苏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干就干,澹台如烟收起棋子,周身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身形瞬间消失在庭院中。
待她再次出现时,已经站在了衡阳宗的山门前。
衡阳宗的山门远比她想象中要气派——朱红色的大门上刻着“衡阳宗”三个金色的大字,门两侧立着两座石狮子,狮子的眼睛里镶嵌着两颗红色的宝石,散发着淡淡的灵气。
山门后的台阶蜿蜒向上,直通山顶的大殿,台阶两旁种满了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仙气。
澹台如烟眯了眯眼,总觉得这山门的建筑风格有些眼熟。
她顺着台阶往上走,刚走到半山腰,便被一群衡阳宗的弟子拦住了去路。
“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我衡阳宗!”
为首的弟子手持长剑,眼神警惕地盯着她,“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让开。”
澹台如烟语气冰冷,
“我找你们掌门衡玄子。”
弟子们见她态度强硬,立刻摆出战斗姿态。
澹台如烟懒得与他们纠缠,足尖轻点,身形如鬼魅般穿过弟子们的包围,朝着山顶的大殿飞去。
弟子们惊呼一声,连忙追了上去,却连她的衣角都碰不到。
很快,她便来到了大殿前。大殿的匾额上同样刻着“衡阳宗”三个字,而匾额下方的梁柱上,竟刻着几缕熟悉的纹路——那是上清神域特有的图腾!
“原来如此,这衡阳宗,竟是用昔日上清神域的残址改建的。”
澹台如烟恍然大悟。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紫色道袍、手持玉如意的老者从大殿里走了出来,正是衡阳宗的掌门衡玄子。
他看到澹台如烟,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手中的玉如意泛起一层淡淡的紫光:
“澹台如烟!你这个妖孽!五百年前你屠戮正道,如今又来闯我衡阳宗!我们没有去找你的麻烦,你倒是敢主动送上门来!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死期?”
澹台如烟冷笑一声,
“衡玄子,你自称名门正派,却在禁地里供养一颗死蛋,还打着做好事的名号搜刮天材地宝,你们究竟想做什么?”
“这不关你的事情!”
衡玄子眼神闪烁,显然不想提及禁地的事,
“你这妖孽,休要多言!今日我定要为正道除害!”
说罢,他手持玉如意,朝着澹台如烟挥去。
一道紫色的光芒从玉如意中射出,化作一条巨大的藤蔓,朝着澹台如烟缠绕而来。
澹台如烟侧身避开,手中盘古斧一挥,金色的斧风瞬间将藤蔓劈成两段。
“既然你不肯说,那我便自己去看!”
她不再与衡玄子纠缠,转身朝着大殿后方的禁地飞去。
衡玄子见状,连忙召集所有弟子阻拦,一时间,无数道法术朝着澹台如烟袭来。
但这些弟子的修为,与五百年前的庞宜之等人相差无几,根本不是澹台如烟的对手。
她仅凭一己之力,便将衡阳宗上上下下数百名弟子全部打趴下,有的被震断了骨头,有的被击晕在地,有的则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解决了弟子们,澹台如烟来到了禁地前。
禁地的大门上刻着复杂的阵法,阵法中散发着淡淡的金光,显然是为了防止外人闯入。
她抬手对着大门挥出一斧,斧风直接将阵法劈开,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禁地里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怔。
禁地的中央,放着一座汉白玉雕成的祭台,祭台的四周摆满了各色天材地宝,有的散发着绿光,有的泛着红光,有的则闪烁着蓝光。而祭台的中央,那颗曾散发着腐臭的死蛋,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如今的蛋,早已不复往日的灰褐色,而是通体呈金黄色,蛋壳上布满了淡淡的纹路,纹路中流淌着柔和的光芒。
蛋的周围萦绕着一层薄薄的仙气,空气中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显然,在无数天材地宝的滋养下,这颗蛋即将复活。
“黎苏苏,五百年了,你终究还是要出来吗?”
澹台如烟握紧盘古斧,朝着祭台走去,
“既然你这么想活,那我便再送你一程。”
就在她的斧刃即将落在蛋上的瞬间,一道焦急的声音突然从禁门外传来:
“手下留情!”
澹台如烟动作一顿,转头看去。
只见一群身着蓝色道袍的修士站在禁门外,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老者,他手持玉尘,神色焦急,正是逍遥宗的掌门兆悠。
“兆悠?”
澹台如烟眉头微皱,“你怎么会来这里?”
兆悠快步走到祭台前,挡在蛋的前面,语气恳切地说道:
“如烟道友,此蛋不能杀!它并非普通的蛋,而是一颗凤凰蛋!”
“凤凰蛋?”
澹台如烟挑了挑眉,
“我承认,它确实是初凰所生,是一颗凤凰蛋。但你恐怕不知道,五百年前,黎苏苏体内被魔气浸染,这颗蛋也早已被魔气污染,如今的它,血脉早已不纯。就算复活,也绝非昔日的凤凰,反而可能成为新的祸端。”
“我知道。”
兆悠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无奈,
“我早已察觉到此蛋的魔气。但如烟道友,你可知,魔神即将出世?”
澹台如挑眉一笑:
“魔神?魔神不就是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