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会体育部在群里发布运动会志愿者方队招募通知时,整个女生宿舍都沸腾了。
“快看!这次方队要有民族服饰展示环节!”晓琳举着手机从床上弹起来,“需要二十个人穿不同民族的服装走在前面!”
“还有举牌引导员!”圆圆指着通知里的图片,“穿定制礼服,走在方队最前面那个!”
苏婉扶了扶眼镜:“根据往年经验,举牌引导员通常是形象气质最突出的。”
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正在看书的林昭。
“昭昭,你去试试引导员吧!”晓琳兴奋地晃着她,“你这身高气质,穿上礼服绝对惊艳四座!”
林昭被晃得书都拿不稳:“别闹了,那么多人都想报名呢。”
“怕什么?你可是我们系花有力竞争者!”圆圆凑过来,“而且你想想,到时候萧烬在方队里看着你穿礼服走在最前面……”
这句话让林昭心跳漏了一拍。
自从肥肉事件后,她和萧烬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她们依然一起上课、吃饭、去图书馆,萧烬甚至开始会在她吐槽教授时微微挑眉,在她讲冷笑话时轻轻摇头。但那个“朋友”的界限,萧烬好像守得死死的。
如果……如果能穿着漂亮的礼服,让她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我去报名试试看。”林昭红着脸小声说。
……
这次的方队训练出乎意料地轻松愉快。负责人是大二体育部的赵学长,是个阳光幽默的男生,训练时总能想出各种办法调动气氛。
“各位同学,咱们不是军训,不用那么严肃!”赵学长拿着喇叭,笑出一口白牙,“咱们志愿者方队要展现的是大学生的朝气活力,动作整齐就行,不用像仪仗队那么刻板!”
训练安排在傍晚,暑热渐退,操场上洒满金色夕阳。大家穿着统一的志愿者t恤,在赵学长带领下练习基本队形和步伐。
林昭从小就学过舞蹈,仪态和节奏感都很好,站在队伍里格外显眼。萧烬则一如既往地标准利落,每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休息时间,赵学长组织大家玩破冰游戏,整个方队笑声不断。萧烬虽然不参与游戏,但也会站在树荫下看着,偶尔被林昭回头找她的目光捕捉到,还会轻轻点头示意。
“你朋友好像不太合群啊。”赵学长递给林昭一瓶水,看了眼远处的萧烬。
“她只是不太习惯人多的场合。”林昭下意识为萧烬解释,“但其实她人很好的。”
……
训练一天后,体育部在群里发了服饰选择的接龙。除了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前面展示环节需要二十人穿不同民族服饰,还需要一名举牌引导员穿定制礼服。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我要穿苗族!银饰超美的!”
“蒙古族服饰好帅!报名 1”
“引导员礼服好漂亮!但是不敢报名……”
林昭在室友们的怂恿下,正准备接龙报名引导员,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她看着群里那些精美的民族服饰图片,又想起训练时萧烬总是站在队伍边缘的样子。如果她当了引导员,就要独自走在最前面,而萧烬则会淹没在方阵中,她们之间隔着一整个队伍的距离。
这让她莫名有些失落。
“我想穿民族服饰。”林昭突然说。
三个室友都愣住了:“为什么啊?引导员多出风头!”
林昭笑了笑:“我觉得民族服饰更有特色。而且……”她顿了顿,“我想和大家一起走。”
最重要的是,她想离萧烬近一点。
最终她选择了傣族的服饰——淡雅的浅紫色筒裙,精致的银腰带,衬得她身姿婀娜,又不失大学生的清纯气质。
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一向对集体活动不太热心的萧烬,居然也报名了民族服饰。她选的是藏族服装——简洁的藏袍,皮毛镶边,与她清冷的气质意外地契合。
“你怎么会想穿民族服饰?”训练结束后,林昭好奇地问。
萧烬整理着背包,语气平淡:“研究过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想亲身体验。”
林昭忍不住偷笑——她才不信这只是出于学术好奇。毕竟藏族服饰的位置,正好安排在傣族服饰的旁边。
服饰确定后,方队训练进入了新阶段。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要练习一些简单的展示动作,而最让人期待的是引导员的人选终于确定了——是文化艺术学院的一位女生,确实气质出众,礼服穿在她身上十分耀眼。
训练间隙,大家围在一起欣赏彼此的服饰。林昭的傣族装扮引来一片赞叹:
“昭昭,这身太适合你了!”
“好像傣家少女啊!”
赵学长都竖起大拇指:“这套服饰选得好,很衬你。”
林昭不好意思地笑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寻找萧烬的身影。只见萧烬站在不远处,藏袍衬得她身姿更加挺拔,几个女生正围着她请教动作要领。
“萧烬穿藏袍好好看啊……”
“有种雪山神女的感觉。”
听到这些议论,林昭心里既骄傲又有点酸涩。
休息时间,她走到萧烬身边:“你的藏袍很适合你。”
萧烬正在整理袖口,闻言抬头看她:“你的也是。”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林昭心跳加速。她注意到萧烬的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赏。
“要练习展示动作了。”赵学长拍手召集大家。
傣族的动作柔美,藏族的动作豪迈。林昭学得很快,萧烬更是看一遍就能完美复刻。当她们并肩练习时,一个柔美一个英气,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你们俩配合得很好啊!”赵学长惊喜地说,“要不要考虑在展示环节设计一个双人动作?”
林昭期待地看向萧烬,出乎意料地,萧烬没有立刻拒绝,而是思考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可以试试。”
于是,在最后的训练阶段,林昭和萧烬多了一项特别任务——设计一个简短的互动动作。
起初林昭还担心萧烬会嫌麻烦,没想到萧烬格外认真。她甚至去查了傣族和藏族的文化资料,提议做一个“献哈达”的变式动作。
“藏族用哈达表达祝福,傣族用舞蹈传递美好,”萧烬认真地解释,“可以结合这两个意象。”
林昭被她的用心打动了。她们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在舞蹈教室练习,萧烬虽然不像林昭那么柔美,但她的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感,与林昭的柔美相得益彰。
有一次练习时,林昭转身时不小心踩到裙摆,眼看要摔倒,萧烬迅速伸手扶住了她的腰。那一瞬间,她们靠得极近,林昭能清晰地看见萧烬眼中自己的倒影。
“谢谢……”林昭红着脸站稳。
萧烬很快松开手,耳根却悄悄红了:“小心点。”
这是林昭第一次明确地看到萧烬露出类似害羞的表情。这个发现让她一整天都心神荡漾。
运动会开幕式前夜,最后一次彩排。所有人都穿上了正式的服饰,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当林昭穿着傣族服饰,和身着藏袍的萧烬一起完成那个特别的互动动作时,全场都安静了。柔美与英气的碰撞,两种文化的交融,在她们默契的配合下显得格外动人。
彩排结束,大家兴奋地合影留念。林昭被同学们拉着拍了好多照片,却始终心不在焉地寻找着萧烬的身影。
终于,她在操场角落找到了正在整理藏袍的萧烬。夜色中,萧烬的身影在藏袍的衬托下愈发挺拔,仿佛真的来自雪域高原。
“萧烬,”林昭鼓起勇气走过去,“明天……你会紧张吗?”
萧烬摇头:“不会。”她看向林昭,“你也不用紧张。”
“为什么?”
“因为我会在你身边。”
这句话说得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林昭却觉得心跳都快停止了。她看着萧烬在夜色中格外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什么引导员、什么出风头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人愿意为了她参与集体活动,愿意和她一起设计动作,愿意在人群中找到她,对她说“我会在你身边”。
“嗯。”林昭甜甜地笑了,“那明天见。”
“快看!这次方队要有民族服饰展示环节!”晓琳举着手机从床上弹起来,“需要二十个人穿不同民族的服装走在前面!”
“还有举牌引导员!”圆圆指着通知里的图片,“穿定制礼服,走在方队最前面那个!”
苏婉扶了扶眼镜:“根据往年经验,举牌引导员通常是形象气质最突出的。”
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正在看书的林昭。
“昭昭,你去试试引导员吧!”晓琳兴奋地晃着她,“你这身高气质,穿上礼服绝对惊艳四座!”
林昭被晃得书都拿不稳:“别闹了,那么多人都想报名呢。”
“怕什么?你可是我们系花有力竞争者!”圆圆凑过来,“而且你想想,到时候萧烬在方队里看着你穿礼服走在最前面……”
这句话让林昭心跳漏了一拍。
自从肥肉事件后,她和萧烬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她们依然一起上课、吃饭、去图书馆,萧烬甚至开始会在她吐槽教授时微微挑眉,在她讲冷笑话时轻轻摇头。但那个“朋友”的界限,萧烬好像守得死死的。
如果……如果能穿着漂亮的礼服,让她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我去报名试试看。”林昭红着脸小声说。
……
这次的方队训练出乎意料地轻松愉快。负责人是大二体育部的赵学长,是个阳光幽默的男生,训练时总能想出各种办法调动气氛。
“各位同学,咱们不是军训,不用那么严肃!”赵学长拿着喇叭,笑出一口白牙,“咱们志愿者方队要展现的是大学生的朝气活力,动作整齐就行,不用像仪仗队那么刻板!”
训练安排在傍晚,暑热渐退,操场上洒满金色夕阳。大家穿着统一的志愿者t恤,在赵学长带领下练习基本队形和步伐。
林昭从小就学过舞蹈,仪态和节奏感都很好,站在队伍里格外显眼。萧烬则一如既往地标准利落,每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休息时间,赵学长组织大家玩破冰游戏,整个方队笑声不断。萧烬虽然不参与游戏,但也会站在树荫下看着,偶尔被林昭回头找她的目光捕捉到,还会轻轻点头示意。
“你朋友好像不太合群啊。”赵学长递给林昭一瓶水,看了眼远处的萧烬。
“她只是不太习惯人多的场合。”林昭下意识为萧烬解释,“但其实她人很好的。”
……
训练一天后,体育部在群里发了服饰选择的接龙。除了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前面展示环节需要二十人穿不同民族服饰,还需要一名举牌引导员穿定制礼服。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我要穿苗族!银饰超美的!”
“蒙古族服饰好帅!报名 1”
“引导员礼服好漂亮!但是不敢报名……”
林昭在室友们的怂恿下,正准备接龙报名引导员,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她看着群里那些精美的民族服饰图片,又想起训练时萧烬总是站在队伍边缘的样子。如果她当了引导员,就要独自走在最前面,而萧烬则会淹没在方阵中,她们之间隔着一整个队伍的距离。
这让她莫名有些失落。
“我想穿民族服饰。”林昭突然说。
三个室友都愣住了:“为什么啊?引导员多出风头!”
林昭笑了笑:“我觉得民族服饰更有特色。而且……”她顿了顿,“我想和大家一起走。”
最重要的是,她想离萧烬近一点。
最终她选择了傣族的服饰——淡雅的浅紫色筒裙,精致的银腰带,衬得她身姿婀娜,又不失大学生的清纯气质。
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一向对集体活动不太热心的萧烬,居然也报名了民族服饰。她选的是藏族服装——简洁的藏袍,皮毛镶边,与她清冷的气质意外地契合。
“你怎么会想穿民族服饰?”训练结束后,林昭好奇地问。
萧烬整理着背包,语气平淡:“研究过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想亲身体验。”
林昭忍不住偷笑——她才不信这只是出于学术好奇。毕竟藏族服饰的位置,正好安排在傣族服饰的旁边。
服饰确定后,方队训练进入了新阶段。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要练习一些简单的展示动作,而最让人期待的是引导员的人选终于确定了——是文化艺术学院的一位女生,确实气质出众,礼服穿在她身上十分耀眼。
训练间隙,大家围在一起欣赏彼此的服饰。林昭的傣族装扮引来一片赞叹:
“昭昭,这身太适合你了!”
“好像傣家少女啊!”
赵学长都竖起大拇指:“这套服饰选得好,很衬你。”
林昭不好意思地笑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寻找萧烬的身影。只见萧烬站在不远处,藏袍衬得她身姿更加挺拔,几个女生正围着她请教动作要领。
“萧烬穿藏袍好好看啊……”
“有种雪山神女的感觉。”
听到这些议论,林昭心里既骄傲又有点酸涩。
休息时间,她走到萧烬身边:“你的藏袍很适合你。”
萧烬正在整理袖口,闻言抬头看她:“你的也是。”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林昭心跳加速。她注意到萧烬的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赏。
“要练习展示动作了。”赵学长拍手召集大家。
傣族的动作柔美,藏族的动作豪迈。林昭学得很快,萧烬更是看一遍就能完美复刻。当她们并肩练习时,一个柔美一个英气,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你们俩配合得很好啊!”赵学长惊喜地说,“要不要考虑在展示环节设计一个双人动作?”
林昭期待地看向萧烬,出乎意料地,萧烬没有立刻拒绝,而是思考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可以试试。”
于是,在最后的训练阶段,林昭和萧烬多了一项特别任务——设计一个简短的互动动作。
起初林昭还担心萧烬会嫌麻烦,没想到萧烬格外认真。她甚至去查了傣族和藏族的文化资料,提议做一个“献哈达”的变式动作。
“藏族用哈达表达祝福,傣族用舞蹈传递美好,”萧烬认真地解释,“可以结合这两个意象。”
林昭被她的用心打动了。她们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在舞蹈教室练习,萧烬虽然不像林昭那么柔美,但她的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感,与林昭的柔美相得益彰。
有一次练习时,林昭转身时不小心踩到裙摆,眼看要摔倒,萧烬迅速伸手扶住了她的腰。那一瞬间,她们靠得极近,林昭能清晰地看见萧烬眼中自己的倒影。
“谢谢……”林昭红着脸站稳。
萧烬很快松开手,耳根却悄悄红了:“小心点。”
这是林昭第一次明确地看到萧烬露出类似害羞的表情。这个发现让她一整天都心神荡漾。
运动会开幕式前夜,最后一次彩排。所有人都穿上了正式的服饰,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当林昭穿着傣族服饰,和身着藏袍的萧烬一起完成那个特别的互动动作时,全场都安静了。柔美与英气的碰撞,两种文化的交融,在她们默契的配合下显得格外动人。
彩排结束,大家兴奋地合影留念。林昭被同学们拉着拍了好多照片,却始终心不在焉地寻找着萧烬的身影。
终于,她在操场角落找到了正在整理藏袍的萧烬。夜色中,萧烬的身影在藏袍的衬托下愈发挺拔,仿佛真的来自雪域高原。
“萧烬,”林昭鼓起勇气走过去,“明天……你会紧张吗?”
萧烬摇头:“不会。”她看向林昭,“你也不用紧张。”
“为什么?”
“因为我会在你身边。”
这句话说得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林昭却觉得心跳都快停止了。她看着萧烬在夜色中格外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什么引导员、什么出风头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人愿意为了她参与集体活动,愿意和她一起设计动作,愿意在人群中找到她,对她说“我会在你身边”。
“嗯。”林昭甜甜地笑了,“那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