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客户来了-《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何见山出门后不久,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踢踢踏踏的马蹄声。

  马蹄声越来越清晰,最后停在了何家的院门前。

  何四郎本就坐不住,一听到这个声音立刻就起身了。

  “外面是不是有人来了,我去看看。”

  说着何四郎一溜烟儿就跑到了院门口。

  一到院门口,何四郎眼睛都直了。

  难怪他们在家中听到的马蹄声这么大呢。

  只见来的是两辆马车!

  而且和之前官府衙役派来接何明风的马车完全不一样。

  拉车的都是高大健壮的骏马,毛色油亮。

  马身上的鞍辔皆是用上等的皮革制成,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铜饰。

  缰绳上还系着彩色的缨穗,随着马的步伐轻轻晃动。

  两辆马车各不相同,第一辆看着华丽许多。

  第二轮就是普通的马车,但是车厢大了很多,拉车的马也更多。

  像是拉货的。

  何四郎的目光已经完全被第一辆华丽的马车吸引住了。

  那马车车身不知道是用什么木头打造的,四周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车窗上挂着轻薄的丝绸帘子,随风飘动,隐隐能看到车内奢华的布置。

  车顶覆盖着黑色的油布,四角还装饰着小巧的铜铃,马车行进间,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直接把何四郎看花了眼。

  何四郎走出来后,何家剩下的人也都纷纷好奇,跑了出来。

  刚到院门口,一看到眼前这阵势,顿时傻眼了。

  何有粮张着嘴,眼睛瞪得滚圆,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

  周氏脸上一片震惊,喃喃道:“哎呀妈呀,这谁家的马车啊,也太气派了!”

  “这么好的料子,咱们做衣服都轮不上,人家拿来做车窗帘呢!”

  周氏叽叽喳喳地说道。

  何明风只看了一眼就回过神来了。

  他已经猜到了来者的身份,

  想到之前李大乔和刘正来接他赶的马车。

  何明风心中不由得啧啧。

  果然公务人员的车还是得低调些哈!

  就在这个时候,从第一辆马车的车门被人推开了。

  一个中年男人露出头了左右瞅了瞅,立刻就看到了站在一旁傻不愣登的何四郎。

  “这位小郎君。”

  中年男人对着何四郎招了招手,笑道:“这周围是不是有户人家姓何?”

  何四郎压根没想到眼前这位“贵人”竟然还会跟他说话。

  连忙头如捣蒜。

  “对对对……”

  “何家可有一位小郎君,年岁比你小一些,”中年男人比划了一下:“名字是明风的?”

  何四郎吸了吸鼻子,赶紧说道:“那是我弟弟!小五!”

  说着何四郎指了指身后的院门:“那就是我家!”

  中年男人脸上立刻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表情。

  太好了!

  可让他找到了!

  中年男人正是马府的刘管事。

  刘管事对何四郎说道:“我是马府的管事,我们老爷让我来找明风小公子买茶油。”

  说完后就连忙喊车夫停车,然后从车里跳了下来。

  刘管事这一下车,何家全家人都看清楚了他的穿着打扮。

  他身着宝蓝色锦缎长袍。

  他的长袍上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丝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鹿皮靴子,靴面上同样绣着金线花纹。

  听到了刘管事的身份。

  何家人才后知后觉。

  原来来的还不是真正的有钱人,大户人家。

  而是人家家里的一个管事。

  想到这里,何有粮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破旧的衣角,试图遮住上面显眼的补丁。

  张氏则悄悄将满是老茧的双手藏到身后,眼中流露出一丝自卑。

  何大郎、何三郎局促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

  陈氏和何锦花也微微低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直视刘管事。

  何四郎听的云里雾里,但是听懂了一句。

  这人要买茶油!

  然后刘管事一抬头,看到院门口站了好几个人,都一脸艳羡的看着自己。

  只有小少年面色如常,丝毫不见艳羡之情。

  而是挺胸阔步地走上前来。

  “刘管事好,我就是何明风。”

  何明风落落大方,对刘管事说道:“在外面站着风吹的冷,咱们进屋再说吧。”

  “行。”

  刘管事立刻跟着何明风走进了何家。

  然后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何家。

  何家家里的布置普普通通。

  就是最一般的村民家。

  院子简陋,家人的穿着打扮也相当朴素。

  看不出来是能做出如此清冽的茶油的。

  想到老爷跟自己说的话,何家这茶油卖二百文一斤。

  刘管事心里不免的有些犹疑。

  自家小姐和老爷是皇亲国戚,不懂市面上的物价。

  可是他懂啊!

  何家开的这个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刘管事想到这里,微微皱起眉头,暗自思忖。

  这何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真能做出那般品质上乘的茶油?

  何明风敏锐地捕捉到了刘管事的神色变化,他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

  “刘管事若是对这茶油的品质有所疑虑,不妨随我去参观一下我家的榨油坊,一看便知。”

  刘管事略作犹豫,还是点了点头:“如此,便有劳何小公子了。”

  何明风立刻带着刘管事来到了他们家的榨油坊。

  走进榨油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崭新且整齐的榨油设备。

  巨大的石碾子稳稳地立在中央,周边是排列有序的蒸桶、木榨等工具。

  每一件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何明风一边走,一边介绍:“这蒸粉的步骤,是茶油品质的关键。”

  “我们选用优质的油茶籽,经过晾晒、去壳后,精心研磨成粉。”

  “再用这特制的蒸桶,以恰到好处的火候蒸制,让茶油的香味充分激发出来。”

  刘管事凑近蒸桶,轻轻嗅了嗅,空气中弥漫着的油茶籽独特的香气。

  他不由得下意识微微点头。

  接着,何明风来到木榨前,拿起一根粗壮的木楔,说道:“这榨油的过程,全靠这手工的力道和技巧。”

  “我们家能精准地控制力度,让茶油缓缓流出,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