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表扬-《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崔教谕一刻都等不得了。

  带着三个人匆匆赶到了县衙。

  暮春的斜阳将县衙照壁染成琥珀色,朱漆匾额上“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在风中微微颤动。

  裴知县正端坐在太师椅上,正皱眉看着案头摊开的卷宗。

  吴州站在门口,看到崔教谕带着人来了。

  关于是站在堂前,清了清嗓子:“大人,那三位生员已带到。”

  随着裴知县的一声“传”,三个身着粗布长衫的少年鱼贯而入。

  走在最前面的何明风身形单薄,现在他正是长个子的时候。

  但何明风昂首阔步,面上毫无紧张之意。

  李墨垂着头,身上的青衫洗得发白。

  这是他第一次面见知县大人。

  李墨心中紧张极了。

  相比之下,旁边的袁华则昂首挺胸,绑着头发的发带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倒有几分武将的英气。

  他深知裴知县的为人,所以对裴知县没有什么好怕的。

  “裴大人。”

  崔教谕带着自己的三个学生跟裴知县行过礼,然后把事情细细地与裴知县讲述了一遍。

  之前根据京城来的两位公子抓歹人的事儿,裴知县当然记得。

  这事儿还是多亏了何明风把歹人的模样清清楚楚地画了出来。

  才让捕快们很快地就把人抓住了。

  裴知县的目光在三人身上逡巡,最后落在李墨打着补丁的衣襟上,忽然开口问道。

  “李墨,本官听说你家中并不富裕,之前念书的束修都是全家人勉强凑齐的。”

  “给你的这五百两银子,足够你家翻身富裕了,为何要捐给县学?”

  裴知县此话一出,崔教谕、何明风和袁华都愣了一下。

  没想明白为何裴知县会忽然这么问李墨。

  李墨喉结动了动,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回大人,学生七岁那年寒冬,不小心因为贪玩落水了。”

  “是路过的一位过路人情急之下救了我,又用体温暖醒我,才让我捡回了一条小命。”

  “当初学生醒后,和家里人一起,要报答此人的恩情。”

  “没想到那人却告诉学生,不需要报答他,只要遇到有人有困难,能帮把手便是了。”

  李墨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救人一命,不过是把当年受过的恩情,再还给这世道罢了。”

  “更何况,这次我并没有做什么,这事儿多亏了明风和袁华,我不过是在旁边顺手使了把劲儿。”

  袁华上前半步,抱拳朗声道:“裴大人,钱财如流水,人品似青山。”

  袁华看了一眼李墨,又指了指窗外远处外的县学。

  “县学的同窗们有人家境富裕,家财万贯,有人却连笔墨纸砚都凑不齐。”

  “这笔钱能让更多寒门子弟读书识字,岂不比揣在我们兜里更有价值?”

  何明风听到袁华的话,顿时一笑。

  何明风也跟着开口:“裴大人,学生斗胆,这笔钱若用来修缮县学、添置书籍,便能让更多学子明理向善。”

  “如此,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

  裴知县猛地站起身,官袍下摆扫过砚台,墨汁溅在青砖上,洇出朵朵乌云。

  “好!好个物尽其用!”

  他的声音在大堂里回荡,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

  裴知县含笑看了一眼崔教谕:“崔教谕,你教的学生很不错。”

  “裴大人谬赞了,”崔教谕摇了摇头:“说来惭愧,这笔钱若是给在下的,在下都要忍痛割爱才能把这笔钱拿出来。”

  “没想到这几个年轻人竟然这么痛快,如此为我武县县学着想……”

  崔教谕的目光扫过自己的三位学生,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三位学生说句话。

  “裴大人,您向来赏罚分明……”

  崔教谕后半句话没有说出来,而是拖长了尾音,期待地看着裴知县。

  裴知县顿时哈哈大笑,点了点崔教谕:“你啊,你啊……”

  “没错,本官向来赏罚分明。”

  裴知县立刻道:“那就这三位学子,每人拿回一百两银子。”

  “剩下的,即刻用于修缮文庙、购置经史子集。”

  吴州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赞叹。

  这三个少年人,心智至纯。

  他见过这么多人,还从未见过如此赤子之心的人。

  倒是让他都觉得自惭形秽了。

  大人给他们每人一百两银子,是他们该得的。

  裴知县转身吩咐吴州爷:“切记将此事刻在县学所立的捐赠碑上。”

  “是!”

  吴州立刻点头。

  之前在裴知县的动员之下,也号召了一些乡绅给县学捐款。

  裴知县都令匠人把这些捐款之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了。

  现在何明风他们三个人也捐款了,而且和那些富甲一方的乡绅还不一样,理应也把名字刻上去。

  听到要刻上他们的名字,李墨和袁华都有些激动起来。

  脸色也有些发红。

  裴知县抚着胡须,目光扫过三人:“朝廷发给廪生的补助,是朝廷定下的规矩,不能随意更改。”

  “但你们三人义举,本官定要重重嘉奖!”

  他抬手示意跟在一旁的吴州取来算盘,噼啪拨弄几。

  “从明日起,每月给你们三人各添三钱银子膏火费,虽不算多,却是县里的心意。”

  李墨喉头滚动,眼眶泛红。

  他原本这钱交出去,就没想着能要回来。

  没想到裴大人竟然如此体恤他。

  三钱银子,足够补贴家里嚼用了。

  更别提还有额外的一百两银子。

  也足够改善他家里的情况了。

  做人不能太贪心,那五百两银子他收着烫手。

  这一百两,是知县大人给的,他收的心安理得。

  李墨正要叩谢,却听裴知县继续道:“待你们三个人进京赶考,县衙再额外补贴每人三十两路费。”

  裴知县笑着说道:“你们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有县衙为你们撑腰!”

  此言一出,何明风三个人连忙躬身拜谢:“学生定当努力备考,不负大人期望!”

  裴知县环顾四周,提高声音道:“来人,取笔墨纸砚!本官要亲自写个告示,将此事公之于众,让全县百姓都知道,我武县出了三位品德高尚的好学子!”

  大堂的衙役们立刻忙碌起来,不一会儿,笔墨备好。

  裴知县挥毫泼墨,苍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何明风、李墨、袁华三人,见义勇为,捐银助学,品德高洁,堪为表率。特赐每月膏火银三钱,进京赶考路费三十两……”

  写完后,裴知县吹干墨迹,递给吴州:“即刻贴到城门口,让百姓们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