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邀功-《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何明风刚躬身谢过林靖远的三个月省亲假,就见林靖远忽然笑着摆了摆手。

  “何卿且留步,跟朕来,朕还有话要跟你说。”

  林靖远这话一出来,周围顿时气氛变了。

  站在两侧的官员们眼神各异。

  郭怀远皱着眉,他原想借送别的由头,再跟皇帝提提赵承业的安置。

  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挽留打乱了节奏。

  李砚山则捋着胡须,眼角扫过何明风,带着几分探究。

  这寒门状元刚得赐假,又被皇帝单独留下,怕是要被委以重任了。

  何明风略一停顿,心中一紧。

  他隐约猜到了林靖远的用意。

  抬眼时,正撞见林靖远眼底的得意。

  那是少年人得逞后的雀跃,却也藏着几分故意给郭、李两派看的示威。

  何明风没有拒绝的权力,只得微微躬身:“臣遵旨。”

  然后跟着林靖远往紫宸殿走。

  沿途的宫灯还没撤下,琉璃盏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何明风走在后面,看着小皇帝的身影。

  十二岁的少年,穿着明黄色常服,步伐却比同龄人沉稳得多,只是偶尔晃动的袍角,还透着几分孩子气。

  他心里的压力渐渐沉了下来。

  皇帝这是故意把他推到台前,既是抬举,也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但他没法拒绝。

  紫宸殿内,檀香袅袅,紫檀木御案上堆着半尺高的奏章,旁边还放着一个九连环。

  想来是林靖远偶尔用来解闷的。

  林靖远刚坐下,就拍了拍身边的锦凳:“何卿坐,不用拘谨。”

  何明风谢过后,小心翼翼地坐下半边身子。

  还没等他开口,林靖远就得意洋洋地凑过来。

  “何卿,你知道朕昨天怎么把郭、李那两个老狐狸怼回去的吗?”

  不等何明风回答,林靖远就自顾自说了起来,手还在御案上比划着。

  “郭怀远说你‘格局小’,朕就把你算的漕运账念给所有人听,问他赵承业的军饷从哪来。”

  “李砚山说你‘旁门左道’,朕就问他柳文彬的‘仁政’能不能让百姓吃饱饭。”

  “你是没看见,他俩当时脸都青了!”

  少年人的声音清脆,带着几分雀跃,可何明风听着,心里的压力却越来越重。

  他躬身道:“陛下圣明,臣能得状元之位,全赖陛下垂青。”

  “不全是垂青。”

  原来他这算是在两派斗争中……捡漏了!

  林靖远摆摆手,眼神忽然认真起来。

  “朕看过你的策论,自然是不错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朕就是要让所有人看看,朕选的状元,不是靠派系,是靠真本事。”

  何明风心里一暖,却也更清醒。

  “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只是……郭、李两位尚书位高权重,臣恐……”

  “你是怕他们给你使绊子?”

  林靖远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给你使绊子,就是给朕使绊子!”

  说着,林靖远面上闪过一丝烦躁:“他们哪一个是真心为朝廷?”

  林靖远说完这句话,情绪低落下来,手指轻轻拨弄着御案上的奏章。

  “朕登基两年了,廖太后总想着让廖家人掌权,郭、李又天天争来争去,连个像样的新政都推不动。”

  “朕想找些自己人,可……朕连谁是真心对朕、对百姓,都摸不准。”

  少年皇帝的声音里,满是与年龄不符的无奈。

  何明风看着他,忽然想起自己在武县时,知县裴晗对他说的话。

  “为官者,不怕位低,就怕心偏。”

  他心里一动,躬身道:“陛下,臣倒有个想法,或许能帮陛下找到可用之人。”

  林靖远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凑:“何卿快说!”

  “臣当年曾经遇到一位知县,姓裴名晗。”

  何明风缓缓说道:“若不是这位裴知县,臣只怕根本无法见到皇上。”

  于是何明风把裴晗为官所做的事情统统给林靖远讲了一遍。

  捉拿虎狼税吏,开办县学。

  为官清廉,做事务实。

  何明风顿了顿,想起裴晗当年说自己是被贬来的。

  补充道:“只是后来听说,裴知县因为反对当地豪强圈占良田,得罪了人,被贬到武县做了知县。”

  “臣听说,他之前在京城做过四品官,因刚正不阿,才被外放的。”

  林靖远皱起眉,转头看向侍立在旁的大太监福安:“福安,你知道这个裴晗吗?”

  福安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回陛下,奴才去查查。”

  林靖远点点头,让福安去了。

  不一会儿,福安抱着一摞陈年的奏章,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这位裴晗裴大人,先皇在的时候是左佥都御史,正四品。”

  “后来因为直言劝谏惹怒了先皇,最后被贬到武县做了知县。”

  “哦?”

  林靖远眼睛眯了起来,手指轻轻敲着御案。

  究竟是因为什么惹怒的,他还需要再细细查探一下。

  若是此人得用,说不准倒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林靖远看向何明风,微微一笑:“何卿倒是有心,还能记得一位远在武县的知县。”

  何明风也笑了,摇了摇头。

  “臣不是刻意记得,是裴知县的为官之道,让臣印象深刻。”

  何明风想了想,然后压低了声音:“臣想,陛下若想找自己人,不妨从这些被贬的、有实才却不得志的官员里找。”

  “他们没卷入京城的派系,心里装着百姓,或许更能帮陛下推行新政。”

  林靖远点点头,拿起御笔,在一张纸上写下“裴晗”二字,又画了个圈。

  “朕知道了。”

  说着林靖远对福安低语几句:“你安排人去庆州府武县,查查这个裴晗的底细。”

  “看看他在武县的政绩,问问百姓对他的评价,务必属实。”

  “奴才遵旨。”

  福安躬身应道。

  何明风松了口气,忽然听到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宫女快步走上前,面色煞白。

  她颤抖着声音喊道:“陛下,不好了!”

  “太皇太后在寝宫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