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晚上,王超睡得格外警醒。半夜里起来添柴火的时候,特意到门口听了听风声。
风不大,但那股子钻进骨头缝里的寒气,比前几天更明显了。他抬头瞅了瞅天,月亮周围模模糊糊的,像是毛了一圈边儿。“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老话儿这么说,看来这天气,是真要往冷里走了。
他回到屋里,借着灶坑里微弱的火光,看了看墙角沙堆里埋着的芋头,又瞄了瞄墙上挂得满满当当的熏肉和咸鱼,心里盘算开了:柴火差不多够烧一阵子了,屋子也加固了,可这吃的……看着是不少,但五张嘴一个冬天,消耗起来可快。
特别是肉食,光靠熏肉和咸鱼,花样少不说,时间长了也腻歪,还得补充点新鲜的。那本宝书里不也说了么,冬天动物难找,得趁早储备。
第六十五天,天刚亮,王超就把大家叫醒了。外面霜色更重,水渠边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碴子。
“同志们,”王超语气有点严肃,“冬天是真到门口了。咱们的家底,柴火和住处问题不大,但我琢磨着,这过冬的粮食,还得再抢一抢,多存点花样,心里才不慌。”
陈威搓着脸驱散睡意,接口道:“超哥你说得对!光是芋头加咸肉,吃一冬天是能活,但嘴里能淡出鸟来!咱们得再弄点别的吃的!”
李娜点点头:“书上说,冬季食物多样性很重要,能预防营养不良。我们可以看看能不能再储存一些容易保存的其他食物,比如多晒点鱼干,或者……试试看能不能找到野果晒成果干?”
聂思思也小声说:“我……我可以用新陶罐试试腌点酸菜或者泡菜,就是需要盐和合适的野菜……”
蒋甜甜虽然不太懂,但也举着小手:“甜甜也帮忙!”
王超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心里一暖,笑道:“好!那咱们今天就来个‘粮食储备大会战’!兵分两路!李娜,你弓箭准,带上陈威,去林子里转转,主要目标不是打大猎物,是看看有没有还没落尽的坚果,比如松子、榛子什么的,那东西耐放,顶饿!顺便再看看有没有能晒干储存的野果子。注意安全,别走远,带着指南针和工兵铲!”
“明白!”李娜利索地应下。
“思思,你带着甜甜,留在家里。一是把咱们现有的熏肉、咸鱼再检查一遍,有挂得不妥帖的重新挂好;二是去河边,看看能不能再捞点鱼,小的也行,咱们晒小鱼干!三是,”王超指了指那本百科全书,“翻翻书,看有没有腌菜、做果干的具体法子。”
“放心吧,超哥!”聂思思用力点头。
“我嘛,”王超拿起工兵铲,“我去把咱们屋后头那块小空地再开垦一下,把土翻一翻,上点草木灰肥。万一……我是说万一,咱们能找到点耐寒的菜种,或者明年开春,也能早点种下去。”
计划已定,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李娜和陈威带上装备,背上背篓,沿着熟悉的小路向林地进发。聂思思则拿着鱼篓和骨针(缝渔网用),带着蒋甜甜去河边。王超抡起工兵铲,开始在后院吭哧吭哧地翻地。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着他们为过冬如此未雨绸缪,都感慨万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超哥这队长当得真靠谱,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晒小鱼干!腌酸菜!这是要把荒岛生活过成农家乐的节奏啊!”
“娜姐和威哥找坚果去了,希望能有收获。”
“这大冷天翻地,超哥也是拼了。”
先说李娜和陈威这边。林子里树叶落了大半,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响。光线比夏天时好了不少,但寒气也更重。
李娜眼尖,很快就发现了几棵松树,下面落了不少松塔。两人赶紧蹲下捡拾,有些松塔还没完全开裂,陈威就用工兵铲轻轻敲打,里面的松子就蹦了出来。
“嘿!这玩意儿香!炒熟了当零嘴儿美得很!”陈威一边捡一边乐。
他们又找到了一小片榛子树丛,捡了不少榛子。还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些晚熟的、个头小小的野山楂,虽然有点干瘪,但酸酸甜甜的,晒干了泡水喝应该不错。
这一趟收获颇丰,背篓里多了大半筐的松子、榛子和野山楂。
聂思思和蒋甜甜在河边,运气也不错。可能是天冷了,鱼群活动减少,但还是在浅水区用渔网捞到了几条巴掌大的鲫鱼和一些更小的杂鱼。聂思思按照记忆中和书上看的,把鱼清理干净,抹上点盐,放在准备好的竹匾上晾晒。蒋甜甜则负责把小鱼摆整齐,忙得小鼻尖都冒汗了。
回家后,聂思思又翻看百科全书,找到了简易泡菜的做法。“只需要盐水、干净的陶罐和合适的蔬菜……”她琢磨着,营地附近有一种有点像雪里蕻的野菜,不知道能不能行,打算下午去采点试试。
王超那边,挥舞着工兵铲,很快就把一小块地翻了个遍。他把灶坑里烧剩的草木灰均匀地撒在上面,又用铲子耙平。看着这块小小的、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绿油油的蔬菜。
中午,大家汇合,展示各自的成果。看到李娜他们带回来的坚果和野果,王超很高兴:“太好了!这些东西耐储存,营养好!”看到聂思思晒的小鱼干和准备尝试腌菜的野菜,他也鼓励道:“大胆试!不成也没关系,咱们现在有陶罐,有条件折腾了!”
午饭是热腾腾的芋头炖鱼汤,里面加了点新采的野山楂,别有一番风味,大家都吃得浑身暖洋洋。
下午,继续各自的工作。李娜和陈威把捡回来的坚果摊开在屋檐下晾晒,防止发霉。聂思思则开始动手尝试做泡菜:烧开水化盐,等水凉透,把洗净晾干的野菜塞进一个干净的陶罐里,倒入盐水,密封好。能不能成,就得交给时间了。
王超则继续完善他的“小菜园”,还用树枝做了个简易的篱笆围起来,防止鸡跑进去捣乱。
傍晚时分,所有的过冬储备工作都暂告一段落。屋檐下,除了熏肉咸鱼,又多了几匾晾晒的小鱼干和一堆坚果野果;屋里墙角,多了几罐正在酝酿变化的腌菜坛子;屋后,有了一小块精心打理过的土地。
王超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储备粮,心里那份因为寒冬将至而产生的紧迫感,终于消散了不少。他拍了拍手,对大家说:“瞅瞅!咱们这过冬的阵势,像不像小松鼠囤粮?咱们比松鼠还强点,咱们还会加工呢!”
大家都笑了,疲惫中带着满足。
夜里,王超睡得更踏实了。他梦见春天来了,屋后的小菜园里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菜,聂思思的泡菜坛子飘出诱人的酸香,蒋甜甜啃着小鱼干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第六十五天,在“抢冬”的忙碌和充实中度过。龙国小队用智慧和勤劳,将冬天的威胁,一步步转化为安居的底气。家的味道,在这场热火朝天的储备战中,愈发浓郁起来。
(第六十五章 完)
风不大,但那股子钻进骨头缝里的寒气,比前几天更明显了。他抬头瞅了瞅天,月亮周围模模糊糊的,像是毛了一圈边儿。“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老话儿这么说,看来这天气,是真要往冷里走了。
他回到屋里,借着灶坑里微弱的火光,看了看墙角沙堆里埋着的芋头,又瞄了瞄墙上挂得满满当当的熏肉和咸鱼,心里盘算开了:柴火差不多够烧一阵子了,屋子也加固了,可这吃的……看着是不少,但五张嘴一个冬天,消耗起来可快。
特别是肉食,光靠熏肉和咸鱼,花样少不说,时间长了也腻歪,还得补充点新鲜的。那本宝书里不也说了么,冬天动物难找,得趁早储备。
第六十五天,天刚亮,王超就把大家叫醒了。外面霜色更重,水渠边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碴子。
“同志们,”王超语气有点严肃,“冬天是真到门口了。咱们的家底,柴火和住处问题不大,但我琢磨着,这过冬的粮食,还得再抢一抢,多存点花样,心里才不慌。”
陈威搓着脸驱散睡意,接口道:“超哥你说得对!光是芋头加咸肉,吃一冬天是能活,但嘴里能淡出鸟来!咱们得再弄点别的吃的!”
李娜点点头:“书上说,冬季食物多样性很重要,能预防营养不良。我们可以看看能不能再储存一些容易保存的其他食物,比如多晒点鱼干,或者……试试看能不能找到野果晒成果干?”
聂思思也小声说:“我……我可以用新陶罐试试腌点酸菜或者泡菜,就是需要盐和合适的野菜……”
蒋甜甜虽然不太懂,但也举着小手:“甜甜也帮忙!”
王超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心里一暖,笑道:“好!那咱们今天就来个‘粮食储备大会战’!兵分两路!李娜,你弓箭准,带上陈威,去林子里转转,主要目标不是打大猎物,是看看有没有还没落尽的坚果,比如松子、榛子什么的,那东西耐放,顶饿!顺便再看看有没有能晒干储存的野果子。注意安全,别走远,带着指南针和工兵铲!”
“明白!”李娜利索地应下。
“思思,你带着甜甜,留在家里。一是把咱们现有的熏肉、咸鱼再检查一遍,有挂得不妥帖的重新挂好;二是去河边,看看能不能再捞点鱼,小的也行,咱们晒小鱼干!三是,”王超指了指那本百科全书,“翻翻书,看有没有腌菜、做果干的具体法子。”
“放心吧,超哥!”聂思思用力点头。
“我嘛,”王超拿起工兵铲,“我去把咱们屋后头那块小空地再开垦一下,把土翻一翻,上点草木灰肥。万一……我是说万一,咱们能找到点耐寒的菜种,或者明年开春,也能早点种下去。”
计划已定,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李娜和陈威带上装备,背上背篓,沿着熟悉的小路向林地进发。聂思思则拿着鱼篓和骨针(缝渔网用),带着蒋甜甜去河边。王超抡起工兵铲,开始在后院吭哧吭哧地翻地。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着他们为过冬如此未雨绸缪,都感慨万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超哥这队长当得真靠谱,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晒小鱼干!腌酸菜!这是要把荒岛生活过成农家乐的节奏啊!”
“娜姐和威哥找坚果去了,希望能有收获。”
“这大冷天翻地,超哥也是拼了。”
先说李娜和陈威这边。林子里树叶落了大半,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响。光线比夏天时好了不少,但寒气也更重。
李娜眼尖,很快就发现了几棵松树,下面落了不少松塔。两人赶紧蹲下捡拾,有些松塔还没完全开裂,陈威就用工兵铲轻轻敲打,里面的松子就蹦了出来。
“嘿!这玩意儿香!炒熟了当零嘴儿美得很!”陈威一边捡一边乐。
他们又找到了一小片榛子树丛,捡了不少榛子。还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些晚熟的、个头小小的野山楂,虽然有点干瘪,但酸酸甜甜的,晒干了泡水喝应该不错。
这一趟收获颇丰,背篓里多了大半筐的松子、榛子和野山楂。
聂思思和蒋甜甜在河边,运气也不错。可能是天冷了,鱼群活动减少,但还是在浅水区用渔网捞到了几条巴掌大的鲫鱼和一些更小的杂鱼。聂思思按照记忆中和书上看的,把鱼清理干净,抹上点盐,放在准备好的竹匾上晾晒。蒋甜甜则负责把小鱼摆整齐,忙得小鼻尖都冒汗了。
回家后,聂思思又翻看百科全书,找到了简易泡菜的做法。“只需要盐水、干净的陶罐和合适的蔬菜……”她琢磨着,营地附近有一种有点像雪里蕻的野菜,不知道能不能行,打算下午去采点试试。
王超那边,挥舞着工兵铲,很快就把一小块地翻了个遍。他把灶坑里烧剩的草木灰均匀地撒在上面,又用铲子耙平。看着这块小小的、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绿油油的蔬菜。
中午,大家汇合,展示各自的成果。看到李娜他们带回来的坚果和野果,王超很高兴:“太好了!这些东西耐储存,营养好!”看到聂思思晒的小鱼干和准备尝试腌菜的野菜,他也鼓励道:“大胆试!不成也没关系,咱们现在有陶罐,有条件折腾了!”
午饭是热腾腾的芋头炖鱼汤,里面加了点新采的野山楂,别有一番风味,大家都吃得浑身暖洋洋。
下午,继续各自的工作。李娜和陈威把捡回来的坚果摊开在屋檐下晾晒,防止发霉。聂思思则开始动手尝试做泡菜:烧开水化盐,等水凉透,把洗净晾干的野菜塞进一个干净的陶罐里,倒入盐水,密封好。能不能成,就得交给时间了。
王超则继续完善他的“小菜园”,还用树枝做了个简易的篱笆围起来,防止鸡跑进去捣乱。
傍晚时分,所有的过冬储备工作都暂告一段落。屋檐下,除了熏肉咸鱼,又多了几匾晾晒的小鱼干和一堆坚果野果;屋里墙角,多了几罐正在酝酿变化的腌菜坛子;屋后,有了一小块精心打理过的土地。
王超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储备粮,心里那份因为寒冬将至而产生的紧迫感,终于消散了不少。他拍了拍手,对大家说:“瞅瞅!咱们这过冬的阵势,像不像小松鼠囤粮?咱们比松鼠还强点,咱们还会加工呢!”
大家都笑了,疲惫中带着满足。
夜里,王超睡得更踏实了。他梦见春天来了,屋后的小菜园里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菜,聂思思的泡菜坛子飘出诱人的酸香,蒋甜甜啃着小鱼干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第六十五天,在“抢冬”的忙碌和充实中度过。龙国小队用智慧和勤劳,将冬天的威胁,一步步转化为安居的底气。家的味道,在这场热火朝天的储备战中,愈发浓郁起来。
(第六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