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拉锯战
自打上次“安眠曲”初战告捷,王超就成了珊瑚城最金贵的宝贝疙瘩。每天好吃好喝供着,聂思思变着花样给他弄补身子的海藻汤和鱼粥,蒋甜甜负责提供“安静”的小石头,连陈威都不敢再咋咋呼呼地吵他休息。
没办法,这“安眠曲”听着轻松,唱起来可真要命。每次从前哨站回来,王超都跟被抽干了似的,脸色煞白,得瘫床上缓大半天才能动弹。精神力这玩意儿,恢复起来比体力慢多了,就跟个漏了底的水缸,得一点点往里蓄。
但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杨教授那边的监测数据清清楚楚显示,每次王超去“唱”上一曲,那个要命的“泄漏点”速度就能稳下来,甚至还能往回缩一点点。
虽然每次效果维持不了太久,顶多一两天,泄漏速度又会慢慢爬回去,可架不住他们能反复去“唱”啊!
这就成了一场拉锯战。王超负责在前线“唱歌”延缓泄漏,杨教授和老周则在后方分析数据,想办法提升“安眠曲”的效果和持久性。
“光靠王超一个人硬扛不是长久之计。”老周看着王超又一次虚脱着被李娜扶回来,眉头拧成了死疙瘩,“得想想办法,减轻他的负担,或者延长每次‘演唱’的效果。”
杨教授埋在一堆数据里,头也不抬:“有两个方向。一是优化能量场的结构和频率,让它更‘对症’,效率更高。这需要更多关于‘深渊之眼’内部能量流转模式的数据。二是……或许可以尝试借助外物?”
“外物?”王超灌下一碗聂思思递过来的热汤,感觉稍微回了点魂。
“对!比如……能量放大器?或者稳定器?”杨教授比划着,“咱们不能光让王超输出,得想办法让输出的能量更‘耐用’。珊瑚城的中枢稳定器就是个例子,但它太大了,搬不过去。我们需要小型的、便携的……”
这话提醒了王超,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口蒋甜甜给的那颗乳白色石头。这石头似乎就有某种稳定心神、平和能量的作用。
“甜甜那种石头……会不会有用?”他问道。
杨教授眼睛一亮:“有可能!很多天然矿物本身就蕴含着特殊的能量场!快,把甜甜叫来,再多找些她觉得‘安静’的石头来看看!”
蒋甜甜被叫来,听说要帮超哥找更多“安静”的石头,小姑娘干劲十足,拉着聂思思就在珊瑚城里外转悠起来,专挑那些她觉得“气息”平和的角落。
你还别说,真让她找到了好几块类似的石头,颜色质地各异,但拿在手里确实有种让人心静的感觉。
杨教授如获至宝,立刻带着团队对这些石头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石头内部确实蕴含着一种极其微弱、但非常稳定的特殊能量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抚平躁动的能量粒子。
“太好了!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些石头作为基底,结合我们的一些技术,制作小型的便携式稳定器!”杨教授兴奋地宣布。
说干就干。珊瑚城的工匠和研究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以那几块“安静”石头为核心,开始设计和制作各种形状的稳定器原型。有的做成挂坠,有的做成手环,还有的干脆嵌入到王超那身特制潜水服的肩甲和护腕里。
几天后,第一批成品出来了。王超戴上这些零零碎碎的“装备”,再次奔赴前哨站。
这一次,感觉确实不一样了。当他开始引导六棱柱能量构建“安眠曲”力场时,那些稳定器仿佛成了一个个微小的“锚点”,帮他分担了一部分维持力场稳定的压力。精神力消耗明显减轻,能量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提升了一截。
一次“演唱”下来,王超虽然还是累,但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虚脱了,至少还能自己站着走回潜航器。
“有效!效果很明显!”杨教授看着监测数据,喜形于色,“泄漏速率下降幅度比上次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力场持续时间也延长了将近十分钟!”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小鱼那边也有新发现。他通过长期观察那片死寂海域边缘的能量流动,结合他爷爷传下来的那些“土法子”,居然大致摸清了那些空间褶皱和幽绿生物的活动规律!虽然做不到完全预测,但至少能提前预警,让大家避开最危险的时段和区域。
这样一来,前往前哨站的路途安全性大大增加。
拉锯战的天平,开始一点点向着珊瑚城这边倾斜。
王超的“安眠曲”唱得越来越熟练,配合着稳定器,效果也越来越好。泄漏点的扩张速度被有效遏制,甚至在某些时段出现了小幅度的收缩。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而又规律的拉锯中一天天过去。王超的精神力在反复的透支和恢复中,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和深厚。
他对六棱柱的掌控越发精妙,甚至开始尝试在维持大范围“安眠曲”的同时,分出一丝心神,去更深入地感知“深渊之眼”那庞大意念中流露出的细微变化。
他感觉,那沉睡的巨兽,似乎对他们的“安眠曲”……渐渐习惯了?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极其淡薄的、类似于“期待”的情绪碎片?就像习惯了睡前故事的孩子。
这个发现让王超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欣喜的是他们的方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担忧的是这种“习惯”会不会产生依赖,或者在他们无法“演唱”时引发未知的后果。
但不管怎样,路已经走到这里,只能继续向前。
这场与时间和未知危险的拉锯战,还在继续。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远方那片被他们视为唯一希望的死寂海域最深处,那庞大意志的核心,某些更加古老、更加深沉的东西,正在这持续不断的“安眠曲”中,发生着无人知晓的细微变化。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完)
自打上次“安眠曲”初战告捷,王超就成了珊瑚城最金贵的宝贝疙瘩。每天好吃好喝供着,聂思思变着花样给他弄补身子的海藻汤和鱼粥,蒋甜甜负责提供“安静”的小石头,连陈威都不敢再咋咋呼呼地吵他休息。
没办法,这“安眠曲”听着轻松,唱起来可真要命。每次从前哨站回来,王超都跟被抽干了似的,脸色煞白,得瘫床上缓大半天才能动弹。精神力这玩意儿,恢复起来比体力慢多了,就跟个漏了底的水缸,得一点点往里蓄。
但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杨教授那边的监测数据清清楚楚显示,每次王超去“唱”上一曲,那个要命的“泄漏点”速度就能稳下来,甚至还能往回缩一点点。
虽然每次效果维持不了太久,顶多一两天,泄漏速度又会慢慢爬回去,可架不住他们能反复去“唱”啊!
这就成了一场拉锯战。王超负责在前线“唱歌”延缓泄漏,杨教授和老周则在后方分析数据,想办法提升“安眠曲”的效果和持久性。
“光靠王超一个人硬扛不是长久之计。”老周看着王超又一次虚脱着被李娜扶回来,眉头拧成了死疙瘩,“得想想办法,减轻他的负担,或者延长每次‘演唱’的效果。”
杨教授埋在一堆数据里,头也不抬:“有两个方向。一是优化能量场的结构和频率,让它更‘对症’,效率更高。这需要更多关于‘深渊之眼’内部能量流转模式的数据。二是……或许可以尝试借助外物?”
“外物?”王超灌下一碗聂思思递过来的热汤,感觉稍微回了点魂。
“对!比如……能量放大器?或者稳定器?”杨教授比划着,“咱们不能光让王超输出,得想办法让输出的能量更‘耐用’。珊瑚城的中枢稳定器就是个例子,但它太大了,搬不过去。我们需要小型的、便携的……”
这话提醒了王超,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口蒋甜甜给的那颗乳白色石头。这石头似乎就有某种稳定心神、平和能量的作用。
“甜甜那种石头……会不会有用?”他问道。
杨教授眼睛一亮:“有可能!很多天然矿物本身就蕴含着特殊的能量场!快,把甜甜叫来,再多找些她觉得‘安静’的石头来看看!”
蒋甜甜被叫来,听说要帮超哥找更多“安静”的石头,小姑娘干劲十足,拉着聂思思就在珊瑚城里外转悠起来,专挑那些她觉得“气息”平和的角落。
你还别说,真让她找到了好几块类似的石头,颜色质地各异,但拿在手里确实有种让人心静的感觉。
杨教授如获至宝,立刻带着团队对这些石头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石头内部确实蕴含着一种极其微弱、但非常稳定的特殊能量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抚平躁动的能量粒子。
“太好了!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些石头作为基底,结合我们的一些技术,制作小型的便携式稳定器!”杨教授兴奋地宣布。
说干就干。珊瑚城的工匠和研究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以那几块“安静”石头为核心,开始设计和制作各种形状的稳定器原型。有的做成挂坠,有的做成手环,还有的干脆嵌入到王超那身特制潜水服的肩甲和护腕里。
几天后,第一批成品出来了。王超戴上这些零零碎碎的“装备”,再次奔赴前哨站。
这一次,感觉确实不一样了。当他开始引导六棱柱能量构建“安眠曲”力场时,那些稳定器仿佛成了一个个微小的“锚点”,帮他分担了一部分维持力场稳定的压力。精神力消耗明显减轻,能量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提升了一截。
一次“演唱”下来,王超虽然还是累,但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虚脱了,至少还能自己站着走回潜航器。
“有效!效果很明显!”杨教授看着监测数据,喜形于色,“泄漏速率下降幅度比上次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力场持续时间也延长了将近十分钟!”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小鱼那边也有新发现。他通过长期观察那片死寂海域边缘的能量流动,结合他爷爷传下来的那些“土法子”,居然大致摸清了那些空间褶皱和幽绿生物的活动规律!虽然做不到完全预测,但至少能提前预警,让大家避开最危险的时段和区域。
这样一来,前往前哨站的路途安全性大大增加。
拉锯战的天平,开始一点点向着珊瑚城这边倾斜。
王超的“安眠曲”唱得越来越熟练,配合着稳定器,效果也越来越好。泄漏点的扩张速度被有效遏制,甚至在某些时段出现了小幅度的收缩。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而又规律的拉锯中一天天过去。王超的精神力在反复的透支和恢复中,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和深厚。
他对六棱柱的掌控越发精妙,甚至开始尝试在维持大范围“安眠曲”的同时,分出一丝心神,去更深入地感知“深渊之眼”那庞大意念中流露出的细微变化。
他感觉,那沉睡的巨兽,似乎对他们的“安眠曲”……渐渐习惯了?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极其淡薄的、类似于“期待”的情绪碎片?就像习惯了睡前故事的孩子。
这个发现让王超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欣喜的是他们的方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担忧的是这种“习惯”会不会产生依赖,或者在他们无法“演唱”时引发未知的后果。
但不管怎样,路已经走到这里,只能继续向前。
这场与时间和未知危险的拉锯战,还在继续。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远方那片被他们视为唯一希望的死寂海域最深处,那庞大意志的核心,某些更加古老、更加深沉的东西,正在这持续不断的“安眠曲”中,发生着无人知晓的细微变化。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