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童声养脉-《天织声脉》

  市立小学的铃声穿透晨雾时,沈砚正帮青芜理了理被风刮乱的发带。校门口的梧桐树下,穿着校服的孩子像群刚破壳的雏鸟,背着书包往校园里涌,笑声混着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撞在玻璃幕墙上又弹回来,竟让沈砚腰间的声纹同调仪轻轻颤了颤。

  “这就是……凡界的学堂?”青芜望着教学楼顶上转动的风车,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袋里的小玉瓶。自上周逛过超市和公园,她对凡界的“热闹”已不再怯生,但眼前这满街的汽车、高楼,还是让她忍不住往沈砚身边靠了靠——昨天坐地铁来市区时,她盯着车厢里闪烁的屏幕看了一路,连沈砚说“快到了”都没听见。

  “叫小学。”沈砚笑着指了指校门口的石碑,“里面有几百个孩子,比青木门的弟子还多。校长是我大学师兄,说好了带咱们来看看,他总说这学校的操场底下‘藏着东西’,让我用声纹仪测测。”

  这话没说错。声桥试通后,沈砚发现凡界的声能里藏着些没被仪器捕捉的“活气”——超市里的叫卖声、公园里的广场舞音乐,都能让声纹同调仪的波纹柔和几分。林夏在实验室说过“孩童声频最接近纯净声能”,他便想起了师兄提过的“操场怪事”:半年前翻修操场后,旁边那几棵老悬铃木总黄叶子,浇了肥、松了土都没用,连园艺师傅都查不出原因。

  师兄早等在校门口,穿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捏着个保温杯:“沈砚!可算来了,你说的‘声能检测’,真能看出树为啥长不好?”他瞥见青芜,眼睛亮了亮,“这位是?”

  “青芜,我朋友。”沈砚简单介绍,“她懂些花草养护,正好一起过来看看。”

  “那可太巧了!”师兄引着他们往里走,穿过教学楼时,走廊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你看那几棵树,就在操场边上,以前夏天能遮半片操场,现在连蝉都少了。”

  青芜的脚步突然顿住。刚踏上操场的塑胶跑道,她就感觉到脚下有股滞涩的闷响——不是灵界的戾气,是地脉被阻断的钝痛。她悄悄捏了个探脉诀,指尖泛出点淡绿的光顺着地面往下探:操场底下的土层里,果然有段断裂的地脉,像根被掐断的琴弦,周围的树脉气都绕着走,难怪悬铃木长不好。

  “孩子们在那边。”师兄指着操场中央的篮球场,几个扎马尾的小姑娘正围着老悬铃木跳皮筋,嘴里念着“马兰开花二十一”,笑声脆得像玻璃珠子掉在地上。奇怪的是,她们笑的时候,悬铃木的叶子竟轻轻抖了抖,黄叶子边缘竟泛出点新绿。

  青芜的眼睛瞬间亮了。她蹲在树旁假装系鞋带,指尖悄悄贴在树干上——树脉气正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往上涌,像被风吹动的琴弦,原本滞涩的地方竟松动了些。她突然想起灵界古籍里的话:“童声纯如晨露,可养脉气,破滞塞”,原来不是虚言。

  “沈砚,你看。”她拽了拽沈砚的袖子,声音压得很低,“她们的笑声……能让树脉气活过来。”

  沈砚也蹲下来,摸出藏在口袋里的声纹同调仪——镜面里,浅蓝的凡界声纹里混着些细碎的金芒,正随着孩子们的笑声起伏,和树脉气的频率慢慢合上了。他心里一动:“声能站用超导材料和脉脂共振,说不定……童声才是最好的‘调音器’。”

  正说着,一个胖小子突然从单杠上摔下来,没哭,反倒爬起来拍了拍裤子,指着天上的云喊:“快看!那朵云像恐龙!”周围的孩子都笑了,笑声比刚才更响。就在这时,青芜感觉到脚下的断脉突然颤了颤,像有根无形的线被轻轻拨动。

  她悄悄从袖袋里倒出点脉脂,沾在指尖。趁着孩子们跑向滑梯的空档,她假装捡落叶,指尖在操场边的泥土上轻轻一点——脉脂遇土即化,顺着地脉往断裂处渗。她没敢用灵力硬接,只借着童声的频率,让脉脂像胶水一样,慢慢粘合断脉的边缘。

  “青芜姑娘是做环保的吧?”师兄不知何时站在身后,见她蹲在树旁摆弄泥土,笑着递过瓶水,“看你对树这么上心,上周来的环保志愿者也这样,蹲在树底下看半天,说‘树有脾气,得哄着’。”

  青芜愣了愣,随即笑了:“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