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齿轮厂见报-《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3.03 齿轮厂见报

  村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推开门就见小肖正趴在桌上写着什么。听见动静,小肖“噌”地站起来,脸上堆着笑:“杨厂长来啦!”

  “杨村长在吗?”廷和往屋里扫了眼,靠墙的木架上摆着几盆蔫巴巴的绿萝。

  “村长午饭前打电话说在乡政府吃饭,吃完就回。”

  小肖忙着往暖瓶里续水,“我把您来电的事跟他说了,他让您等他回电呢。您坐会儿呗,说不定这就到了。”他一边沏茶一边念叨,“我给您找张报纸看?对了,昨天报纸上有杨家庄齿轮厂的新闻,说齿轮试制成功,质量比国内同类的都好!”

  小肖在桌上翻了半天,挠挠头:“许是杨镇长收起来了,他昨天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说要给各村当样板呢。”

  廷和从口袋里摸出老花镜戴上,镜片后的眼睛在报纸上慢慢扫过。不到半小时,门推开,杨村长红着脸闯进来,一看见廷和就嚷:

  “廷和!我今天沾你的光,被灌了两杯酒,你瞅瞅这脸!”

  廷和放下报纸,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点不悦:

  “你喝酒跟我有啥关系?”

  “咋没关系?”

  杨村长往椅子上一坐,扯开领口扇着风,

  “今天乡里开的会就跟你有关!早知道我就把你拽去了。昨天报纸登了你们厂的消息,我昨晚给葛叔打电话,他说你已经回家了。今早接到通知去乡里,才知道开的是生产调度会,让全乡各村学咱村办企业,还让我重点讲你们厂的事。我哪懂这些,东拼西凑说几句,中午乡里留饭,郝乡长特意敬了我两杯,这不都是沾你的光?”

  杨村长说着话,脚步已迈向靠窗的办公桌。他拉开最下层的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摞报纸,最顶上那份用红绳捆着的报纸递给廷和:“你看我用红笔画的地方,通讯员把杨家庄三个字都写上了。”

  廷和双手接过报纸。第二版经济专栏的角落里,那篇不足三百字的报道挤在化肥广告和农机通知中间,标题用黑体字印着“小齿轮填补大空白”。他逐字逐句读着,读到“反复试验七十余次终获成功”时,脸上露出微笑。“真没想到搞个齿轮,还能登上报纸。”他把报纸折成整齐的方块,往口袋里塞时又停住,“这报纸我得拿回厂,贴在车间宣传栏里,让大伙儿都乐乐。”

  “早给你留着呢。”

  杨村长从帆布文件包里又抽出一份相同的报纸,边角都用镇纸压得平平整整。他拉开抽屉上的铜锁,把报纸小心翼翼地放进,

  “今早去乡政府开会,看见传达室堆着新报纸,特意多要了一份存着。”

  他转过身,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茶水,“你火急火燎来找我,准是有要紧事。”

  廷和往门框上倚了倚:“我们厂的会计马媛回厂上班了。”

  “今早李会计就跟我汇报了。”

  杨村长放下搪瓷缸,缸底的茶渍在桌面上洇出个浅黄的圈,

  “我让他俩今天把账对清楚,也好早点交接完毕,省得夜长梦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李会计做账细致,正好让马媛跟着学学。”

  “马媛想在信用社开个账户。”廷和直起身,语气里带着商量,“我寻思着明天咱俩陪她跑一趟,找巩主任批个字。”

  “这有啥难的。”杨村长拍着大腿笑起来,“今天乡长让我介绍试产情况,我特意提了巩主任每天往县里跑的事。副县长昨天还在大会上夸他呢,这事包在我身上。”

  廷和看他眼下泛着青黑,便道:“你先回家躺会儿,累坏了可不行。我明早就在厂里等你。”

  出了村委会,廷和没直接回厂,脚不由自主地拐向了财务室。刚推开那扇掉漆的木门,就见马媛面前堆着一摞账本,红的蓝的记账笔插在玻璃杯里,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她见廷和进来,慌忙起身:“父亲来了。”

  廷和摆摆手,目光扫过摊开的账本,上面的字迹娟秀工整,红笔标注的地方像开出一朵朵小花。“账对得怎么样了?”

  马媛的脸颊泛起红晕,手指绞着衣角说:“刚对完。李会计的账做得太规整了,商业账就像一团乱麻,可他这账分了生产、采购、人工好几类,一目了然。”

  李会计在一旁听得直摆手,手里的算盘珠子还在噼啪响:“马会计太客气了,我刚干时还不如你呢。会计这活儿,说白了就是磨性子,把每个钢镚儿都记清楚,心里就踏实。”他说着往搪瓷杯里续了热水,“杨厂长难得来,喝口茶再走?”

  “不了,厂里还有事。”廷和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下午四点,“马媛,账对完了就跟我回厂吧。”

  两人跟李会计道了别,并肩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廷和望着远处齿轮厂的烟囱,心里盘算着明天去信用社的事,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金生的手握着拖拉机方向盘,碾过公路的碎石,发出持续的颠簸声。手表指向十一点,远处金属公司的黄色建筑轮廓越来越清晰。

  “快中午了,咱们先到外面吃点饭。”坐在后座上的仲昆直了直腰,拍了拍金生的胳膊,

  “下午一上班去金属公司拉材料。今天我请你吃烤鸭,金属公司不远处有个北京烤鸭店,味道还不错。”

  金生咧开嘴笑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听说城里的烤鸭都得提前预定呢。”他慢慢把拖拉机停在金属公司大门旁的树荫下,拉起手刹。

  仲昆从车上跳下去,回头喊:

  “你在这儿歇会儿,我去叫费科长。咱们仨一块儿去,正好趁吃饭把下午拉材料的事顺道敲定。”

  他大步流星走进公司传达室,不一会儿就领着个穿蓝色工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出来,正是材料科的费科长。

  “这是金生师傅吧?早听说你拖拉机开得稳当。”

  费科长笑着伸手,金生连忙握住:“费科长客气了,以后还得多麻烦您。”

  三人说说笑笑往街角走,没多远就看见“北京烤鸭店”的红底金字招牌在风里摇晃。

  刚走进烤鸭店,一股浓郁的油香就裹着热气扑面而来。木桌木椅擦得锃亮。服务员麻利地端来刚出炉的烤鸭,油光锃亮的鸭皮泛着琥珀色,一刀切下去,脆皮“咔嚓”作响,油脂顺着鸭肉纹路缓缓渗出。

  费科长笑着倒酒,仲昆给金生递过薄饼:“卷上葱丝和甜面酱,趁热吃。”金生咬下一口,外酥里嫩的鸭肉混着酱香在嘴里化开,热乎气儿从喉咙暖到胃里。窗外阳光正好,店内人声鼎沸。

  午后的阳光在金属公司门前洒下光影。仲昆攥着刚从业务部换来的提货单,和司机金生并肩走向仓库。水泥地面被往来的叉车磨得发亮,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机油混合的味道。

  “城里金属公司的钢材比供销社便宜得多,”金生拍着拖拉机挡板笑道,“省的钱,够拖拉机跑三趟来回了。”

  仲昆掏出烟盒递过一支,脸上露出精明的笑意:“你以为我中午那桌酒是白请的?费科长给的可是计划内价格,比市场价低三成。”他划着火柴的手顿了顿,“我爹特意叮嘱,这趟必须我亲自来。”

  仓库里的龙门吊正嗡嗡作响,工人们麻利地将铁棒捆和角钢、槽钢吊装上拖拉机。半个钟头后,满载的拖拉机在扬起的尘土中缓缓驶离,金生摇下车窗挥手:

  “回厂给你捎两斤新炒的瓜子!”

  3.04 暗渡陈仓

  看看手表刚过三点,仲昆来到岳父的办公室。在二楼最东头,还没进门就听见清脆的鸟鸣。推开门时,一只油光水滑的八哥正歪着头蹦跳,见有人进来立刻扑棱翅膀:

  “局长你好!”

  仲昆忍不住笑出声,岳父慌忙拉上鸟笼外的红布帘:

  “这是给局长准备的寿礼,刚调教半个月就这么机灵。”他指着笼底的食罐,“南方朋友特意捎来的,局长下个月五十大寿,送这个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