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清理战场-《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

  星纬大概是有些嗜杀的。

  凌韵给的火雷,她一个没用。带着众人直接冷兵器与敌人厮杀。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千三百七十二个敌人愣是一个活口都没留。

  因为做不好登记造册和安抚群众的工作。于捕头便被自家哥哥支去清理战场。没想到,他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坑都没挖完就吐了好几个来回。

  临川县那一战死人他没少见,但……

  只能说,于经承还是把弟弟保护得太好了。

  "也不知这星纬姑娘是什么人?心理是不是有点问题?杀人的手段实在是……"

  吐了七七四十九回后,于捕头扶着树,忍不住逮住赶来念往生咒的玄清和尚吐槽。

  "这!"

  玄清和尚扫上一眼,眉毛皱成了一团。

  "星纬这丫头做事太马虎了。杀就杀了,一个个脑袋都打开瓢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也不知道有没有错的漏的。回头贫僧说说她。"

  "大师,我不是这个意思。"

  于捕头脸色精彩得像吃了极酸的梅子,他还想再和玄清和尚唠唠,却被刑焰打断。

  "师妹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于捕头要是实在不行,就去凌小姐那边帮忙吧。她要挑些人手重新建设火雷工坊。清理战场的事我们的兄弟都很熟。"

  "怎么说话的?什么叫不行?"

  于捕头心里头骂了刑焰一百遍,却不敢开口和他硬刚。他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打着哈哈道:"刑大人,措词!说话还是要注意措词。我不是不行,就是不适应。堂堂男子汉,什么样的尸体能让我害怕?您这样说我很伤自尊的。下次请改……"

  他话到嘴边,顿了一下,又小声补充道:"我就建议一下哈,大人别上心。"

  眼看着刑焰走出去约有一丈,于捕头暗自松了口气。

  他正要下山,就听刑焰头也不回沉声道:"适应是需要反复刺激的。要不你把那具胸口开洞的尸体单独埋了,练练手?"

  他说话自带官威,引得周围士兵纷纷朝于捕头投来好奇目光。有会来事的,已经在死人堆里翻找起来。

  于捕头……

  呕……

  这次他直接吐出了胆汁。

  "还有你建议的不错,下次不要建议了。"刑焰声音冷得不带一丝温度。

  一炷香后,脚步虚浮的于捕头一边下山,一边想:"好小心眼的人!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得罪他的?"

  等他进了村子,季涵远和尹县令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凌韵也已经带着有经验的工人下到了地下。

  于捕头心里纳闷,自己堂堂一捕快头子,怎么哪哪都没有用武之地?

  找不到事做的他在村口转悠一圈,准备逮个人吐露一些自己的心里话。却撞上同样百无聊赖的星纬。

  他本能地视而不见,心中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下一秒,冰冷的长棍还是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星纬今天显然心情不错,她主动搭话道:"于捕头,咱们聊聊吧。杀完人就没事干了。我看你也挺闲的。你来传授一下经验,以往你们捕头追逃犯没有尽兴,会去干什么?"

  于捕头腿肚子打转,心想:"大姐!你这样说我会怀疑你要虐杀我。你都杀了上千人还没尽兴,我能怎么办?领你去冰夷,你直接把人国都灭了呗。"

  下一秒,菊花般的笑脸扭转过来。

  "好巧啊!"

  星纬……

  好假的笑容!

  她握着长棍,狐疑道:"你眼珠子转什么转?是不是在心里说我的坏话?"

  于捕头吓得魂都飘起来了。过了片刻,他才夹着嗓子道:"哎呦!星纬姑娘太看得起咱们当捕快的了,我就这点胆子,怎么敢啊?咱们捕快这一行平常也就管点偷鸡摸狗的事,一年到头也遇不上个逃犯。但凡抓到个人,咱们几个兄弟就会去小馆子吃点好的,喝点酒,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星纬好奇,语气也热情起来:"那于大哥,你当了这么多年差,杀过几个逃犯啊?"

  于捕头脸色瞬间红了,他挠挠头,诚实道:"一次都没有。"

  眼见星纬眸中光亮逐渐暗淡,于捕头又挺起胸膛补充道:"虽然逃犯我没杀过。可我杀过人的。还是冰夷人。"

  "看不出啊!你还击杀过蛮子?"星纬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饶有兴致地问道:"于大哥,怎么杀的?杀了几个?给我细说一下呗。"

  于捕头脑补了一段激烈打斗场面,嘴角不自觉上扬。

  星纬性子急,追问道:"可是回味起杀敌的痛快了?快和我讲讲吧。"

  下一秒,风吹过于捕头头顶三根倔犟的发丝,画风突变。

  "临川守城战知道吧?泼冰夷人的热油,还有金汁,都是我收集来的。要不是他们跑得快,我高低得亲手用刀捅死两个。"

  ……

  短暂的沉默后,星纬杀人的欲望和高涨的热情,随着脸上逐渐消失的笑容飞速退去。

  另一边,凌韵发现洛王的这个地下神兵营远比自己想象的更简陋。

  她在里面转了几个圈就熟悉了地形。然后随手捡了根木炭在地上画出了详细地图,并标出了十几个需要改善的地方。接着她便向尹县令打听有没有能立刻上工的木匠和泥水工匠。

  那些被解救的百姓,虽然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地下。可听到救命恩人要造火雷打冰夷人,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热情高涨。

  凌韵原本想着能凑个三十来人就好,一人发个五十文每天的工钱,应该能成。没想到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报名的就有两百多人。

  还有不少人表示工不工钱无所谓,包饭的话,他们愿意干到火雷把冰夷的岛炸沉的那天。

  更让凌韵意外的是,泥水匠里有个老熟人。

  "凌小姐,可还记得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