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的晨雨下得绵密,雨丝像母亲绣线时扯出的银线,斜斜地织在青石板路上,把路面泡得发亮,映出成彦撑伞的影子 —— 伞是母亲的旧蓝布伞,伞骨有点弯,她得用右手攥紧伞柄,指节都泛了白,左手的竹篮挂在小臂上,篮绳勒出道浅红的印子。竹篮里除了母亲绣坏的半朵栀子、磨亮的铜顶针,还多了条浅灰色的旧围巾,是母亲化疗时围的,领口还沾着点洗不掉的药渍,“妈说‘老李怕冷,冬天总缩着脖子,这条围巾能给他挡点风’”。
巷口的老槐树被雨打湿,叶子上的水珠滴在伞面上,“嗒嗒” 响,像母亲当年在绣架上穿针的声音。成彦走得慢,鞋底的纹路里卡了小石子,每走一步都硌得脚心发疼,却不敢停 —— 她昨晚跟小雨通电话,小雨说 “彦姐,你一定要把阿姨的心意带到,老李叔是好人,就是被吓怕了”,现在想起这话,心里又多了点底气。
远远就看见 “老李小卖部” 的红招牌,褪色的白字被雨晕得像化了的糖,门口挂着的老玉米串沾了雨,沉甸甸地垂着,最下面那根别着的 “2021.9.15” 纸签,边角卷得像母亲绣坏的线团,字迹快看不清了。成彦在巷口停了停,掏出手机看了眼顾怀安发来的消息:“林国雄表弟已被控制,放心去”,才深吸一口气,把伞沿压得更低,怕老李看见她先紧张,竹篮里的围巾被雨丝溅到,凉得像母亲当年化疗时的手。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酱油咸香、肥皂霉味和老木头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还夹杂着点淡淡的樟脑丸味 —— 是老李用来防蛀的,跟母亲当年在绣坊用的一个牌子。老李坐在柜台后,戴着顶草编旧草帽,帽檐压得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个紧绷的下巴,下巴上的白胡子沾了点面粉,是早上揉面时蹭的。他手里攥着那串栀子木牌钥匙,指腹反复蹭着木牌上的裂痕,力道大得把木牌磨得发亮,仿佛要把裂痕蹭平 —— 成彦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母亲当年雕坏的,特意留着裂痕说 “这样才像过日子,有磕绊才真实”,现在看来,老李把这话记了十年。
“要点啥?” 老李的声音比电话里沉,像被雨泡过的木头,头没抬,手指还在机械地搓木牌,“酱油 5 块 8,比村口超市便宜两毛,就是瓶底有点沉渣;肥皂 3 块 5,潮了点,洗深色衣服还行;最近定胜糕卖完了,要等下周……” 他话没说完,指腹突然顿在木牌的裂痕上,像是摸到了什么扎手的东西。
成彦没说话,先把竹篮放在柜台上,篮底的水珠滴在柜面的木纹里,晕开个小圈。她慢慢拿出那盒定胜糕,油纸袋还冒着点温气,是她早上五点去黄天源排队买的,师傅特意多放了豆沙,“李叔,这是黄天源的定胜糕,我妈当年总说,您最爱吃豆沙馅的,每次演出完都要带两盒回去,” 她的声音有点轻,怕吓着老李,指尖碰了碰油纸袋,温气透过纸传到指腹,像母亲当年给她暖手的温度,“我是成彦,成秀兰的女儿 —— 我妈走之前,总念叨您,说没跟您说声谢谢。”
老李的手突然僵住,木牌从指间滑到柜台上,发出 “嗒” 的轻响,像颗珠子掉在纸上。他慢慢抬起头,草帽檐下的眼睛眯成条缝,老花镜滑到鼻尖,用手指推了推,镜片反射着柜台顶的灯泡光,晃得他眯了眯眼。他盯着成彦看了半天,又低头看了看定胜糕,喉结快速滚了一圈,像有什么东西卡着,“你…… 你怎么来了?陆岩没跟你说吗?我…… 我不能说,” 他的声音带着点颤抖,手指无意识地摸向柜台下的暗格,“萌萌现在在镇上读初中,林国雄的表弟在镇教委上班,他要是想找萌萌麻烦,太容易了 —— 我老了,不怕什么,但我不能让萌萌受委屈。”
成彦从竹篮里掏出母亲绣坏的半朵栀子,银线绣的花瓣沾了点雨,有点潮,边缘的线头翘着,像母亲当年没绣完的遗憾:“李叔,您看这个,” 她把绣品轻轻放在柜台上,指尖有点抖,怕碰坏了,“这是我妈当年化疗时绣的,手抖得厉害,针脚歪歪扭扭的,绣坏了也舍不得扔,说‘这是给老李留的念想,等以后见面给他看,让他知道我还没放弃苏绣’—— 她总跟我说,2014 年那场演出,您帮她挡了林国雄的刁难,林国雄说要扣她 30% 演出费,是您跟财务吵了半天,才按全款结的,还偷偷多补了 500 块,让她给工坊买了新的银线。”
老李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绣品,银线勾住他的指腹,像母亲当年拍他肩膀的力道,轻得怕碰疼他。他突然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眼睛,袖口沾着的面粉蹭在眼角,像颗小小的雪粒:“你妈…… 你妈当年太犟了,” 他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比雨打老玉米的声音还沉,“林国雄说‘非遗演出没人看,给你 3000 块就不错了’,你妈跟他吵了半宿,拍着桌子说‘苏绣不是没人看,是你没良心’,我怕她吃亏,才跟财务说‘这 500 块算我的补助’,偷偷补进去的……” 他顿了顿,手指攥紧了绣品的边角,“后来听说她工坊着火,我想去看她,又怕林国雄找我麻烦,只能托王婶给她送了床新棉被,是我攒了三个月烟钱买的,纯棉的,能挡点寒……”
“我知道,” 成彦从竹篮里掏出母亲的旧日记,封面是深蓝色的,边角磨得发亮,她翻开夹着干枯栀子花瓣的那页,字迹有点歪,是化疗后手没力气写的,“我妈在日记里写了,‘老李送的棉被暖,比林国雄的冷心强百倍’—— 她还写,等工坊稳定了,要跟您一起在茶社办场苏绣展,让您当主持人,说‘老李口才好,能把苏绣的好说给大家听’,” 她把日记轻轻推到老李面前,页面上还留着母亲的指痕,是反复摩挲的痕迹,“可她没等到,去年冬天走了,走的时候还攥着您送的棉被角,手指都冻僵了,还在说‘没跟老李说声谢谢,遗憾’。”(新增细节:补充 “棉被是攒烟钱买的”“日记夹干枯花瓣”,让情感更具象,避免空泛的 “遗憾” 表述)
老李接过日记,手指摩挲着页面,粗糙的指腹蹭得纸页沙沙响。一滴眼泪滴在泛黄的纸上,晕开个小圈,像母亲绣品上的墨痣。他突然捂住脸,肩膀微微发抖,草帽从头上滑下来,落在柜台上,露出满头的白发 —— 比成彦想象中多得多,“我对不起你妈…… 当年我要是敢站出来,她也不会受那么多委屈……” 他的声音闷在手掌里,像被捂住的哭声,“林国雄找到我,说‘你要是敢跟成秀兰来往,就让萌萌在镇上没学上’,我…… 我怂了,我看着萌萌哭着说‘爷爷我想上学’,我没办法啊……”
“李叔,您别自责,” 成彦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是顾怀安早上刚发的扫描件,还带着打印机的墨香,“您看,林国雄的表弟,就是在镇教委上班的那个,上周因为违规招生被纪委调查了,现在已经停职了,没人能找萌萌麻烦了,” 她指着文件上的红色公章,指尖有点烫,“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市区的重点中学,萌萌可以转过去,学费全免,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接送,住学校的双人宿舍,采光特别好,萌萌肯定
巷口的老槐树被雨打湿,叶子上的水珠滴在伞面上,“嗒嗒” 响,像母亲当年在绣架上穿针的声音。成彦走得慢,鞋底的纹路里卡了小石子,每走一步都硌得脚心发疼,却不敢停 —— 她昨晚跟小雨通电话,小雨说 “彦姐,你一定要把阿姨的心意带到,老李叔是好人,就是被吓怕了”,现在想起这话,心里又多了点底气。
远远就看见 “老李小卖部” 的红招牌,褪色的白字被雨晕得像化了的糖,门口挂着的老玉米串沾了雨,沉甸甸地垂着,最下面那根别着的 “2021.9.15” 纸签,边角卷得像母亲绣坏的线团,字迹快看不清了。成彦在巷口停了停,掏出手机看了眼顾怀安发来的消息:“林国雄表弟已被控制,放心去”,才深吸一口气,把伞沿压得更低,怕老李看见她先紧张,竹篮里的围巾被雨丝溅到,凉得像母亲当年化疗时的手。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酱油咸香、肥皂霉味和老木头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还夹杂着点淡淡的樟脑丸味 —— 是老李用来防蛀的,跟母亲当年在绣坊用的一个牌子。老李坐在柜台后,戴着顶草编旧草帽,帽檐压得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个紧绷的下巴,下巴上的白胡子沾了点面粉,是早上揉面时蹭的。他手里攥着那串栀子木牌钥匙,指腹反复蹭着木牌上的裂痕,力道大得把木牌磨得发亮,仿佛要把裂痕蹭平 —— 成彦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母亲当年雕坏的,特意留着裂痕说 “这样才像过日子,有磕绊才真实”,现在看来,老李把这话记了十年。
“要点啥?” 老李的声音比电话里沉,像被雨泡过的木头,头没抬,手指还在机械地搓木牌,“酱油 5 块 8,比村口超市便宜两毛,就是瓶底有点沉渣;肥皂 3 块 5,潮了点,洗深色衣服还行;最近定胜糕卖完了,要等下周……” 他话没说完,指腹突然顿在木牌的裂痕上,像是摸到了什么扎手的东西。
成彦没说话,先把竹篮放在柜台上,篮底的水珠滴在柜面的木纹里,晕开个小圈。她慢慢拿出那盒定胜糕,油纸袋还冒着点温气,是她早上五点去黄天源排队买的,师傅特意多放了豆沙,“李叔,这是黄天源的定胜糕,我妈当年总说,您最爱吃豆沙馅的,每次演出完都要带两盒回去,” 她的声音有点轻,怕吓着老李,指尖碰了碰油纸袋,温气透过纸传到指腹,像母亲当年给她暖手的温度,“我是成彦,成秀兰的女儿 —— 我妈走之前,总念叨您,说没跟您说声谢谢。”
老李的手突然僵住,木牌从指间滑到柜台上,发出 “嗒” 的轻响,像颗珠子掉在纸上。他慢慢抬起头,草帽檐下的眼睛眯成条缝,老花镜滑到鼻尖,用手指推了推,镜片反射着柜台顶的灯泡光,晃得他眯了眯眼。他盯着成彦看了半天,又低头看了看定胜糕,喉结快速滚了一圈,像有什么东西卡着,“你…… 你怎么来了?陆岩没跟你说吗?我…… 我不能说,” 他的声音带着点颤抖,手指无意识地摸向柜台下的暗格,“萌萌现在在镇上读初中,林国雄的表弟在镇教委上班,他要是想找萌萌麻烦,太容易了 —— 我老了,不怕什么,但我不能让萌萌受委屈。”
成彦从竹篮里掏出母亲绣坏的半朵栀子,银线绣的花瓣沾了点雨,有点潮,边缘的线头翘着,像母亲当年没绣完的遗憾:“李叔,您看这个,” 她把绣品轻轻放在柜台上,指尖有点抖,怕碰坏了,“这是我妈当年化疗时绣的,手抖得厉害,针脚歪歪扭扭的,绣坏了也舍不得扔,说‘这是给老李留的念想,等以后见面给他看,让他知道我还没放弃苏绣’—— 她总跟我说,2014 年那场演出,您帮她挡了林国雄的刁难,林国雄说要扣她 30% 演出费,是您跟财务吵了半天,才按全款结的,还偷偷多补了 500 块,让她给工坊买了新的银线。”
老李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绣品,银线勾住他的指腹,像母亲当年拍他肩膀的力道,轻得怕碰疼他。他突然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眼睛,袖口沾着的面粉蹭在眼角,像颗小小的雪粒:“你妈…… 你妈当年太犟了,” 他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比雨打老玉米的声音还沉,“林国雄说‘非遗演出没人看,给你 3000 块就不错了’,你妈跟他吵了半宿,拍着桌子说‘苏绣不是没人看,是你没良心’,我怕她吃亏,才跟财务说‘这 500 块算我的补助’,偷偷补进去的……” 他顿了顿,手指攥紧了绣品的边角,“后来听说她工坊着火,我想去看她,又怕林国雄找我麻烦,只能托王婶给她送了床新棉被,是我攒了三个月烟钱买的,纯棉的,能挡点寒……”
“我知道,” 成彦从竹篮里掏出母亲的旧日记,封面是深蓝色的,边角磨得发亮,她翻开夹着干枯栀子花瓣的那页,字迹有点歪,是化疗后手没力气写的,“我妈在日记里写了,‘老李送的棉被暖,比林国雄的冷心强百倍’—— 她还写,等工坊稳定了,要跟您一起在茶社办场苏绣展,让您当主持人,说‘老李口才好,能把苏绣的好说给大家听’,” 她把日记轻轻推到老李面前,页面上还留着母亲的指痕,是反复摩挲的痕迹,“可她没等到,去年冬天走了,走的时候还攥着您送的棉被角,手指都冻僵了,还在说‘没跟老李说声谢谢,遗憾’。”(新增细节:补充 “棉被是攒烟钱买的”“日记夹干枯花瓣”,让情感更具象,避免空泛的 “遗憾” 表述)
老李接过日记,手指摩挲着页面,粗糙的指腹蹭得纸页沙沙响。一滴眼泪滴在泛黄的纸上,晕开个小圈,像母亲绣品上的墨痣。他突然捂住脸,肩膀微微发抖,草帽从头上滑下来,落在柜台上,露出满头的白发 —— 比成彦想象中多得多,“我对不起你妈…… 当年我要是敢站出来,她也不会受那么多委屈……” 他的声音闷在手掌里,像被捂住的哭声,“林国雄找到我,说‘你要是敢跟成秀兰来往,就让萌萌在镇上没学上’,我…… 我怂了,我看着萌萌哭着说‘爷爷我想上学’,我没办法啊……”
“李叔,您别自责,” 成彦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是顾怀安早上刚发的扫描件,还带着打印机的墨香,“您看,林国雄的表弟,就是在镇教委上班的那个,上周因为违规招生被纪委调查了,现在已经停职了,没人能找萌萌麻烦了,” 她指着文件上的红色公章,指尖有点烫,“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市区的重点中学,萌萌可以转过去,学费全免,还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接送,住学校的双人宿舍,采光特别好,萌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