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的指尖捏着根金线,正往《同心》绣品的栀子花瓣上穿 —— 这金线是顾怀安从苏州 “乾泰祥” 订的,比普通金线粗 0.2 毫米,线芯里裹着细蚕丝,绣在米白缎面上时,得用指腹轻轻捋直,不然容易打卷。她低头时,母亲留下的旧蓝布衫袖口蹭到绣绷,磨出的毛边勾住了一根银线,她小心地解开,指尖触到袖口内侧母亲缝的补丁 —— 那是用粗棉线缝的,针脚歪歪扭扭,是母亲化疗后手没力气时补的,每次摸到这补丁,都像摸到母亲的温度。
绣绷旁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 “老周” 两个字跳得急促,成彦手一抖,金线 “啪” 地断了,线头缠在指尖,她慌乱地解了两下,线却越缠越紧,最后只能用牙齿咬断。“丫头!快来工作室!有进展了!” 老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带着喘,还夹杂着频谱分析仪的 “滋滋” 声,“拼出 48 秒片段,就是…… 就是有点关键信息没了,你们赶紧来看看!晚了我怕磁头又出问题!”
成彦抓起外套就往外跑,口袋里的铜顶针硌得掌心发疼 —— 那是母亲绣活时戴了十年的顶针,内侧还留着母亲指腹的凹痕,每次遇到要紧事,攥着它总觉得能稳住心神。巷口停着顾怀安的车,副驾的车窗降着,张大爷正攥着半个定胜糕往嘴里塞,糖渣掉在藏青色外套上,他也没顾上拍:“丫头来啦?我跟怀安说老周这老头肯定能行,你看,这不就有进展了?他熬了三天三夜,眼都熬红了,昨天我来送粥,看见他趴在桌上就睡,头还枕着修坏的磁头呢!”
车往工作室开时,张大爷还在絮絮叨叨:“当年林国雄那厮就不是好东西,在镇上开小赌场的时候,还欠我家小卖部两袋盐钱,后来赌场被查了,钱也没要回来!现在他倒好,还想威胁人,我看他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顾怀安握着方向盘,偶尔点头应和,手指却在手机上快速滑动 —— 他在查林国雄十年前的社交圈,屏幕上列着十几个名字,大多是些生意伙伴,没什么可疑的。
老周工作室的门没关,一股混合着异丙醇和速溶咖啡的味道飘出来。成彦推开门时,看见老周趴在频谱仪前,黑框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上沾了点焊锡灰,手里攥着块皱巴巴的无尘棉片,指缝里的黑色污渍是焊锡残留。他面前的工作台上摊着本泛黄的维修笔记,上面用圆珠笔写满了修复记录:“10 月 15 日 23:00 更换磁头 1 号,读不出信号”“10 月 16 日 14:30 用异丙醇清洁磁头,低频信号恢复 30%”“10 月 17 日 09:15 拼出 12 秒片段,含‘封口’关键词”。
“来了来了!快坐!” 老周抬头看见他们,赶紧把棉片塞进口袋,起身时膝盖 “咔嗒” 响了一声 —— 他这几天总坐着,腿有点麻。他指着频谱仪屏幕,上面的波形像条残缺的彩虹,淡蓝色的 “已修复” 块、黄色的 “待确认” 块和灰色的 “丢失” 块交错着,灰色块占了近一半:“这三天我换了三个磁头,总算把低频信号救回来了 —— 但高频不行,你看这磁头,”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银色磁头,指着上面的划痕,“当年摔的时候划了这么深一道,磁通量只剩 60,高频信号(比如人名、地名)全丢了,就像人说话没了声母,只剩韵母,听不清完整意思。”
他转身倒了杯陈皮茶,杯子是个印着 “2008 年奥运会” 的搪瓷杯,杯沿缺了个小口,茶水凉得快,他又往里面加了点热水:“你们听,小心点,我只存了一份备份在加密硬盘里,怕再坏了 —— 上次断网差点丢了数据,现在我连厕所都不敢离。”
顾怀安接过鼠标,指尖悬在 “播放” 键上顿了顿,回头看了看成彦:“准备好了吗?” 成彦攥紧口袋里的铜顶针,点了点头,指尖的凉意顺着手臂传到心里。
“沙沙 ——” 电流声先响起来,像夏天的蝉鸣,接着,林国雄的声音传出来 —— 比之前的片段更沙哑,还带着点酒气,狠劲却没减:“…… 那女人不能留,知道得太多了,得想办法封口,别让她再跟别人提 IP 的事。”
成彦的呼吸瞬间停了,瞳孔猛地收缩,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她往前凑了半步,膝盖撞到工作台下的零件盒,里面的小螺丝 “叮铃哐啷” 滚出来,她也没在意 ——“那女人” 一定是母亲!十年前母亲拒绝签 IP 协议后,总说 “林国雄不会善罢甘休”,当时她还小,不知道母亲在怕什么,现在才明白,母亲怕的是 “封口”,是更可怕的威胁。她的手开始发抖,口袋里的铜顶针硌得指腹发疼,脑海里突然闪过母亲当年的样子:母亲晚上绣活时总揉肩膀,有时候还会对着窗户发呆,原来那时候,母亲早就知道自己面临危险。
紧接着,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响起来,低沉得像闷雷,还带着点南方口音:“封口容易,但她身边还有个老的(指老李),天天跟在她身边,万一走漏风声,咱们都得完。”
“老的不用管,” 林国雄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不耐烦,还夹杂着摔东西的声音,“重点是那丫头(指当年的成彦),才十岁就这么机灵,要是让她长大了找过来,咱们都得完!实在不行…… 就让她永远消失,一了百了,省得以后麻烦。”
“哗啦” 一声,张大爷手里的定胜糕油纸袋掉在地上,糖糕滚到桌角,沾了点焊锡灰。他气得脸通红,一拍桌子,震得旁边的异丙醇小瓶倒了,淡蓝色液体洒了一点在工作台上:“这老狐狸!当年居然还想对丫头下手!亏得老天有眼,让他的阴谋没成!” 他弯腰捡糖糕时,腰板都气得发僵 —— 他这腰是当年帮人搬东西闪的,一激动就疼,“这对话跟打谜语似的,‘那女人’‘那丫头’,倒是说清楚是谁啊!还有这陌生男人,到底是谁跟他一伙的!”
老周赶紧拿起纸巾擦地上的异丙醇,边擦边说:“您别急,不是我不拼,是真拼不出来 —— 这老录音笔的磁头是 2013 年产的,单磁头单声道设计,磁通量本来就只有 80,现在摔了之后,磁头间隙变大,高频信号全丢了。” 他把擦干净的小瓶放回原位,指着屏幕上的灰色块,“你看这 19 秒到 23 秒的地方,本来应该有人名的,结果全是噪音,就像人嘴里含着棉花说话,听不清。” 他点开修复报告,上面列着一串数据:“48 秒片段,来自 128 个碎片,耗时 72 小时,有效信息占比 37%,噪音占比 45%,空白占比 18%”。(植入冷知识:补充 “磁头间隙” 影响 —— 老录音笔磁头间隙正常为 0.003,摔后间隙扩大到 0.008,高频信号因波长较短(2000-8000Hz),无法有效切割磁通量,导致信号丢失,而低频信号(200-2000Hz)波长较长,可部分留存,这就是 “低频清晰、高频湮灭” 的核心原因)
顾怀安皱着眉,反复播放那段 “让她永远消失” 的对话,手指在键盘上敲着节奏 —— 他在记对方的语气停顿,方便后续声纹对比。“这个陌生男人的声音,不像老 K,” 他抬起头,眼里带着思索,“老 K 的声音更沙哑,带点东北口音,说话
绣绷旁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 “老周” 两个字跳得急促,成彦手一抖,金线 “啪” 地断了,线头缠在指尖,她慌乱地解了两下,线却越缠越紧,最后只能用牙齿咬断。“丫头!快来工作室!有进展了!” 老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带着喘,还夹杂着频谱分析仪的 “滋滋” 声,“拼出 48 秒片段,就是…… 就是有点关键信息没了,你们赶紧来看看!晚了我怕磁头又出问题!”
成彦抓起外套就往外跑,口袋里的铜顶针硌得掌心发疼 —— 那是母亲绣活时戴了十年的顶针,内侧还留着母亲指腹的凹痕,每次遇到要紧事,攥着它总觉得能稳住心神。巷口停着顾怀安的车,副驾的车窗降着,张大爷正攥着半个定胜糕往嘴里塞,糖渣掉在藏青色外套上,他也没顾上拍:“丫头来啦?我跟怀安说老周这老头肯定能行,你看,这不就有进展了?他熬了三天三夜,眼都熬红了,昨天我来送粥,看见他趴在桌上就睡,头还枕着修坏的磁头呢!”
车往工作室开时,张大爷还在絮絮叨叨:“当年林国雄那厮就不是好东西,在镇上开小赌场的时候,还欠我家小卖部两袋盐钱,后来赌场被查了,钱也没要回来!现在他倒好,还想威胁人,我看他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顾怀安握着方向盘,偶尔点头应和,手指却在手机上快速滑动 —— 他在查林国雄十年前的社交圈,屏幕上列着十几个名字,大多是些生意伙伴,没什么可疑的。
老周工作室的门没关,一股混合着异丙醇和速溶咖啡的味道飘出来。成彦推开门时,看见老周趴在频谱仪前,黑框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上沾了点焊锡灰,手里攥着块皱巴巴的无尘棉片,指缝里的黑色污渍是焊锡残留。他面前的工作台上摊着本泛黄的维修笔记,上面用圆珠笔写满了修复记录:“10 月 15 日 23:00 更换磁头 1 号,读不出信号”“10 月 16 日 14:30 用异丙醇清洁磁头,低频信号恢复 30%”“10 月 17 日 09:15 拼出 12 秒片段,含‘封口’关键词”。
“来了来了!快坐!” 老周抬头看见他们,赶紧把棉片塞进口袋,起身时膝盖 “咔嗒” 响了一声 —— 他这几天总坐着,腿有点麻。他指着频谱仪屏幕,上面的波形像条残缺的彩虹,淡蓝色的 “已修复” 块、黄色的 “待确认” 块和灰色的 “丢失” 块交错着,灰色块占了近一半:“这三天我换了三个磁头,总算把低频信号救回来了 —— 但高频不行,你看这磁头,”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银色磁头,指着上面的划痕,“当年摔的时候划了这么深一道,磁通量只剩 60,高频信号(比如人名、地名)全丢了,就像人说话没了声母,只剩韵母,听不清完整意思。”
他转身倒了杯陈皮茶,杯子是个印着 “2008 年奥运会” 的搪瓷杯,杯沿缺了个小口,茶水凉得快,他又往里面加了点热水:“你们听,小心点,我只存了一份备份在加密硬盘里,怕再坏了 —— 上次断网差点丢了数据,现在我连厕所都不敢离。”
顾怀安接过鼠标,指尖悬在 “播放” 键上顿了顿,回头看了看成彦:“准备好了吗?” 成彦攥紧口袋里的铜顶针,点了点头,指尖的凉意顺着手臂传到心里。
“沙沙 ——” 电流声先响起来,像夏天的蝉鸣,接着,林国雄的声音传出来 —— 比之前的片段更沙哑,还带着点酒气,狠劲却没减:“…… 那女人不能留,知道得太多了,得想办法封口,别让她再跟别人提 IP 的事。”
成彦的呼吸瞬间停了,瞳孔猛地收缩,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她往前凑了半步,膝盖撞到工作台下的零件盒,里面的小螺丝 “叮铃哐啷” 滚出来,她也没在意 ——“那女人” 一定是母亲!十年前母亲拒绝签 IP 协议后,总说 “林国雄不会善罢甘休”,当时她还小,不知道母亲在怕什么,现在才明白,母亲怕的是 “封口”,是更可怕的威胁。她的手开始发抖,口袋里的铜顶针硌得指腹发疼,脑海里突然闪过母亲当年的样子:母亲晚上绣活时总揉肩膀,有时候还会对着窗户发呆,原来那时候,母亲早就知道自己面临危险。
紧接着,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响起来,低沉得像闷雷,还带着点南方口音:“封口容易,但她身边还有个老的(指老李),天天跟在她身边,万一走漏风声,咱们都得完。”
“老的不用管,” 林国雄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不耐烦,还夹杂着摔东西的声音,“重点是那丫头(指当年的成彦),才十岁就这么机灵,要是让她长大了找过来,咱们都得完!实在不行…… 就让她永远消失,一了百了,省得以后麻烦。”
“哗啦” 一声,张大爷手里的定胜糕油纸袋掉在地上,糖糕滚到桌角,沾了点焊锡灰。他气得脸通红,一拍桌子,震得旁边的异丙醇小瓶倒了,淡蓝色液体洒了一点在工作台上:“这老狐狸!当年居然还想对丫头下手!亏得老天有眼,让他的阴谋没成!” 他弯腰捡糖糕时,腰板都气得发僵 —— 他这腰是当年帮人搬东西闪的,一激动就疼,“这对话跟打谜语似的,‘那女人’‘那丫头’,倒是说清楚是谁啊!还有这陌生男人,到底是谁跟他一伙的!”
老周赶紧拿起纸巾擦地上的异丙醇,边擦边说:“您别急,不是我不拼,是真拼不出来 —— 这老录音笔的磁头是 2013 年产的,单磁头单声道设计,磁通量本来就只有 80,现在摔了之后,磁头间隙变大,高频信号全丢了。” 他把擦干净的小瓶放回原位,指着屏幕上的灰色块,“你看这 19 秒到 23 秒的地方,本来应该有人名的,结果全是噪音,就像人嘴里含着棉花说话,听不清。” 他点开修复报告,上面列着一串数据:“48 秒片段,来自 128 个碎片,耗时 72 小时,有效信息占比 37%,噪音占比 45%,空白占比 18%”。(植入冷知识:补充 “磁头间隙” 影响 —— 老录音笔磁头间隙正常为 0.003,摔后间隙扩大到 0.008,高频信号因波长较短(2000-8000Hz),无法有效切割磁通量,导致信号丢失,而低频信号(200-2000Hz)波长较长,可部分留存,这就是 “低频清晰、高频湮灭” 的核心原因)
顾怀安皱着眉,反复播放那段 “让她永远消失” 的对话,手指在键盘上敲着节奏 —— 他在记对方的语气停顿,方便后续声纹对比。“这个陌生男人的声音,不像老 K,” 他抬起头,眼里带着思索,“老 K 的声音更沙哑,带点东北口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