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期间,秦淮并没有一直呆在老家过节。
腊月28日把亲戚请来吃了一顿团圆饭后,次日秦淮就带着父母飞去欧洲旅游去了。
平时秦淮繁忙,很少有时间陪父母出来玩,今年趁着这个机会,就决定好好陪父母出来玩会。
如今秦家早就不缺钱了,秦淮也让父母不要在工作,每天跳跳广场舞钓钓鱼打打麻将,或者去到处旅游。
可惜老两口并没有听,认为不找点事做太无聊了,他们现在也才50岁出头,身体还健康得很,所以老两口依旧在经营着他们的水果店,只是没有再像以前那么起早贪黑。
就在秦淮陪父母旅游的时候,今年的春节档大战也再度打响。
今年春节档没有怀梦影业主控的电影,但有一部怀梦影业投资的电影《红海行动》上映。
《红海行动》是博纳主投主控的,怀梦影业也投资了20%,上映前这部电影并不是太被看好,首日只拿到了11.5%的排片,远少于《捉妖记2》的35.7%排片。
甚至已经提前上映,由赵丽影主演的《西游记之女儿国》也拿到了16.6%的排片。
结果上映后,《红海行动》口碑爆棚,直接开启了逆袭模式,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又称为一部现象级大片。
陪父母玩了十天,一直到初七,秦淮一家三口才回国。
春节假期过后,全国又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中,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来临,国内一些媒体再次把焦点聚焦在了冲奥上。
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的《城南旧事》被选送当年的冲奥片,正式开启了华语电影征战奥斯卡之路。
1991年,老谋子的《菊豆》入围了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掀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当时中国还很贫穷落后,对发达的米国非常崇拜,所以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奥斯卡,宛如在拿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前,无比希望能实现零的突破。
老谋子在91年和92年,连续两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让媒体和全国人民热情高涨。
虽然这两次都失利了,但对于奥斯卡的热情上到领导,下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减弱。
老谋子能连续两次入围最佳外语片,让很多国人都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凭老谋子的实力,三五年内肯定能捧一个小金人回来。
他们没想到,老谋子的第三次最佳外语片提名,已经到了10年后,而且之后就再也没有获得提名。
老谋子不行,那拿到了金棕榈大奖的凯子哥总行了吧。
结果凯子哥更不行,他唯一一次入围奥斯卡就是靠的《霸王别姬》。
看到老谋子和凯子哥不行,上面甚至病急乱投医的找上了冯大炮。
冯大炮的《唐山大地震》《1942》被相继选送去角逐奥斯卡。
没有意外,连入围都没有。
至此领导们死心了,不再追求一味的选送符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变得放飞自我起来,《滚蛋吧肿瘤君》《大唐玄奘》这些一看就不可能入围的电影被拿去冲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力快速的追赶着米国,虽然两国依旧还有差距,但至少绝大多数国人不再像二三十年前,自然对奥斯卡的热情也越来越低。
而媒体,也从三十年前每年奥斯卡期间的狂热报道,变得不再特别上心,每年只是简单的报道一下最终获奖结果而已。
结果今年靠着《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再次拿到了奥斯卡提名,而且足足拿到五项,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两个重要提名。
于是,不少媒体又掀起了冲奥的话题,议论起秦淮这部电影能不能实现大陆导演奥斯卡奖项最佳外语片的突破。
秦淮这个主角,就成了这段时间讨论的焦点。
“要是没有拿到奥斯卡,怕是要让很多网友失望了。”
看到网上无数人对他寄予厚望,秦淮还真有点亚历山大。
他太知道舆论这把双刃剑了,捧你的时候能把你捧上天,但转眼也能无情的把你狠狠踩在地上。
“儿子,网上全都在讨论你能不能拿到奥斯卡,我觉得你肯定能拿。”
腊月28日把亲戚请来吃了一顿团圆饭后,次日秦淮就带着父母飞去欧洲旅游去了。
平时秦淮繁忙,很少有时间陪父母出来玩,今年趁着这个机会,就决定好好陪父母出来玩会。
如今秦家早就不缺钱了,秦淮也让父母不要在工作,每天跳跳广场舞钓钓鱼打打麻将,或者去到处旅游。
可惜老两口并没有听,认为不找点事做太无聊了,他们现在也才50岁出头,身体还健康得很,所以老两口依旧在经营着他们的水果店,只是没有再像以前那么起早贪黑。
就在秦淮陪父母旅游的时候,今年的春节档大战也再度打响。
今年春节档没有怀梦影业主控的电影,但有一部怀梦影业投资的电影《红海行动》上映。
《红海行动》是博纳主投主控的,怀梦影业也投资了20%,上映前这部电影并不是太被看好,首日只拿到了11.5%的排片,远少于《捉妖记2》的35.7%排片。
甚至已经提前上映,由赵丽影主演的《西游记之女儿国》也拿到了16.6%的排片。
结果上映后,《红海行动》口碑爆棚,直接开启了逆袭模式,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又称为一部现象级大片。
陪父母玩了十天,一直到初七,秦淮一家三口才回国。
春节假期过后,全国又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中,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来临,国内一些媒体再次把焦点聚焦在了冲奥上。
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的《城南旧事》被选送当年的冲奥片,正式开启了华语电影征战奥斯卡之路。
1991年,老谋子的《菊豆》入围了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掀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当时中国还很贫穷落后,对发达的米国非常崇拜,所以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奥斯卡,宛如在拿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前,无比希望能实现零的突破。
老谋子在91年和92年,连续两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让媒体和全国人民热情高涨。
虽然这两次都失利了,但对于奥斯卡的热情上到领导,下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减弱。
老谋子能连续两次入围最佳外语片,让很多国人都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凭老谋子的实力,三五年内肯定能捧一个小金人回来。
他们没想到,老谋子的第三次最佳外语片提名,已经到了10年后,而且之后就再也没有获得提名。
老谋子不行,那拿到了金棕榈大奖的凯子哥总行了吧。
结果凯子哥更不行,他唯一一次入围奥斯卡就是靠的《霸王别姬》。
看到老谋子和凯子哥不行,上面甚至病急乱投医的找上了冯大炮。
冯大炮的《唐山大地震》《1942》被相继选送去角逐奥斯卡。
没有意外,连入围都没有。
至此领导们死心了,不再追求一味的选送符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变得放飞自我起来,《滚蛋吧肿瘤君》《大唐玄奘》这些一看就不可能入围的电影被拿去冲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力快速的追赶着米国,虽然两国依旧还有差距,但至少绝大多数国人不再像二三十年前,自然对奥斯卡的热情也越来越低。
而媒体,也从三十年前每年奥斯卡期间的狂热报道,变得不再特别上心,每年只是简单的报道一下最终获奖结果而已。
结果今年靠着《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再次拿到了奥斯卡提名,而且足足拿到五项,包括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两个重要提名。
于是,不少媒体又掀起了冲奥的话题,议论起秦淮这部电影能不能实现大陆导演奥斯卡奖项最佳外语片的突破。
秦淮这个主角,就成了这段时间讨论的焦点。
“要是没有拿到奥斯卡,怕是要让很多网友失望了。”
看到网上无数人对他寄予厚望,秦淮还真有点亚历山大。
他太知道舆论这把双刃剑了,捧你的时候能把你捧上天,但转眼也能无情的把你狠狠踩在地上。
“儿子,网上全都在讨论你能不能拿到奥斯卡,我觉得你肯定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