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电影工业化实验室-《我站在导演巅峰》

  第二天上午,秦淮把程萧送回酒店。

  随后,他就驱车前往北电。

  现在还是假期,校园内没有多少学生,显得很安静。

  秦淮把车子停在导演系大楼下,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导演系主任王瑞的办公室。

  “秦淮来啦,快坐。”

  王瑞很热情的起身迎接秦淮,还亲自给秦淮倒了一杯水。

  “谢谢。”秦淮道谢一声,很随意的坐在王瑞的对面。

  他在学生时代就和王瑞很熟,更何况现在了,也不用客气。

  “了不起啊,又拿出了一部叫好又叫座,还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电影。”

  王瑞给秦淮比了个大拇指,作为导演系主任也觉得脸上有光。

  “这部电影能成功,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感谢电影局领导的支持,徐争王传军等主演的精彩演绎,文沐野……”

  “你小子在我面前就别打官腔了。”

  不等秦淮说完,王瑞就笑着打断:“要我说,《药神》能有现在,最大的功劳依旧在你,没有你就没有这部电影。更何况要是你愿意自己拍,质量也肯定不会比现在差。”

  “哈哈,这倒也是。”秦淮没有再故作谦虚。

  “这才对嘛,年轻人怎么能没有点傲气。”

  两人闲聊一阵后,王瑞才说起正事儿:

  “现在国产电影市场越来越大,也开始出现工业大片,比如你的《流浪地球》,吴晶的《战狼2》,林超贤的《红海行动》。

  可比起好莱坞,我们在电影工业化上依旧落后许多,只有你和林超贤吴晶等少数导演能玩得转,所以北电想要邀请你联合设立一个电影工业化实验室。”

  “电影工业化实验室?”秦淮愣了愣。

  “对,主要用来研究中国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再结合电影项目一线的创作、摄制经验,尝试梳理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影制作流程、岗位职责及相关制作管理标准,你觉得怎么样?”王瑞大致介绍了一下实验室的目标。

  “非常好的想法,我完全支持!”秦淮赞道。

  电影的工业化不单单指特效有多牛,而是电影从创意,到剧本创造,到项目立项,到拍摄,到后期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衍生开发一系列的全套标准化流程化模式。

  目前国内很多影视公司依旧是草台班子,全靠老板或者导演一个人拍屁股决定。

  “好,我就知道你会全力支持!”王瑞越看秦淮越是亲切,不愧是我们北电的优秀校友。

  顿了顿,王瑞又说:“这个电影工业化实验室,我准备今年九月就开始运行,让导演和制片专业的新生从大一开始就有这个理念。”

  “这是对的,目前的导演系教学过于偏重电影的艺术性,很多导演系学生毕业后完全不能适应市场的残酷,这才导致近些年越来越多大卖电影的导演是非科班出身。”

  秦淮更加赞同了,他前身就是典型。

  “有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我相信五到十年后肯定会有所改观,到时候会出现越来越多像你这样商业和艺术并重的优秀科班导演。”王瑞信心十足。

  “哈哈哈,那时候我怕是要被后浪拍到沙滩上了。”秦淮玩笑道。

  “那不至于,就算十年后你也才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接下来两人又详细商量了电影工业化实验室的运作模式,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王瑞请秦淮在校外一家餐厅吃了午饭后,秦淮才离开。

  来到怀梦影业,秦淮把北电要成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的事情告诉了颜蓝韵,因为实验室是由北电联合怀梦影业成立,会有很多相关活动需要颜蓝韵这个cEo出席。

  “这是好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培养出的优秀新人导演和制片,我们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一网打尽。”

  颜蓝韵听后,立即就想到了成立这个电影工业化实验室给怀梦影业的好处。

  “学姐,你胃口也太大了。”秦淮笑道。

  “胃口不大,怎么撑得起你那庞大的野心,别忘了怀梦影业的目标是什么。”颜蓝韵理所当然。

  “这倒也是。”秦淮点了点头。

  怀梦影业的目标可不只是在国内称王称霸,还要走向世界!

  哪怕困难重重,也得坚持下去。

  内卷是没有出路的!

  在怀梦影业呆了半个多小时,秦淮又驱车前往moREVFx。

  “热烈欢迎秦导前来检查工作。”

  由于提前有约好,徐建早就在等着秦淮了,见面后就玩笑着说道。

  在怀梦影业完成40亿融资后,怀梦影业也对moREVFx这家国内最强的特效公司进行了投资,拿到了20%的股份。

  《火星救援》的特效部分,自然就主要交给了moREVFx来做,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建哥,没遇到什么困难吧?”

  寒暄后,秦淮来到徐建办公室,开口问道。

  “有了《流浪地球》的积累,公司的技术进步了许多,目前一切顺利,保证按时完成。”

  “这就好,那先看看已经做好的特效镜头吧。”

  徐建带着秦淮来到专门打造的放映室,播放了一个已经做好的特效镜头,就是电影开场后不久,火星出现风暴乘坐飞船离开的视效镜头。

  特效制作并不是在电影拍完剪辑好后才开始做,相反在画分镜时就要和特效公司保持联系,确保镜头不会出问题。

  这一段特效,已经制作了好几个月了,也是花费大力气制作的部分。

  “秦导,看看如何?”徐建一脸自信。

  “看上去不错,比起小破球火箭发射时的cG感弱了很多,质感更真实了,但若能更进一步,营造出更真实的质感的话就更好了,《火星救援》的氛围和小破球有些不同,需要尽最大程度营造真实感。”

  秦淮反复看了几遍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

  徐建没想到秦淮还是不满意,如果放在小破球肯定会直接通过。

  只能说,秦淮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

  徐建也不是个怕挑战的人,他没有狡辩:“我会让负责这一组镜头的工程师再打磨打磨,一定做到秦导完全满意为止。”

  秦淮满意的点了点头。

  拜访完了moREVFx,接下来秦淮又马不停蹄的去了阿鲲音乐工作室。

  阿鲲是国内着名的音乐人,给很多国内外影视剧和游戏都制作过配乐,《流浪地球》的配乐也是他做的。

  秦淮带着剧本分镜,告诉阿鲲哪些地方需要配乐,以及需要什么风格,达到什么情绪。

  电影配乐是个大工程,往往需要一二十首,多的甚至能达到三四十首曲子,秦淮和阿鲲聊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等到后期成片后还会最终调整。

  忙完这些工作后,秦淮再次开车去接人。

  只不过这次不是去酒店,而是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