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控制供货商-《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亲戚之间借钱,能把本金要回来都不错了。

  薛金花肯给一分利,这自然比存银行强的多。

  听到有利息,利息还不低时,屋里的人都有些意动了。

  二叔还是比较谨慎:“金花,你确定能赚钱?可别到时候连本钱都赔了。”

  薛金花笑了笑,语气笃定:“二叔,我的厂子现在订单稳定,每天都在赚钱,根本不愁销路。而且,我是你们看着长大的,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情,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她这番话,让大家心里踏实了不少。

  几个叔叔婶婶低声商量了一会儿,最终点头答应了。

  “行!既然这样,我就借你2万!”

  二叔第一个拍板。

  “我也借5000!”三婶和三叔商量了一下,见丈夫同意了,立刻表态。

  “那我也借点吧,金花这孩子做事稳妥,我信她。”

  四叔也点头了。

  两万、五千、一万、一万五……

  积少成多。

  ……

  晚上。

  林向东等人找了一间粤菜馆。

  包厢内,徐峰等人都在等林向东主持‘餐前交流’。

  餐前交流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了。

  每个人都把自己今天遇到的麻烦和不足说出来。

  通过讨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林向东忽然问道:“你们知道王老板他们在干嘛吗?”

  “在吃饭?”

  徐峰回答道。

  林向东无视了徐峰。

  猴子回答道:“肯定是在联系工厂赶货。”

  林向东又摇了摇头。

  “不是吗?”猴子皱着眉。

  林向东看着刘兆虎,“兆虎,你觉得呢?”

  刘兆虎回答道:“我觉得应该是在想办法扩大产能。”

  林向东向刘兆虎竖起了大拇指:“兆虎说得对。”

  林向东说道:“你们白天的时候是不是都想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货卖给郭昌平?”

  猴子、徐峰等人点点头。

  林向东认真说道:“正如我白天告诉你们的,我们需要销量,而销量不仅控制厂家的价格,还能控制厂家的规模。”

  “控制规模?”

  猴子、徐峰等人相视一眼,都不太理解。

  林向东说道:“王老板现在的工厂,只是一个小作坊,一天的产能就只有几百双,想要在短时间内生产一万双鞋,除非是找别的工厂帮忙。可是,它们的利润有限,不可能去找外援。”

  “所以,他们只能扩大自身规模。”

  刘兆虎说道。

  “是的。”林向东点点头,“想要扩大规模,必须要更大的厂房,更多的设备,雇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成本。”

  刘兆虎忽然大悟:“一旦他们投入成本,那就没办法回头了。”

  “是的,一旦王老板扩大规模,他必然是要去借钱的,因为设备、厂房都是要钱的,他们现在可没那么多钱。”

  林向东笑着说道。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接受我们的订单。”

  刘兆虎眼前一亮。

  此刻,他非常钦佩林向东,居然给王达顺设了一个局。

  而且,王达顺自己都要跳进来。

  “只要我们控制了供货商,控制了渠道,那我们就不愁没钱赚。”

  林向东自信地说道。

  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倒闭,就是因为在大量订单中迷失了自己。

  为了争取更多的订单,企业不断扩大规模。

  不过,人都是想进步的。

  谁甘心一辈子当个小作坊老板呢?

  “原来如此,我好像也弄懂了。”猴子笑着说道。

  “东哥厉害。”

  “东哥太聪明了。”

  陈晖、王超等人纷纷开口奉承。

  虽然他们词汇量有限,连拍马屁都不会,但是他们心里更加坚定要跟着林向东。

  “向东,万一有人绕过我们,找上王老板该怎么办?”

  徐峰担忧地说。

  郭昌平就想找王达顺订货。

  虽然被林向东给收拾了,但是未来还会有王昌平、周昌平。

  不等林向东开口,猴子就冷笑道:“谁敢?郭昌平就是他们的下场。”

  此话一出,徐峰抬起脚,踢了踢猴子。

  朱倩倩并不知道昨晚的事。

  她疑惑地看着猴子:“郭昌平不是我们的客户吗?”

  朱倩倩看到了郭昌平的发货单。

  那可是1000双鞋!

  而且,林向东刚刚去医院探视过郭昌平。

  “这个嘛,嘿嘿。”猴子尴尬地笑着。

  刚刚太激动,说得太急,说漏嘴了。

  林向东面无表情地说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谁不让我们赚钱,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朱倩倩看着林向东。

  林向东说道:“对待敌人,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他早就想过类似的情况。

  郭昌平的事,只是提前给猴子等人做示范。

  这年头做生意不仅要有钱,还要有手段。

  “东哥说得没错,谁不让我们赚钱,我们就弄死他。”

  猴子握紧拳头,一脸凶狠地说。

  “对,不让我们赚钱就弄死。”

  “干死他。”

  陈晖,王超等人纷纷附和道。

  包间内的氛围,因为林向东的几句话,就发生了变化。

  每个人的情绪都一致。

  林向东看着猴子等人的反应,他心里还是满意的。

  想要做大事,不仅需要有运筹帷幄的聪明人。

  同时,还需一些有勇无谋,能冲锋陷阵的莽夫。

  “嗯。”朱倩倩轻轻点点头,没有追问。

  …………

  正如林向东所预料的一样。

  王达顺、薛金花确实想大干一场。

  他们以一平方5块钱的价格,租下了一间1000平方的厂房。并且,一次性就支付了两年的房租。

  同时,王达顺利用他在品胜鞋业的人脉关系,搞到了一些老设备。

  虽然这些设备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古董货,但是也不便宜。

  王达顺可没钱买进口的新设备。

  除此以外,王达顺又订了很多材料。

  事实上,光是买设备,就已经花光了王达顺夫妇全部的积蓄。

  就连薛金花借来的钱,也还不够。

  不过,想到林向东后续给出的大量订单。

  薛金花就心一狠,又找娘家村里的人借了一笔钱。

  这次借的钱,可就不是亲戚间的亲情价一分利了。

  而是两分利!

  如此一来,王达顺和薛金花的负债规模,达到了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