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乌云与曙光-《罪案清道夫:秦风》

  报告中提及数个匿名币种被用于非法交易,但未明确提及“影币”或“暗影联盟”。

  秦风要求翻译并仔细研读该报告,从中提取可能对后续调查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某日夜间,监控系统发出警报,一个被标记的“影币”关联地址出现小额测试性转账。

  技术团队立即对该交易进行追踪,发现资金经过多次分流后汇入一个境外交易所。

  由于交易所注册信息模糊且所在地法律监管宽松,追踪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秦风在次日的晨会上通报了这一情况,提醒团队对手的反侦察能力不容小觑。

  他决定调整策略,加强对低层级兑换环节的监控,以期发现资金套现的突破口。

  周强带队对本地几处疑似从事虚拟货币线下兑换的场所进行了便衣摸排。

  摸排过程中发现一处场所存在无证经营及逃税行为,但未直接关联“影币”。

  相关信息已转交辖区派出所及税务部门处理,刑警队继续专注于主线调查。

  秦风安排李逸明负责整理“暗网猎人”案中所有涉案人员的通讯记录与社会关系。

  希望通过分析他们的联系人网络,发现是否有人与“暗影联盟”存在间接交集。

  江欣蓉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已知的“影币”交易进行聚类分析。

  她发现某些交易在时间与金额上呈现出特定规律,疑似用于支付某种定期服务。

  这一发现为推测“暗影联盟”可能存在的会员制或订阅制服务模式提供了依据。

  秦风要求将这些交易规律加入监控系统的识别参数,以提升预警的精准度。

  受害者定期回访工作仍在持续,心理咨询师反馈其中一人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发迹象。

  警方及时为其联系了更专业的心理干预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支持。

  该受害者的家属对警方的持续关怀表示高度赞赏,并积极配合后续康复计划。

  秦风在翻阅旧案卷宗时,注意到一起数年前的走私案中曾出现类似“影币”的支付方式。

  由于当时并未关注加密货币线索,该信息未被深入追查。

  他立即调取该案全部电子证据,交由技术组重新进行区块链数据分析。

  重新分析后发现,该走私案使用的钱包地址与当前监控的某个“影币”地址存在间接关联。

  这一发现令团队振奋,它证明“影币”的使用历史可能比已知的更早。

  秦风指示将走私案与“暗影联盟”调查进行并案分析,寻找更多交叉线索。

  张铁林队长在得知此进展后,指示经侦、网安及刑侦部门加强协作,全面排查历史类似案件。

  一场针对历年涉加密货币案件的秘密复查工作在市局范围内悄然展开。

  尽管过程繁琐且工作量巨大,但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与“暗影联盟”的对决积累基石。

  秦风在笔记本上写下:“阴影虽深,微光不息。积跬步,至千里。”

  日常的卷宗堆积在秦风的办公桌上,盗窃、斗殴、经济纠纷,这些构成了刑警队最普通不过的工作日常。

  然而,每一个走进刑侦支队一大队办公室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氛围。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队员们处理手头案件时眼神专注,动作利落,带着一种经过淬炼的沉稳。

  他们刚刚从“暗网猎人”那血肉横飞、光怪陆离的深渊边缘撤回,见识过人性最极致的扭曲与黑暗。

  普通的案件已无法让他们感到棘手,每个人都清楚,这支队伍已然脱胎换骨,拥有了应对非凡风暴的能力。

  走廊尽头,那扇挂着“技术侦查组”牌子的门后,几乎是另一个世界。

  江欣蓉的实验室里,指示灯永不间断地闪烁着幽蓝或猩红的光晕,服务器集群低沉嗡鸣,散热风扇吹出带着金属气息的微风。

  巨大的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涌,一部分在解析着日常案件中被恢复的电子证据,另一部分则如同触角,悄无声息地探入深网的淤泥之中。

  她的目光锐利如鹰隼,过滤着海量的垃圾信息和伪装节点,搜寻着任何可能与“暗影联盟”相关的蛛丝马迹,这已成为她日以继夜的执念。

  经侦部门的办公室里,同样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战役。

  对那神秘“影币”以及几条国际化资金线索的追踪,从未停止。

  屏幕上,那些经过层层混洗、跳转的加密货币地址,如同幽灵般难以捉摸,调查员们只能凭借有限的线索和极大的耐心,试图从中找到规律或破绽。

  这是一项枯燥至极的工作,进展缓慢,如同在沙漠中寻找特定的沙粒,需要运气,更需要近乎偏执的坚持。

  秦风站在会议室前方,背后是复杂的案件关系图,上面诸多线索的终点,都指向一个巨大的问号和“暗影联盟”的暂定名。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位队员,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端掉的‘狩猎场’,可能只是这个庞大组织微不足道的一角。”

  他顿了顿,让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对于‘暗影联盟’这样的对手,我们必须放弃速战速决的幻想,做好打持久战、全局战的准备。”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他坚定的声音在回荡,这是一种宣言,更是一种决心的传递。

  也就在这种看似平静的积累期,技侦部门一个不起眼的监控终端,捕捉到了一丝异常波动。

  那是一个刚刚开始小范围测试的暗网论坛,入口隐藏在层层加密协议和动态跳转节点之后,其加密方式前所未见,安全性极高。

  最令人警惕的是,底层数据流分析显示,其核心架构与已经被摧毁的“狩猎场”平台存在微妙的相似性,但技术更为先进,防护更加严密。

  这个新生的黑暗角落还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标识——一个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缓缓旋转的黑暗漩涡LoGo。

  江欣蓉盯着屏幕上那个深邃的漩涡,瞳孔微微收缩,她立刻拿起内部通讯器,语气凝重:“秦队,有发现,请你立刻来技术组一趟。”

  秦风快步走入实验室,屏幕上那幽暗的漩涡瞬间抓住了他的全部注意力,它像是一只刚刚睁开的、充满恶意的眼睛。

  他沉默地凝视了数秒,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屏幕,直抵那漩涡背后的黑暗。

  随后,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轻声说道,既像是告诉江欣蓉,又像是自言自语:“他们果然没停下。”

  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沉,补充道:“也好,我们等着。”

  国际刑警组织那边的回馈终于抵达,关于“影币”及“暗影联盟”的正式协查请求得到了回应,但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回函内容客气而谨慎,表示已收到信息,会将此纳入相关犯罪趋势的观察,但目前能够提供的、具有直接行动价值的情报极为有限,后续如有发现会及时通报。

  这更像是一种程式化的回复,预示着依靠外部渠道快速突破的希望渺茫,前方的路仍需自己开拓。

  经侦支队的监控屏幕上,那几个与“影币”关联的可疑地址依旧沉寂,如同冬眠的毒蛇,没有任何资金异动。

  马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身边的同事叹了口气:“继续盯着吧,他们总要活动,只要动,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这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控,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意志力。

  局里组织的第二轮心理评估悄无声息地展开,所有参与了化工厂突击行动的队员都接受了更深入的面谈和测评。

  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队员已逐渐从之前的创伤中恢复,但仍有少数人存在失眠、易怒或场景闪回的症状,需要持续的心理疏导介入。

  秦风的评估报告被张队亲自过目,上面写着:压力水平显着高于常态,但自我调节机制健全,认知清晰,判断力未受明显影响,建议保持定期心理疏导,密切关注其状态。

  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将疏导安排进了自己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

  周强带着慰问品,再次探望了那位从“狩猎场”被救出的年轻人。

  年轻人比起刚获救时的惊恐万状,脸色红润了不少,但眼神深处仍残留着一丝难以完全抹去的恐惧。

  他紧紧握着周强的手,反复说着感谢的话,声音还有些颤抖,但至少,他已经能相对平静地叙述未来的生活打算了。

  这种缓慢的恢复,是这场黑暗战役中,为数不多能带来暖意的光芒。

  秦风亲自将“暗影联盟”的所有已知线索、推测、物证列表及相关报告进行了最终整理。

  厚厚一沓文件被放入特制的保密档案袋,封口处贴上了最高密级的红色标签,由专人登记造册,送入市局的核心档案室,单独存放。

  这意味着,它从一个活跃的调查案件,暂时转变为一份需要长期关注和等待时机的最高优先级悬案。

  专案组的正式侦查活动暂告一段落,人员回归原有岗位,处理着似乎永无止境的日常警务。

  会议减少了,加班也不再是常态,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那些看似琐碎的线索整理、持续的监控、日常的技能训练,都是在为未来必然到来的终极对决,默默积累着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风暴眼之中,往往是异样的宁静,而在这宁静之下,猎人与猎物都在重新审视着对方,准备着下一回合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