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梁府,元元立刻将今日所见所闻,特别是戏票、窗沿刮痕、朱夫人哭骂“军爷”以及小莲暗示性的举动,详细告诉了刚从朱府回来的梁铮。
梁铮在朱府的问话果然如元元所料,收获甚微。朱兰舟咬定妹妹是因“择婿不顺”而“抑郁自尽”,对任何关于异性、关于具体行踪的问题都避而不谈,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反复强调朱家清誉。朱万山则始终称病不出。整个朱府如同一块铁板,用“统一口径”将真相紧紧包裹。
元元带来的信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军爷”这个指向,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
“京营军官……”梁铮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解释了现场那带有军用防滑钉的靴印,也解释了可能的手铐来源。但一位京营军官,为何会与江南丝绸商的女儿产生瓜葛,甚至可能导致其死亡?
是情杀?
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利益纠葛?
“那位侍女小莲,似乎知道内情,但非常恐惧。”元元提醒道,“还有朱兰萍的闺蜜,那位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私塾先生林晚秋,或许是个突破口。兰萍若有心事,很可能会向她倾诉。”
梁铮颔首表示同意。直接与朱家硬碰硬效果不佳,从外围入手是更好的选择。他本欲亲自去拜访林晚秋,但考虑到自己大理寺卿的身份可能让对方紧张,反而问不出什么。而元娘心思细腻,又同为女子,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
“元元,恐怕要辛苦你一趟,去拜访一下这位林先生。”梁铮道,“带上顺利,或许更能让她放松警惕。”
元元会意地点头:“我明白。正好天气不错,我带顺利去走走,就当是串门子。”
下午,阳光煦暖,元元提着一个小食盒,里面装了些自家做的精致点心,牵着蹦蹦跳跳的小顺利,来到了位于什刹海附近一条清净小巷里的私塾。
私塾不大,只有两间瓦房,一个小院,院中种着几株翠竹,显得清雅幽静。
林晚秋看上去约莫二十出头,穿着半旧但洁净的月白襦裙,气质温婉,眉宇间却笼着一层淡淡的忧愁和惊惧。她见到元元母女,有些意外,尤其是得知元元是大理寺梁大人的家眷后,神色更是紧张了几分,手腕不自觉地缩进袖子里。
元元笑容温婉,将食盒递上:“林先生莫怪唐突。我常听人说起先生学识好,性情温和。今日带小女路过,特来拜访。这点心是自家做的,不成敬意。”她绝口不提朱兰萍的案件,只说是寻常邻里走动。
顺利也仰着小脸,甜甜地叫了声“先生好”,然后好奇地看着书案上的笔墨纸砚。
林晚秋见元元态度真诚,不似作伪,小顺利又玉雪可爱,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将母女二人让进屋内奉茶。
元元与她闲聊了几句诗词女红,气氛逐渐融洽。顺利则在院子里自顾自地玩耍,一会儿看看竹子,一会儿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元元见时机差不多,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充满惋惜地说道:“说起来,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今早听说朱家的兰萍姑娘出了事,真是令人痛心。我记得……她好像与林先生你甚是交好?”
一提到朱兰萍,林晚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茶水险些洒出来。她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是……是相识。兰萍她……红颜薄命……”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
元元注意到她缩在袖中的手腕,似乎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淤青。她心中一动,柔声道:“林先生,我虽与兰萍姑娘只有一面之缘,但觉得她是个爽朗善良的好姑娘。她若真是含冤而去,想必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我夫君身为大理寺卿,职责所在,定会全力查明真相。你若知道些什么,或许……可以告诉我?也算是告慰亡友在天之灵。”
林晚秋猛地抬起头,眼中泪水盈眶,嘴唇哆嗦着,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眼前目光清澈温和的元娘,再听到院子里顺利无忧无虑的嬉笑声,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时,小顺利跑进屋,扯着林晚秋的衣袖,奶声奶气地说:“先生,你不要难过。我娘说,要是难过了,可以跟顺利说,顺利帮你告诉爹爹,爹爹可厉害了,专打坏人!”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仿佛击中了林晚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她紧紧握住元元的手,压低声音,带着哭腔道:“梁夫人……兰萍……兰萍她死得冤啊!她不是自尽!”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说道:“死前三天,兰萍偷偷来找过我,她那时又喜又忧。她告诉我……她与一位姓李的千户……两情相悦,已……已有了肌肤之亲。那位李千户答应她,一定会向她父亲求亲,绝不会让她受委屈……她还说,李千户是京营张勋指挥使麾下的人,名叫李默……”
李千户!李默!张勋指挥使!
关键的名字终于浮出水面!
林晚秋继续说道:“可是……可是昨天下午,兰萍又慌慌张张地跑来,脸色很难看,说感觉有人跟踪她,还说……好像她父亲和李千户之间,有什么事情瞒着她,她很害怕……没想到……没想到今天一早她就……”她泣不成声。
得到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元元安慰了林晚秋许久,并嘱咐她务必小心,近期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来梁府求助。
离开私塾,元元心情沉重,但也为找到了明确的方向而稍感振奋。她牵着顺利的手,走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夕阳将母女俩的影子拉得很长。
刚回到梁府门口,却见秦泰身边的一名手下等在那里。亲随见到元元,恭敬地行礼,递上一个小巧的竹筒:“夫人,这是有人让我即刻交给梁大人的。”
元元接过竹筒,心中疑惑。回到府中,她将竹筒交给梁铮。梁铮打开竹筒,倒出一张卷着的纸条。纸条上字迹潦草,仿佛仓促写就:
“查李千户,去德胜门京营找张指挥麾下。慎之。”
纸条边缘,还沾着些许黑乎乎的火药渣子。
这不是秦泰的字迹!到底是谁送来的?
是善意提醒,还是有人想借刀杀人,将祸水引向京营?梁铮的眉头再次紧紧锁起,案件似乎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而就在这时,门房又来禀报,说秦府派人送来一封信,是给梁夫人的。元元拆开信,是赵彦茹娟秀的字迹。信中先是关切地问候了元娘和顺利,聊了聊家常,说秦亮今日终于清晰地喊出了“梁叔叔”,让她很是开心。接着话锋一转,写道:
“元娘,那边案子若有进展,需要画影图形之类的琐事,尽管告诉我。我如今身子虽重,画图慢些,但整日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帮上忙,心里也踏实些。尤其若有了那位‘李千户’的样貌细节,我或许可以试着描摹一二,总比干等着强。”
信的末尾,还画了一个简笔的小娃娃笑脸,显然是给顺利看的。
元元将信递给梁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彦茹虽在孕中,却始终心系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提供帮助。这让他们在追寻真相的孤独道路上,感到了来自挚友的温暖支持。
梁铮看着赵彦茹的信,又看了看那张匿名字条,目光最终落在窗外渐沉的暮色中。德胜门京营,张勋指挥使,李默千户……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调查之路,已然铺开。而那双隐藏在幕后的眼睛,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梁铮在朱府的问话果然如元元所料,收获甚微。朱兰舟咬定妹妹是因“择婿不顺”而“抑郁自尽”,对任何关于异性、关于具体行踪的问题都避而不谈,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反复强调朱家清誉。朱万山则始终称病不出。整个朱府如同一块铁板,用“统一口径”将真相紧紧包裹。
元元带来的信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军爷”这个指向,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
“京营军官……”梁铮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解释了现场那带有军用防滑钉的靴印,也解释了可能的手铐来源。但一位京营军官,为何会与江南丝绸商的女儿产生瓜葛,甚至可能导致其死亡?
是情杀?
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利益纠葛?
“那位侍女小莲,似乎知道内情,但非常恐惧。”元元提醒道,“还有朱兰萍的闺蜜,那位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私塾先生林晚秋,或许是个突破口。兰萍若有心事,很可能会向她倾诉。”
梁铮颔首表示同意。直接与朱家硬碰硬效果不佳,从外围入手是更好的选择。他本欲亲自去拜访林晚秋,但考虑到自己大理寺卿的身份可能让对方紧张,反而问不出什么。而元娘心思细腻,又同为女子,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
“元元,恐怕要辛苦你一趟,去拜访一下这位林先生。”梁铮道,“带上顺利,或许更能让她放松警惕。”
元元会意地点头:“我明白。正好天气不错,我带顺利去走走,就当是串门子。”
下午,阳光煦暖,元元提着一个小食盒,里面装了些自家做的精致点心,牵着蹦蹦跳跳的小顺利,来到了位于什刹海附近一条清净小巷里的私塾。
私塾不大,只有两间瓦房,一个小院,院中种着几株翠竹,显得清雅幽静。
林晚秋看上去约莫二十出头,穿着半旧但洁净的月白襦裙,气质温婉,眉宇间却笼着一层淡淡的忧愁和惊惧。她见到元元母女,有些意外,尤其是得知元元是大理寺梁大人的家眷后,神色更是紧张了几分,手腕不自觉地缩进袖子里。
元元笑容温婉,将食盒递上:“林先生莫怪唐突。我常听人说起先生学识好,性情温和。今日带小女路过,特来拜访。这点心是自家做的,不成敬意。”她绝口不提朱兰萍的案件,只说是寻常邻里走动。
顺利也仰着小脸,甜甜地叫了声“先生好”,然后好奇地看着书案上的笔墨纸砚。
林晚秋见元元态度真诚,不似作伪,小顺利又玉雪可爱,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将母女二人让进屋内奉茶。
元元与她闲聊了几句诗词女红,气氛逐渐融洽。顺利则在院子里自顾自地玩耍,一会儿看看竹子,一会儿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元元见时机差不多,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充满惋惜地说道:“说起来,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今早听说朱家的兰萍姑娘出了事,真是令人痛心。我记得……她好像与林先生你甚是交好?”
一提到朱兰萍,林晚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茶水险些洒出来。她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是……是相识。兰萍她……红颜薄命……”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
元元注意到她缩在袖中的手腕,似乎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淤青。她心中一动,柔声道:“林先生,我虽与兰萍姑娘只有一面之缘,但觉得她是个爽朗善良的好姑娘。她若真是含冤而去,想必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我夫君身为大理寺卿,职责所在,定会全力查明真相。你若知道些什么,或许……可以告诉我?也算是告慰亡友在天之灵。”
林晚秋猛地抬起头,眼中泪水盈眶,嘴唇哆嗦着,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眼前目光清澈温和的元娘,再听到院子里顺利无忧无虑的嬉笑声,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时,小顺利跑进屋,扯着林晚秋的衣袖,奶声奶气地说:“先生,你不要难过。我娘说,要是难过了,可以跟顺利说,顺利帮你告诉爹爹,爹爹可厉害了,专打坏人!”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仿佛击中了林晚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她紧紧握住元元的手,压低声音,带着哭腔道:“梁夫人……兰萍……兰萍她死得冤啊!她不是自尽!”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说道:“死前三天,兰萍偷偷来找过我,她那时又喜又忧。她告诉我……她与一位姓李的千户……两情相悦,已……已有了肌肤之亲。那位李千户答应她,一定会向她父亲求亲,绝不会让她受委屈……她还说,李千户是京营张勋指挥使麾下的人,名叫李默……”
李千户!李默!张勋指挥使!
关键的名字终于浮出水面!
林晚秋继续说道:“可是……可是昨天下午,兰萍又慌慌张张地跑来,脸色很难看,说感觉有人跟踪她,还说……好像她父亲和李千户之间,有什么事情瞒着她,她很害怕……没想到……没想到今天一早她就……”她泣不成声。
得到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元元安慰了林晚秋许久,并嘱咐她务必小心,近期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来梁府求助。
离开私塾,元元心情沉重,但也为找到了明确的方向而稍感振奋。她牵着顺利的手,走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夕阳将母女俩的影子拉得很长。
刚回到梁府门口,却见秦泰身边的一名手下等在那里。亲随见到元元,恭敬地行礼,递上一个小巧的竹筒:“夫人,这是有人让我即刻交给梁大人的。”
元元接过竹筒,心中疑惑。回到府中,她将竹筒交给梁铮。梁铮打开竹筒,倒出一张卷着的纸条。纸条上字迹潦草,仿佛仓促写就:
“查李千户,去德胜门京营找张指挥麾下。慎之。”
纸条边缘,还沾着些许黑乎乎的火药渣子。
这不是秦泰的字迹!到底是谁送来的?
是善意提醒,还是有人想借刀杀人,将祸水引向京营?梁铮的眉头再次紧紧锁起,案件似乎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而就在这时,门房又来禀报,说秦府派人送来一封信,是给梁夫人的。元元拆开信,是赵彦茹娟秀的字迹。信中先是关切地问候了元娘和顺利,聊了聊家常,说秦亮今日终于清晰地喊出了“梁叔叔”,让她很是开心。接着话锋一转,写道:
“元娘,那边案子若有进展,需要画影图形之类的琐事,尽管告诉我。我如今身子虽重,画图慢些,但整日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帮上忙,心里也踏实些。尤其若有了那位‘李千户’的样貌细节,我或许可以试着描摹一二,总比干等着强。”
信的末尾,还画了一个简笔的小娃娃笑脸,显然是给顺利看的。
元元将信递给梁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彦茹虽在孕中,却始终心系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提供帮助。这让他们在追寻真相的孤独道路上,感到了来自挚友的温暖支持。
梁铮看着赵彦茹的信,又看了看那张匿名字条,目光最终落在窗外渐沉的暮色中。德胜门京营,张勋指挥使,李默千户……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调查之路,已然铺开。而那双隐藏在幕后的眼睛,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