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平息诡异-《牧羊的绝户》

  在村里怪异的事,传的十里八村都知道。

  各家各户大小的怪异事也都沾上了一点。

  他们请了不同的阴阳先生,念经,做法,贴神符。

  过后不久,又开始闹腾了,谁也说不清楚到底诡异在哪里。

  再后来,就连各地的阴阳先生,一听到坪村这个地方,都直摇头。

  直到有一次,村里来了个道士,才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个道士,看起来有六十多岁。

  穿着补了又补的长褂子,头上的头发用一个锈迹斑斑的长簪子别着。

  留着花白的三须胡子,脸上看着特别的慈祥。

  说话带着陕西口音,谈吐之间,带着学识!

  他是路过坪村,来到村里,想讨口饭吃。

  刘老汉家是村头的第一户,道士看到门开着,他便敲了敲门。

  本来就迷信很重的刘老汉,看到道人,他不敢怠慢,

  两个儿子和儿媳都下地了,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个。

  他赶紧出门把道人迎进了屋里,道士说:

  “有没有吃的,随便给一口就行!”

  刘老汉知道家里没有馍馍,就吩咐老伴说:

  “他娘,你赶紧给做口吃的,用白面做!”

  老伴一边从炕上往地下溜,嘴里不愿意的答应着。

  白面,这是一家人在过年的时候才吃的,谁能愿意呢!

  老伴带着不愿意的情绪去了厨房,

  不一会,厨房里就响起了水瓢添水声和擀面的声音。

  刘老汉对道士说:

  “你老先坐一会,家里没馍馍,给你做碗面,很快就好了!”

  说着,他拿起放在炕上的旱烟盒,用自己的烟锅装了一锅烟,

  递给了道士,道人摆了摆手,表示拒绝。

  很快,刘老汉的老伴就端着一碗白花花的面进来了。

  她用斜眼瞪了一下刘老汉,就把饭放到道人的面前,转身走了。

  刘老汉赶紧恭敬的说:

  “你老赶紧吃吧!一会就面就坨了。”

  道士端起碗,可能是饿了,毫不客气,几筷子就吃完了,

  从道士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没有吃饱,

  可他知道,在这个极度缺乏粮食的年代,能吃一碗白面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哪里敢奢望吃饱!

  道士放下碗筷,刘老汉也没有问吃饱了没有的话。

  这句话在那个年代是最忌讳的。

  道士问:

  “老人家,家里有没有不随意的事,我帮你解答一下,也算是对你老的报答。”

  刘老汉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说起了村里诡异的事。

  道士听后说:

  “在村里的神像过庙会的时候,把这件禀敷给神,然后让神灵来处置,阴阳道士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说完,道士就起身走了。

  道士走后,刘老汉就把这件事跟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们说了,

  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时间来到六月二十六日,

  这天是村里圣母的庙会。

  刘老汉和几个村里选出的代表来到圣母庙。

  几个人跪在神像前,祷告着村里发生的事。

  其他人在不停的烧香磕头,

  过了一会,会长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

  把神像抬了出来,一村人都跪在神像面前磕头祷告!

  会长吆喝道:

  “起轿!”

  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起神像,

  阴阳开始摇铃,不断的烧着在黄纸上写的文书。

  神像开始在原地转圈了,动静越来越大。

  突然,神像被四个年轻人抬着向村外跑去。

  村里人赶紧跟在后面向村外跑去。

  神像冲出村外,一直朝着梁上王彩娥的坟跑去了。

  神像来到坟前,在坟头上不断的踩踏,

  半小时后,凸起的坟头被踩踏成平地,这才停了下来。

  从此以后,村里的怪事没有了,人们恐慌的心理也得到了安慰。

  刘福平的家,由于给王彩娥看病,办事,花费了不少,

  那匹枣红马也卖了,但还欠了不少的外债。

  刘福平不得不又出门做工,偿还债务,

  他告别了家里,背起他的木匠箱子,外出做工了。

  刘福平用了三年时间,才把欠下的烂账还完,才回到家里。

  回家以后,他用还账剩下的钱,买了五只羊,一边种地,一边放羊。

  弟弟刘根田的媳妇自从结婚到现在四年了,可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让刘老汉非常的着急,他不止一次的想过,难道这是让他刘老汉绝后吗?

  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刘老汉,加上家里不顺烦心的事!

  几天没怎么吃饭的他,晚上吃的有点多,导致拉肚子。

  刚开始,家里人也没有太在意,本想着老年人,吃多拉肚子也正常,拉完就没事了。

  可到了第二天,不但拉肚子的病没有好,

  反而刘老汉吐血的毛病又犯了,一会儿拉肚子,一会儿吐血。

  在刘老汉四弟的催促下,福平去找了镇上有名的王先生。

  刘福平把他大(父亲)的病情说给了王先生,

  王先生听后判断,可能是吃多了,导致胃出血,

  王先生带着刚兴起的吊瓶就和福平往家赶。

  来到家里后,王先生看到地上放的脸盆,里面半盆血。

  王先生有些着急,就赶紧给刘老汉输液,为了能尽快让刘老汉止血,

  王先生就放快了输液的速度。

  这药一加快,导致虚弱的刘老汉的病情更加重了。

  吐血越来越多,比之前更严重了。

  就在这个时候,村里当兵刚回来的刘念祖来了,

  他看到吐血这样的严重,就想到了他从部队拿回来的云南白药。

  刘念祖按照村里的辈分,应该叫刘老汉大爷。

  他问一旁的王先生:

  “我从部队上拿回来了一瓶云南白药,不知道敢不敢用。”

  王先生一听说:

  “赶紧去拿,那是止血的好药,先把血止住。”

  刘念祖一刻也不敢耽搁,就回家去拿药。

  刘念祖把药拿来,交到了王先生手中,

  王先生一手拿着药,一手拿着水。

  他吩咐刘福平说:

  “你把你大扶起来靠在你身上。”

  在众人的帮助下,王先生把药灌进了刘老汉嘴里。

  等着刘老汉慢慢咽下去之后,才让福平把他大(父亲)放平,躺在炕上。

  不大一会,药起了作用,血止住了不少,

  可过了一会,又开始吐血了。

  可是药只剩下半瓶了,在王先生的建议下,把剩下的最后半瓶也给刘老汉灌了。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一点了,王先生说:

  “你们都守着,我该回去了,坐在这里也不顶啥事。”

  “老哥哥能不能好就看他的造化了。”

  福平把王先生送出门,一直送到了镇上他才回来。

  刘老汉的血止住了,可是他仍然没有醒来,一直迷糊的睡着,

  一直痛苦的呻吟着,夜深了,一家人都守在刘老汉的身边。

  一直到了天亮,几个老弟兄进屋后,看到侄儿们东倒西歪的趴着睡。

  刘老汉的四弟说:

  “都起来回屋去睡一会,这里有我们照看着。”

  福平和根田才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