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唇齿含雷-《我读书成圣斩尽妖魔》

  藏书阁外的驻足,像一颗种子落入心田。贡献点与知识海洋的诱惑,在楚夜沉寂的心湖中漾开圈圈涟漪,但很快便被更现实的冰水浇下——那绝非现今的他所能企及。

  他收敛心神,将那份渴望深埋,重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劳作与那无人知晓的苦修之中。

  身体的虚弱逐渐恢复,甚至因那次极限透支后顽强的自愈,而隐约变得更坚韧了一丝。他对那言灵之力的体会也愈发深刻。它并非无穷无尽,其威能似乎与几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所言之“意”的清晰与强度;二是心神凝聚的程度;三是……似乎与他自身对天地道理的感悟有关?

  《南华经》中的文字,不再仅仅是引发共鸣的媒介,更仿佛成了淬炼他心神、明晰他“言意”的磨刀石。

  “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

  这种遨游天地、超脱物外的逍遥意境,每每诵读,都让他心神为之开阔,与周遭灵气的感应也似乎更清晰了一分。

  这日深夜,乱石坳。

  楚夜掌心紧握着一块下品灵石——这是他仅存的最后两块之一了。他没有急于尝试,而是先静心凝神,反复默诵《南华经》,直到心神澄澈,与这片天地、与掌心灵石的波动达到一种微妙的和谐。

  他这次选择的目标,不再是草木尘埃,而是前方一块约莫拳头大小、棱角分明的灰褐色石块。

  目标更大,更沉,无疑需要更强的力量。

  他调整着呼吸,将全部意志集中于那块石头之上。心中观想的,不再是简单的“扬”或“滞”,而是《南华经》中关于“大鹏运翅”、“海运则将徙”的那种磅礴运转、无可阻挡的“动”之势!

  心神凝聚至顶峰!

  掌心灵石开始发烫!

  他眼眸骤然睁开,锁定那块石头,用一种低沉而充满力量感的语调,清晰吐出一个字:

  “动!”

  嗡!

  话音出口的瞬间,掌心灵石的灼热感达到极致,一股明显的灵力被抽取殆尽,灵石瞬间化为齑粉从他指缝簌簌落下!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眩晕与抽空感猛击他的脑海,眼前阵阵发黑,耳中嗡鸣不止!

  但——

  前方那拳头大小的石块,竟猛地“跳动”了一下!

  虽然只是离地不足半寸,随即重重落回原地,但那沉闷的“咚”的一声,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乱石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成功了!

  他竟真的用一言之力,让一块实实在在的石块移动了!

  尽管代价巨大,一块下品灵石彻底报废,神魂震荡欲裂,但这次的成功,远非之前影响落叶尘埃可比!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楚夜大口喘息着,冷汗浸透衣衫,身体摇摇欲坠,但他死死盯着那块恢复静止的石块,眼中爆发出近乎疯狂的光彩!

  然而,就在这时——

  “谁在那里?!”

  一声压低的、带着惊疑与警惕的喝问,突然从不远处的乱石堆后传来!

  楚夜浑身汗毛瞬间倒竖!所有的兴奋与激动被一盆冰水彻底浇灭!

  有人?!

  他居然被人发现了?!

  极度虚弱下的惊恐让他心脏几乎停跳!他猛地回头,只见一道瘦小的身影正从一块巨石后惊疑不定地探出头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月光洒落,照亮了那张脸——竟是侯子清!

  侯子清显然也是偷偷来此僻静处修炼,恰好被方才石块落地的异响惊动。他瞪大了眼睛,看看那明显刚被动过的石块,又看看楚夜惨白如纸、冷汗涔涃、一副心神耗竭模样的状态,以及他脚下那尚未被夜风吹散的灵石齑粉……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似乎唯一能解释眼前景象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侯子清的脑海!

  难道刚才那动静……是这个他一直看不起的、公认的废材杂役弄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

  侯子清的脸上,惊疑逐渐转为极度的震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究,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楚夜心中警铃大作,杀机顿起!绝不能让侯子清说出去!否则他必死无疑!

  危急关头,求生的本能压倒了虚弱!他几乎是榨干神魂中最后一丝残余的力量,目光猛地锁定侯子清脚下的一颗小石子,用尽全部意志,发出一声沙哑至极的低吼:

  “咄!”

  这一次,没有灵石辅助,全靠他自身残存的心神之力!

  噗!

  侯子清脚下那颗小石子应声猛地炸开,化为一小撮粉末!虽然威力微不足道,甚至连侯子清的鞋底都未能损伤分毫!

  但这突如其来、完全无法理解的诡异现象,就发生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在这个他一直视为废物的楚夜一声低喝之后!

  侯子清吓得“啊”一声惊叫,猛地向后跳开,脸上血色尽褪,看向楚夜的眼神如同见了鬼魅,充满了恐惧和极大的困惑!

  “你…你你……”他指着楚夜,舌头打结,一句话都说不完整。那是什么手段?法术?绝无可能!妖术?

  楚夜在一吼之后,最后的力量彻底耗尽,眼前一黑,再也支撑不住,直接向前栽倒下去,陷入昏迷之前,他只看到侯子清那惊骇欲绝、进退失据的脸。

  乱石坳中,只剩下夜风吹过石缝的呜咽声。

  侯子清惊魂未定地看着昏死过去的楚夜,又看看那化作粉末的石子,脸色变幻不定,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