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雇佣-《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如果说,张昭要争取的是青奕公司从上到下的信任。

  那李元青想到的掌控办法就是获得从上到下的崇拜。

  这一点,他具备天然的优势。

  只要这些年轻人接触了影视行业。

  都会天然信服李元青所取得的成绩并将其视为权威。

  因为他用电影,一次次征服洋人。

  当下时代,华国人真的缺乏民族自信心。

  只要是能把外国人唬的一愣一愣,甭管什么内容,大家都将其奉为圭臬。

  对应的人物更是捧上神坛。

  李小龙、房龙、李连杰还有李元青这些有成绩的,更是如此。

  看着这些双眼尽是小星星的员工们,李元青心下稍安。

  还好,自己在青奕公司的影响力,无人能够撼动。

  不过,在和宁昊的交流中,这一套未必管用。

  宁昊当然很羡慕李元青。

  对方比自己小七岁,从小含着金汤勺长大,还没成年就在影坛取得成就。

  现在更是被好莱坞各大影视公司奉为座上宾。

  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不像自己。

  《香火》出售的版权费仅够覆盖成本以及前往柏林的宣传支出。

  本想着靠国内票房回点血,没想到撞上大事件。

  到现在,没有公司愿意接受该电影的发行。

  青奕公司迄今为止尚未组建发行团队。

  自家没有能力,高价支付别家公司发行费又好像很亏。

  思来想去,张昭决定将该电影上映计划延后。

  这是个很拙劣的借口,宁昊听得懂。

  不出意外,这部电影永远不会在电影院与观众见面了。

  可宁昊是个倔脾气,或者说他自认为是个艺术家,该有一点艺术坚持。

  于是,他带来了《绿草地》。

  宁昊把写好的剧本交给李元青,怀着忐忑心情等李元青看完后才出声。

  “李导。

  我已经去过一次柏林了,轻车熟路。

  若是把这部电影带到柏林去,我有信心能把投资款赚回来。”

  李元青慢慢合上剧本。

  一眼就能看透的文艺片,兼具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之风。

  能不能拿奖,就看导演的水平,最终将其拍成什么样。

  宁昊是有水平,可他在文艺片领域的天赋有限。

  从《香火》就能看出来,实验性很多,可创新性并不强。

  “你这次打算花多少?”

  宁昊下意识看了身边人邢爱娜一眼。

  接着便报出五十万华币的预算。

  “五十万全花在刀刃上,差不多就能拍好了。”

  五十万华币。

  李元青随手写张支票就能满足宁昊的心愿。

  可他不打算一点条件都不谈就交给对方。

  之所以要投资宁昊,是为了打响“未来计划”,吸引国内年轻电影人投身青奕。

  但《香火》未能顺利完成目标。

  那笔千万资金,还静静的趴在银行吃利息。

  这个局面,张昭没有能力将其打破,他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趋向保守,将资金留住,静静等待市场冒出下一个值得投资的年轻电影人。

  当然不能说张昭的行为是错的。

  他完成了“守家翁”的职责。

  而现在,李元青不满当下现状想要改变。

  又恰好,他有改变的能力。

  “五十万不多,投给你不是不行。

  可你毕竟是第二次拍电影,相比于第一次的十万也翻了好几倍。

  我想要保险一点。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理解理解!”

  就算不理解,此刻宁昊也得强行理解。

  或许是对李元青的仰望,让宁昊感觉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迫比张昭要强很多。

  李元青保持着脸上微笑。

  “你放心,我不会对你狮子大开口。

  甚至,我对你能拿出来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

  李元青没管宁昊疑惑的表情,转头看向邢爱娜。

  “我记得,张总跟我说,你写了一个商业片的本子。

  最后卖给张总了吗?”

  邢爱娜尴尬一笑。

  “没有,我还没有完善。

  张总确实催过我,也准备了丰厚的报酬。

  但故事没学完,我也不好意思找张总要奖金。”

  李元青笑着摇摇头。

  邢爱娜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因为张昭当时给了她很宽松的条件,哪怕故事没写完,把大纲卖给青奕公司都没关系,公司招聘了几位编剧,由他们将细节完善,再找个导演拍出来也可以。

  可邢爱娜就是不拿出来。

  目的很明显。

  就是要把这个项目攥在手里,留给宁昊,未来若是宁昊想通了,要走商业卖座片的路子,自己手里的《大钻石》剧本就可以帮宁昊试试水。

  他们两口子如何相互扶助,对李元青来说毫无意义,他只想要让《疯狂的石头》早一点登陆院线,用青奕公司的资源,提前砸出一部小成本奇迹!

  “把没完善的剧本卖给公司吧。

  我理解你的想法,想把电影导演一职交给宁昊。

  没关系,我让项目组雇佣你和宁昊就行。”

  “什么意思?

  李导,不是你投资吗?”

  “是我投资,但我是投资电影。

  项目组给你和宁昊开工资,一个当编剧,一个当导演。

  最快明年就要拍出成片。

  我们再择机上映。”

  邢爱娜思考半秒,接着问道。

  “那...《绿草地》的拍摄还有投资呢?”

  难道李元青想要自己和宁昊先把《大钻石》拍出来,再去捣鼓文艺片?

  “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

  《绿草地》我也投,可我更看重你手里的那个新剧本。

  你们坚持艺术追求当然没有错。

  我这次回国也是准备拍文艺片。

  可我的未来计划需要投资成功的商业片,雇你们来拍我想要的,这是在为青奕公司负责。”

  宁昊和邢爱娜面面相觑。

  眼下这个情况,之前还真没碰到过。

  这算什么?

  买椟还珠?

  还以为李元青更在意宁昊的才华,没想到李元青只是对故事感兴趣,他和邢爱娜似乎都可以被人替代。

  宁昊最后问道。

  “新故事,你准备投资多少?”

  李元青笑道。

  “你们还没给我看新故事剧本呢,我怎么知道自己要投多少钱?

  不过,我的座右铭值得和你们分享。”

  “我拍电影从不在乎钱,反正我能赚。

  其他人找我拍电影也一样,只要我能看得上,我可以不在乎钱。

  你需要多少钱将它拍出来,我就给你投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