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开往南方-《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入股红星邬。

  李元青得承认未来丈母娘是有智慧的。

  此事若成,李元青和刘奕菲建立的是感情纽带,和刘晓丽建立的是商业关系。

  感性和理性兼具。

  两家关系便彻底牢固了。

  当然,红星邬目前最大股东是陈锦飞。

  刘晓丽会想办法说服陈锦飞。

  “老陈是个商人,有利的事情,我即便不劝,他也会自己想明白。

  所以,这件事没什么难度。”

  李元青却觉得不保险。

  万一陈锦飞不同意呢。

  李元青摩挲着下巴思考了一下。

  “阿姨,我记得陈总主营业务是在地产吧。”

  刘晓丽点点头。

  “是这样,娱乐只能算是他的副业。”

  刘如梅立马明白儿子的意思了。

  “崽,你是想拿咱们建酒店的生意与这位陈总合作?”

  “不止,我自己的公司还要建楼呢。

  你和老爸总不能常驻北京打通所有关卡吧,那家里的生意谁来管?

  倒不如找到靠谱的合作商。

  让这位陈总替我们走流程。”

  生意场上就是要与人合作。

  刘如梅没有立刻给李元青答复。

  “这件事,我回去和你爸商量一下。

  下次,我和你爸去和这位陈总洽谈。

  谈好了,再决定怎么做。”

  “可以。”

  刘晓丽笑道。

  “若是这样,元青入股红星邬完全不会有阻碍了。”

  李元青又牵起刘奕菲的手。

  他又不是看中红星邬,他只是看中刘奕菲而已。

  —

  在北京逗留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转眼就是一月底,再过一周便是小年。

  张昭和黄紫燕都买好了回南方的机票和车票。

  李元青亲自去机场送行。

  临走之前,李元青还塞给黄紫燕两个鼓鼓囊囊的信封。

  张昭不用看就能猜到是什么。

  “元青,按理你是我的晚辈。

  过年该是我给你红包,哪有晚辈给长辈送红包的道理?”

  李元青笑道。

  “这不是晚辈的过年红包。

  这是公司给你安置年货的钱。

  你和燕姐收着,过年吃点好的,养好身体和精神。

  下个月,可有你忙的。”

  张昭扶了扶眼镜框,这才在几声叹息里,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信封。

  在开往南方的航班上。

  两口子忍不住聊起李元青。

  黄紫燕感慨道。

  “元青有时候真不像年轻人,也不像个读书人。”

  特别是直接送钱的方式,怎么看都觉得很俗。

  读书人拉不下这脸。

  只有商人才完全不在乎,要的是心意传达,效果实现。

  俗就俗点呗。

  张昭点头道。

  “大俗即大雅。

  元青不拘小节,可能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父母耳濡目染。

  但正是这种性格才能在这个年代成事。

  试想,若是元青循规蹈矩。

  以他现在的年龄和身份,他应该在大学教室里埋头苦读。

  天赋再高,没有实践经验,只知死读书,很容易就被埋没了。

  元青没有。

  靠着家里每月给他剩的生活费,就敢去砸电影。

  这份魄力,当下有几个年轻人能拥有?”

  “嗯。

  我对元青也很欣赏。

  只是没想到他表达方式会这么直白。

  就好像一个暴发户。”

  张昭私底下向她透露了李元青准备在公司开业期间准备的现金震撼。

  真的太土了。

  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可大伙都是搞文艺的,骨子里自带点清高。

  这么赤裸裸的为钱拍电影。

  有些电影界老前辈知道了,怕是会气的吹胡子瞪眼!

  艺术怎么能被铜臭玷污呢?

  张昭笑道。

  “这种理论在元青这里完全不管用。

  他的学习实践环境是商业气息最浓的好莱坞。

  包括他目前为止拍的五部长片,四部都是商业片。

  全是奔着钱而去。

  只有那部《充气娃娃之恋》探讨了一点人生话题。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元青将文艺和商业分的很清楚。

  前者就是尝试一下能否获得荣誉。

  后者完全是捞钱。

  一次比一次厉害。

  连《鬼影实录》这种低劣制片也成为了他的作品。

  你甚至可以嘲笑他是个掉进钱眼的导演。

  可,当下电影界真的很需要这样一个特殊角色。

  他同题材来撕破大家的伪装,用票房来衬托前辈的迂腐。

  我不知道对未来是好是坏。

  我只知道,对当下的内地市场很有用。

  电影再不赚钱,电影公司就得喝西北风咯。”

  “那你觉得,有元青的存在。

  市场能回暖吗?”

  “不是因为他们,市场才回暖。

  而是市场有了回暖迹象,这些人才自然心甘情愿的回国。

  只不过,想要等到市场如元青预料般突飞猛进。

  还需要一点时间。

  也就在这点时间里,会有一批人熬不到春天到来。

  一鲸落万物生啊。”

  在张昭夫妻俩回国后。

  李元青也已经将行李收拾好了。

  北京当然是座好城市。

  他也很舍不得刘奕菲。

  可这个年代的春运就是一场战役。

  越往后,各种交通工具都会面临拥堵。

  所以,不能再拖了。

  李元青在心里又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得给自己配备一架私人飞机。

  能够随时随地满足自己出行的需要。

  刘奕菲在听见李元青的目标后笑道。

  “元青哥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但你这么买买买、建建建。

  所需的资金岂止十个亿?

  那你以后岂不是不能休息,必须要不停的赚钱,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不希望你未来忙的脚不沾地,甚至没时间陪我。”

  李元青笑着将自己的额头抵在刘奕菲的额头上。

  “这么快就想要独占我?

  必须要陪在你身边吗?”

  “也不是必须,我只是害怕你会孤单。”

  “放心,既然有了你,我就不会孤单了。”

  说着,李元青将笔下尚未完工的剧本拿给刘奕菲欣赏。

  “元青哥哥,这是给我写的剧本吗?”

  李元青摇摇头。

  “我很希望这部电影由你来演。

  但现阶段的你还达不到要求。”

  刘奕菲的表情有了一点沮丧。

  李元青捧着她的脸,蜻蜓点水。

  “茜茜,我说的是现阶段的你尚不能胜任。

  但你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演技。

  等我开拍时,你能自信的站在一众女演员面前告诉大家。

  我!

  刘奕菲!

  就是李元青导演最满意的女演员!”

  刘奕菲的眼神迸射出精光。

  “元青哥哥,我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我。”

  “那,元青哥哥。

  这个剧本讲的是什么故事,我要演的角色又是哪个呢?”

  “讲述了一个在聋哑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厘清原生家庭羁绊,经过一番挣扎与成长,最终考上音乐学院,并与家人和解的故事。

  我把它命名为《健听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