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今日这最后一盏茶,老朽要泡个不一样的滋味。上回说到幻娘身陷重围,千钧一发。
彼时龙虎山张天师的七星剑阵已催动到极致,七道玄铁锁链如毒蛇缠住幻娘双足。潭边众人癫狂之态更甚——赵员外啃着金砖满口鲜血淋漓,知府被自己的官袍勒得面色青紫,那寡妇十指血肉模糊地撕扯着亡夫幻影,整个迷蝶涧怨气冲天。
沈墨言浑身浴血地冲破符阵,怀中陶偶突然发出温润青光。这书生福至心灵,高举陶偶对着癫狂众生长吟:\"诸君!可还记得初入此涧时的那颗本心?!\"
这一声如狮子吼,震得山涧回响不绝。幻娘趁机振翅长啸,残存鳞粉在空中凝结成一面横贯天地的明心宝镜。镜光所照之处,每个人心底最真实的愿望纤毫毕现——
赵员外看见镜中那个二十年前在田埂上掰馍分给乞儿的少年,手中金砖\"哐当\"落地;知府望着镜中那个在破庙苦读\"为民请命\"四字的书生,颤抖着撕开官服前襟;寡妇对着镜中新婚夜与丈夫共剪烛火的温馨,缓缓放下撕碎的幻影,泪如雨下。
\"百幻蝶从来不能实现愿望。\"幻娘翅骨寸断,声音却清越如玉石相击,\"她只是一面镜子,照见诸君心底最真实的本心。\"
张天师的桃木剑凝在半空,老道望着镜中那个立志\"斩妖护道\"的少年道士,喃喃自语:\"无量天尊...原来贫道早已忘了,道在人心不在剑。\"
心镜愈发明亮,竟照出更深层的因果——赵员外库银亏空是因去年开仓接济灾民;知府贪墨是为填补前任留下的河工亏空;那寡妇的丈夫原是为救落水孩童而牺牲。所有贪欲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与初心。
幻娘残翅化作万千光点融入心镜:\"世人总将软弱藏于贪欲之后,将善良埋于得失之间。\"
此刻天雷轰然劈下!却不是击向幻娘,而是直击明心宝镜。镜碎千片,每一片都精准嵌入在场者的眉心。众人浑身剧震,眼中恢复清明,眉心一点朱砂若隐若现。
赵员外突然掏出随身账本投入潭中:\"明日开仓!将半数存粮分与乡邻!\"知府取出官印恭敬放在青石上:\"下官即刻上表自陈其罪。\"寡妇对潭水盈盈三拜:\"夫君,妾身会好好活着,如你所愿。\"
最奇的是,那些嵌入手心的镜片竟化作甘露,所触之处伤口愈合。张天师收起法器,对幻娘深施一礼:\"是老道着相了,原来妖与人,只在一念之间。\"
幻娘身形渐淡,却对沈墨言欣慰一笑:\"你看,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那陶偶突然从书生怀中飞出,自行碎裂。内中不是机关巧簧,而是满满一罐忘忧草籽——正是沈家三代人遍访名山收集的灵物!
\"原来祖父留下的解方在此。\"沈墨言将草籽撒向四野,\"百幻蝶的鳞粉令人见欲,忘忧草却让人见心。\"
草籽遇风即长,顷刻开满山涧。淡紫色小花摇曳生香,清香所到之处,灵台清明。曾经贪婪的面容渐渐平和,癫狂的眼神重归澄澈。
三个月后,迷蝶涧改名\"明心谷\"。赵员外成了义仓主事,知府戴罪编纂《廉政录》,那寡妇开了间绣庄收容孤女。更妙的是,所有受过点化的人,眉间朱砂痣会在月圆之夜微微发亮,遇事不决时抚痣静思,便能照见本心。江南百姓都传说:\"这是蝶仙留下的明心印。\"
沈墨言在涧边结庐着书,将百幻蝶的传说改写为《明心录》。书成那日,潭心浮起半面玉镜,镜中映出的不是面容,而是每个人此生最该行的路。樵夫见镜改行学医,妓女见镜从良教书,连山匪头目见镜后带队投军。
十年后的上巳节,万千百姓捧着明心灯再聚谷中。但见月下浮现巨大蝶影,翅上脉络竟是星河铺就。幻娘空灵的声音随花雨飘落:
\"昨日之幻已破,今日之真方长。
诸君切记:明心见性,即是菩提。\"
蝶影散作漫天光点,落入每盏明心灯中。自此,江南一带渐成礼乐之乡,明心谷成了修行圣地。每逢迷途者至谷中静坐,总能听见风中传来轻柔蝶语:
\"真幻本无界,明心即通天。
莫问蝶归处,菩提在人间。\"
列位看官,故事说到此处,老朽这壶茶也快凉了。您问百幻蝶是妖是仙?其实她不过是照见人心的一面镜子。今日这故事是真是幻,且看诸君如何照见自己的本心。
(醒木轻叩,余韵悠长)
愿君怀揣明心镜,走过万千幻境,不忘本来面目。
彼时龙虎山张天师的七星剑阵已催动到极致,七道玄铁锁链如毒蛇缠住幻娘双足。潭边众人癫狂之态更甚——赵员外啃着金砖满口鲜血淋漓,知府被自己的官袍勒得面色青紫,那寡妇十指血肉模糊地撕扯着亡夫幻影,整个迷蝶涧怨气冲天。
沈墨言浑身浴血地冲破符阵,怀中陶偶突然发出温润青光。这书生福至心灵,高举陶偶对着癫狂众生长吟:\"诸君!可还记得初入此涧时的那颗本心?!\"
这一声如狮子吼,震得山涧回响不绝。幻娘趁机振翅长啸,残存鳞粉在空中凝结成一面横贯天地的明心宝镜。镜光所照之处,每个人心底最真实的愿望纤毫毕现——
赵员外看见镜中那个二十年前在田埂上掰馍分给乞儿的少年,手中金砖\"哐当\"落地;知府望着镜中那个在破庙苦读\"为民请命\"四字的书生,颤抖着撕开官服前襟;寡妇对着镜中新婚夜与丈夫共剪烛火的温馨,缓缓放下撕碎的幻影,泪如雨下。
\"百幻蝶从来不能实现愿望。\"幻娘翅骨寸断,声音却清越如玉石相击,\"她只是一面镜子,照见诸君心底最真实的本心。\"
张天师的桃木剑凝在半空,老道望着镜中那个立志\"斩妖护道\"的少年道士,喃喃自语:\"无量天尊...原来贫道早已忘了,道在人心不在剑。\"
心镜愈发明亮,竟照出更深层的因果——赵员外库银亏空是因去年开仓接济灾民;知府贪墨是为填补前任留下的河工亏空;那寡妇的丈夫原是为救落水孩童而牺牲。所有贪欲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与初心。
幻娘残翅化作万千光点融入心镜:\"世人总将软弱藏于贪欲之后,将善良埋于得失之间。\"
此刻天雷轰然劈下!却不是击向幻娘,而是直击明心宝镜。镜碎千片,每一片都精准嵌入在场者的眉心。众人浑身剧震,眼中恢复清明,眉心一点朱砂若隐若现。
赵员外突然掏出随身账本投入潭中:\"明日开仓!将半数存粮分与乡邻!\"知府取出官印恭敬放在青石上:\"下官即刻上表自陈其罪。\"寡妇对潭水盈盈三拜:\"夫君,妾身会好好活着,如你所愿。\"
最奇的是,那些嵌入手心的镜片竟化作甘露,所触之处伤口愈合。张天师收起法器,对幻娘深施一礼:\"是老道着相了,原来妖与人,只在一念之间。\"
幻娘身形渐淡,却对沈墨言欣慰一笑:\"你看,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那陶偶突然从书生怀中飞出,自行碎裂。内中不是机关巧簧,而是满满一罐忘忧草籽——正是沈家三代人遍访名山收集的灵物!
\"原来祖父留下的解方在此。\"沈墨言将草籽撒向四野,\"百幻蝶的鳞粉令人见欲,忘忧草却让人见心。\"
草籽遇风即长,顷刻开满山涧。淡紫色小花摇曳生香,清香所到之处,灵台清明。曾经贪婪的面容渐渐平和,癫狂的眼神重归澄澈。
三个月后,迷蝶涧改名\"明心谷\"。赵员外成了义仓主事,知府戴罪编纂《廉政录》,那寡妇开了间绣庄收容孤女。更妙的是,所有受过点化的人,眉间朱砂痣会在月圆之夜微微发亮,遇事不决时抚痣静思,便能照见本心。江南百姓都传说:\"这是蝶仙留下的明心印。\"
沈墨言在涧边结庐着书,将百幻蝶的传说改写为《明心录》。书成那日,潭心浮起半面玉镜,镜中映出的不是面容,而是每个人此生最该行的路。樵夫见镜改行学医,妓女见镜从良教书,连山匪头目见镜后带队投军。
十年后的上巳节,万千百姓捧着明心灯再聚谷中。但见月下浮现巨大蝶影,翅上脉络竟是星河铺就。幻娘空灵的声音随花雨飘落:
\"昨日之幻已破,今日之真方长。
诸君切记:明心见性,即是菩提。\"
蝶影散作漫天光点,落入每盏明心灯中。自此,江南一带渐成礼乐之乡,明心谷成了修行圣地。每逢迷途者至谷中静坐,总能听见风中传来轻柔蝶语:
\"真幻本无界,明心即通天。
莫问蝶归处,菩提在人间。\"
列位看官,故事说到此处,老朽这壶茶也快凉了。您问百幻蝶是妖是仙?其实她不过是照见人心的一面镜子。今日这故事是真是幻,且看诸君如何照见自己的本心。
(醒木轻叩,余韵悠长)
愿君怀揣明心镜,走过万千幻境,不忘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