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将三盏油灯重新添满桐油,灯芯忽而爆出三朵并蒂莲状的灯花,映得满堂生辉
列位看官,上回说到宴上冤魂索命,今夜老朽要说的不只是墓夫人复仇,更是要借这青石镇二十载冤孽,照一照这人世间的因果轮回。
百棺宴后第七日,赵府已如鬼宅。赵老爷独坐祠堂,对着婉娘牌位日夜叩首。那牌位无端渗出鲜血,渐渐显出新字:\"待汝阳寿尽,方取第三愿\"。更奇的是,牌位前日日出现新鲜供果,却不知是何人所献。
这夜子时,镇东老井突然传来机杼声。几个胆大后生提灯去探,但见井口悬着半匹猩红嫁衣,金线绣的竟是赵家十八口的往生图。最末一截白绫空着,旁绣小字:\"留待有缘\"。井水翻滚如沸,浮起无数罪证——全是赵家这些年的田契借据,每张纸角都画着只浴火凤凰。
\"是时候了。\"婉娘的声音随桂花香飘来,\"第三件嫁妆,该结了。\"
话音未落,栖凤坡上地动山摇。百口黑棺如活物般移动,竟排成八卦阵图。柏木棺位居太极位,棺盖洞开,飞出十六道金光——竟是当年钉棺的铁钉所化,每根钉尖都挑着本功德簿!
\"看清楚了。\"婉娘立在阵眼,红衣褪成月白,\"这十五年来,我收集的不仅是怨气。\"
阵光所照之处,青石镇的往事历历在目:赵家祖上虽侵吞赈银,却也修过三里石桥;胡先生虽助纣为虐,却救过瘟疫灾民;就连那些沉默的镇民,暗地里都曾给苏秀才送过米粮。最奇的是阵光转向府衙,那狗官正在审理冤案,手中惊堂木突然化作婉娘的声音:\"你虽害我,却也曾为民请命,且留你半世清明。\"
狗官愕然良久,突然卸下官印,自此归隐山林。
随后婉娘轻拂衣袖,阵中浮现赵老爷年轻时救助乞儿的身影。
这时天降甘霖,雨水在阵中汇成清溪。赵老爷被无形之力托起,踉跄走向阵心。但见阵中映出的不是恶绅,而是那个在书院苦读\"民为贵\"的少年书生。
\"可还记得?\"婉娘的声音如春风拂柳,\"你曾立誓要做青天。\"
赵老爷老泪纵横,疯狂撕扯身上锦袍。阵中突然伸出无数双手——竟是这些年来他施粥救活的灾民!
\"且慢。\"婉娘挥袖止住,\"还有最后一页未翻。\"
她展开心口血书,墨迹突然化作蝶群飞去——每只蝶翼都载着段未了的缘分。
三个月后,栖凤坡立起双碑。一碑刻\"义女苏氏婉娘之墓\",一碑刻\"青石鉴\"。说也奇怪,自那以后青石镇风调雨顺,柏木棺中长出参天梧桐,每逢清明便开满淡紫桐花。
云游道士见状赞叹:\"以德报怨,乃成地仙。此女怨气化春雨,恨意作沃土,实乃大修行。\"
最奇的是赵老爷。他在坡下结庐而居,将赵家田产尽数分与乡邻。每逢雨夜便对山吟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人说常见他与白衣女子对弈,棋局始终未分胜负。
某年重阳,百岁赵老爷含笑而逝。乡人整理遗物,发现他怀中揣着半幅绣像:红衣女子在梧桐树下教书,落款\"婉娘\"。更奇的是,绣像遇风即化,化作满山花雨。
今时今日,若诸君路过青石镇,或见说书人在梧桐树下摆茶。他总指着那口生满兰草的空棺笑问:
\"列位觉得,这墓夫人究竟报没报成仇?\"
不等回答,他便自斟自饮:
\"她让恶人忆起初心,让懦夫学会担当,让这青石镇明白——\"
\"最痛的报复是宽恕,最深的超度是放下。\"
诸君啊,鬼狐虽可畏,不及人心深。但存三分善,地狱化莲台。
列位看官,上回说到宴上冤魂索命,今夜老朽要说的不只是墓夫人复仇,更是要借这青石镇二十载冤孽,照一照这人世间的因果轮回。
百棺宴后第七日,赵府已如鬼宅。赵老爷独坐祠堂,对着婉娘牌位日夜叩首。那牌位无端渗出鲜血,渐渐显出新字:\"待汝阳寿尽,方取第三愿\"。更奇的是,牌位前日日出现新鲜供果,却不知是何人所献。
这夜子时,镇东老井突然传来机杼声。几个胆大后生提灯去探,但见井口悬着半匹猩红嫁衣,金线绣的竟是赵家十八口的往生图。最末一截白绫空着,旁绣小字:\"留待有缘\"。井水翻滚如沸,浮起无数罪证——全是赵家这些年的田契借据,每张纸角都画着只浴火凤凰。
\"是时候了。\"婉娘的声音随桂花香飘来,\"第三件嫁妆,该结了。\"
话音未落,栖凤坡上地动山摇。百口黑棺如活物般移动,竟排成八卦阵图。柏木棺位居太极位,棺盖洞开,飞出十六道金光——竟是当年钉棺的铁钉所化,每根钉尖都挑着本功德簿!
\"看清楚了。\"婉娘立在阵眼,红衣褪成月白,\"这十五年来,我收集的不仅是怨气。\"
阵光所照之处,青石镇的往事历历在目:赵家祖上虽侵吞赈银,却也修过三里石桥;胡先生虽助纣为虐,却救过瘟疫灾民;就连那些沉默的镇民,暗地里都曾给苏秀才送过米粮。最奇的是阵光转向府衙,那狗官正在审理冤案,手中惊堂木突然化作婉娘的声音:\"你虽害我,却也曾为民请命,且留你半世清明。\"
狗官愕然良久,突然卸下官印,自此归隐山林。
随后婉娘轻拂衣袖,阵中浮现赵老爷年轻时救助乞儿的身影。
这时天降甘霖,雨水在阵中汇成清溪。赵老爷被无形之力托起,踉跄走向阵心。但见阵中映出的不是恶绅,而是那个在书院苦读\"民为贵\"的少年书生。
\"可还记得?\"婉娘的声音如春风拂柳,\"你曾立誓要做青天。\"
赵老爷老泪纵横,疯狂撕扯身上锦袍。阵中突然伸出无数双手——竟是这些年来他施粥救活的灾民!
\"且慢。\"婉娘挥袖止住,\"还有最后一页未翻。\"
她展开心口血书,墨迹突然化作蝶群飞去——每只蝶翼都载着段未了的缘分。
三个月后,栖凤坡立起双碑。一碑刻\"义女苏氏婉娘之墓\",一碑刻\"青石鉴\"。说也奇怪,自那以后青石镇风调雨顺,柏木棺中长出参天梧桐,每逢清明便开满淡紫桐花。
云游道士见状赞叹:\"以德报怨,乃成地仙。此女怨气化春雨,恨意作沃土,实乃大修行。\"
最奇的是赵老爷。他在坡下结庐而居,将赵家田产尽数分与乡邻。每逢雨夜便对山吟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人说常见他与白衣女子对弈,棋局始终未分胜负。
某年重阳,百岁赵老爷含笑而逝。乡人整理遗物,发现他怀中揣着半幅绣像:红衣女子在梧桐树下教书,落款\"婉娘\"。更奇的是,绣像遇风即化,化作满山花雨。
今时今日,若诸君路过青石镇,或见说书人在梧桐树下摆茶。他总指着那口生满兰草的空棺笑问:
\"列位觉得,这墓夫人究竟报没报成仇?\"
不等回答,他便自斟自饮:
\"她让恶人忆起初心,让懦夫学会担当,让这青石镇明白——\"
\"最痛的报复是宽恕,最深的超度是放下。\"
诸君啊,鬼狐虽可畏,不及人心深。但存三分善,地狱化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