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未年(公元 431 年)到甲戌年(公元 435 年),共五年时间。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公元 431 年)
春季,正月初一,壬午日,燕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大兴。
十五日,檀道道济等人从清水出兵救援滑台,北魏的叔孙建、长孙道生率军抵抗。十六日,檀道济抵达寿张,遭遇北魏安平公乙谢眷,他率领宁塑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力进攻,大败敌军;随后转战至高梁亭,斩杀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夏主赫连定进攻前秦将领姚献,击败了他;接着派叔父北平公韦伐率领一万士兵攻打南安。南安城内发生严重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前秦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翻越城墙投奔夏国;前秦王乞伏暮末走投无路,抬着棺材出城投降,连同沮渠兴国一起被送往夏国都城上邽。前秦太子司直焦楷逃到广宁,哭着对父亲焦遗说:“父亲身受国家重任,镇守一方。如今国家灭亡,怎能不率领现有部众倡导大义,消灭仇敌!” 焦遗说:“现在君主已落入敌人手中,我不是贪生怕死而忘记道义,只是若率军追击,只会加速君主的死亡。不如挑选王族中的贤能之人,拥立他为主,再出兵讨伐,或许还有希望成功。” 焦楷于是召集部众宣誓,二十天内,前来投奔的有一万多人。恰逢焦遗病逝,焦楷无法独自成事,便逃奔河西。二月初九,南朝宋任命尚书右仆射江夷为湘州刺史。
檀道济等人进军到济水岸边,二十多天里,先后与北魏军队交战三十多次,檀道济大多取得胜利。军队抵达历城时,叔孙建等人派出轻骑兵前后截击,焚烧了宋军的粮草。檀道济军队缺粮,无法继续前进。因此,北魏将领安颉、司马楚之等人得以全力攻打滑台,北魏主又派楚兵将军王慧龙率军增援。朱修之坚守滑台数月,粮草耗尽,便与士兵们熏烤老鼠充饥。十二日,北魏攻克滑台,生擒朱修之和东郡太守申谟,俘获一万多人。申谟是申钟的曾孙。
二十四日,北魏主返回平城,举行盛大宴会,祭祀宗庙,将帅和文武百官都得到赏赐,士兵们被免除十年徭役。
此时,北魏南部边境发生大水灾,很多百姓饿死。尚书令刘絜对北魏主说:“近来边境敌人入侵,军队多次出征;幸好上天保佑圣明君主,敌军各处都被消灭;如今战乱平息,众人都得到优厚赏赐。而各州郡的百姓,虽然没有参与征战,却辛勤耕种桑蚕,供应军队和国家所需,实在是治国的根本,国库的来源。如今太行山以东地区普遍遭受水灾,应当加以怜悯,以彰显陛下的抚育之恩。” 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免除全国一年的租税徭役。
檀道济等人粮草耗尽,从历城撤军返回;有士兵逃奔投降北魏,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全部告知。北魏军队追击而来,宋军士兵惊恐不安,即将溃散。檀道济夜里假装清点粮食,用沙子充当粮食,上面覆盖少量剩余的米。到了清晨,北魏军队看到这一幕,认为檀道济粮草充足,便认定投降的士兵在说谎,将其斩首。当时檀道济兵力薄弱,北魏军队兵力强盛,骑兵从四面合围。檀道济命令士兵们都穿上铠甲,自己则穿着白色衣服乘车,率军缓缓出城。北魏军队以为有伏兵,不敢逼近,逐渐撤退,檀道济率领全军安全返回。
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率军南归,想放弃镇守之地,据守险要之处,济南太守萧承之极力劝阻,他不听从。二十八日,萧思话放弃青州逃往平昌;参军刘振之驻守下邳,得知消息后,也弃城逃走。北魏军队最终并没有到来,但东阳城内储存的物资已被百姓烧毁。萧思话因罪被征召,关押在尚方署。
燕王慕容跋立夫人慕容氏为王后。
闰二月初一,北魏安颉等人返回平城。北魏主赞赏朱修之坚守气节,任命他为侍中,并把宗族女子嫁给她为妻。
当初,宋文帝派遣到彦之北伐时,告诫他说:“如果北魏军队出动,在他们还未到达之前,直接进军黄河;如果他们按兵不动,就留守彭城,不要前进。” 等到安颉俘获宋军俘虏,北魏主才得知宋文帝的这番话。他对文武大臣说:“你们之前说我采纳崔浩的计策是错误的,惊恐不安地极力劝阻。常胜之家,起初都自认为超过别人,到最后,却反而不如别人。”
司马楚之上书北魏主,认为各方叛乱已平定,请求大举讨伐南朝宋,北魏主因军队长期征战疲惫,没有批准。征召司马楚之为散骑常侍,任命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王慧龙在荥阳郡任职十年,既重视农业生产,又加强军事防备,政绩卓着,声名远扬,前来归附的有一万多家。宋文帝派人在北魏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王慧龙自认为功劳高而职位低,想引诱宋军入侵,趁机挟持司马楚之叛乱。” 北魏主听说后,赐给王慧龙加盖玉玺的诏书,说:“刘义隆畏惧将军如同畏惧老虎,想设计陷害你,我心里清楚。这些流言蜚语,想必你不会在意。” 宋文帝又派刺客吕玄伯去刺杀王慧龙,许诺说:“若能取得王慧龙的首级,封你为二百户男爵,赏赐一千匹绢。” 吕玄伯假装成投降之人,请求屏退旁人有要事禀报;王慧龙产生怀疑,派人搜查他的怀中,查出一把短刀。吕玄伯叩头请求处死,王慧龙说:“你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罢了。” 于是释放了他。身边的人劝谏说:“宋人阴谋不断,不杀吕玄伯,无法制止将来的刺客。” 王慧龙说:“生死自有天命,他又怎能伤害我!我以仁义作为屏障,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最终还是赦免了吕玄伯。
夏季五月十一日,北魏主前往云中。
六月十六日,南朝宋实行大赦。
夏主赫连定杀死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夏主害怕北魏的逼迫,率领十万多前秦百姓,从治城渡过黄河,想进攻河西王沮渠蒙逊,夺取他的土地。吐谷浑王慕璝派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率领三万骑兵,趁夏军一半人渡过黄河时,出兵截击,生擒夏主赫连定返回,沮渠兴国受伤而死。拾虔是树洛干的儿子。
北魏边境官吏俘获二十多名柔然巡逻兵,北魏主赏赐他们衣服后释放回国,柔然人十分高兴。闰六月十六日,柔然敕连可汗派遣使者前往北魏,北魏主用丰厚的礼节接待使者。
北魏主派遣散骑侍郎周绍前往南朝宋访问,并且请求通婚;宋文帝含糊其辞地回应了他。
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年纪渐长,想独揽政事,长史刘湛常常加以压制,于是刘义恭与刘湛产生矛盾。宋文帝心中器重刘湛,派人责备刘义恭,并且调解他们的矛盾。此时,王华、王昙首都已去世,领军将军殷景仁一向与刘湛关系友好,便对宋文帝说,如今贤才凋零,请求征召刘湛为太子詹事,加授给事中,共同参与政事。任命雍州刺史张邵接替刘湛担任抚军长史、南蛮校尉。不久,张邵因在雍州营私聚敛财物,贪污数额达二百四十五万,被交付廷尉审理,判处死刑。左卫将军谢述上奏章,陈述张邵是前朝旧臣,有功劳,请求宽恕。宋文帝亲手写下诏书采纳建议,免除张邵的官职,削夺他的爵位和封地。谢述对儿子谢综说:“君主怜悯张邵一向忠诚,特意加以宽恕,我的话恰好符合君主的心意,所以才被采纳。如果把这件事的经过宣扬出去,就会显得是我侵夺了君主的恩德,这是极大的不可行之事。” 让谢综当着自己的面把奏章草稿烧掉。后来宋文帝对张邵说:“你能免于一死,谢述出了很大力。”
秋季七月初一,北魏主前往河西。
八月初七,河西王沮渠蒙逊派儿子沮渠安周前往北魏充当人质。
吐谷浑王慕璝派遣侍郎谢太宁前往北魏呈递奏表,请求送还赫连定。十一日,北魏任命慕璝为大将军,封西秦王。
左仆射临川王刘义庆坚决请求辞去职务;二十六日,任命刘义庆为中书令,仍然担任丹阳尹。
九月初五,北魏主返回皇宫。十二日,加授太尉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任命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长孙道生生性清廉节俭,一张熊皮做的马鞍垫,几十年都没有更换。北魏主让歌工逐一歌颂文武大臣,唱道:“智谋如同崔浩,清廉好似道生。”
北魏主想挑选使者前往河西,崔浩推荐尚书李顺,于是任命李顺为太常。册封河西王沮渠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统治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册封诏书说:“凉国的盛衰存亡,与北魏紧密相连。北到极远的荒漠,南到庸、鷷e二地,西到昆仑山,东到黄河弯曲处,凉王均可征讨,以辅佐皇室。” 允许沮渠蒙逊设置将相、百官,可秉承北魏皇帝的旨意任命官员,使用天子的旌旗,出入时实行警戒清道,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的制度。
二十四日,北魏主下诏说:“如今夏、燕两国已被消灭,将要停止军事行动,振兴文化教育,整顿废弃的官职,举荐隐居的贤才。范阳人卢玄、博陵人崔绰、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颍、勃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人,都是贤才俊杰的后代,是各州郡的杰出人物。《易经》说:‘我有美好的爵位,愿意与你共享。’像卢玄这样的人,命令各州郡以礼相待,派人送他们前来京城。” 于是征召卢玄等人以及各州郡举荐的贤才共数百人,按照才能等级依次任用。崔绰因母亲年老坚决推辞。卢玄等人都被任命为中书博士。卢玄是卢谌的曾孙;李灵是李顺的堂兄。
卢玄的舅舅崔浩,每次与卢玄交谈,总是感叹说:“面对卢玄,更让我加深了怀古之情。” 崔浩想大力整顿士大夫阶层的等级,明确分辨姓氏宗族的高低。卢玄劝阻他说:“创立制度,各有其时机;愿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个!应当三思而后行。” 崔浩不听从,因此得罪了众人。
当初,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开始制定法令:“谋反叛逆者灭族。其他应当处死的人,允许缴纳金银、马匹赎罪。杀人者允许向死者家属赔偿马牛、丧葬用具来和解。盗窃官府财物,赔偿五倍;盗窃私人财物,赔偿十倍。” 四部大人共同在王庭审理案件,没有囚禁、审讯、牵连逮捕的痛苦,境内安定。太祖拓跋珪进入中原后,担心前代法令严厉繁琐,命令三公郎王德删改修订,力求简洁易行。到了晚年,太祖患病,刑罚变得滥酷;太宗拓跋嗣继承皇位后,法令条文也变得严苛。冬季十月初一,世祖拓跋焘命令崔浩重新制定法令,废除五年、四年的徒刑,增设一年的徒刑;犯巫蛊之罪的人,要背着公羊、抱着狗沉入深渊。首次规定官阶九品的官员可以用官职爵位赎罪。妇女犯罪应当受刑而怀有身孕的,在产后一百天再执行刑罚。在宫殿左侧悬挂登闻鼓,以便让蒙冤之人申诉。
北魏主前往漠南,十一月初九,北部敕勒族首领库若干率领数万骑兵,驱赶数百万头鹿,前往北魏主的行宫。北魏主举行大规模狩猎活动,把猎物赏赐给随从官员。十二月初一,返回皇宫。
这一年,凉王沮渠蒙逊改年号为义和。
林邑王范阳迈侵犯九德郡,交州军队击退了他。
宋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九年(壬申,公元 432 年)
春季,正月初一,丙午日,北魏主尊奉保太后窦氏为皇太后,立贵人赫连氏为皇后,立儿子拓跋晃为皇太子。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延和。
燕王慕容跋立慕容后所生之子王仁为太子。
三月初六,卫将军王弘晋升为太保,加授中书监。十三日,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晋升为司空,返回镇守寻阳。
二十八日,吐谷浑王慕璝把赫连定送到北魏,北魏人杀死赫连定。慕璝上奏表说:“我俘获了叛逆君主,向朝廷献上捷报,爵位俸禄虽然尊贵,但封地没有扩大,车马旌旗虽然装饰华丽,但财物不足以赏赐部下,希望陛下明察。” 北魏主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商议。文武大臣认为:“慕璝只俘获了赫连定而已,塞外的百姓本来就归他所有,却贪得无厌,不应批准他的请求。” 北魏主于是下诏说:“西秦王所得的金城、枹罕、陇西等地,我已全部赐予你,这已是分割土地,何必再扩大封地。西秦使者前来朝贡,绵绢会根据使者前来的次数,临时增加赏赐,并非只赏赐一次就结束。” 从此,慕璝派遣前往北魏的贡使逐渐减少。北魏方士祁纤上奏请求把 “代” 改为 “万年”,把代尹改为万年尹,代令改为万年令。崔浩说:“从前太祖顺应天命,同时称‘代’和‘魏’,以效仿殷商的制度。国家积累功德,应当享有万亿年的国运,不必借助虚名来增益。祁纤的说法,都不符合正道,应当恢复旧称。” 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
夏季五月二十九日,华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聪明机敏,有思想见解,但行为轻率,缺乏威严仪表,性情狭隘,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公元 431 年)
春季,正月初一,壬午日,燕国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大兴。
十五日,檀道道济等人从清水出兵救援滑台,北魏的叔孙建、长孙道生率军抵抗。十六日,檀道济抵达寿张,遭遇北魏安平公乙谢眷,他率领宁塑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力进攻,大败敌军;随后转战至高梁亭,斩杀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夏主赫连定进攻前秦将领姚献,击败了他;接着派叔父北平公韦伐率领一万士兵攻打南安。南安城内发生严重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前秦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翻越城墙投奔夏国;前秦王乞伏暮末走投无路,抬着棺材出城投降,连同沮渠兴国一起被送往夏国都城上邽。前秦太子司直焦楷逃到广宁,哭着对父亲焦遗说:“父亲身受国家重任,镇守一方。如今国家灭亡,怎能不率领现有部众倡导大义,消灭仇敌!” 焦遗说:“现在君主已落入敌人手中,我不是贪生怕死而忘记道义,只是若率军追击,只会加速君主的死亡。不如挑选王族中的贤能之人,拥立他为主,再出兵讨伐,或许还有希望成功。” 焦楷于是召集部众宣誓,二十天内,前来投奔的有一万多人。恰逢焦遗病逝,焦楷无法独自成事,便逃奔河西。二月初九,南朝宋任命尚书右仆射江夷为湘州刺史。
檀道济等人进军到济水岸边,二十多天里,先后与北魏军队交战三十多次,檀道济大多取得胜利。军队抵达历城时,叔孙建等人派出轻骑兵前后截击,焚烧了宋军的粮草。檀道济军队缺粮,无法继续前进。因此,北魏将领安颉、司马楚之等人得以全力攻打滑台,北魏主又派楚兵将军王慧龙率军增援。朱修之坚守滑台数月,粮草耗尽,便与士兵们熏烤老鼠充饥。十二日,北魏攻克滑台,生擒朱修之和东郡太守申谟,俘获一万多人。申谟是申钟的曾孙。
二十四日,北魏主返回平城,举行盛大宴会,祭祀宗庙,将帅和文武百官都得到赏赐,士兵们被免除十年徭役。
此时,北魏南部边境发生大水灾,很多百姓饿死。尚书令刘絜对北魏主说:“近来边境敌人入侵,军队多次出征;幸好上天保佑圣明君主,敌军各处都被消灭;如今战乱平息,众人都得到优厚赏赐。而各州郡的百姓,虽然没有参与征战,却辛勤耕种桑蚕,供应军队和国家所需,实在是治国的根本,国库的来源。如今太行山以东地区普遍遭受水灾,应当加以怜悯,以彰显陛下的抚育之恩。” 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免除全国一年的租税徭役。
檀道济等人粮草耗尽,从历城撤军返回;有士兵逃奔投降北魏,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全部告知。北魏军队追击而来,宋军士兵惊恐不安,即将溃散。檀道济夜里假装清点粮食,用沙子充当粮食,上面覆盖少量剩余的米。到了清晨,北魏军队看到这一幕,认为檀道济粮草充足,便认定投降的士兵在说谎,将其斩首。当时檀道济兵力薄弱,北魏军队兵力强盛,骑兵从四面合围。檀道济命令士兵们都穿上铠甲,自己则穿着白色衣服乘车,率军缓缓出城。北魏军队以为有伏兵,不敢逼近,逐渐撤退,檀道济率领全军安全返回。
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率军南归,想放弃镇守之地,据守险要之处,济南太守萧承之极力劝阻,他不听从。二十八日,萧思话放弃青州逃往平昌;参军刘振之驻守下邳,得知消息后,也弃城逃走。北魏军队最终并没有到来,但东阳城内储存的物资已被百姓烧毁。萧思话因罪被征召,关押在尚方署。
燕王慕容跋立夫人慕容氏为王后。
闰二月初一,北魏安颉等人返回平城。北魏主赞赏朱修之坚守气节,任命他为侍中,并把宗族女子嫁给她为妻。
当初,宋文帝派遣到彦之北伐时,告诫他说:“如果北魏军队出动,在他们还未到达之前,直接进军黄河;如果他们按兵不动,就留守彭城,不要前进。” 等到安颉俘获宋军俘虏,北魏主才得知宋文帝的这番话。他对文武大臣说:“你们之前说我采纳崔浩的计策是错误的,惊恐不安地极力劝阻。常胜之家,起初都自认为超过别人,到最后,却反而不如别人。”
司马楚之上书北魏主,认为各方叛乱已平定,请求大举讨伐南朝宋,北魏主因军队长期征战疲惫,没有批准。征召司马楚之为散骑常侍,任命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王慧龙在荥阳郡任职十年,既重视农业生产,又加强军事防备,政绩卓着,声名远扬,前来归附的有一万多家。宋文帝派人在北魏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王慧龙自认为功劳高而职位低,想引诱宋军入侵,趁机挟持司马楚之叛乱。” 北魏主听说后,赐给王慧龙加盖玉玺的诏书,说:“刘义隆畏惧将军如同畏惧老虎,想设计陷害你,我心里清楚。这些流言蜚语,想必你不会在意。” 宋文帝又派刺客吕玄伯去刺杀王慧龙,许诺说:“若能取得王慧龙的首级,封你为二百户男爵,赏赐一千匹绢。” 吕玄伯假装成投降之人,请求屏退旁人有要事禀报;王慧龙产生怀疑,派人搜查他的怀中,查出一把短刀。吕玄伯叩头请求处死,王慧龙说:“你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罢了。” 于是释放了他。身边的人劝谏说:“宋人阴谋不断,不杀吕玄伯,无法制止将来的刺客。” 王慧龙说:“生死自有天命,他又怎能伤害我!我以仁义作为屏障,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最终还是赦免了吕玄伯。
夏季五月十一日,北魏主前往云中。
六月十六日,南朝宋实行大赦。
夏主赫连定杀死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夏主害怕北魏的逼迫,率领十万多前秦百姓,从治城渡过黄河,想进攻河西王沮渠蒙逊,夺取他的土地。吐谷浑王慕璝派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率领三万骑兵,趁夏军一半人渡过黄河时,出兵截击,生擒夏主赫连定返回,沮渠兴国受伤而死。拾虔是树洛干的儿子。
北魏边境官吏俘获二十多名柔然巡逻兵,北魏主赏赐他们衣服后释放回国,柔然人十分高兴。闰六月十六日,柔然敕连可汗派遣使者前往北魏,北魏主用丰厚的礼节接待使者。
北魏主派遣散骑侍郎周绍前往南朝宋访问,并且请求通婚;宋文帝含糊其辞地回应了他。
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年纪渐长,想独揽政事,长史刘湛常常加以压制,于是刘义恭与刘湛产生矛盾。宋文帝心中器重刘湛,派人责备刘义恭,并且调解他们的矛盾。此时,王华、王昙首都已去世,领军将军殷景仁一向与刘湛关系友好,便对宋文帝说,如今贤才凋零,请求征召刘湛为太子詹事,加授给事中,共同参与政事。任命雍州刺史张邵接替刘湛担任抚军长史、南蛮校尉。不久,张邵因在雍州营私聚敛财物,贪污数额达二百四十五万,被交付廷尉审理,判处死刑。左卫将军谢述上奏章,陈述张邵是前朝旧臣,有功劳,请求宽恕。宋文帝亲手写下诏书采纳建议,免除张邵的官职,削夺他的爵位和封地。谢述对儿子谢综说:“君主怜悯张邵一向忠诚,特意加以宽恕,我的话恰好符合君主的心意,所以才被采纳。如果把这件事的经过宣扬出去,就会显得是我侵夺了君主的恩德,这是极大的不可行之事。” 让谢综当着自己的面把奏章草稿烧掉。后来宋文帝对张邵说:“你能免于一死,谢述出了很大力。”
秋季七月初一,北魏主前往河西。
八月初七,河西王沮渠蒙逊派儿子沮渠安周前往北魏充当人质。
吐谷浑王慕璝派遣侍郎谢太宁前往北魏呈递奏表,请求送还赫连定。十一日,北魏任命慕璝为大将军,封西秦王。
左仆射临川王刘义庆坚决请求辞去职务;二十六日,任命刘义庆为中书令,仍然担任丹阳尹。
九月初五,北魏主返回皇宫。十二日,加授太尉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任命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长孙道生生性清廉节俭,一张熊皮做的马鞍垫,几十年都没有更换。北魏主让歌工逐一歌颂文武大臣,唱道:“智谋如同崔浩,清廉好似道生。”
北魏主想挑选使者前往河西,崔浩推荐尚书李顺,于是任命李顺为太常。册封河西王沮渠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统治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册封诏书说:“凉国的盛衰存亡,与北魏紧密相连。北到极远的荒漠,南到庸、鷷e二地,西到昆仑山,东到黄河弯曲处,凉王均可征讨,以辅佐皇室。” 允许沮渠蒙逊设置将相、百官,可秉承北魏皇帝的旨意任命官员,使用天子的旌旗,出入时实行警戒清道,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的制度。
二十四日,北魏主下诏说:“如今夏、燕两国已被消灭,将要停止军事行动,振兴文化教育,整顿废弃的官职,举荐隐居的贤才。范阳人卢玄、博陵人崔绰、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颍、勃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人,都是贤才俊杰的后代,是各州郡的杰出人物。《易经》说:‘我有美好的爵位,愿意与你共享。’像卢玄这样的人,命令各州郡以礼相待,派人送他们前来京城。” 于是征召卢玄等人以及各州郡举荐的贤才共数百人,按照才能等级依次任用。崔绰因母亲年老坚决推辞。卢玄等人都被任命为中书博士。卢玄是卢谌的曾孙;李灵是李顺的堂兄。
卢玄的舅舅崔浩,每次与卢玄交谈,总是感叹说:“面对卢玄,更让我加深了怀古之情。” 崔浩想大力整顿士大夫阶层的等级,明确分辨姓氏宗族的高低。卢玄劝阻他说:“创立制度,各有其时机;愿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个!应当三思而后行。” 崔浩不听从,因此得罪了众人。
当初,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开始制定法令:“谋反叛逆者灭族。其他应当处死的人,允许缴纳金银、马匹赎罪。杀人者允许向死者家属赔偿马牛、丧葬用具来和解。盗窃官府财物,赔偿五倍;盗窃私人财物,赔偿十倍。” 四部大人共同在王庭审理案件,没有囚禁、审讯、牵连逮捕的痛苦,境内安定。太祖拓跋珪进入中原后,担心前代法令严厉繁琐,命令三公郎王德删改修订,力求简洁易行。到了晚年,太祖患病,刑罚变得滥酷;太宗拓跋嗣继承皇位后,法令条文也变得严苛。冬季十月初一,世祖拓跋焘命令崔浩重新制定法令,废除五年、四年的徒刑,增设一年的徒刑;犯巫蛊之罪的人,要背着公羊、抱着狗沉入深渊。首次规定官阶九品的官员可以用官职爵位赎罪。妇女犯罪应当受刑而怀有身孕的,在产后一百天再执行刑罚。在宫殿左侧悬挂登闻鼓,以便让蒙冤之人申诉。
北魏主前往漠南,十一月初九,北部敕勒族首领库若干率领数万骑兵,驱赶数百万头鹿,前往北魏主的行宫。北魏主举行大规模狩猎活动,把猎物赏赐给随从官员。十二月初一,返回皇宫。
这一年,凉王沮渠蒙逊改年号为义和。
林邑王范阳迈侵犯九德郡,交州军队击退了他。
宋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九年(壬申,公元 432 年)
春季,正月初一,丙午日,北魏主尊奉保太后窦氏为皇太后,立贵人赫连氏为皇后,立儿子拓跋晃为皇太子。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延和。
燕王慕容跋立慕容后所生之子王仁为太子。
三月初六,卫将军王弘晋升为太保,加授中书监。十三日,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晋升为司空,返回镇守寻阳。
二十八日,吐谷浑王慕璝把赫连定送到北魏,北魏人杀死赫连定。慕璝上奏表说:“我俘获了叛逆君主,向朝廷献上捷报,爵位俸禄虽然尊贵,但封地没有扩大,车马旌旗虽然装饰华丽,但财物不足以赏赐部下,希望陛下明察。” 北魏主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商议。文武大臣认为:“慕璝只俘获了赫连定而已,塞外的百姓本来就归他所有,却贪得无厌,不应批准他的请求。” 北魏主于是下诏说:“西秦王所得的金城、枹罕、陇西等地,我已全部赐予你,这已是分割土地,何必再扩大封地。西秦使者前来朝贡,绵绢会根据使者前来的次数,临时增加赏赐,并非只赏赐一次就结束。” 从此,慕璝派遣前往北魏的贡使逐渐减少。北魏方士祁纤上奏请求把 “代” 改为 “万年”,把代尹改为万年尹,代令改为万年令。崔浩说:“从前太祖顺应天命,同时称‘代’和‘魏’,以效仿殷商的制度。国家积累功德,应当享有万亿年的国运,不必借助虚名来增益。祁纤的说法,都不符合正道,应当恢复旧称。” 北魏主采纳了他的建议。
夏季五月二十九日,华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聪明机敏,有思想见解,但行为轻率,缺乏威严仪表,性情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