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没褪尽时,试验田的育苗棚里已经飘起了薄雾。杨浩宇蹲在第一组育苗箱前,手里捏着把直尺,正量着稻芽的高度。竹尺轻轻搭在嫩黄的芽尖上,刻度停在三寸二分,比昨天又长了半分。
“长得真快。”他低声自语,指尖拂过芽叶上的绒毛,沾起颗细小的露珠。这组用了苏婉清熬的草木灰生根水,芽叶比对照组更显油亮,像抹了层薄蜡。
“量完了没?”苏婉清的声音从棚外传来,带着点轻快的笑意。她拎着个竹篮走进来,篮里装着刚蒸好的玉米窝窝,热气裹着粮食的甜香,把薄雾都染得暖融融的,“赵刚说今早要去公社领新化肥,让咱赶紧吃完换他来守棚。”
杨浩宇直起身,晨光从棚顶的缝隙漏下来,在她发间织出层金网。她今天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别着朵晒干的野菊花,是上次农技会摘的,花瓣已经有些发脆,却仍透着点倔强的黄。
“这组芽子得单独记,”他接过窝窝,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像触电似的缩回,“根须比别的密三成,说不定分蘖期能多结两粒。”苏婉清低头看着育苗箱,耳尖悄悄红了,指尖在木箱边缘划着圈:“都是按你说的比例拌的草木灰,能成最好,不成也攒个经验。”
正说着,赵刚扛着个麻袋冲进棚,裤脚沾着草屑,额角渗着汗:“浩宇哥!婉清姐!供销社的尿素到了,我多领了两袋,咱试试给对照组追肥?”麻袋解开的瞬间,尿素的刺鼻气味混着玉米窝窝的甜香,在棚里酿出种特别的气息。
苏婉清赶紧捂住育苗箱:“当心别撒着芽子!这东西劲儿大,沾一点就烧苗。”她从篮里掏出个小瓷勺,“得按比例兑水,一勺兑两桶水,沿着箱边慢慢浇,不能沾着叶子。”赵刚吐了吐舌头,赶紧把麻袋挪远些,蹲在地上看她配肥,眼睛瞪得像要把步骤刻进心里。
杨浩宇看着苏婉清舀尿素的样子,突然想起去年她第一次用化肥时,紧张得手心冒汗,兑完水还反复问“会不会烧苗”。如今她握着瓷勺的手稳得很,连兑水量都不用看刻度,凭手感就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你看这颗芽,”她突然指着箱角,“叶尖有点卷,是不是缺水了?”杨浩宇凑过去看,果然见那芽叶微微向内蜷,像只攥紧的小拳头。“是昨晚雨停后风太硬,把潮气抽干了,”他拿起喷壶往根部喷水,“得多往地面洒水,保持湿度。”
喷壶的水珠落在泥土上,溅起细小的泥花。苏婉清蹲在旁边帮忙扶着育苗箱,发梢垂下来,扫过杨浩宇的手背,痒得他差点松手。他赶紧移开目光,假装检查别的芽子,心跳却像被风吹动的棚膜,“哗哗”地乱响。
赵刚抱着化肥袋往外走时,故意放慢脚步,回头瞅见浩宇哥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西红柿,忍不住偷偷笑。他早发现了,自从雨夜里两人在棚里守了一夜,浩宇哥看婉清姐的眼神就变了,像看稀有的稻种似的,又疼又怕,连说话都放轻了三分。
棚外的太阳越升越高,薄雾渐渐散了。苏婉清把晒蔫的野菊花换下来,别上朵刚摘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球在晨光里轻轻晃。“等稻子分蘖了,咱得搭支架,”她突然说,声音比平时软,“不然穗子沉,容易倒伏。”
“我已经让王木匠备料了,”杨浩宇用抹布擦着棚顶的玻璃,“松木的,结实,能用到秋收。”他低头时,正好看见她领口的蒲公英绒球落在衣襟上,像颗小小的星,“你
“长得真快。”他低声自语,指尖拂过芽叶上的绒毛,沾起颗细小的露珠。这组用了苏婉清熬的草木灰生根水,芽叶比对照组更显油亮,像抹了层薄蜡。
“量完了没?”苏婉清的声音从棚外传来,带着点轻快的笑意。她拎着个竹篮走进来,篮里装着刚蒸好的玉米窝窝,热气裹着粮食的甜香,把薄雾都染得暖融融的,“赵刚说今早要去公社领新化肥,让咱赶紧吃完换他来守棚。”
杨浩宇直起身,晨光从棚顶的缝隙漏下来,在她发间织出层金网。她今天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别着朵晒干的野菊花,是上次农技会摘的,花瓣已经有些发脆,却仍透着点倔强的黄。
“这组芽子得单独记,”他接过窝窝,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像触电似的缩回,“根须比别的密三成,说不定分蘖期能多结两粒。”苏婉清低头看着育苗箱,耳尖悄悄红了,指尖在木箱边缘划着圈:“都是按你说的比例拌的草木灰,能成最好,不成也攒个经验。”
正说着,赵刚扛着个麻袋冲进棚,裤脚沾着草屑,额角渗着汗:“浩宇哥!婉清姐!供销社的尿素到了,我多领了两袋,咱试试给对照组追肥?”麻袋解开的瞬间,尿素的刺鼻气味混着玉米窝窝的甜香,在棚里酿出种特别的气息。
苏婉清赶紧捂住育苗箱:“当心别撒着芽子!这东西劲儿大,沾一点就烧苗。”她从篮里掏出个小瓷勺,“得按比例兑水,一勺兑两桶水,沿着箱边慢慢浇,不能沾着叶子。”赵刚吐了吐舌头,赶紧把麻袋挪远些,蹲在地上看她配肥,眼睛瞪得像要把步骤刻进心里。
杨浩宇看着苏婉清舀尿素的样子,突然想起去年她第一次用化肥时,紧张得手心冒汗,兑完水还反复问“会不会烧苗”。如今她握着瓷勺的手稳得很,连兑水量都不用看刻度,凭手感就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你看这颗芽,”她突然指着箱角,“叶尖有点卷,是不是缺水了?”杨浩宇凑过去看,果然见那芽叶微微向内蜷,像只攥紧的小拳头。“是昨晚雨停后风太硬,把潮气抽干了,”他拿起喷壶往根部喷水,“得多往地面洒水,保持湿度。”
喷壶的水珠落在泥土上,溅起细小的泥花。苏婉清蹲在旁边帮忙扶着育苗箱,发梢垂下来,扫过杨浩宇的手背,痒得他差点松手。他赶紧移开目光,假装检查别的芽子,心跳却像被风吹动的棚膜,“哗哗”地乱响。
赵刚抱着化肥袋往外走时,故意放慢脚步,回头瞅见浩宇哥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西红柿,忍不住偷偷笑。他早发现了,自从雨夜里两人在棚里守了一夜,浩宇哥看婉清姐的眼神就变了,像看稀有的稻种似的,又疼又怕,连说话都放轻了三分。
棚外的太阳越升越高,薄雾渐渐散了。苏婉清把晒蔫的野菊花换下来,别上朵刚摘的蒲公英,白色的绒球在晨光里轻轻晃。“等稻子分蘖了,咱得搭支架,”她突然说,声音比平时软,“不然穗子沉,容易倒伏。”
“我已经让王木匠备料了,”杨浩宇用抹布擦着棚顶的玻璃,“松木的,结实,能用到秋收。”他低头时,正好看见她领口的蒲公英绒球落在衣襟上,像颗小小的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