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旦打通,行动的路径便清晰起来。
林枫没有选择商店里那种千篇一律的星空灯。他要创造的,是一件活着的礼物,一件能呼吸、能回应的星光。
书房再次成为他的秘密工坊。工作台上,之前开发“灵韵”用的微控制器、可编程LED灯带、小型扬声器、传感器模块散落着,像等待被重新编排的乐高积木。但这次,他要搭建的不是一个应用,而是一片有温度的夜空。
思清抱着他的平板,像个小助手般站在工作台旁,眼神里是强烈的好奇与探究欲。
“爸爸,你计划如何实现‘安静’与‘温暖’这两个抽象属性的物理转化?”他提出问题,手指已经在屏幕上调出了笔记页面。
林枫拿起那卷柔性的LED灯带,它的光线可以精准控制每一颗灯珠的颜色和亮度。“安静,首先意味着非侵入性。星光不能刺眼,不能闪烁跳跃,而是像真正的夜空那样,是一种恒定、柔和的存在。”
他接通电源,手指在连接的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敲击几行指令。深蓝色的光晕从灯带末端亮起,缓慢地、如同潮汐般向另一端蔓延,最终稳定下来。那不是死板的蓝,而是一种带着微妙颗粒感和深浅变化的、近乎真实的夜色基底。
“至于温暖,”林枫调整着参数,屏幕上的色谱条滑动,“我们不使用冷白光,而是寻找一种……更接近烛光或者夕阳余晖的色调。”
光带的颜色开始微妙地偏移,从冷蓝过渡到一种带着暖意的靛青,又融入几不可察的淡琥珀色。最终定格时,那光芒仿佛自带温度,温柔地铺洒在桌面上,既不黯淡,也不张扬,恰好能驱散黑暗,却不会惊扰睡意。
思清认真观察着,在自己的平板上记录。“色温控制在3000K至3500K区间,亮度低于50勒克斯,模拟自然星光与低强度环境暖光的混合视觉效果。符合‘安静温暖’的初步定义。”
林枫点点头。基本完成了。但这还不够。这片星空需要灵魂。
“接下来是交互部分。”他看向思清,“我们要让这片星星,能听懂家人的声音。”
他拿起一个小巧的麦克风模块,连接到微控制器上。“当你们对妈妈说出祝福,或者唱歌时,声音会被捕捉。系统会分析声音的波形和频率。”
他在电脑上打开一个自己编写的简单程序界面,屏幕上开始出现跳动的声波线。
“不同的声音特征,会触发不同的‘星辰’做出反应。”林枫解释着,手指在代码行间移动,“比如,思雅声音清亮,频率较高,可能会让天鹅座的几颗主星微微增强亮度,像在眨眼。思清说话平稳,振幅规律,或许会让北斗七星的勺柄缓缓划过一道轨迹。”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修改着核心算法,将声音的物理特征与光点的行为模式建立映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开关控制,而是一种更复杂、更艺术化的转换。
“那思柔呢?”思清追问,显然已经沉浸在这个将情感数据化的奇妙构想中。
“思柔声音最轻,最柔软。”林枫的目光柔和下来,“她的声音,或许会让银河边缘那些最细碎、几乎看不见的小星星,集体泛起一层非常非常淡的、如同呼吸般的光晕。”
他想象着那个画面,当孩子们的声音汇入这片人造夜空,星光便会随之起舞,用光与影的低语,将无形的爱意转化为可见的星辰诗篇。
思清看着爸爸在代码的海洋里游刃有余,将冰冷的指令与温暖的情感编织在一起,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这比他之前研究的任何数学模型都更吸引人。
“爸爸,这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声音特征库和对应的光效动作库。”思清指出技术难点,“而且需要确保响应延迟在人类感知的舒适范围内。”
“所以我们得抓紧测试和优化。”林枫保存了当前版本的代码,“你来帮我记录不同声音输入对应的输出效果,我们一起来调试这片‘活的星空’。”
“好的爸爸!”思清立刻进入状态,拿起平板,准备开始记录数据。
父子二人埋首于工作台前,一个编写着通往星海的密码,一个记录着光与声的对话。书房里只剩下键盘轻微的敲击声,和偶尔亮起的、如同试验田般闪烁的温柔星光。
系统的提示悄然浮现,带着一种见证创造的微光。
【“心意无价”任务进入核心制作阶段】
【技术能力与情感表达成功融合】
【“创意融合”潜力得到初步激发……】
这片即将诞生的星空,它的代码由理性书写,它的星光却为感性而亮。它将是林枫送给苏清雅的,一封用整个银河系的光点,写就的无声情书。
林枫没有选择商店里那种千篇一律的星空灯。他要创造的,是一件活着的礼物,一件能呼吸、能回应的星光。
书房再次成为他的秘密工坊。工作台上,之前开发“灵韵”用的微控制器、可编程LED灯带、小型扬声器、传感器模块散落着,像等待被重新编排的乐高积木。但这次,他要搭建的不是一个应用,而是一片有温度的夜空。
思清抱着他的平板,像个小助手般站在工作台旁,眼神里是强烈的好奇与探究欲。
“爸爸,你计划如何实现‘安静’与‘温暖’这两个抽象属性的物理转化?”他提出问题,手指已经在屏幕上调出了笔记页面。
林枫拿起那卷柔性的LED灯带,它的光线可以精准控制每一颗灯珠的颜色和亮度。“安静,首先意味着非侵入性。星光不能刺眼,不能闪烁跳跃,而是像真正的夜空那样,是一种恒定、柔和的存在。”
他接通电源,手指在连接的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敲击几行指令。深蓝色的光晕从灯带末端亮起,缓慢地、如同潮汐般向另一端蔓延,最终稳定下来。那不是死板的蓝,而是一种带着微妙颗粒感和深浅变化的、近乎真实的夜色基底。
“至于温暖,”林枫调整着参数,屏幕上的色谱条滑动,“我们不使用冷白光,而是寻找一种……更接近烛光或者夕阳余晖的色调。”
光带的颜色开始微妙地偏移,从冷蓝过渡到一种带着暖意的靛青,又融入几不可察的淡琥珀色。最终定格时,那光芒仿佛自带温度,温柔地铺洒在桌面上,既不黯淡,也不张扬,恰好能驱散黑暗,却不会惊扰睡意。
思清认真观察着,在自己的平板上记录。“色温控制在3000K至3500K区间,亮度低于50勒克斯,模拟自然星光与低强度环境暖光的混合视觉效果。符合‘安静温暖’的初步定义。”
林枫点点头。基本完成了。但这还不够。这片星空需要灵魂。
“接下来是交互部分。”他看向思清,“我们要让这片星星,能听懂家人的声音。”
他拿起一个小巧的麦克风模块,连接到微控制器上。“当你们对妈妈说出祝福,或者唱歌时,声音会被捕捉。系统会分析声音的波形和频率。”
他在电脑上打开一个自己编写的简单程序界面,屏幕上开始出现跳动的声波线。
“不同的声音特征,会触发不同的‘星辰’做出反应。”林枫解释着,手指在代码行间移动,“比如,思雅声音清亮,频率较高,可能会让天鹅座的几颗主星微微增强亮度,像在眨眼。思清说话平稳,振幅规律,或许会让北斗七星的勺柄缓缓划过一道轨迹。”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修改着核心算法,将声音的物理特征与光点的行为模式建立映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开关控制,而是一种更复杂、更艺术化的转换。
“那思柔呢?”思清追问,显然已经沉浸在这个将情感数据化的奇妙构想中。
“思柔声音最轻,最柔软。”林枫的目光柔和下来,“她的声音,或许会让银河边缘那些最细碎、几乎看不见的小星星,集体泛起一层非常非常淡的、如同呼吸般的光晕。”
他想象着那个画面,当孩子们的声音汇入这片人造夜空,星光便会随之起舞,用光与影的低语,将无形的爱意转化为可见的星辰诗篇。
思清看着爸爸在代码的海洋里游刃有余,将冰冷的指令与温暖的情感编织在一起,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这比他之前研究的任何数学模型都更吸引人。
“爸爸,这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声音特征库和对应的光效动作库。”思清指出技术难点,“而且需要确保响应延迟在人类感知的舒适范围内。”
“所以我们得抓紧测试和优化。”林枫保存了当前版本的代码,“你来帮我记录不同声音输入对应的输出效果,我们一起来调试这片‘活的星空’。”
“好的爸爸!”思清立刻进入状态,拿起平板,准备开始记录数据。
父子二人埋首于工作台前,一个编写着通往星海的密码,一个记录着光与声的对话。书房里只剩下键盘轻微的敲击声,和偶尔亮起的、如同试验田般闪烁的温柔星光。
系统的提示悄然浮现,带着一种见证创造的微光。
【“心意无价”任务进入核心制作阶段】
【技术能力与情感表达成功融合】
【“创意融合”潜力得到初步激发……】
这片即将诞生的星空,它的代码由理性书写,它的星光却为感性而亮。它将是林枫送给苏清雅的,一封用整个银河系的光点,写就的无声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