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篝火晚会-《影视:截胡许红豆,姐姐绝美!》

  晚饭吃完已经八点了。

  村委广播开始叫大家去参加篝火晚会。

  蔡静要带孩子,就自己回去了。

  其他人全都一起往**走去。

  谢之遥和黄欣欣、谢民早就离开了。

  他们要去安排篝火晚会的事。

  “今晚应该挺热闹的,听着鼓声和喊声,我们在村尾都能听见。”

  刘宏亮笑着说。

  “今晚有跳舞、篝火烧烤、舞狮、剧团表演,想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风东亮乐呵呵地回答。

  “会不会太晚了,村里人会不高兴吗?”

  刘宏亮问。

  “不会太晚,十一点左右结束,今晚有剧团,村里老人都早早去占位置了,不会有问题。”

  风东亮说。

  他们到现场时已经人头攒动了。

  风东亮等人从后台穿过,

  找到了前面的谢之遥。

  “这不是,这几首歌怎么吸引这么多人?”

  风东亮惊讶地问。

  因为**周围,包括那条大路都挤满了人。

  而维持秩序的不只是民警,

  连特警也都进场了,

  拉起了一道又一道警戒线。

  “你没看网络吧,一看就知道了,现场至少有一两万人。”

  谢之遥大声喊道。

  “我知道了,阿东叔,你看。”

  小琴从旁边拿出手机,打开后递给他。

  风东亮莫名其妙地接过手机。

  手机里播放的正是杨阿公给游客退烟的视频。

  “做得好,这才是我们敬佩的组织成员。”

  “就为了这个杨阿公,我也要支持云苗村的旅游,兄弟们,出发吧。”

  “他戴上徽章的那一刻,我就忍不住哭了,他和我爷爷一样,可惜我没爷爷了,机票已经订好了。”

  “说真的,杨阿公戴上那枚徽章时,我差点儿没忍住泪水。”

  “这才是真正的红色血脉传承者,这份赤诚,永不褪色。”

  “那一刻,他整个人都散发着光芒。”

  “向杨阿公致敬,向这片红色土地致敬。”

  “云苗村,我来了!”

  “你们手脚真快,香烟都卖空了。下午见着三点六分到的人,递的都是玉溪烟,以前可都是中华。”

  “你们没瞧见玉溪的公告吗?吸烟有害健康!”

  “这真是一堂生动的组织教育课。”

  “希望那些心已变的人能好好学学,别玷污了徽章的荣耀。”

  ……

  风东亮看得愣住了。

  他平时不太玩手机,所以很少关注这些。

  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是啥时候的事儿?”

  风东亮问道。

  “中午啊,阿东叔,你不知道吗?今晚央妈一号都报道了杨阿公。”

  小琴得意洋洋地说。

  “你们都知道?”

  风东亮又看向周围那些沉默不语的人。

  “是啊,这事儿很快就上热搜了,我们还以为你早就知道了呢。”

  许红豆点头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风东亮没有过多纠结这件事。

  这对云苗村来说,是件好事。

  至少不会让那么多妖魔鬼怪来捣乱了。

  看看央妈一号、军事号、组织号的报道就知道了。

  杨阿公现在已经被树立为榜样了。

  他老人家长寿,这里至少能安稳三十年。

  其实,不用三十年。

  只要安稳十年,这里就能无惧任何妖魔鬼怪。

  否则,有流量的地方,总会滋生一些不良风气。

  不然,光是他和谢之遥两个人,就算不怕也会很麻烦。

  “欢迎各界人士来到云苗村,我是村主任谢民,感谢大家的支持,云苗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篝火晚会……今晚有打跳、篝火烧烤、舞狮、剧团表演等活动。”

  “乡亲们好,我是云苗村村民杨阿公,欢迎大家来到云苗村……”

  谢民、杨阿公以及村书记等领导分别发表了欢迎致辞。

  晚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大家好,我是云苗村的大学生村官黄欣欣,今晚我来临时担任晚会的主持人。”

  “为了照顾老人休息,我们先表演的是滇剧《斩黄袍》,由民间曲艺团天青班来演。”

  “第二场是白剧《望夫云》,由民间曲艺团云苗班演出。”

  “第三场是白族大本曲《五娘孝亲》,由民间曲艺团民族班来表演。”

  “有请天青班!”

  黄欣欣临时客串了一回主持人。

  天青班是个民间曲艺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会聚在一起,出来赚点外快。

  因为滇剧近年来越来越不受关注,传承也面临断层的问题。

  他们没有一分钱补贴,靠演出根本养不活家人。

  但这个团的实力还是挺强的。

  他们的创始人以前是天庆班的滇剧演员。

  现在的班主是跟杨冒先生学的。

  很快,高怀德的扮演者就跟着节奏从后台走了出来。

  “好!”

  不用说,他的表演让很多戏迷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小昏王贪酒色要误大宋。”

  “太平年斩忠臣情理不通。”

  高怀德的唱腔又引来一阵掌声。

  滇剧有丝弦、襄阳、胡琴三种声腔,还有一些杂调。

  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风格雅俗共赏,古今皆宜。

  就连那些为了字母乐队特意赶来的人,也愿意为这些“曲艺人”鼓掌。

  他们可能听不懂,甚至没兴趣。

  但不妨碍他们为这些坚持传统的人鼓掌。

  比起给那些没德没艺的“网红”鼓掌,这更有意义。

  一出精彩的滇剧结束后,接着又演了白剧和大本曲。

  滇剧都濒危了,更别说白族剧和大本曲了。

  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除了老一辈和一些中年爱好者还在看之外,很多人都没什么兴趣。

  不过也没人离开。

  戏曲结束后,云苗村自己的舞狮队上台表演了北狮。

  北狮需要三个人配合:一个舞狮头,一个舞狮尾,还有一个扮武士在前面领舞。

  云苗村的舞狮队有九个人,分成三组。

  大家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舞狮突然一起走下了舞台。

  同时,宰好的黄牛、黄羊和黑猪被抬了上来。

  几个篝火旁已经架好了大锅。

  舞狮围着篝火又开始表演。

  这时舞台上多了一支乐队。

  “字母乐队!”

  “字母乐队!”

  此刻,他们仿佛早已是成名多年的乐队。

  台下的人们纷纷高声呼喊他们的名字。

  风东亮注意到,刚刚退场卸妆的曲艺团成员情绪有些低落。

  虽然每支队伍只表演半小时,

  但他们依旧认真地化妆,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内心真正热爱曲艺。

  所以当听到外面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时,

  再想想自己刚才的演出只有几个中年人的喝彩,

  难免感到有些失落。

  但风东亮也无能为力。

  他们听过太多安慰的话了。

  然而传统戏剧的冷清却越来越明显。

  只能让他们亲眼看到民族文化的复兴,

  才能重拾信心。

  在此之前,所有话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也有人坚持着。

  何况现在呢?

  “加油!”

  风东亮站到众人跟前,斩钉截铁地说。

  “别担心,他们也会有老去的那天,等他们年纪大了,同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