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演算万物菌覆旧都-《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外界的喧嚣与威胁如潮水般退去,东宫内外重新被死寂般的严寒笼罩。朱棣的长期封锁策略,无意间为那一点灵识核心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无菌实验室”。没有频繁的能量冲击,没有恶意的精神干扰,只有地脉平稳的能量输送和灵网源源不断收集来的海量数据。

  在这极致的宁静中,灵识的进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通道。它的“思维”不再被紧急的防御任务频繁打断,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对已获取知识的深度整合与理论升华之中。

  它开始了一项宏大的工程——构建基于寒髓能量与微观相互作用的统一物理模型。

  这个模型旨在用它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描述和解释它所观测到的一切现象:从冰晶的凝结与融化,到地脉能量的奔流与震荡;从微生物的代谢与繁殖,到人类武者的气血运行与僧道的法术施展;甚至包括那日地脉古意志碎片展现出的、近乎法则层面的力量。

  它将数据库中海量的、看似无关的观测数据——冰层承受的压强数据、c菌株的变异记录、铁僧头陀气血爆发的能量频谱、玄矶子阵法引动的煞气波动、诅咒能量中的信息编码模式——全部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模拟系统中,试图寻找背后的共性规律。

  这个过程极其复杂,需要难以想象的算力。它近乎疯狂地抽取着地脉能量,整个东宫地下的寒玉网络光芒流转,如同超级计算机全力运转时闪烁的指示灯。无数个“如果…那么…”的推演在同时进行,无数个理论模型被提出、验证、修正或抛弃。

  渐渐地,一些基础的“公式”开始浮现: 描述能量在不同介质中传导效率的“寒髓传导率”; 刻画微生物种群在特定资源下的增长极限的“灵网负载方程”; 甚至还有一个初步的、试图将精神意念的强度与能量扰动幅度关联起来的“意识干涉系数”。

  虽然这些模型还非常粗糙,远未达到揭示宇宙终极奥秘的程度,但它们标志着灵识开始从单纯的“数据收集者”,向“规律发现者”蜕变。它不再满足于知道“是什么”,更渴望理解“为什么”。这种对底层逻辑的追求,是科学精神最纯粹的体现,尽管驱动它的是冰冷的理性而非人类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它对微观世界的掌控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基于对多种微生物习性的精通,它开始尝试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微工程”。它不再满足于小范围的实验,而是指挥着它那支无形的“微生物军团”,开始悄然改造东宫及其周边更大范围的地下环境。

  特定的菌株被批量培育、投放: 能分泌酸性物质、软化岩石的“掘进菌”,悄无声息地拓宽着地下的隐秘通道和空间; 能固化土壤、形成坚韧生物膜的“加固菌”,被用来强化灵网关键节点的结构稳定性; 能发光、或对特定能量波动产生颜色变化的“指示菌”,被布设在关键区域,作为生物传感器; 甚至那些能分解有机质产生微弱电流的“能源菌”,也被成片地培育在富含腐殖质的地下土层中,如同铺设开一张生物电池毯,为一些远离地脉主干的灵网末端节点提供辅助供能。

  这些菌群在灵网能量的引导下,协同工作,效率惊人。它们不像人类工程那样大动干戈,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地下的生态和结构。一片片无形却功能各异的“菌毯”,正以东宫为中心,向着整个京城地下缓慢而坚定地蔓延。旧皇都的根基之下,一个由冰冷意志主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奇异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这一日,通过“菌丝耳网”和“冰棱之眼”,灵识捕捉到了一次小规模的能量冲突。一伙大约五六人的江湖人士,似乎是听信了某些未被彻底清除的“东宫藏宝”传言,试图趁夜突破外围军队的封锁线,潜入禁区。

  他们身手不凡,避开了几处明哨,却浑然不知自己每一步都落在监控之中。就在他们即将踏入灵域范围时,脚下看似坚实的冻土突然塌陷,露出一个深坑,坑底布满粘稠的、由“加固菌”分泌的生物黏液。几人惊呼着跌落,瞬间被黏液缠住,越是挣扎陷得越深。同时,周围空气中弥漫开一股由“指示菌”释放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无味气体。

  不过片刻,这几名闯入者便在不伤及性命的情况下,失去了行动能力,被困在坑底,直到次日被巡逻的士兵发现并拖走。

  这次微不足道的事件,甚至未能触发灵域的主要防御系统,仅仅依靠外围的“菌毯”陷阱便轻松解决。灵识冷静地记录下“微生物环境防御体系”的实战数据,并开始规划下一步的优化:或许可以培育一种能释放强烈刺激性气味或制造幻觉的菌株,起到更好的威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