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说书VS蒙毅-《大秦,怎么第一集心声就被暴露了》

  还有每到学子们吃饭的时候,学宫里的饭菜香连外头街上都能闻到,简直让人艳羡,甚至连住的地方,也让人赞叹,他们恨不能自己也能进去。

  如此想着,底下众人顿时催促了起来,“先生快说吧,这咸阳学宫里发生了何事?莫不是如今日日都能吃上肉食了?”

  “自然不是,日日吃肉食,那不得把陛下吃穷了。”

  说书人笑着开了个玩笑,顿时惹来底下众人善意的笑声。

  如今谁还不知道,这咸阳学宫可是陛下出资,里面吃住书本全都无需自己掏钱,让人可谓感慨,可谓羡慕。

  但大秦如今才打完六国不久,国库怕也所剩不多,陛下估摸着不会还得搭上自己的私房钱吧!

  不少人不免如此猜想。

  但大多人的脑子还留在纠结吃食上面。

  ……

  “不是吃食,那还能是什么?”

  学子们不是才进去上学么?

  说书人闻言神秘一笑,“我今日想说的是,学宫上学第一日,一位学子将老师气晕了的事。”

  “气晕了?”

  项伯心中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项兄,你怎了?”

  一旁一个听说书时候认识的人见他忽然这般,不免担忧。

  项伯摇头,脸上的笑不止一点牵强,“只是想到了家中一不让人省心的小辈罢了。”

  对方闻言,笑赞,“项兄小辈,自应当同项兄一般才华斐然吧。”

  “我倒是希望是。”当然了,他自己也就一般。

  项伯呼出一口气,“他其实很聪慧,只是之前不爱读书,之后遇到了好的老师,也算是学进去了,我只希望他能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这也是项家能再起来的唯一机会。

  虽不该落在项藉一人身上,但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项兄的侄子既有那般际遇,那自当是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一旁的人笑意盈盈的宽慰。

  “希望如此吧。”

  项伯只能叹气,“毅弟,多谢宽慰啊。”

  蒙毅颔首,“你我既为友,这自当是毅应该做之事。”

  ……

  说起来,他会遇到和认识这位项伯,也算是巧合。

  他这段时日偶时会出来听人说书,顺便听听周边黔首们的对话说与陛下听,酒馆人多眼杂,自是个好去处,之后便遇到了项伯。

  一开始时,他爱坐在比较偏僻的角落,比较沉默,之后也不知是缘何,好似忽然想通了一般,越坐越前头。

  有一日殿内满座,只他身旁无人敢坐,他便主动过来讨了坐,之后一来二去,二人便认识了,每每在这碰到,便总坐一处,偶时聊上两句,亦让蒙毅知晓这人不是普通黔首。

  之后,他才知道他姓项,叫项伯,而自己则自称毅,毕竟蒙姓在咸阳城内太过显眼,一说出来便容易让人想到蒙家去。

  不过后来他同陛下提过这位项伯,陛下之意,可继续交往,以后亦是可用之人,称他是项家难得清醒之人。

  看的出,陛下一直着人看着他的情况。

  何况,他的侄儿项藉之前便住在蒙家,如今虽搬到学宫,但家中屋子和给他们准备的物件都有留着,放假后便可回来住。

  不过蒙毅平日里有自己的事,在家中遇到他们的时候不多,只是偶尔见过几次,倒也不算特别相熟。

  但看的出蒙犽同他们关系很是不错。

  如今这样,也算是另一种的缘分?

  此时的说书先生还在继续,已经彻底将项伯的心思给拉了过去,哪里还注意到一旁蒙毅的些许不对。

  ……

  说书人:“想必在座的诸位应当有好些是读过书的,至少启蒙过的,应当读过亦或知道论语对吧。”

  众人点头。

  说书人,“那你们可知晓论语其中之意?”

  有人不解,亦有人颔首,也有人猜测好奇。

  “莫不是那学子说错了论语之意,才气倒了老师?”

  “是也不是。”

  说书人满眼神秘,想到自己刚刚听到时候的表情,亦是忍不住的笑起来。

  “那学子给论语做出了你我无法想象的解释。”

  那解释,一般人真想不到啊!

  “哎呀,你赶紧的说!”

  今日的说书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说两句就得卖一个关子,听的急死个人,但却也越发的想知道后续的内容。

  所以还不赶紧的!

  ……

  “好好好,你们别急啊,我这不正在说嘛。”

  说书人捋一捋胡须继续,“诸位应当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为无论做任何事,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反之则可能失败,是否?”

  众人都不懂的都下意识点点头。

  “确实如此。”

  “可我还听到了一个解释,那便是但凡打架,只要犹豫,对面便站起来了,不犹豫便能直接将对面打废!”

  啧啧啧,简直是武德充沛,倒是适合在战场。

  一众听书人:“……这话还能如此解释?”

  “这便是那学子的厉害之处,他能将所有解释,都换一个说法,且都是你我想不到的。”

  “就好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解释是,你学我的武功但不学我的思想就会迷惘,你学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人打死……”

  蒙毅点点头,“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有道理吗?”

  项伯不免侧眸看向自己刚认识不久的友人,很是不解。

  还有,那小子何时如此有……“才华”了?

  还是说他一直在他们面前都是装的!

  蒙毅轻笑,“你细细琢磨此话,确实并非全然胡说。”

  只是说出此话之人,怕是有些好战,倒是适合上战场。

  而据他对那几个少年的了解,确实都是如此,且他们对战事的好奇心很重,家中书籍最爱兵书。

  尤其是那位叫韩信的少年,虽最是安静,但蒙毅却很是看好。

  当然,其他几个也不错,毕竟是陛下看中之人,哪有差的。

  就好比如今朝堂上的那位萧何萧廷尉正,可谓出彩。

  还有跟随兄长出征的几个听陛下说过,战场厮杀也是厉害,特别是那个叫樊哙的,很适合当前锋。

  黔首间人才济济,也无怪乎陛下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