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大结局:泰山封禅-《大秦,怎么第一集心声就被暴露了》

  咸阳宫内,在嬴白他们进了咸阳城没多久,暗卫的便已经迫不及待的将这个消息传回了宫中。

  嬴政听到消息,眉宇间明显变得愉悦,原本准备回去继续办公,但这会儿已经没那心思了。

  他的身后处,管事的和宫人们听到这消息也是喜笑颜开。

  阿白小殿下终于回来了,陛下时不时的低气压想来便能消失了吧。

  他们实在不能适应没有阿白小殿下的日子!

  不说没有人给他们时不时投喂了,光陛下给的压力就让人吃不消啊!

  众人感慨间,他们心心念念的车驾终于出现在了咸阳宫内,很快便来到了他们眼前。

  嬴政的脚步略略又往前走了一些,来到了阶梯之上。

  底下,马车才一停下,车门一打开,嬴白的身影便迫不及待的跑了出来。

  “政哥政哥,你亲爱的阿白回来啦!”

  嬴白一边喊着,一边朝着那长长的阶梯利落的往上跑,身后还跟着一个身姿矫健的阿霓。

  嬴政面上的笑意已不再掩饰,心情在听到嬴白声音的一刻彻底变得愉悦。

  ……

  嬴白很快便跑到了嬴政的面前,仰着脑袋看着眼前高大的身姿,眼眸弯弯。

  “政哥政哥,你想我了没?我可想可想你了,这一路上都在想呢!”

  “嗯,朕亦想念阿白。”

  嬴政弯腰将嬴白抱起来,看她如今安然无恙,好似也没有因为那件事所影响,也算是松了口气。

  扶苏飞鹰传书回来的书信上说那岛上又被阿霓寻出了人来,阿白又亲眼见了血,嬴政便不免忧心。

  他的本意便是不让阿白见血腥,未曾想那些人竟如此狡猾,能在山中躲上如此之久,最终还是让阿白见了血腥,也不知可有被吓到,不知是否做了噩梦。

  作为老父亲一般的心境,嬴政当时心中的怒意几乎可以预见。

  “阿白这一路可还安好?”

  “超级好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政哥你不在了。”

  嬴白在嬴政怀里蹭了蹭,声音好似撒娇,瞧的后面走来的扶苏和阴嫚不免发笑。

  因为将闾在半道上便已经离开了,如今的他经此一遭,也算明白了嬴白的特殊之处,当时还发呆了好久,然后就一直找嬴白说话,还拉着扶苏帮忙翻译,直到被扶苏和嬴阴嫚嬴白一通厌烦,直接踹出了房门才停下。

  但这一路上话都变得多了,好在没多久就带着人离开了,不然嬴白觉得自己一定会被他烦的张口咬他。

  身后的管事虽不知道自家小殿下和陛下说了什么,但大概能猜到一些,便在一旁笑吟吟的开口。

  “阿白小殿下有所不知,你不在家中这些时日,陛下用膳时都吃的少了些。”

  嬴白大眼微瞪,“啊?那咋成,政哥你怎么能不好好吃饭呢!”

  “朕没有。”

  嬴政否认,还侧眸瞪了管事一眼,但这一眼好似没什么力道。

  管事的哪里能不明白,陛下可不是当真在气恼。

  扶苏在一旁偷笑,凑到嬴阴嫚耳边小声说了句,兄妹二人一同偷笑。

  嬴白小声哼哼:“政哥,我不相信哈。”

  嬴政:“……”不信便不信吧,毕竟自己偶时也确实如此,管事的多嘴时还会用阿白来劝他。

  嬴白继续说:“不过政哥你放心,接下来我定会好好盯着你吃饭的。”

  “……也好。”

  嬴政自然应是,毕竟有阿白在,这方面总是安排的比任何人都好。

  随后嬴白开始和嬴政继续说起路上的见闻,嬴政顺势抱着她朝着殿内走去,扶苏和嬴阴嫚随后,耳边还响着嬴白的告状声。

  “政哥我跟你说,那些**实在是太狡猾了,这次如果不是我们过去,还带了阿霓,都不知道他们会躲到什么时候……感觉还是得让在那边的人更加小心一点才行……”

  “那记得让那边的将军们时不时上山检查一下,以免还有漏网之鱼……”

  “好。”

  ……

  回到咸阳,嬴白又开始了自己的咸鱼日子,也就是吃喝玩乐各种躺平,时不时陪着自家政哥散散步,拉着扶苏找庖长研究新的吃食等等。

  至于扶苏和嬴阴嫚他们自然是继续当他们的牛马去了。

  便这么又过去了几年,也是嬴白来到大秦的第九年,扶苏刚到二十二岁,便被嬴政立为了太子,定亲了王家的女郎,选好日子后便可成婚;而后嬴政将手中不少的事情都交到了他的手中,帝王和太子几乎共用一个班底,大秦所臣民心中都明白,下一任的君王不论出错与否,只可能是长公子扶苏。

  除非他早死。

  而长公子扶苏在大秦黔首心中依旧是那个仁德的长公子,即便他如今手段越发凌厉,也越来越像他的阿父,秦始皇嬴政。

  另一边,嬴阴嫚也成为了自家阿父和大兄的钱袋子,事业蒸蒸日上,银钱赚的飞起;赢高依旧帮嬴政管着朝廷手底下的些许工坊,却并不想入朝为官;将闾也将大秦的3d舆图都画了出来,随后跟着已经回来过一次的徐福等人一同出海继续画世界舆图去了。

  徐福和江囚吾半年前回来了一次,送了不少东西回来,其中包括了嬴政要的红薯和土豆棉花等,随后待了一个月左右便又继续出海了,带着大秦博士们继续教化收归海外民众。

  而他回来一趟也让农家人忙到飞起,开始各种研究红薯土豆和棉花,给它们改良和增产等。

  如今大秦黔首的日子也越发的好起来了,从一开始吃不起肉,到如今大部分的人几乎隔三差五便可以买肉吃。

  大秦的农业税虽未曾彻底减免,却也比往常减免了大半,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屯上不少的粮食。

  如若有一些家境实在差的,每月亦有来自官府的粮食补贴。

  刘邦还在继续的往外跑,听说有一次回来时还在路上娶了妻,听说叫薄萱,生了一子,起名刘恒,很是聪慧,还爱下棋,且甚爱从咸阳才传出去的五子棋。

  吕雉一年前娶了个良人回家,年岁比她要小一些,男主内女主外。

  虞姬和项羽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韩信并未娶妻。

  一切曾经的遗憾好似也被彻底改变。

  大秦,欣欣向荣。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第四次出巡,泰山封禅。

  这一日,嬴白跟着嬴政来到泰山,一步一步自下而上,这一路走的很难,却平稳,亦没有遇到历史上的大雨,在这历史上充满遗憾的这一日,站在嬴政的身侧,看他封禅泰山,大秦臣下万民,无有不服。

  而后。

  大秦·始皇帝曰:

  秦始皇三十七年,秋七月,皇帝东巡,至于泰山,遂祭之。

  皇帝临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三有七年,已并天下,罔不宾服。

  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袛诵功德。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大义着明,垂于后嗣,顺承勿革。

  皇帝躬听,既平天下,不懈于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男女礼顺,处事有规,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昆嗣。

  化及无穷,遵奉遗绍,永承重戒。

  ——泰山刻石。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