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论坛发言:忆艰辛历程,展豫菜未来-《豫菜春秋》

  ——15分钟演讲背后的15年,一条鲤鱼如何游成世界坐标

  开场:把黄河水倒进塞纳河巴黎时间2025年10月15日9: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米黄色穹顶大厅,灯光像刚熬好的高汤一样浓稠。

  李明远穿着藏青色西装,左胸口袋插一小段麦秆——黄河滩区的干麦秆,登机前他在焦作招贤乡地头随手掐下。

  “mesdames et messieurs,”他举起麦秆,“这根麦秆去年托住过一根铁棍山药,今天它托住了我的西装。豫菜不是高端食材的堆砌,而是把土地最普通的馈赠,变成人间最生动的滋味。”

  同声传译耳机里,法语低沉滚过,像放大地壳的呼吸,会场瞬间安静。

  第一幕:困境——“被拒三次”的雨天

  大屏幕上出现2003年郑州德化街老照片:42㎡的“明远楼”,门口堆满白菜,雨水顺着招牌“豫菜”两个字往下滴。

  “那一年,我22岁,兜里只有4000块钱。听说豫菜泰斗王建业师傅在开封,我背着一条鲤鱼去拜师,连去三天,师傅只说一句话:‘豫菜都快没了,你还凑什么热闹?’”

  第三天下雨,我在他门口站了四小时,把那条鲤鱼塞进怀里取暖。师傅开门,叹口气:‘进来吧,别让火灭了。’”

  说到“火”字,李明远停顿两秒,目光扫过第一排——92岁的王建业今天真的来了,坐在轮椅上,用力点了点头。

  掌声第一次响起,12秒。

  第二幕:传承——把古籍熬成高汤

  灯光暗,幻灯片切出一本发黄的《东京梦华录》。

  “豫菜被误解为‘没有存在感’,是因为我们弄丢了自己的菜谱。过去15年,我们跑了186座县城,复印了27万页古籍,找回386道失传达50年以上的豫菜。”

  屏幕闪现三行竖排小楷:

  “鲤鱼脍,春用葱,秋用芥,夏月用薄荷。”——《汴京节令志》崇祯十五年

  “牡丹燕菜,以萝卜为骨,以鸡汤为魂,上笼七息,出笼三息。”——《中州馔钞》康熙手抄本

  “胡辣汤,三十一味香料,最后下荜茇,去腥提阳。”——《陈记粥铺账簿》光绪年间李明远抬手,工作人员推上一只小炭炉,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这是按乾隆二十六年配方复原的‘汴京佛跳墙’,今天熬了19小时,只够现场62位嘉宾每人一小口。味道无法带走,但我想让大家带走一个事实:豫菜不是历史符号,它是活的,它敢在21世纪开口说话。”

  掌声第二次响起,18秒。

  第三幕:创新——-196c的“时间停止器”

  大屏幕上出现一条-196c液氮隧道,白色雾气翻滚。

  “传统糖醋黄河鲤鱼,必须现杀、现炸、现浇汁,离开河南就失真。我们把它拆成128颗‘原子’:鱼肉、鱼酥、酱汁、桂花醋、怀山药勾芡粉……各自-196c急冻,8分钟复热,92.7%盲测消费者认为‘和现做无差异’。”

  他按下遥控器,现场大屏幕实时连线原阳工厂:

  ——活鱼出塘到液氮锁鲜,全程2小时;

  ——欧盟428项检测,失败19次,第20次通过;

  ——每盒鲤鱼附带二维码,扫一下,能看到这条鱼昨天几点几分“跃出水面”。

  西班牙女主厨Rocio在观众席举手:“Li, ment conservez-vous l’ame?”(灵魂怎么保存?)

  李明远笑,把话筒对准自己心脏的位置:“L’ame est dans le respect. Respect du poisson, respect du temps, respect de l’invité.”(灵魂在敬畏里——敬畏鱼,敬畏时间,敬畏客人。)

  掌声第三次,长达25秒,同传师的声音被淹没。

  第四幕:出海——把“中国火”点成“世界灯”

  灯光再暗,屏幕出现一张世界夜景卫星图,从黄河中下游拉出一条金色线路,一路点亮巴黎、伦敦、迪拜、东京、悉尼。

  “3年内,我们将在欧洲开10家豫菜馆,首家巴黎店地址已确定:卢浮宫北廊,400㎡,2026年6月开业。

  我们还将建‘豫菜国际学院’,首期30名法国学员,2026年春季入学,学费全免,唯一条件:毕业后在欧洲豫菜馆工作满3年。”

  他抬手,工作人员递上一支红色封筒。

  “今天,我带来第一封录取通知书,收件人是——”

  灯光追向观众席第四排,18岁的法国蓝带学生Victorbernard站起来,一脸惊愕。

  “Victor,今年5月,你在tiktok直播用豫菜技法做‘牡丹燕菜’,播放量370万。欢迎你,成为豫菜国际学院001号学员。”

  掌声第四次,全场起立,持续40秒。

  彩蛋:两个承诺与一滴眼泪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忽然改用河南方言,屏幕同步打出法语字幕:

  “俺师父王建业今天坐在台下,他当年怕我火灭,我现在想给师父点一把更大的火。”

  他转身,朝轮椅方向单膝蹲下:

  “师父,我承诺:第一,2026年巴黎首店开业当天,菜单第一页印您的名字;

  第二,有生之年,只要您还能拿动炒勺,明远楼所有灶火,您想灭谁就灭谁,想点谁就点谁!”

  92岁的王建业双手颤抖,老泪纵横。

  掌声第五次,长达57秒,会场有人喊“bravo”!

  摄像机捕捉到:德国代表偷偷抹眼角,卡塔尔代表把这一幕录成竖屏视频发到Instagram,配文:“cooking is also a filialnguage.”

  未来:一张“五年路线图”

  屏幕亮起时间表:

  2026 巴黎、伦敦、迪拜3店同开;

  2027 欧盟cE认证扩展至30个SKU;

  2028 豫菜国际学院毕业生达到200人,覆盖15国;

  2029 海外门店100家,年营收5亿欧元;

  2030 把“中原农耕饮食方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明远最后举起那只铝箔鲤鱼盒,像举起一盏灯:

  “今天,我把这条鲤鱼带来,也想把一条新的黄河带走——

  一条由标准、数据、冷链、文化和敬畏汇成的黄河。

  它不再只是地理的黄河,它是世界的黄河;

  它不再只是中国的豫菜,它是人类的豫菜。”

  掌声第六次,潮水般汹涌,持续1分05秒,论坛主席inducasse走上台,与李明远并肩站立,面向观众深鞠一躬。

  媒体围堵:从“中国故事”到“世界议题”

  发言结束,62家媒体蜂拥而至。

  法新社:“您如何定义豫菜灵魂?”

  答:“中原四季。春天吃嫩芽,夏天吃莲蓬,秋天吃麦黄,冬天吃烩羊。四季分明,所以豫菜有呼吸。”

  彭博社:“是否考虑上市?”

  答:“先让豫菜上世界的餐桌,再让资本上豫菜的船。”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中东酷热,豫菜怎么适应?”

  答:“我们有胡辣汤,专治空调病。”

  日本NhK:“怎么看和食也申遗成功?”

  “和食是孤独的极致,豫菜是团圆的极致,世界需要两种极致。”

  采访视频被现场记者秒发twitter,#huaicai2030# 进入全球趋势前20。

  深夜复盘:三个人,三句话

  巴黎时间23:50,皇冠酒店33层。

  王建业对李明远说:“当年我怕火灭,今天我看见火变成了灯。”

  陈静雅对王建业说:“师父,灯要有人守,您得长命百岁。”

  李明远对陈静雅说:“下次论坛,该你上台,我把麦秆送你。”

  窗外,埃菲尔铁塔整点闪灯,像给三人打了个快照——一张豫菜十五年长征的“巴黎合影”。

  尾声:把掌声折成船,放归黄河

  回国航班上,李明远没有急着写ppt,他把论坛现场的掌声剪成15秒音频,存在手机里。

  10月17日,飞机掠过黄河,他打开舷窗,把那条在巴黎被62国嘉宾传看过的铝箔鲤鱼盒,轻轻折成一只巴掌大的纸船。

  掌声音频按下播放,纸船放进掌心——让声音先回去,让味道继续远航。”

  他抬手,纸船顺着气流滑向云层,像一条逆流而上的鲤鱼,带着豫菜新的年轮,游向更辽阔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