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率领主力如同狂飙的钢铁洪流,扑向黑风峪。陆明则带着满心的期待和一丝未能亲临战场的遗憾,返回了前沿救护所。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对于救护所的所有人而言,都是在一种混合着焦虑和期盼的等待中度过的。
远处的喊杀声和号角声隐约可闻,时起时伏,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送下来的伤员数量明显增多,而且伤势普遍比之前遭遇小股伏兵时要重得多,显然主战场的战斗异常激烈。陆明和救护队员们忙得如同旋转的陀螺,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酒精和纱布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
折德扆一边帮着按住一个胸口被划开一道大口子、正在被陆明紧急缝合的伤员,一边支棱着耳朵听着远处的动静,嘴里不住地念叨:“听这动静,打得真狠!不知道我姐……呃,不知道石将军和折将军他们怎么样了……”
王铁柱则更加沉默,只是默默地协助处理伤员,或者站在救护所外围的高处,用他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努力眺望着黑风峪方向升腾起的烟尘。
直到日头偏西,远处的喊杀声才渐渐平息下去,最终归于一片死寂。这种寂静,反而更让人心头发慌——是胜了?还是败了?
就在众人心中七上八下之时,一阵急促而欢快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背后插着红色令旗的传令兵,沿着小径飞驰而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人还未到,洪亮的声音已经传遍了整个救护所:
“大捷!大捷!黑风峪大捷!石将军、折将军合力,击溃耶律斜轸伏兵,斩首千余,俘获无数!”
“赢了!我们赢了!”
“哈哈哈!老子就知道!”
“陆大人!咱们赢了!”
霎时间,整个救护所,连同那些还能动弹的伤员,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喜悦和自豪!就连那个刚被陆明缝好胸口、还虚弱着的伤员,也挣扎着抬起头,咧开嘴笑了起来。
陆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他不仅救了人,还在关键时刻,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影响了战局,避免了友军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那传令兵勒住马,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陆明,他跳下马,快步走到陆明面前,恭敬地行礼,声音依旧带着激动:“陆大人!石将军和折将军特命小人先行回来,向您报捷,并转达对您的谢意!若非大人您的‘千里眼’识破敌踪,并及时通报,我军今日恐遭大难!两位将军说,此战首功,当属陆大人!”
这话一出,周围再次响起一片惊叹和赞誉之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陆明身上,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陆神医不仅医术通神,还能料敌先机!真是神人啊!”
“我就说陆大人不是普通人!”
“有陆大人在,咱们还怕什么契丹狗!”
折德扆更是与有荣焉,挺直了腰板,仿佛被夸的是他自己。
不久之后,得胜的大军开始陆续回返。石守信一马当先,虽然甲胄上沾染了血迹和尘土,但脸上却洋溢着酣畅淋漓的笑容。折赛花紧随其后,她的暗红色皮甲上也有几处破损,脸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看到陆明时,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伤员被更多地送往救护所,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此战的伤兵。救护所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但这一次,忙碌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当柴荣在沧州行辕收到前线传回的详细战报时,正值华灯初上。战报中,石守信和折赛花都毫不吝啬地详细描述了陆明如何凭借“千里眼”提前发现埋伏,如何冒险急报,以及其设立的前沿救护所如何有效降低了部队伤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柴荣看着战报,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连日来的凝重一扫而空。他当着王朴及一众留守将领、文臣的面,将战报传阅。
“诸卿都看看吧!”柴荣声音洪亮,带着愉悦,“石守信、折赛花不负朕望,于黑风峪大破耶律斜轸伏兵,斩获颇丰,粮道之危已解!此乃北伐开门红!”
众臣闻言,纷纷起身道贺:“陛下英明!天佑大周!”
柴荣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人,重点落在了战报中关于陆明的部分:“此战,有一人之功,不可不提!那便是陆明!”
他详细讲述了陆明如何用“望远镜”发现敌情,如何建立前沿救护所救治伤员:“……若非陆明洞察先机,折赛花先锋恐已遭不测!其救护所更是活人无数,让我军将士敢于用命!此子,真乃朕之福将,我军之瑰宝也!”
这番话,出自皇帝之口,分量何其之重!
行辕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和议论之声。
“陆明?可是那个救治王相、发明水泥的陆明?”
“正是他!没想到他除了医术格物,于军略亦有如此眼光!”
“千里眼?竟有如此神器?闻所未闻!”
“前沿救护?此法若能推广,我军战力必将大增啊!”
陆明的名字,伴随着“黑风峪大捷”和“千里眼”、“前沿救护”这些关键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沧州城的文武官员、乃至中上层将领中传开了。之前或许还有人因为他年轻、出身不高而心存轻视,经此一役,这种轻视迅速被震惊、好奇和敬佩所取代。
他的威望,不再仅仅局限于伤兵和底层士兵,正式进入了军方和朝廷高层的视野,得到了质的飞跃!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伤兵营。孙医官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北方连连作揖。张屠夫更是兴奋地拖着伤腿,在营区里逢人便说:“瞧见没!俺早就说过!陆神医那是文曲星……呃,不,是武曲星下凡!能文能武!跟着陆神医,准没错!”
而在沧州城某处僻静的院落里,已经被明升暗降、挂着“军事学院筹备副使”虚职的赵匡胤,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正与心腹赵普对弈,听到手下汇报战况及皇帝对陆明的大力褒奖后,执棋的手微微一顿,那枚白玉制成的棋子久久未能落下。
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阴鸷与忌惮。陆明此子,成长的速度太快了!不仅在陛下心中地位稳固,如今更是在军中建立了实实在在的功勋和威望!长此以往,此人必将成为他计划中最大的绊脚石!
赵普看着赵匡胤的神色,轻轻放下手中的棋子,低声道:“主公,此子……愈发棘手了。其声望日隆,又深得帝心,恐非我等之福啊。”
赵匡胤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将手中的棋子按在棋盘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陆明并不知道沧州城内的暗流涌动。此刻,他正忙着清点几乎见底的医疗物资,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补充,以及如何将前沿救护的经验进一步推广。他看着眼前这些因为胜利而精神焕发的将士和伤员,心中充满了干劲。
然而,一封来自京城、由陈远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密信,悄然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中的内容,让他刚刚放松的心情,瞬间又提了起来。
远处的喊杀声和号角声隐约可闻,时起时伏,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送下来的伤员数量明显增多,而且伤势普遍比之前遭遇小股伏兵时要重得多,显然主战场的战斗异常激烈。陆明和救护队员们忙得如同旋转的陀螺,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酒精和纱布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
折德扆一边帮着按住一个胸口被划开一道大口子、正在被陆明紧急缝合的伤员,一边支棱着耳朵听着远处的动静,嘴里不住地念叨:“听这动静,打得真狠!不知道我姐……呃,不知道石将军和折将军他们怎么样了……”
王铁柱则更加沉默,只是默默地协助处理伤员,或者站在救护所外围的高处,用他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努力眺望着黑风峪方向升腾起的烟尘。
直到日头偏西,远处的喊杀声才渐渐平息下去,最终归于一片死寂。这种寂静,反而更让人心头发慌——是胜了?还是败了?
就在众人心中七上八下之时,一阵急促而欢快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背后插着红色令旗的传令兵,沿着小径飞驰而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人还未到,洪亮的声音已经传遍了整个救护所:
“大捷!大捷!黑风峪大捷!石将军、折将军合力,击溃耶律斜轸伏兵,斩首千余,俘获无数!”
“赢了!我们赢了!”
“哈哈哈!老子就知道!”
“陆大人!咱们赢了!”
霎时间,整个救护所,连同那些还能动弹的伤员,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喜悦和自豪!就连那个刚被陆明缝好胸口、还虚弱着的伤员,也挣扎着抬起头,咧开嘴笑了起来。
陆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他不仅救了人,还在关键时刻,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影响了战局,避免了友军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那传令兵勒住马,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陆明,他跳下马,快步走到陆明面前,恭敬地行礼,声音依旧带着激动:“陆大人!石将军和折将军特命小人先行回来,向您报捷,并转达对您的谢意!若非大人您的‘千里眼’识破敌踪,并及时通报,我军今日恐遭大难!两位将军说,此战首功,当属陆大人!”
这话一出,周围再次响起一片惊叹和赞誉之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陆明身上,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陆神医不仅医术通神,还能料敌先机!真是神人啊!”
“我就说陆大人不是普通人!”
“有陆大人在,咱们还怕什么契丹狗!”
折德扆更是与有荣焉,挺直了腰板,仿佛被夸的是他自己。
不久之后,得胜的大军开始陆续回返。石守信一马当先,虽然甲胄上沾染了血迹和尘土,但脸上却洋溢着酣畅淋漓的笑容。折赛花紧随其后,她的暗红色皮甲上也有几处破损,脸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看到陆明时,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伤员被更多地送往救护所,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此战的伤兵。救护所再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但这一次,忙碌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当柴荣在沧州行辕收到前线传回的详细战报时,正值华灯初上。战报中,石守信和折赛花都毫不吝啬地详细描述了陆明如何凭借“千里眼”提前发现埋伏,如何冒险急报,以及其设立的前沿救护所如何有效降低了部队伤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柴荣看着战报,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连日来的凝重一扫而空。他当着王朴及一众留守将领、文臣的面,将战报传阅。
“诸卿都看看吧!”柴荣声音洪亮,带着愉悦,“石守信、折赛花不负朕望,于黑风峪大破耶律斜轸伏兵,斩获颇丰,粮道之危已解!此乃北伐开门红!”
众臣闻言,纷纷起身道贺:“陛下英明!天佑大周!”
柴荣摆了摆手,目光扫过众人,重点落在了战报中关于陆明的部分:“此战,有一人之功,不可不提!那便是陆明!”
他详细讲述了陆明如何用“望远镜”发现敌情,如何建立前沿救护所救治伤员:“……若非陆明洞察先机,折赛花先锋恐已遭不测!其救护所更是活人无数,让我军将士敢于用命!此子,真乃朕之福将,我军之瑰宝也!”
这番话,出自皇帝之口,分量何其之重!
行辕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和议论之声。
“陆明?可是那个救治王相、发明水泥的陆明?”
“正是他!没想到他除了医术格物,于军略亦有如此眼光!”
“千里眼?竟有如此神器?闻所未闻!”
“前沿救护?此法若能推广,我军战力必将大增啊!”
陆明的名字,伴随着“黑风峪大捷”和“千里眼”、“前沿救护”这些关键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沧州城的文武官员、乃至中上层将领中传开了。之前或许还有人因为他年轻、出身不高而心存轻视,经此一役,这种轻视迅速被震惊、好奇和敬佩所取代。
他的威望,不再仅仅局限于伤兵和底层士兵,正式进入了军方和朝廷高层的视野,得到了质的飞跃!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伤兵营。孙医官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北方连连作揖。张屠夫更是兴奋地拖着伤腿,在营区里逢人便说:“瞧见没!俺早就说过!陆神医那是文曲星……呃,不,是武曲星下凡!能文能武!跟着陆神医,准没错!”
而在沧州城某处僻静的院落里,已经被明升暗降、挂着“军事学院筹备副使”虚职的赵匡胤,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正与心腹赵普对弈,听到手下汇报战况及皇帝对陆明的大力褒奖后,执棋的手微微一顿,那枚白玉制成的棋子久久未能落下。
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阴鸷与忌惮。陆明此子,成长的速度太快了!不仅在陛下心中地位稳固,如今更是在军中建立了实实在在的功勋和威望!长此以往,此人必将成为他计划中最大的绊脚石!
赵普看着赵匡胤的神色,轻轻放下手中的棋子,低声道:“主公,此子……愈发棘手了。其声望日隆,又深得帝心,恐非我等之福啊。”
赵匡胤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将手中的棋子按在棋盘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陆明并不知道沧州城内的暗流涌动。此刻,他正忙着清点几乎见底的医疗物资,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补充,以及如何将前沿救护的经验进一步推广。他看着眼前这些因为胜利而精神焕发的将士和伤员,心中充满了干劲。
然而,一封来自京城、由陈远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密信,悄然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中的内容,让他刚刚放松的心情,瞬间又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