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烂泥潭-《我带着监控回到饥荒年代》

  “...”

  “常威你...”

  “我什么我,我哪句话说错了?上学上不明白就算了,干活他还干不明白”

  “您别以为我不知道呀,前两年就让他挑了一次水,你瞧瞧,要不是三叔发现得及时,他能把自个淹死在那半人高的小溪里”

  “那只能说明我们小宝不适合干农活,他将来可是要干大事的人,当时就不应该让他挑水去”

  王爱莲想起这事,差点就让她原地暴发,要不是她当时不在,谁能让他好大孙去挑水。

  反正在她的心目中,不管赵常宝做了什么,只要是做好了,就觉得这是他大孙的聪明才智。

  就算有什么做不好,她也会觉得,不是他大孙子不行,而是那事根本就不适合他大孙子做。

  赵常对此却威嗤之以鼻,还干大事?他只要能知道什么叫大事,都算他还有点脑子。

  不过他并没有接着说这个话题,而是想继续数落他好大哥儿时的风光事,于是他便又戏谑道:

  “5岁才会开口说话,8岁您还整天追着他擦口水,12岁听说还尿床呢,那他现在都15了,会一点正事没有?”

  “我尿床那次还不是因为你?要不是你把人脑袋打破,一群人来家里闹事,我半夜会被吓得尿床?”

  听着对赵常威一件一件数落着他的糗事,赵常宝就算再没脸没皮,此时也脸红脖子粗,为自己辩解起来。

  不过赵常威听到他的辩解,反而一乐,笑道:

  “哟呵,看来也不是什么也没学会嘛,起码知道要脸了”

  “你...”

  看着大孙子气急败坏,王爱莲连忙一把将大孙护在身后,十足一个护崽的老母鸡。

  不过就算这样,她也没有对赵常威有过多的指责,毕竟在她看来,两人都是她孙子,有点吵闹也正常。

  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好奶奶,当然不会去做出那些,踩一捧一的事。

  不过虽然不会指责赵常威,但她接下来的话,却只会让赵常威更加气愤。

  “唉,这事说起来呀,还是要怪你那死去的娘”

  “要不是她当年不听劝,说什么也不把政府给的工作让给你大爷...”

  “如果当年进城的是你大爷,而不是你爹,你大哥现在也是个城里人了”

  “如果真有那个时候呀,说不定再过个几年,你大哥都能当上大官”

  “哪还能到现在还在村子里打滚,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闹出那些个笑话”

  “你大哥他呀,天生就不该是个农村人,他将来绝对是要干大事的,可不是咱村里的泥腿子可比的”

  看着还在那满脸可惜的王爱莲,赵常威突然心中一股无名火,“蹭”的一下就被点燃了。

  “哦?我娘用命换来的工作,凭什么就非要让给大爷家了?”赵常威眯着双眼,语气不善道。

  王爱莲丝毫没发现赵常威话气的不对,也可能是她压根就没察觉出来,仍在那自顾道:

  “你大爷家呀,那可是长子长孙,有好事不就应该先让给他们吗?”

  “你以后可不能学你那死去的娘呀,以后有好事可得先紧着你大哥,千万别跟她一样不懂事”

  赵常宝听完,觉得这话简直说到了他心坎里,顿时也在一旁附和道:

  “没错,这事要怪就怪二婶,要不是她,我现在肯定比你出息多了,说不定早就让奶奶天天都吃上肉了”

  “哎呀,还是咱大宝懂事,奶奶都老了,哪还能用得着吃肉呀,奶奶只要看着你天天吃肉就可以喽”

  “那怎么成,哪有大孙子吃肉,奶奶看着的道理,要是让别人听了去,还以为咱家吃不起呢”

  “呵呵呵,还是我....”

  两人就这么旁若无人地做起了白日梦,不对,现在也算不上白日了,最多也只能算是傍晚。

  当听到赵常宝说到“吃一块丢一块”的时候,原本还在气头上的赵常威,突然就自嘲地笑了笑。

  想到就在刚才,自己还准备跟这俩傻子置气呢,可看着两人在那若有其事的自说自话,顿时觉得自己都掉价了。

  难不成就刚进门的时候,多看了他两眼,真就让他那傻气传染了?

  赵常威赶紧甩了甩头,想把刚刚想法念头,都一一甩飞出去。

  心绪重新平稳下来的赵常威,没有再去打扰两人的美梦,绕过他俩便走进了厨房。

  看着桌上的两个面袋子,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收回了空间,就连一旁熬好的大米粥也没有放过。

  当他重新走出厨房的时候,厨房饭桌上,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陶罐,以及边上的两个窝头。

  “爷爷,等会我要跟狗蛋他们聚一聚,东西我就不留下了,晚上也不用等我,太晚的话我就直接在老驴头那边住下就行了”

  赵兴盛放下烟袋子张了张嘴,不过还是什么话也没说出口,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刚刚里面的对话我听得一清二楚,可他确实也无力改变什么。

  都这么多年了,要是能改变,也不会等到今天了。

  摸黑朝着老驴头破屋走去的赵常威,此该并不知道他爷爷的心中所想。

  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只会在心里淡然地笑笑,不会有让他作出改变之类的什么想法。

  赵兴盛在家里虽说还算是公正,三观什么的也都挺不错的。

  不过在他看来,性格还是太过软了些,说句好听的,是为了家和成事兴。

  可说难听了,就是太过懦弱,这么多年都强势不起来,导致他的家庭观念一直实行不下去。

  这就导致赵常威一直觉得,只要家里还是他奶奶说了算,赵家就是一个又臭又深的烂泥潭。

  虽说糊不死人,但是也绝对能让你恶心得不行。

  其实赵家不止他爷爷是这性子,赵兴盛四个孩子,三个儿子就没一个是能立起来的。

  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赵常威他爹,要不是因为她娘在当年,十分强势地分了家,他到现在还得在里面打滚呢。

  只有小女儿赵淑芬,从小就是个要强的性子,因为和赵常威他娘关系处得不错,反而后面也被她带进了城。

  不过对比起大爷,三叔虽然性子也差不多,但他却找了个挑得起事的媳妇,在看清了家里事后,跟着分了出去。

  往好听了说,三兄弟都是孝敬的孩子,从小就听家里的话。

  要是换过后世的说法,他们三个其实都是妈宝男,至于苦不苦,就只有自家人才能清楚了。

  自从赵淑芬也出嫁了之后,现在除了大爷一家,兄妹仨人,都算是从家里的泥潭里脱离了出来。

  不过对于大爷一家而言,对家里的情况,应该是最乐见其成的,毕竟他们一家可都是获利者。

  不仅不会觉得家里是个泥潭,反而会觉得三人都不应该分家,从此让他名正言顺占好处的机会没了。

  赵常威甩了甩头,没再想这些糟心事,见老驴头家里火光若隐若现,把那袋子白米和鸡兔都拿了出来,便推门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