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的雨,总带着瓯江上游特有的清寒,连下了三日仍没有停歇的意思。阿溪蹲在雾溪部落仅存的半间木屋里,指尖反复摩挲着一块被火烤得温热的枫木,木头上用石刀刻着的鱼纹已经有些模糊,那是十年前母亲教她刻的第一个纹样,也是雾溪部落最后一点与“木作”有关的痕迹。
“阿溪,把火塘再添点柴。”门口传来阿雾的声音,老人裹着不知缝补过多少层的兽皮,手里拎着半串晒干的野栗子,裤脚还在滴着泥水。雾溪部落如今只剩四个人,阿溪、阿雾,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是去年冬天从山洪里救下来的孤儿。他们住的这片山谷在云和最深处,抬头只能看见巴掌大的天,往年还能靠采野果、捕鱼勉强过活,可今年雨水太多,山路垮了,连最熟悉的溪流也涨得没了边。
阿溪应了一声,往火塘里添了根松枝,火星子“噼啪”炸开,映得她眼底的光忽明忽暗。她知道阿雾找她有事,这几日老人总在门口望着山外的方向发呆,嘴里还念叨着“木神”“火种”之类的话。
“你知道咱们雾溪部落以前是做什么的吗?”阿雾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了些。
阿溪点头:“娘说过,咱们会刻木头,能把木头刻成鱼、成鸟,还能刻成娃娃,以前山下的部落都来换咱们的木活。”
“不是换,是求。”阿雾纠正她,枯瘦的手指在火塘边的泥地上画了个奇怪的纹样,“咱们雾溪的木作手艺,是云和最早的‘火种’。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部落,咱们的祖先能把木头刻成能驱邪的图腾,能做成能装粮食的器具,连最厉害的浮云部落,都要敬咱们三分。”
阿溪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从小就
“阿溪,把火塘再添点柴。”门口传来阿雾的声音,老人裹着不知缝补过多少层的兽皮,手里拎着半串晒干的野栗子,裤脚还在滴着泥水。雾溪部落如今只剩四个人,阿溪、阿雾,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是去年冬天从山洪里救下来的孤儿。他们住的这片山谷在云和最深处,抬头只能看见巴掌大的天,往年还能靠采野果、捕鱼勉强过活,可今年雨水太多,山路垮了,连最熟悉的溪流也涨得没了边。
阿溪应了一声,往火塘里添了根松枝,火星子“噼啪”炸开,映得她眼底的光忽明忽暗。她知道阿雾找她有事,这几日老人总在门口望着山外的方向发呆,嘴里还念叨着“木神”“火种”之类的话。
“你知道咱们雾溪部落以前是做什么的吗?”阿雾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了些。
阿溪点头:“娘说过,咱们会刻木头,能把木头刻成鱼、成鸟,还能刻成娃娃,以前山下的部落都来换咱们的木活。”
“不是换,是求。”阿雾纠正她,枯瘦的手指在火塘边的泥地上画了个奇怪的纹样,“咱们雾溪的木作手艺,是云和最早的‘火种’。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部落,咱们的祖先能把木头刻成能驱邪的图腾,能做成能装粮食的器具,连最厉害的浮云部落,都要敬咱们三分。”
阿溪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