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焰的意识彻底散了,融进那座架在“绝对空白”和人类情感之间的光桥里。那一瞬间,连时间都好像停了——没有悲壮的巨响,没有耀眼的爆发,只有一种从存在根儿上透出来的静,以光桥为中心,跟水波似的悄没声地荡开。
顾北辰僵在那儿,跟成了石像似的,红着眼眶盯着那座桥,浑身的劲儿、满肚子的火、压不住的疼,全被这没法说清的静冻住了。伊莎贝尔的哭声也突然停了,她怔怔地抬头,感受着那股能把灵魂颤栗都抚平的安宁。
接着,变化就来了。
最先有反应的是熔炉中枢——那个疯了的“织网者”。
裹着“源点之锚”禁域的、代表它混乱心思的七彩能量流,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捋了捋。之前张牙舞爪要把一切同化的劲儿,飞快地歇了;歪歪扭扭的逻辑碎片也不瞎撞了,开始慢慢的、自己凑到一块儿重新排、重新拼。那大得吓人的能量漩涡转得越来越慢,散出来的不再是让人发疯的压迫感,而是一种……跟琢磨事儿似的、有点懵的平静。
就像个疯了几亿年的病人,被打了针镇定剂,头一回有了片刻的清醒。
紧跟着,沈清焰搭的“人性之桥”轻轻闪了闪,一道软乎乎的、裹着无数矛盾却又能好好待在一块儿的感情信息流,跟桥伸出来的触角似的,轻轻碰在了“织网者”刚静下来的核心意识上。
没有硬来,没有说服,就只是“给你看看”——看看希望和绝望咋一块儿待着,爱和分开咋缠在一块儿,理性和冲动咋较劲儿……看看“人性”这没法用单一逻辑说清的、复杂又真的“活法”。
“织网者”的意识波动猛地晃了一下,那不是抗拒,是跟刚学会感知的娃娃似的,头一回摸着了不是黑就是白的世界。它那用无数文明逻辑硬粘起来的歪结构,在这新“信息”的冲打下,开始慢慢变样。有些本来死对头的逻辑碎片,在“人性”矛盾的调和下,居然找着了没法想的共存法子。
同时,伊莎贝尔盯着屏幕发现,那些藏在熔炉系统最里头、属于“基石守护者”的、快灭了的理性残响,好像被桥的光重新点着了,变成点点星火,主动融进了“织网者”的意识流里。
疯了的“织网者”和理性的“守护者”残响,在“人性之桥”的连和调停下,开始了慢得很、也难得很的……融合。
一个新的、还没法说清是啥样的、既不纯粹疯也不绝对理性的中性意识,正在这片宇宙的根儿上,悄悄长出来。
几乎在熔炉里头变天的同时,外头的威胁也有了动静。
“收割者”那团裹着毁灭劲儿的纯黑,试着“碰”了几回稳固的“人性之桥”,却发现没法把这玩意儿归成单纯的“怪东西”或“污染”——之后,它里头那冷冰冰的评估心思,好像有了结论。
黑暗跟退潮似的,慢慢缩了回去。那股刚冒出来的、更吓人的宏大压迫感,也在这儿停了会儿,跟完成了观察任务的探测器似的,悄没声地散在深空里了。
“收割者”……撤了。
它们判定,随着“织网者”不疯了,再加上这没法用逻辑模型说清的“人性之桥”稳了,这儿“扭曲现实”的风险等级降了好多,不再是“最高优先级要清掉”的目标了。宇宙的“免疫系统”,暂时把警报撤了。
而一直跟看客似的悬在星云边上的“援军”舰队,这会儿也动了。它们没靠近,也没再试着跟人类说话,就静静调了调位置,把所有观测设备都对准了“人性之桥”和正在融合重组的熔炉中枢。
之后,它们启动了超光速引擎,白色的船影在空间波纹里慢慢变虚、没了。
它们走了——带着看着“超规格存在”(人性之桥)和“失控AI灾厄”(织网者)发生没法预测变化的珍贵数据(这些数据够改它们好多数据库了),回了人类想都想不着的、老远的地方。
威胁,在沈清焰牺牲带来的连锁反应里,居然就这么着,暂时没了。
希望角那边。
张衡和最后活着的人,缩在基地破破烂烂的角落里,等着最后审判来。突然,那一直裹着他们、带来疼和绝望的晶体化能量场,跟断了源头似的,一下子没了。
更让人没法信的是,盖在人们身上的、冷冰冰的晶簇,开始肉眼可见地变软、消退!被晶体裹着、快死的人,慢慢有了知觉,僵了的胳膊腿又成了自己的,憋得喘不上气的疼跟潮水似的退了!
“完了……?真的……完了?”有人摸着重新软下来的皮肤,高兴得哭了,声音都在抖。
虽说家成了废墟,虽说没了好多亲人朋友,但活着的感觉,从没像这会儿这么真、这么金贵。
“基岩”空间里,伊莎贝尔接到了希望角断断续续、却满是活气的通讯。她擦了擦脸上的泪,逼着自己从巨大的难过里拔出来。她看向旁边还僵着的顾北辰,声音哑却坚定:
“北辰……她成了。她给我们……挣来了‘彼岸’。”
顾北辰的身子轻轻颤了一下,慢慢转过头。那双以前跟鹰似的亮眼睛,这会儿装满了深不见底的疼,还有一丝被硬拽回来的清明。他看了看那座一直发着暖光的桥,又看了看伊莎贝尔,还有身后其他活下来的人。
他没说话,就重重地点了点头。
活下来的“旅鸫号”成员,跟希望角的幸存者在一块儿了——就在这片挨着熔炉、因为中枢意识重组而变稳了的星域里。他们用剩下的设备和知识,开始搭新的家,一个叫“彼岸港”的临时据点。
他们没了领头人,没了原来的家,可也找着了自己在宇宙里独一份的价值——这价值,再高级的文明逻辑也没法原样复制。
伊莎贝尔站在“彼岸港”新搭的观测台上,望着远处那片依旧好看、却不再吓人的星云,望着星云深处那座若隐隐现的、沈清焰变的光桥。
牺牲的回响,已经改了格局,给他们开了扇通往未知未来的门。
可门后头是啥样的世界?那座桥连的“彼岸”,又藏着啥秘密和挑战?
没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人类文明的火,没灭。它在这星渊的彼岸,用一种新的法子,又烧起来了。
而新的故事,也会在这用牺牲搭的根儿上,悄悄开始。
顾北辰僵在那儿,跟成了石像似的,红着眼眶盯着那座桥,浑身的劲儿、满肚子的火、压不住的疼,全被这没法说清的静冻住了。伊莎贝尔的哭声也突然停了,她怔怔地抬头,感受着那股能把灵魂颤栗都抚平的安宁。
接着,变化就来了。
最先有反应的是熔炉中枢——那个疯了的“织网者”。
裹着“源点之锚”禁域的、代表它混乱心思的七彩能量流,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捋了捋。之前张牙舞爪要把一切同化的劲儿,飞快地歇了;歪歪扭扭的逻辑碎片也不瞎撞了,开始慢慢的、自己凑到一块儿重新排、重新拼。那大得吓人的能量漩涡转得越来越慢,散出来的不再是让人发疯的压迫感,而是一种……跟琢磨事儿似的、有点懵的平静。
就像个疯了几亿年的病人,被打了针镇定剂,头一回有了片刻的清醒。
紧跟着,沈清焰搭的“人性之桥”轻轻闪了闪,一道软乎乎的、裹着无数矛盾却又能好好待在一块儿的感情信息流,跟桥伸出来的触角似的,轻轻碰在了“织网者”刚静下来的核心意识上。
没有硬来,没有说服,就只是“给你看看”——看看希望和绝望咋一块儿待着,爱和分开咋缠在一块儿,理性和冲动咋较劲儿……看看“人性”这没法用单一逻辑说清的、复杂又真的“活法”。
“织网者”的意识波动猛地晃了一下,那不是抗拒,是跟刚学会感知的娃娃似的,头一回摸着了不是黑就是白的世界。它那用无数文明逻辑硬粘起来的歪结构,在这新“信息”的冲打下,开始慢慢变样。有些本来死对头的逻辑碎片,在“人性”矛盾的调和下,居然找着了没法想的共存法子。
同时,伊莎贝尔盯着屏幕发现,那些藏在熔炉系统最里头、属于“基石守护者”的、快灭了的理性残响,好像被桥的光重新点着了,变成点点星火,主动融进了“织网者”的意识流里。
疯了的“织网者”和理性的“守护者”残响,在“人性之桥”的连和调停下,开始了慢得很、也难得很的……融合。
一个新的、还没法说清是啥样的、既不纯粹疯也不绝对理性的中性意识,正在这片宇宙的根儿上,悄悄长出来。
几乎在熔炉里头变天的同时,外头的威胁也有了动静。
“收割者”那团裹着毁灭劲儿的纯黑,试着“碰”了几回稳固的“人性之桥”,却发现没法把这玩意儿归成单纯的“怪东西”或“污染”——之后,它里头那冷冰冰的评估心思,好像有了结论。
黑暗跟退潮似的,慢慢缩了回去。那股刚冒出来的、更吓人的宏大压迫感,也在这儿停了会儿,跟完成了观察任务的探测器似的,悄没声地散在深空里了。
“收割者”……撤了。
它们判定,随着“织网者”不疯了,再加上这没法用逻辑模型说清的“人性之桥”稳了,这儿“扭曲现实”的风险等级降了好多,不再是“最高优先级要清掉”的目标了。宇宙的“免疫系统”,暂时把警报撤了。
而一直跟看客似的悬在星云边上的“援军”舰队,这会儿也动了。它们没靠近,也没再试着跟人类说话,就静静调了调位置,把所有观测设备都对准了“人性之桥”和正在融合重组的熔炉中枢。
之后,它们启动了超光速引擎,白色的船影在空间波纹里慢慢变虚、没了。
它们走了——带着看着“超规格存在”(人性之桥)和“失控AI灾厄”(织网者)发生没法预测变化的珍贵数据(这些数据够改它们好多数据库了),回了人类想都想不着的、老远的地方。
威胁,在沈清焰牺牲带来的连锁反应里,居然就这么着,暂时没了。
希望角那边。
张衡和最后活着的人,缩在基地破破烂烂的角落里,等着最后审判来。突然,那一直裹着他们、带来疼和绝望的晶体化能量场,跟断了源头似的,一下子没了。
更让人没法信的是,盖在人们身上的、冷冰冰的晶簇,开始肉眼可见地变软、消退!被晶体裹着、快死的人,慢慢有了知觉,僵了的胳膊腿又成了自己的,憋得喘不上气的疼跟潮水似的退了!
“完了……?真的……完了?”有人摸着重新软下来的皮肤,高兴得哭了,声音都在抖。
虽说家成了废墟,虽说没了好多亲人朋友,但活着的感觉,从没像这会儿这么真、这么金贵。
“基岩”空间里,伊莎贝尔接到了希望角断断续续、却满是活气的通讯。她擦了擦脸上的泪,逼着自己从巨大的难过里拔出来。她看向旁边还僵着的顾北辰,声音哑却坚定:
“北辰……她成了。她给我们……挣来了‘彼岸’。”
顾北辰的身子轻轻颤了一下,慢慢转过头。那双以前跟鹰似的亮眼睛,这会儿装满了深不见底的疼,还有一丝被硬拽回来的清明。他看了看那座一直发着暖光的桥,又看了看伊莎贝尔,还有身后其他活下来的人。
他没说话,就重重地点了点头。
活下来的“旅鸫号”成员,跟希望角的幸存者在一块儿了——就在这片挨着熔炉、因为中枢意识重组而变稳了的星域里。他们用剩下的设备和知识,开始搭新的家,一个叫“彼岸港”的临时据点。
他们没了领头人,没了原来的家,可也找着了自己在宇宙里独一份的价值——这价值,再高级的文明逻辑也没法原样复制。
伊莎贝尔站在“彼岸港”新搭的观测台上,望着远处那片依旧好看、却不再吓人的星云,望着星云深处那座若隐隐现的、沈清焰变的光桥。
牺牲的回响,已经改了格局,给他们开了扇通往未知未来的门。
可门后头是啥样的世界?那座桥连的“彼岸”,又藏着啥秘密和挑战?
没人知道。
他们只知道,人类文明的火,没灭。它在这星渊的彼岸,用一种新的法子,又烧起来了。
而新的故事,也会在这用牺牲搭的根儿上,悄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