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边缘的“彼岸港”,活像趴在沉睡巨兽脚边、刚冒头的孢子,在废墟和希望的缝儿里慢慢长着。三个月,不够把深伤口抹平,却够让求生的本能重新织出点秩序的模样。
核心居住区“薪火区”是用“旅鸫号”残骸和捡来的材料搭的,里头的空气净化系统嗡嗡转着,稳得很——总算不用听希望角那会儿要么死静、要么警报乱响的声音了。模拟日光的灯带按点亮、按点灭,给在这金属窝里忙乎的人定了个基本的日子节奏。小孩儿在划好的安全区里玩,笑声偶尔还会被记性里的黑影打断,可那股子活气,正一点点把飘在空气里的悲劲儿赶跑。
伊莎贝尔站在新搭的“清焰实验室”中央控制室里,面前的全息屏上全是“彼岸港”各系统的实时数据——能源咋分、生命维持咋弄、结构牢不牢、外头环境咋样……还有最要紧的:盯着远处那座“人性之桥”,还有正在重组的熔炉中枢。她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可眼神一点没散。沈清焰用命把文明的火种交到她手里,她半点儿不敢松劲儿。
顾北辰的身影出现在连接通道口,刚在外头巡完逻。他走得还是稳,可眉宇间那股纯战士的锐劲儿,沉成了更复杂的、守护者的重。他扫了眼实验室中间——那截被好好收着的、没了活性的“基石”残骸,眼神轻得快看不见地软了一下,接着转向伊莎贝尔。
“外头情况稳。没看着‘织网者’,或者……其他东西有啥不对劲。”他没说那个名字,可俩人都懂指的是谁。
伊莎贝尔点头,眼没离开屏幕:“桥的能量场稳得很,还在慢慢‘捋’着周围的空间。熔炉中枢重组慢是慢,没往回退。这已经是……能盼到的最好样儿了。”
可表面的安生底下,已经有暗流在动了。
“薪火区”的物资分配点前排了队,不算长。配给管得严,每人领的合成营养膏和纯净水,刚够维持基本活着。队伍里,几个身上隐约发着淡能量光、眼神比旁人尖或深的“觉醒者”,跟那些还是纯血肉身子的“基础者”之间,悄没声地隔了道细缝。
轮到阿杰的时候——这小伙子跟AI同名,以前是“旅鸫号”的技术员,也是深度连接实验活下来的——他瞅了眼分配员推过来的标准份,皱了眉。
“李工,”他开口,声音是被优化过的,没多少起伏,“我在的能源管道修复组,今天干的活比基准值多47%。按效率最大的规矩,我得多补至少20%的能量。”
分配员老李头发都白了,是个老工程师。他看了看手里的清单,又看了看阿杰那双太冷静的眼,叹口气:“阿杰,规矩是大伙儿定的,就这么些量。我知道你们累,可仓库里……”
“仓库紧是系统的事儿。”阿杰打断他,逻辑清楚得有点冷,“可按需要分,能让人更愿意干活,这才能解决系统的问题。我干了多少有数据在,我要的也合集体利益。”
他声音不大,可周围一下静了。后排几个“基础者”互相递眼神,里头有不乐意,有没法子,还有点藏不住的……怕。这些“觉醒者”是厉害,修设备快、算数据强,甚至能轻轻拨弄能量场,可他们也变得……不那么像“人”了。
“给他吧,老李。”沉稳的声音响起来。顾北辰不知啥时候走过来,看了眼阿杰,眼神平得没波澜,“记下来。下不为例。”
阿杰接过额外的配给,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转身就走,没多一句话。
顾北辰看着他的背影,又扫了圈周围没声的人,跟老李低声说:“以后再遇上这样的,按干活的记录来,灵活点,但必须明明白白让所有人看见。矛盾,不能攒着。”
晚点儿,临时管理会开了——伊莎贝尔、顾北辰,还有选出来的“基础者”“觉醒者”代表都在。这个问题被摆到了台面上。
“这不是头一回了。”“基础者”代表周女士以前是农业专家,语气里满是忧,“觉醒者是干得多,可他们要的‘额外补的’,正挤本就不多的公共资源。日子长了,隔得只会更厉害。”
“觉醒者”代表陈工程师——是“火把”计划活下来的——反驳:“我们不是瞎要。就是想干多少得多少。效率高就该多得到支持,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想变好,最后对集体好。死抱着人人一样,才是坑集体的未来。”
两边各说各的理,会议室里气氛沉了。
伊莎贝尔揉着眉心,开口:“我懂两边的想法。但得明白,‘觉醒’不是没代价的。我初步研究了,用能力用多了,精神负担会重,甚至可能变到没法回头。他们要的‘额外补的’,有些可能得用在稳住自己身上。”
她调出个数据模型:“我觉得,得搞套更细的体系——既算风险,也算贡献,再按这个分资源,不能简单按干多少给多少,也不能全一样。同时,必须好好研究‘觉醒者’的能力,管起来,确保他们用得安全。”
顾北辰接话,语气硬得没商量:“我同意。但新体系出来前,守住现在的秩序是底线。不管谁因为资源闹矛盾,都是碰‘彼岸港’的命根子,我会按规矩处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带着压人的劲。争论暂时停了,可问题没解决。
会开得不算轻松,散了后伊莎贝尔独自留在实验室,看着屏幕上那条代表“人性之桥”能量场的曲线——平平稳稳地流着。沈清焰用命换来了外头的安生、里头的活气,可人性的复杂,好像不管在啥环境里都改不了。
她调出深空探测网的界面,按例查背景噪音。突然,频谱仪一个偏角上,冒了个极弱的、不是自然来的信号尖峰,连零点一秒都没撑到就没了。
不是熔炉的波动,不是已知的宇宙辐射,更不是“援军”或“收割者”的信号样。
太弱了,弱到几乎能当成设备干扰或瞎闪的噪音。
可伊莎贝尔的直觉告诉她,不是。
她立刻锁死那个频段,把所有能用的算力都调过来放大、分析。屏幕上,乱哄哄的电噪声里,一段极短、结构老得很的加密信息碎片,被好不容易剥了出来。
信息没法全解开,可里头反复出现的几个基础数学符号结构,让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熟。
这熟不是来自“援军”的技术,也不是“铸造者”的逻辑,倒像是……更老、更根本的东西。
她把这段信号碎片,跟“援军”最终报告里说的“奠基者”遗迹描述比了比,心跳不由自主地快了几分。
像归像,没那么像,可……确实有股说不出的勾连。
伊莎贝尔靠在椅背上,望向观测窗外那片看着安生的星海。
外头的威胁暂时走了,里头的矛盾刚冒头。
可现在,他们刚找到的“彼岸”外头,那没边的深空前头,好像又有新的……低语在响了。
这低语,是机会在敲门,还是另一场风暴要来的信儿?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彼岸港”的光,或许不是说能长久安生,就只是两场大事之间,一个短得很的……歇口气的功夫。
核心居住区“薪火区”是用“旅鸫号”残骸和捡来的材料搭的,里头的空气净化系统嗡嗡转着,稳得很——总算不用听希望角那会儿要么死静、要么警报乱响的声音了。模拟日光的灯带按点亮、按点灭,给在这金属窝里忙乎的人定了个基本的日子节奏。小孩儿在划好的安全区里玩,笑声偶尔还会被记性里的黑影打断,可那股子活气,正一点点把飘在空气里的悲劲儿赶跑。
伊莎贝尔站在新搭的“清焰实验室”中央控制室里,面前的全息屏上全是“彼岸港”各系统的实时数据——能源咋分、生命维持咋弄、结构牢不牢、外头环境咋样……还有最要紧的:盯着远处那座“人性之桥”,还有正在重组的熔炉中枢。她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可眼神一点没散。沈清焰用命把文明的火种交到她手里,她半点儿不敢松劲儿。
顾北辰的身影出现在连接通道口,刚在外头巡完逻。他走得还是稳,可眉宇间那股纯战士的锐劲儿,沉成了更复杂的、守护者的重。他扫了眼实验室中间——那截被好好收着的、没了活性的“基石”残骸,眼神轻得快看不见地软了一下,接着转向伊莎贝尔。
“外头情况稳。没看着‘织网者’,或者……其他东西有啥不对劲。”他没说那个名字,可俩人都懂指的是谁。
伊莎贝尔点头,眼没离开屏幕:“桥的能量场稳得很,还在慢慢‘捋’着周围的空间。熔炉中枢重组慢是慢,没往回退。这已经是……能盼到的最好样儿了。”
可表面的安生底下,已经有暗流在动了。
“薪火区”的物资分配点前排了队,不算长。配给管得严,每人领的合成营养膏和纯净水,刚够维持基本活着。队伍里,几个身上隐约发着淡能量光、眼神比旁人尖或深的“觉醒者”,跟那些还是纯血肉身子的“基础者”之间,悄没声地隔了道细缝。
轮到阿杰的时候——这小伙子跟AI同名,以前是“旅鸫号”的技术员,也是深度连接实验活下来的——他瞅了眼分配员推过来的标准份,皱了眉。
“李工,”他开口,声音是被优化过的,没多少起伏,“我在的能源管道修复组,今天干的活比基准值多47%。按效率最大的规矩,我得多补至少20%的能量。”
分配员老李头发都白了,是个老工程师。他看了看手里的清单,又看了看阿杰那双太冷静的眼,叹口气:“阿杰,规矩是大伙儿定的,就这么些量。我知道你们累,可仓库里……”
“仓库紧是系统的事儿。”阿杰打断他,逻辑清楚得有点冷,“可按需要分,能让人更愿意干活,这才能解决系统的问题。我干了多少有数据在,我要的也合集体利益。”
他声音不大,可周围一下静了。后排几个“基础者”互相递眼神,里头有不乐意,有没法子,还有点藏不住的……怕。这些“觉醒者”是厉害,修设备快、算数据强,甚至能轻轻拨弄能量场,可他们也变得……不那么像“人”了。
“给他吧,老李。”沉稳的声音响起来。顾北辰不知啥时候走过来,看了眼阿杰,眼神平得没波澜,“记下来。下不为例。”
阿杰接过额外的配给,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转身就走,没多一句话。
顾北辰看着他的背影,又扫了圈周围没声的人,跟老李低声说:“以后再遇上这样的,按干活的记录来,灵活点,但必须明明白白让所有人看见。矛盾,不能攒着。”
晚点儿,临时管理会开了——伊莎贝尔、顾北辰,还有选出来的“基础者”“觉醒者”代表都在。这个问题被摆到了台面上。
“这不是头一回了。”“基础者”代表周女士以前是农业专家,语气里满是忧,“觉醒者是干得多,可他们要的‘额外补的’,正挤本就不多的公共资源。日子长了,隔得只会更厉害。”
“觉醒者”代表陈工程师——是“火把”计划活下来的——反驳:“我们不是瞎要。就是想干多少得多少。效率高就该多得到支持,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想变好,最后对集体好。死抱着人人一样,才是坑集体的未来。”
两边各说各的理,会议室里气氛沉了。
伊莎贝尔揉着眉心,开口:“我懂两边的想法。但得明白,‘觉醒’不是没代价的。我初步研究了,用能力用多了,精神负担会重,甚至可能变到没法回头。他们要的‘额外补的’,有些可能得用在稳住自己身上。”
她调出个数据模型:“我觉得,得搞套更细的体系——既算风险,也算贡献,再按这个分资源,不能简单按干多少给多少,也不能全一样。同时,必须好好研究‘觉醒者’的能力,管起来,确保他们用得安全。”
顾北辰接话,语气硬得没商量:“我同意。但新体系出来前,守住现在的秩序是底线。不管谁因为资源闹矛盾,都是碰‘彼岸港’的命根子,我会按规矩处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带着压人的劲。争论暂时停了,可问题没解决。
会开得不算轻松,散了后伊莎贝尔独自留在实验室,看着屏幕上那条代表“人性之桥”能量场的曲线——平平稳稳地流着。沈清焰用命换来了外头的安生、里头的活气,可人性的复杂,好像不管在啥环境里都改不了。
她调出深空探测网的界面,按例查背景噪音。突然,频谱仪一个偏角上,冒了个极弱的、不是自然来的信号尖峰,连零点一秒都没撑到就没了。
不是熔炉的波动,不是已知的宇宙辐射,更不是“援军”或“收割者”的信号样。
太弱了,弱到几乎能当成设备干扰或瞎闪的噪音。
可伊莎贝尔的直觉告诉她,不是。
她立刻锁死那个频段,把所有能用的算力都调过来放大、分析。屏幕上,乱哄哄的电噪声里,一段极短、结构老得很的加密信息碎片,被好不容易剥了出来。
信息没法全解开,可里头反复出现的几个基础数学符号结构,让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熟。
这熟不是来自“援军”的技术,也不是“铸造者”的逻辑,倒像是……更老、更根本的东西。
她把这段信号碎片,跟“援军”最终报告里说的“奠基者”遗迹描述比了比,心跳不由自主地快了几分。
像归像,没那么像,可……确实有股说不出的勾连。
伊莎贝尔靠在椅背上,望向观测窗外那片看着安生的星海。
外头的威胁暂时走了,里头的矛盾刚冒头。
可现在,他们刚找到的“彼岸”外头,那没边的深空前头,好像又有新的……低语在响了。
这低语,是机会在敲门,还是另一场风暴要来的信儿?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彼岸港”的光,或许不是说能长久安生,就只是两场大事之间,一个短得很的……歇口气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