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拜托女配别再吐槽作者了!》

  然而,现实没有留给她多少深思的时间。桌面上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是甲方项目经理发来的催促信息,询问结构计算书的进度。另一边,电脑屏幕上复杂的建筑模型正打开着,一个节点的应力分析还等着她复核。

  思绪被瞬间拉回现实。资本世界的波澜壮阔是皮埃尔需要应对的课题,而她的战场在这里,在这些精确到毫米的图纸和不容有失的数据里。

  她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紧闭的会客室门上收回,指尖重新放回键盘,敲击声细密而稳定。那些关于资本意图的模糊猜测,被强行摁下去,压缩成心底一个暂时无暇顾及的、小小的问号。

  现在,她需要先把手上的项目资料及图纸整理出来,还要应付甲方的需求。这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个月后。

  “Shannon!这些,还有这些,全部整理出来,列出清单和核心数据摘要!伽圣资本的人下午就到,你负责对接,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全程跟着他们做评估!” 皮埃尔将两大摞沉重的项目档案“砰”地放在黎裳已经堆满图纸和模型的桌角,震得她的咖啡杯晃了晃。

  从一堆亟待修改的施工图中抬起头,眼下是掩饰不住的青黑。她看着那几乎能砸死人的额外工作量,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又是伽圣资本。为了这个评估,她已经连续加了三天班,睡眠不足四个小时,现在只觉得大脑像一团被反复揉搓过的浆糊。

  “好的,皮埃尔。”她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回答道,连一丝不满的情绪都不敢有。她的工作签证即将到期,下一轮的申请材料还指望着皮埃尔的担保和支持。在这个节骨眼上,她不能表现出任何懈怠或怨言,哪怕工作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范畴,薪水也勉强覆盖她在伦敦的基本开支,更何况,她还得还钱给赵大宝。

  像一头被拴在磨盘上的驴,只能围着工作不停打转,没有停下来喘息的权利。

  下午两点,伽圣资本的三人团队准时抵达。

  黎裳强行打起精神,用冷水拍了拍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至少是清醒和专业的。她抱着厚厚的资料,跟在皮埃尔身后迎了上去。

  “皮埃尔先生,Shannon,你们好。我是伽圣资本的马克,这位是萨拉,这位是大卫。”

  黎裳挤出一个公式化的微笑,与对方一一握手。她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画图和整理文件显得有些粗糙。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不出错地完成皮埃尔交代的任务上——提交资料,回答问题,陪同评估。至于来的究竟是什么人,是马克还是约翰,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繁重工作清单上的一项待办事项。

  评估会议开始。

  黎裳站在前面,照本宣科般地介绍着项目。她的声音平稳,缺乏激情,更像是在完成一项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精准地报出数据,解释设计流程,并非源于热爱或自豪,而是因为这些内容已经被高强度的工作刻进了肌肉记忆里。当对方提问时,像一台被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从大脑中调取对应的信息块进行回答。

  唯一的期望就是这个过程尽快结束,好让她能回去继续赶她那永远也画不完的图纸。

  陪同参观时,她走在评估团队侧前方,脚步因为疲惫而有些发沉。她机械地指着各个区域,重复着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心里却在默默计算着被这项工作占用的时间,今晚又得熬到几点才能完成原本的计划。

  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评估团成员的反应,更不曾留意到那位名叫大卫的资深顾问偶尔投向她的、带着些许探究的目光。她的世界缩小到只剩下“完成任务”和“保住签证”这两个最原始的驱动。

  评估终于结束了。

  送走团队,皮埃尔看起来心情不错,随口对黎裳说了一句:“辛苦了,Shannon,资料准备得还算齐全。”

  黎裳只是点了点头,连一个敷衍的微笑都挤不出来了。她转身回到自己那片狼藉的工位,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和堆积如山的待办事项,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

  她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合格的工具人,没有给工作室丢脸,也没有触怒老板。但这并不能带来任何成就感,只有被掏空后的疲惫,以及对未来漫长而艰辛的、看不到尽头的“牛马”生活的茫然。她趴在桌子上,将脸埋进臂弯,只想在这难得的、无人关注的间隙里,偷来短短几分钟的黑暗与寂静。

  三个月后,伦敦,梅希耶工作室。

  空气里弥漫着激光切割机的轻微嗡鸣和模型胶水的刺鼻气味。

  黎裳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一个大型结构模型的节点,手指被材料边缘划出了几道细小的口子。

  “Shannon!停下你手上的一切!”

  皮埃尔兴奋的声音打破工作室的沉闷,他几乎是小跑着过来,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与周围冷静、甚至有些灰扑扑的设计环境格格不入。

  黎裳抬起头,眼神有些茫然和戒备。皮埃尔很少如此情绪外露,通常这意味着更多、更急的工作。

  “我们拿到了!伽圣的投资!而且不止是投资!”皮埃尔挥舞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仿佛那是什么胜利的旗帜,“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能让我们一举跃入新阶段的宏图!”

  黎裳扶着膝盖慢慢站起来,腰部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发出轻微的抗议。她沉默地看着老板,等待着他的“宏图”如何转化为她具体的工作量。

  “中国!京西!”皮埃尔的眼睛亮得惊人,“我们要在那里,建一栋地标性的综合大楼!物业持有,自主运营,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中国?京西?黎裳彻底愣住了。一个扎根伦敦、以先锋改造设计着称的小型工作室,突然要跨越大半个地球,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建一栋大楼?这听起来不像商业决策,更像是一场疯狂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