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拜托女配别再吐槽作者了!》

  “皮埃尔,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她试图提出最现实的疑问。

  “资源?伽圣就是我们的资源!经验?”皮埃尔打断她,语速极快,“我们有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你!”他热切地盯着黎裳,“Shannon,我决定由你作为先锋,先行返回中国,负责组建和运营Jahero亚太分公司!前期调研、选址、政府沟通、寻找本地合作方,甚至后续的设计协调,都由你主导!”

  返回中国。主导一个庞大的项目。黎裳的心脏猛地一跳,不是因为兴奋,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沉甸甸的不真实感和压力。这远超出她一个“打杂”设计师的能力范围,更像是一个烫手山芋。

  皮埃尔将她脸上的惊疑不定解读为需要更多说服,他压低声音,带着一种“为你着想”的语调:“听着,Shannon,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成功,你就是Jahero亚太区的cEo,你的职业道路将彻底改变!远比你在伦敦这里……嗯,更有前景。”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目光扫过她简陋的工位和她指尖的创可贴。“而且,投资人对此非常支持,他们认为你的背景是极佳的优势。”

  背景优势?是指她中国人的身份吗?黎裳心中疑云更重。这份“极具潜力”的报告从何而来?投资人(伽圣资本?)为何如此热衷一个远在东方的地产项目?这背后是否有什么她不知道的推力?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设计师,突然被赋予如此“重任”,感觉不是机遇,而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旋涡。

  她想问更多,想质疑这计划的可行性,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回国,的确在她的计划之内,只是……如此巧合的道路,却是她始料未及的,从任何角度看,这条路似乎都没有让她拒绝的理由。

  黎裳将所有翻涌的疑问和不安强行压了下去,垂下眼睫,掩去眸底复杂的思绪,低声应道:“我明白。但是需要……看一下具体的计划书。”

  “计划书在这里!好好研究!你会看到其中广阔天地的!”皮埃尔将平板塞到她手里,又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志得意满地转身离开。

  黎裳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块冰冷的平板,感觉它重若千钧。返回中国。京西。一栋大楼。

  投资确定后,黎裳把在伦敦的部分行李打包托运,寄回国。在这之前,她联系了胡佑丞,告知自己要回国的消息。并且告知行李需要暂时寄存的请求。

  胡佑丞倒是爽快,语气里甚至有些求之不得,让她赶紧回,自己有事相求。

  至于什么事,等她回国再说。

  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喧嚣与广州白云机场转机通道的疲惫混杂在一起,粘在黎裳的感官上,久久不散。经过长达十几小时的飞行和转机等待,当她终于拖着随身行李箱,踏上柳州湿漉漉的地面时,几乎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腿。

  回到家,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气息扑鼻而来。母亲接过她手里的箱子,连声说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眼角的细纹里嵌满了担忧。

  父亲原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闻声立刻站了起来,他推推脸上的老花镜,快步走到门口,目光在她脸上仔细地扫过,嘴唇动了动,最后只吐出了一句:“累了吧?快,先进来坐下。” 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太熟练的、却显而易见的关切。

  黎裳几乎没有任何寒暄的力气,时差和旅途的劳顿像一床浸了水的厚重棉被,将她裹挟得昏沉窒息。她对着父母挤出一个疲惫的笑容,低声说了句“还好”,便径直回到自己房间,拉上窗帘,将自己埋进柔软的被褥里。

  第三天傍晚,她终于感觉那沉重的困倦感稍稍退去。她走出房间,母亲正坐在客厅的矮凳上,就着灯光,慢条斯理地摘着晚上要炒的青菜。见她出来,母亲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

  “醒了?饿了吧?妈去给你热饭。”母亲起身,目光在她脸上细细打量着,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暖暖啊……这次回来,能待多少天?”

  “年假,没多久。”黎裳揉了揉依旧发胀的太阳穴,在沙发上坐下,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母亲在她身边坐下,沉默地看了她一会儿,声音放得更轻了些:“那个……小宋……你们后来,还有联系吗?”

  黎裳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不轻不重地捏了一下。她垂下眼,盯着自己因为长期画图和做模型而显得有些粗糙的指尖,没有立刻回答。她和他之间,自一年半前那场无声的分手,便再没有联系过,即便真的联系,她也知道宋宴秋肯定会解释自己跟李楠枝是逢场作戏。

  她又怎么会不了解他的为人,只是分手原因并不在此。

  最终,她采用了最模糊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声音没什么起伏:“妈,别打听了。有缘自会相见,没缘分,强求不来。”

  母亲嘴唇嗫嚅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着她脸上显而易见的倦怠和疏离,终究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起身去了厨房。

  然而,家庭的关切与压力并不会因此停止。

  晚上吃饭时,气氛原本还算平和。父亲难得地问了问她在英国工作顺不顺利,黎裳避重就轻地答了几句,只说是设计工作室,一切还好。直到——

  父亲夹了一筷子菜,像是随口提起,语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认真:“我听你妈说,你跟那个宋宴秋,是彻底没联系了?”

  筷子在碗边轻轻磕碰了一下。黎裳抬起头,看到父亲那双审视的眼睛。不同于母亲的委婉,父亲的询问更直接,也更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基于现实考量的压力。

  “嗯。”她低低地应了一声,希望就此打住。

  “当初看那孩子,条件是真不错。家境好,自己也有能力。分手,太草率了。”父亲放下筷子,语气带着几分真实的惋惜和不易察觉的责备,“现在像他那样的,不好找。你一个人在外国漂着,年纪也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