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榕树下的小美满-《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日历翻到了1994年12月22日,冬至刚过。闽南的冬日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昨日还阴风冷雨,今日却慷慨地洒下带着暖意的阳光,驱散了连日的湿寒,只在清晨的草叶尖留下点点白霜,昭示着季节的反复无常。

  溪尾镇幼儿园里,生活似乎重新套上了往日的节奏。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玩具碰撞的声响、老师温柔的指令声,交织成一片熟悉的喧闹。然而,在这看似恢复的日常之下,某些东西悄然沉淀了。如同溪水冲刷过的河床,看似平整,却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陈野依旧是那个顶着一头倔强“西瓜头”的陈野,只是眼神里少了几分之前刻意为之的“呆懒”伪装,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静。爷爷的离去,像一道深刻的刻痕,不仅留在了石条屋那张空置的竹椅上,也留在了他幼小的生命里。那份重生的灵魂,在经历了这场冰冷的现实洗礼后,褪去了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先知”优越感,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沉重地认识到现实的重量。

  这份变化,没能逃过身边两个最亲近小伙伴的眼睛。

  “瓜皮头,”课间休息,唐晓白没有像往常一样咋咋呼呼地拽着陈野去疯跑,而是难得地放轻了脚步,凑到他身边的小板凳上坐下。她小脸上带着一种笨拙却真诚的关心,连川音都下意识地放软了些,“你……你好点没得?” 她歪着头,努力组织着语言,“莫要太难过嘛,我阿嬷说,人老了都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耍……就像……就像坐大船一样!那边也有好耍的!” 她试图安慰,却总觉得词不达意,最后干脆从自己宝贝的花布口袋里掏出一颗被捂得有点软、包装纸都起了皱的水果糖,不由分说地塞进陈野手里,“喏,给你吃糖!甜得很!吃了就不难过了!”

  江晚的表达则更加安静内敛。她不会说太多安慰的话,但在自由活动时间,她会默默地走到那架小小的电子琴旁,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向陈野的方向。当陈野在教室附近发呆或走动时,她会主动叫住他:“陈野,过来。” 声音轻轻的。待陈野走近,她便坐在琴凳上,挺直小小的背脊,用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按下琴键。一段虽然简单、指法也显生涩,却异常清澈悦耳的旋律流淌出来,像山间初融的雪水。弹完一小段,她抬起眼,长长的睫毛忽闪着,小声问:“这个……好听吗?我教你弹这个?” 她的方式,是用自己最珍视的音乐和安静的陪伴,无声地传递着关心,像冬日里悄然绽放的一朵小雏菊。

  这份来自小伙伴纯粹而温暖的关怀,像透过冬日厚重云层缝隙洒下的一缕阳光,虽然微弱,却精准地照进了陈野冰凉的心里,带来一丝真实的、熨帖的暖意。他接过唐晓白那颗带着体温的水果糖,对着江晚点了点头,努力扯动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带着疲惫却无比真诚的笑容:“嗯,谢谢小白,谢谢江晚。我没事了。” 他剥开那有些黏腻的糖纸,将那颗橙黄色的、甜得甚至有点发齁的水果糖塞进嘴里。浓郁的橘子香精味在舌尖炸开,霸道地驱赶着心底残留的苦涩。

  然而,这份平静之下,陈野的内心却在高速运转,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家庭的变故像一剂猛药,彻底粉碎了他最后一丝“慢悠悠”的幻想。他必须更快!更快地成长,更快地积累起足以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家庭的资本!《大明除妖异闻录》的开篇手稿已经完成,投稿《今古传奇》的计划迫在眉睫,但那个悬而未决的身份问题,依旧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寒光闪闪。

  更让他心生警惕的是,那道来自陈静老师的探究目光,出现的频率似乎更高了。在他对着窗外发呆构思后续剧情时,在他和江晚一起笨拙地按着琴键时,甚至在他只是安安静静坐在角落看着其他小朋友玩耍时……那道目光总会如影随形地扫过来,带着审视、好奇,还有一丝让陈野捉摸不透的兴味。他之前“沉迷沙坑地图”和“荒废吉他”的反常,肯定会引起老师的好奇,这很正常。但让他一阵狐疑的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新来的、背景神秘的陈老师?李老师反而没这么“关注”他。陈静老师到底发现了什么?或者……她到底想做什么?

  为了摸清“敌情”,陈野开始有意识地找李老师“聊天”。午休帮李老师整理散落一地的积木时,他装作不经意地、用充满“童真”崇拜的语气问起:“李老师,陈老师好厉害啊!她弹琴好好听哦!跟电视里的人一样!她是在哪里学的呀?是不是有神仙教的?”

  李老师正弯腰捡着积木,闻言直起身,笑着揉了揉陈野的西瓜头,不疑有他:“陈老师啊,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呢!在北京上的大学!首都!” 李老师的语气里也带着一丝羡慕和骄傲,“听说在学校的时候可活跃了,跟好多有才华的同学一起玩,还组过乐队呢!玩吉他和贝斯。

  “乐队?”陈野适时地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张,露出极度“震惊”和“崇拜”的表情,“哇!乐队!是不是像电视里那样,好多人一起在舞台上唱歌弹琴,下面好多人拍手,好威风的!”

  “是啊是啊,”李老师被他的反应逗乐了,连连点头,“陈老师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懂得可多了。你要是有兴趣学音乐,多去问问她,她肯定乐意教你。” 李老师纯粹是出于好意鼓励。

  “哦……”陈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作响:组过乐队!北京回来的!见过大世面!这简直是天赐的“工具人”模板啊!天选打工人1号。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她的专业背景和对自己的好奇心,不仅能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后的“文抄”音乐铺路,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份、见识、甚至可能拥有的人脉……在未来,都可能成为自己庞大计划中极具价值的助力!比如……投稿时的“引荐人”?或者某些需要“成年人”身份操作的隐秘环节?

  一个计划迅速在陈野心中成型。他决定,重新“捡起”吉他,但这一次,目标不再是简单的自娱自乐或应付老师,而是要钓一条更大的鱼——陈静老师这条对音乐有着敏锐嗅觉和职业兴趣的“大鱼”。

  这天下午自由活动时间,陈野没有再像前几天那样神游天外,也没有去沙坑画他的“妖域地图”。他目标明确地走向教室角落,抱起了那把落了些灰尘的旧木吉他。在唐晓白“咦?瓜皮头你又要开始杀鸡咯?”的调侃和江晚略带惊喜的注视下,他径直走向了那棵熟悉的老榕树。

  冬日的榕树,茂密的树冠稀疏了不少,露出更多虬结苍劲的枝干,像老人饱经风霜的手臂。午后的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灼热,变得温和而慷慨,透过稀疏的枝叶,在树下投下大片大片斑驳跳跃的光影。

  陈野盘腿坐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上,将吉他横放在膝上。这一次,他没有弹奏魔性的《挖呀挖》,也没有练习简单的《小星星》。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拂过微凉的琴弦,拨响了一段全新的、带着淡淡忧伤却又无比温暖的旋律。

  他选择的,是前世生命最后那段灰暗时光里,叶萱的“虚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