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春风不问一步一等-《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1995年12月28日,星期四。

  冬日的天色开始早早暗下来,幼儿园放学的铃声一响,陈野这小短腿就麻溜儿地拐了个弯,熟门熟路地钻进了村委会那弥漫着茶香和报纸油墨味的“情报中心”——主要是找书记叔公老陈头唠(蹭)嗑(茶)。

  “叔公,今日有啥新鲜事体无?”陈野扒着老陈头那张磨得发亮的办公桌,小脑袋探过去。

  老陈头乐呵呵地递过一杯温茶,顺手从一叠信件里精准地抽出一封:“新鲜事?喏,京铁九路通了,进口关税降了,知道什么意思吗?诺,你小叔文星的,今古传奇,这个月第三封了吧?”信封上“罗维扬”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透着一股隔着千里也能闻到的焦虑。

  陈野接过信,眼皮都没抬一下,熟练地塞进自己那个印着“好好学习”的帆布挎包里。自从9月份他那放飞自我的《大明除妖异闻录》第三卷草稿把罗主编吓得差点心梗、以为“子初老师”命不久矣之后,这位主编大人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启了“每周一催”的打卡模式,别人是两月一催,到了陈野这里就是“周更催稿”模式了。信里内容?无非是“子初老师身体可好?”“第四卷进展如何?”“读者翘首以盼啊!”之类的车轱辘话。陈咸鱼表示:看多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打瞌睡。

  倒是11月初收到的那笔3500元稿费(第三卷的),倒是实实在在地让陈咸鱼的小金库“叮咚”了一声,美滋滋了好一阵子。还特地给老姐多加了些零食。

  至于第四卷?嘿,托小叶萱小祖宗的福,在温陵城给小叶萱当“人形故事机”的过程中为了(糊)故(弄)事,陈野硬是被逼着发现十几处有毛病的地方,只能自己挖坑自己填了。

  11月初把稿子寄过去时,罗主编的回信简直要把稿子夸出花来,连着好几封都是“此处精妙!”“伏笔千里!”“子初老师果然宝刀未老!”,搞得陈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要不要把抽屉里已经写好的第五卷也寄过去算了?估计老罗是被那“稀碎”的第三卷搞出了心理阴影,生怕他这位“子初老师”哪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陈咸鱼本能地摁了回去,第五卷?那可是在温陵城小叶萱不断的“后来呢后来呢”的魔音催稿下,他被迫爆肝写出来的,第五卷早写完了,现在第六卷大结局都快收尾了,草稿都在他脑子里打转了好几天。

  就是这结局吧……陈野心里那点恶趣味的小火苗蹭蹭冒:是给巫月和朱厌来个生离死别?隔着时空相爱无望的虐心结局呢?还是按剧情让巫月三年后再回去相爱厮守?要是虐得小叶萱哇哇哭?又或者…算了算了,想到小叶萱那张气鼓鼓的小脸,以及可能长达一个月的“小野哥哥是大坏蛋”冷战,陈野就头皮发麻。好像有点太缺德了?万一她真一个月不理我,我这故事机不就下岗了?

  陈野一边慢悠悠往家挪,一边在“虐文大魔王”和“贴心小野哥哥”的人设之间反复横跳,对着路边无辜的小石子踢踢踏踏,纠结得像踩了满脚的狗尾巴草。

  陈野一边往家里走一边下不定决心该怎么写,要靠近村里的大榕树的时候,看到了晓白和几个川娃子,还有阿土阿水阿金三兄弟,正围着不知道什么东西蹦蹦跳跳。等陈野挪到这边时才看到几个瓜娃娃在干嘛。

  天色已经有点暗下来了,只有远处的一抹残阳还倔强地没有褪去。

  此刻,她们正对着两个醉鬼们指指点点。

  晓白和李露露王建平晓白的两个小表弟在用方言唱歌:“哦歪——哦哦歪——幺儿要睡告告哦歪歪——哦歪——你的爸爸紧斗不回来——坏——妈妈喂奶奶——乖——”

  陈莉莉和阿金阿水阿土三兄弟听不懂,但觉得很好玩,笑嘻嘻地一起蹦蹦跳跳。

  在老榕树树边上醉倒了两个醉鬼,伏在一角树根呼呼大睡。

  伴随着川娃的歌声,睡的格外香甜。

  “嘻嘻~~”

  “嘻嘻哈~~”

  “hiahiahia~~”

  “你的爸爸紧斗不回来——”

  几个小盆友一边围观,一边对醉汉们指指点点。

  人家要是醒来发现这一幕,肯定要羞死。

  陈野看了看两个醉鬼长啥模样,哦豁原来是人嫌狗厌的郑金宝,至于另一个醉鬼陈野也不认识,估计又是要去郑金宝家喝酒的醉鬼。陈野担心这个不认识的醉鬼会发酒疯,就打算把几个小朋友赶走:“快走快走,有醉汉在这里,他们很危险的,不要在这里看,回去。晓白,别唱啦~~~”

  “住啥子嘛。”

  “别唱了,快回去,他们醒了会打人的。”

  “他们的脸跟西瓜一样圆。”晓白企图转移话题。

  “好啦好啦,快走。”陈野把她们一个个推走。

  晓白蹦蹦跳跳唱着她的“哦歪”神曲走了。

  其他小朋友见状,纷纷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嚷嚷……只剩下慢一拍的陈莉莉,她昂着小脑袋盯着陈野,陈野也盯着她:“你还不走。”

  陈莉莉小手一指,说外面的这两个醉汉像小猪,然后撒开脚丫子,追晓白去了。

  瓜娃子们终于走了,陈野怜悯地看了一眼外面睡着的酒鬼,去给叔公老陈头打报告,要不要管由他决定。

  嗯,今天又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功德 1。

  打完报告后,陈野这才往家走。路上又琢磨起郑金宝这茬。算算时间,明年下半年这货就该腆着脸来求老爸介绍工作了……前世老爸就是心软,结果又把自己陷进去了。怎么才能把这破事掐死在萌芽里?

  陈野想起前世自己快噶了那会儿,老姐在电话里讲的笑话:小区里有个开烤鱼的,估计也是老爸的酒肉朋友,别人都是担心老爸年纪大了,不敢找老爸喝酒,就他敢,还让老爸烤鱼啤酒随便点,可以欠酒钱。后来忽悠起了老爸合伙开KTV,说凭老爸“人脉”一年轻松几十上百万…

  关键老爸还上套了,那段时间还没少折腾,老爸也不想想自己的情况,那么多年他自己年轻时候挣下的存款早被自己糟蹋完了,还以为自己很牛,每个月酒钱还不是靠子女和兄弟姐妹给的零花钱。把陈野都给气笑了。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老爸这性子,真是……记吃不记打,前世吃了那么多亏,见了酒友还是跟见了亲兄弟似的

  “夭寿哦…”陈野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刚走到家门口,就把这烦心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不想这糟心事儿了,还有更重要的事,给小祖宗准备元旦礼物。

  陈野和家里人打了个招呼说自己回来了,就回到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一个他耗费巨资,委托隔壁村老木匠精心打造的礼物,一个可拆卸的仿陈家大院的微型模型院子。此刻,他正拿着细小的画笔,蘸着颜料,小心翼翼地给那些微缩的砖瓦、门窗、小树苗上色。红墙黛瓦,绿意点缀的小院,连门口趴着的那只大黄狗都栩栩如生。必须赶在元旦前完工,让小丫头乐开花。

  12月30日,星期六。十点多。

  陈野抱着个包装得严严实实的大盒子,站在路边,跟一位同村的堂叔告别。这位堂叔是来温陵办事的,顺路捎了他一程。早上在村委会,陈野给在温陵工作的小叔打电话说要来找小叶萱的事让小叔下午要回去时顺便来接他,当时,这位堂叔也在场。人还挺热心的。

  刚分别时还问陈野要不要帮他先把这“大盒子”拿过去。陈野哪好意思麻烦不熟的长辈,赶紧谢绝。抱着沉甸甸的盒子,他熟门熟路地朝着叶萱外婆家的方向走去。盒子里装着的,就是他这几天熬夜赶工完成的“微型陈家大院”,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到了那座院落前,开门的保姆阿姨正忙着在院子里挪动花盆。太阳花、月季、矮牵牛、天竺葵,还有几盆绿油油的绿萝,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都是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