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社会形态的终点-《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

  第一届地球文明重建委员会全体会议。

  八千多刚刚接受了宋宁传输记忆觉醒宿慧的专家组成员。

  十几位一身金光笼罩,只是身形外表无端端被信众更改了模样,呈现出如其夏国官员一样,一身威严官服的城隍。

  为了让第一次大会能够尽可能的集结所有人,这次大会的召开时间特意被选在了夜晚。

  城隍高悬天机,浑身绽放的金光让整个广场一片通明。

  只是布置在首位上的座椅空悬,还是让不少人响起了一阵阵繁杂的议论。

  “宋委员没来么?”

  “没来,说让我们自行决断。

  有需要他的时候,给他传信。”

  “这就是仙人的世界观?

  踏上修行之路后,会逐渐斩断个人与物质世界的联系?

  这算什么?

  真的成仙后,怕不是会修成一个石头?”

  “慎言,按照本地的说法和习惯。

  宋委员已经是地仙高人,是超出凡俗维度之上的存在。

  不能和在地球上一样,按照固有的社会体系来衡量了他与组织的关系。”

  在一阵议论声中,临时会议主持站了起来。

  “个体修行文明与科技社会文明之间有着明显的认知差距。

  入乡随俗。

  我们不能在以过往的组织关系来进行文明的重建。

  这次的会议议题,除了要确定新的组织架构同时,也要尽快拿恢复文明形态的办法。

  我们能够跨越无尽的星空来到这来,可能观察者的目光也在探寻着我们。

  在上一个文明遗留在地月空间内的遗迹跨越宇宙,是一种侥幸。

  但是我们不能拿侥幸当做常态。”

  他们这群人在广场上不断进行着议题的讨论和抉择时,围绕在广场之外,云霄阁的弟子也在对着他们不断指指点点。

  这种有别于本地社会形态的组织架构和认知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小的惊奇。

  按照固有的逻辑中,个人的实力代表着一切。

  群体的力量只能作为附庸的形式存在.

  整个社会结构保持着绝对的金字塔形。

  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看到以鬼修形式存在的鬼仙,遵守着凡人的规矩。

  只是云霄阁弟子的议论并没有打乱会议的进程。

  仿照君主立宪制度。

  将所有跨越仙凡界限的修行者,列为超越宪法的存在。

  组建内阁拉扯起新的组织架构。

  作为地球八十多亿人才数据库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他们对不同环境下的个人权利有着清晰的定位。

  “有了宋委员遗留下的政治遗产,整个风云山脉治下人口已经突破了两千万。

  只是重建地球文明。

  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的恢复地球人口么?”

  “什么意思?”

  “按照宋委员的描述,本土修行界的最高追求,是一种超脱于真实物质性变限制,以灵体的方式能够永久存在作为最终追求。

  这种灵体可以理解为人体意识结合生命场在不断的凝练下,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特殊形态。

  当初地球上,第二世界普及后。

  对社会发展形态的预测以及生命逃逸计划的研究,人类科技社会发展到最后的时候,就是以意识的形态永久存在于计算机内。

  以数据的形式永存,通过电磁力保持对于现实世界的干扰。

  两者直接的区别,就是将个人意识作用在现实世界的时候。

  一个作用在灵气之上的弱相互作用力。

  一个是作用在电磁力之上的电磁力。

  两个文明发展的路线不一样。

  但是在最终的终点上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按照宋委员闭关之前,安排城隍的手段来看。

  似乎他借助手上的遗迹,已经能够实现,在弱相互作用力为基点上,实现我们当初科技方向的最后需求。

  将人的意识与灵魂脱胎于物质的限制单独存,摆脱了生物体代谢以及物质迁跃下带来的生命限制。

  我们是不是可以结合两个文明的特点。

  进一步实现文明阶段性跨越?”

  众人闻言下意识看向还盘坐于天空,被当做电灯泡使用的城隍。

  以中微子为首的轻子团在高度富集的情况下,哪怕人类的机体衰亡后。

  人类的三魂也有了一定的机率,被生魂动性吸纳灵气,成为了阴魂一样的存在。

  就像地球东大传统文化认知的那样。

  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后三魂殡天,七魄入尘。

  而人死的一瞬间,三魂中胎光天魂,重新隐匿在整个星球的庞大磁场内,被这里的人认为,寄存于不生不灭的“无极”之中。

  没有了天魂的驾驭。

  地魂爽灵、人魂幽精就会被生前的繁杂的执念所驱使。

  没有了善与恶的分辨能力,有的只是如精神病一样挣扎着陷入生前的执念怪圈。

  “天文研究院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进行到了哪一步?”

  “烧玻璃。。。

  我们计划制作出高精度镜面,设立深空观测站对星空进行观测,寻找银河系。

  只是没有相关产业链的帮助。

  我们需要从头开始,以商贸贵重金属为货币单位,借助本地人力资源,进行基础生产体系的建设。

  这个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不是说修行者能够以生命力场驱使灵气,来代替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么?

  你们没有去请云霄阁的弟子帮忙?”

  众人闻言又将目光看向一旁云霄阁的弟子。

  十八年的时间,这些云霄阁弟子一个个好像和当初并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这些年在宋宁展开的遗迹内不断进行着心神的历练,结合地球对生命力场的研究认知,一个个修为大有长进。

  连云霄阁掌门都突破了仙凡界限,踏入了人仙之境。

  跟现在的宋宁一个德行,天天闭关修行,维持这机体生命场的纯净,不断将躯体虚拟灵化,对外界漠不关心。

  等他们这些人觉醒了宿慧后。

  按照宋宁之前与云霄阁掌门达成的协议,好像他们并没有驱使对方帮忙工作的话语权。

  “如果以固有的科技发展轨迹,原封不动的复刻科技体系庞大的生产链,最少也需要以百年为单位的时间,数十亿的人力资源。

  如果再加上人口转换重生,等等,甚至比掀起这个世界的社会革命还要麻烦。

  我觉得还是需要从当初地球上携带来的那些玄学研究资料入手。

  走科学修仙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个体修为控制生命力场与其他物体发挥相互作用,弯道超车。

  以手搓形式,来实现的生产生活资料复刻!”

  “那转生怎么办?

  在遗迹内,还有八十多亿地球人类的生命数据等着投胎呢!”